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158章 五仙开堂口

子夜异闻 第158章 五仙开堂口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06 01:42: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关外奉天城西有座老宅子,常年空着。忽一日,有个姓胡的年轻人赁了宅子,收拾妥当,挂了块“五通堂”的牌子,却终日大门紧闭,不见外客。

我那时刚在报馆觅得校对的差事,邻居在离五通堂不远的胡同里。每日夜深下班,总见那宅子透出些微光亮,偶尔还夹杂着丝竹之声,与周遭沉寂大不相同。心下好奇,却因平日听闻许多关于五仙的异闻,不敢贸然探问。

这日晚间,校稿甚多,归家时已近子时。月色昏暗,窄巷中只有我沙沙的脚步声。行至五通堂外,忽见门扉半掩,透出明亮灯光。正迟疑间,门内踱出一人,长衫马褂,面容清瘦,约莫三十上下。

“这位先生可是住在对面?”那人拱手作揖,笑容可掬,“深夜叨扰,实不相瞒,敝宅近日有些怪声,想请教邻居可曾听闻?”

我忙还礼道:“不曾听得。敝姓陈,就在前面胡同住。”

“原来是陈先生。”那人笑道,“在下胡十三,刚从长白山来此不久。既然有缘相逢,何不进屋喝杯茶?”

我本欲推辞,奈何胡十三极为热情,只得随他入内。宅院甚大,前后三进,收拾得极为整洁。过穿堂,入正厅,但见厅内布置古雅,紫檀桌椅,青瓷茶具,壁上悬着几幅山水画,颇具雅意。

二人分宾主落座,有童子奉上香茗。胡十三道:“不瞒陈先生,这宅子是我一位远亲所有。因家中有些变故,特命我来此看守。”

我点头称是,心下却疑:这宅子空了十数年,何来远亲?正思忖间,忽听后院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胡十三面色微变,随即笑道:“是舍妹们顽皮,让先生见笑了。”

话未落音,帘栊响动,转出两位女子。前者身着黄衫,圆脸杏眼,顾盼神飞;后者一袭白衣,容颜清丽,神态端庄。

黄衫女子笑道:“十三哥,有客来也不叫我们!”说话间已走到近前,一双妙目将我上下打量。

胡十三佯嗔道:“二位妹妹不得无礼,这位是邻居陈先生。”又向我道:“这是舍妹黄九娘,那位是白四姐。”

我忙起身见礼,暗忖这家人命名古怪,不似寻常百姓。黄九娘却凑近前来,突道:“陈先生近日可睡得安稳?我瞧你印堂发暗,怕是冲撞了什么。”

我闻言一怔。的确,半月来常做噩梦,精神不济,只道是劳累所致。

白四姐轻扯黄九娘衣袖,温言道:“九妹莫要胡言,惊了客人。”转对我道:“陈先生勿怪,我这妹妹口无遮拦,却是一片好心。”

胡十三咳嗽一声,道:“既然说起了,陈某倒要请教胡先生,这‘冲撞’之说,是何意思?”

胡十三沉吟片刻,道:“先生近日可曾去过什么不干净的地方?或是带了什么不寻常的物件回家?”

我细想半晌,忽记起一事:“半月前,我在旧书摊淘得一方古砚,甚是喜爱,置于书房中。莫非与此有关?”

黄九娘拍手道:“定是如此!快取来与我们瞧瞧。”

我见他们说得郑重,心下不安,便匆匆回家取来砚台。这砚台色如墨玉,雕工精细,一侧刻有蝌蚪文,不识何意。

胡十三接过砚台,面色顿变。白四娘与黄九娘围上来看,也都蹙起眉头。

“好重的怨气!”黄九娘掩鼻道。

胡十三将砚台置于桌上,道:“陈先生,此砚乃墓中物,刻的是镇魂符文。原主冤死,魂灵附于砚上。你夜间噩梦,是否总见一青衣女子?”

我大吃一惊,连连称是。这半月来,确有一青衣女子每夜入梦,不言不语,只默默垂泪。

白四姐叹道:“也是个苦命人。十三哥,既然我们遇上了,便帮一帮吧。”

胡十三点头,对童子道:“请灰八爷来。”

不多时,后堂转出一位矮小老者,尖嘴猴腮,眼睛却极有神采。胡十三将事情说了,老者接过砚台,仔细端详,又凑近嗅了嗅。

“明代之物,至少四百年了。”老者道,“怨魂困于此中,不得超生。待我查查来历。”

说罢闭目凝神,手指在砚上轻轻摩挲。厅中一时寂静,唯闻窗外风声。

约莫一炷香功夫,老者睁眼道:“查明了。此女名婉娘,原为江南才女,许配富家子。未婚夫科场舞弊事发,累及家族。婉娘为救夫,委身于考官,事后却被夫家斥为不贞,沉塘而死。其魂附于平日所用砚台,随葬墓中。近年墓穴被盗,流转至此。”

闻言,众人皆唏嘘不已。胡十三道:“冤屈至此,无怪怨气不散。陈先生,此砚不可再留,我等当为婉娘超度,你可愿意?”

我忙道:“全凭胡先生做主。”

胡十三便吩咐准备法事。只见黄九娘取来香炉,白四姐摆开符纸,灰八爷则用朱砂在砚台四周画起符咒。胡十三立于案前,口中念念有词。

忽然阴风大作,烛火摇曳。砚台中升起一缕青烟,渐化作人形,正是一青衣女子,面容凄楚,向众人盈盈下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胡十三温言道:“婉娘,你的冤屈我等已知。今为你超度,往生极乐,你可愿意?”

女子垂泪道:“妾身冤沉海底四百载,今遇恩人,感激不尽。只恨那负心人未曾遭报...”

话音未落,忽听屋梁上一声朗笑:“负心人早已断子绝孙,何劳姑娘牵挂!”

我抬头一看,梁上不知何时盘着一条大蛇,通体黝黑,目如赤珠。吓得我几乎跌坐在地。

婉娘却泣道:“果真如此?”

黑蛇道:“我柳七从不打诳语。那家因作恶多端,三代而绝,祖坟都被野狗刨了。”

婉娘闻言,似放下心头大石,再拜道:“既如此,妾身无憾矣。”

胡十三便诵经超度,只见青衣女子身形渐淡,终化青烟散去。风中似有一声“多谢”,悠悠不绝。

事毕,黑蛇倏地变作一黑衣男子,跃下地来,向胡十三拱手道:“十三哥见谅,我来迟了。”

胡十三笑道:“不迟不迟,正好解了婉娘心结。”又向我道:“这位是柳七爷,也是舍亲。”

我惊魂未定,勉强施礼。今夜所见,实在匪夷所思。

灰八爷将砚台递还给我,道:“怨气已消,此砚如今是方好砚,先生可安心使用。”

我接过砚台,果觉触手温润,不复先前阴冷。

胡十三道:“夜已深,陈先生受惊了,我让童子送您回去。”

我恍恍惚惚回家,一夜无梦,睡得格外香甜。

次日醒来,几疑昨夜是梦。但见那方古砚好端端摆在案上,方知不是虚幻。

此后与胡十三一家渐渐熟稔,常相往来。才知胡十三精通医道,邻里若有疑难杂症,他都免费诊治,药到病除。黄九娘活泼好动,最爱听市井新闻;白四姐温柔贤淑,善烹饪,常邀我尝新;灰八爷博闻强记,无事时便与我谈古论今;柳七爷神出鬼没,十次倒有八次不见踪影。

如此过了月余,一日胡十三忽道:“陈先生,我等在此立足,蒙您多番照应。实不相瞒,我等非人,乃关外五仙家中的胡、黄、白、灰、柳五姓。”

我虽早有猜测,闻言仍是一惊。

胡十三续道:“我等此来,是为开堂口,积功德,救苦难。今已准备停当,三日后正式开堂。陈先生与我有缘,特请您来观礼。”

我自是答应。三日后,再赴五通堂,但见宅门大开,院中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堂中设了神坛,供着五仙牌位。胡十三作为堂主,率四仙焚香祷告,宣告堂口开启。

自此,五通堂名声渐起,每日求医问卜者络绎不绝。五仙有求必应,但不取钱财,只收些粮食果品作为香火。

转眼秋去冬来,奉天城降下大雪。这日我休假在家,忽听敲门声急。开门一看,却是黄九娘,满面焦急。

“陈先生,十三哥请您速去堂口,有要事相商!”

我忙随她前往。到得堂口,但见气氛凝重,四仙齐聚,当中跪着个乡下汉子,磕头如捣蒜。

胡十三扶起他,对我道:“陈先生,这位是城南李家庄的李老四。庄上突发怪病,已死了七八人。官府怕传染,封了庄子,任其自生自灭。李先生冒死逃出,特来求救。”

李老四哭道:“求大仙救命!庄上百十口人,发热咳嗽,浑身起红疹,不出三日便死。郎中都跑了,说是瘟神降世...”

灰八爷捻须道:“听来似是痘疹之症。”

白四姐道:“寒冬时节,怎会突发痘疹?其中必有蹊跷。”

柳七爷冷笑道:“怕是有人作了孽,招来灾祸。”

李老四眼神闪烁,欲言又止。胡十三温言道:“李先生不必隐瞒,如实道来,方能对症下药。”

李老四这才道出实情。原来半月前,庄上樵夫在后山发现一窝狐狸,通体雪白,极为罕见。庄主之子带人围捕,杀大狐,捉小狐,欲剥皮卖钱。当夜庄主家便起火烧死三人,庄上自此怪事频发,终成疫病。

黄九娘怒道:“杀狐取皮,天理难容!那白狐必是得了道的仙家,你们惹大祸了!”

李老四磕头不止:“我等知错了!求大仙发慈悲...”

胡十三叹道:“冤冤相报何时了。白狐丧子,报复也是情理之中。但殃及全庄,未免太过。我等既开堂口,岂能见死不救?”对四仙道:“诸位意下如何?”

白四姐道:“救人要紧,但需化解冤仇,否则治标不治本。”

灰八爷道:“我先去探探虚实。”说罢化作一道灰烟去了。

约莫半个时辰,灰八爷返回,面色凝重:“确是痘疹,但非寻常痘疹,夹杂狐魅怨气,药石难医。那白狐怨念极深,盘踞后山不肯离去。”

柳七爷道:“带我去会会她!”便要动身。

胡十三拦住道:“七弟且慢!硬碰硬恐两败俱伤。白四姐,你原身亦是白狐,可否前去说和?”

白四姐沉吟道:“我试试看。但需带些诚意。”

李老四忙道:“小狐狸还活着,关在庄主家地窖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胡十三道:“甚好!李先生速回庄放出小狐,好生照看。白四姐与你同去,与白狐仙谈判。灰八爷研制解药,柳七爷护法,黄九娘维持堂口。我即刻启程去请长白山参仙相助。”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我也道:“可有我能效劳之处?”

胡十三道:“陈先生通文墨,请随白四姐同去,记录病状,方便灰八爷用药。”

我自是答应,当即随白四姐、李老四赶往李家庄。

到得庄外,果见官兵封锁,许进不许出。白四姐略施小术,迷惑官兵,我们得以入内。

庄内惨状触目惊心:户户挂白,尸首横陈,幸存者也都病卧在床,呻吟不绝。

李老四直奔庄主家,救出小狐。那小白狐奄奄一息,后腿受伤。白四姐悉心为其包扎,抱在怀中,对我道:“陈先生且记录病状,我去后山寻白狐仙。”

我劝道:“白姑娘独自前去,恐有危险。”

白四姐笑道:“无妨,同族相见,好说话些。”说罢飘然而去。

我便逐户查看病情,详细记录。患者皆发热咳血,皮肤溃烂,确与痘疹相似,但病势凶险异常,死者面目狰狞,似受极大痛苦。

直至夜深,白四姐方归,面色疲惫,怀中白狐不见。

“白狐仙答应暂缓报复,但要庄人偿命。”白四姐叹道,“她修行三百年,晚年得子,爱如珍宝。如今子死夫亡,怨气难平。”

正说间,胡十三赶到,还带着一位白发老翁,手提药篮,想必是参仙。

参仙查看患者后,道:“怨气入体,毒热攻心。需以百年参须为引,配以露水、朱砂、雄黄、艾叶,煎服三日。但心病还须心药医,冤仇不解,终是无用。”

胡十三道:“方才我与参仙商讨一法:为白狐仙立祠祭祀,庄人世代香火供奉,助她早成正果。如此可化解怨气,二位觉得如何?”

白四姐道:“只怕白狐仙不肯答应。”

忽听窗外冷笑声:“胡十三,你倒会做人情!”

但见白光一闪,一白衣美妇现身房中,面容凄厉,正是白狐仙。

胡十三躬身道:“道友请息怒。庄人无知,犯下大错,罪该万死。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道友修行不易,若造杀孽,恐损道行。”

白狐仙泣道:“我儿何辜?夫君何罪?他们杀我至亲,我岂能轻饶!”

参仙温言道:“冤冤相报,永无了期。老夫愿以百年修为,助你儿重生,如何?”

众皆吃惊。白狐仙颤声道:“参仙此言当真?”

参仙道:“岂敢戏言。但需你子一缕残魂,庄人诚心忏悔,以及道友百年功德。”

白狐仙沉吟良久,终道:“若真能使我儿重生,我便化解怨气,不再追究。”

胡十三大喜,当即召集庄人,说明原委。庄人死里逃生,哪敢不从,纷纷跪地忏悔,承诺立祠供奉。

参仙取出一枚金丹,置于小狐尸身上,白狐仙吐出内丹,参仙以百年修为催动法术。但见金光万道,小狐竟渐渐苏醒,蹒跚走向白狐仙。

母子重逢,相拥而泣。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白狐仙收敛怨气,疫病顿时减轻。灰八爷配好解药,分发患者,不数日,庄人渐愈。

事后,庄人果然为白狐仙立祠,香火不绝。参仙损耗百年修为,回长白山静修。五通堂经此一事,声名大噪,远近皆知五通堂有五仙慈悲,解难救苦。

转眼冬去春来,五通堂香火愈盛。我因常往帮忙,与五仙交情日深。胡十三多次劝我学习术法,我只付凡人一个,婉言谢绝。

这日黄昏,我正在堂中帮忙抄写药方,忽听门外喧哗。出去一看,却见一队兵士簇拥着一位军官,指名要见堂主。

胡十三迎出,那军官傲然道:“可是你等妖言惑众,自称大仙?”

胡十三不卑不亢道:“不敢。我等只是修行之人,行善积德。”

军官冷笑:“奉张大帅令,尔等聚众闹事,散布谣言,即刻查封堂口,捉拿妖人!”

兵士便要动手。黄九娘怒道:“放屁!我们治病救人,何罪之有?”

柳七爷悄无声息出现,目露寒光:“谁敢动一下,尝尝我的手段!”

胡十三制止道:“七弟不可!”对军官道:“军爷,我等皆守法良民,治病救人,有口皆碑。可否通融一二?”

军官嗤笑:“守法良民?我看是妖孽无疑!来人,拿下!”

兵士一拥而上。五仙不愿伤及凡人,只略施小术,绊倒几个兵士。军官大怒,拔枪便射!

说时迟那时快,灰八爷突撒一把药粉,军官顿觉手软筋麻,枪掉在地。柳七爷化作巨蛇,吓退兵士。现场一片混乱。

胡十三叹道:“祸事了!与官府冲突,后患无穷。”

果然,次日官府贴出告示,斥五通堂为邪教妖堂,严禁百姓前往。

堂口虽封,五仙仍暗中救人。但经此一事,心生去意。

这晚,五仙邀我小酌。酒过三巡,胡十三道:“陈先生,我等欲离开奉天,另觅清静处修行。这些时日蒙您相助,无以为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取出一枚玉符赠我:“此符可辟邪保平安。日后有难,对符唤我,必来相助。”

我黯然接过,知离别在即。

黄九娘笑道:“陈先生莫愁,山水有相逢!”

白四姐赠我一盒药膏:“自配的伤药,可治百伤。”

灰八爷赠我一册笔记:“平生所见奇症偏方,或有用处。”

柳七爷赠我一枚蛇鳞:“遇险时捏碎,可退强敌。”

我一一拜谢,哽咽难言。

翌日,五通堂人去楼空,再无踪迹。

我继续在报馆工作,时常想起与五仙相处时光。后来世道愈乱,我南下谋生,历经坎坷,总佩戴玉符,果然逢凶化吉。

晚年隐居江南,常对儿孙讲起这段奇遇。世人多不信,我只一笑置之。

某日黄昏,忽有客访。开门一看,竟是胡十三,容颜如昔,丝毫不老。

他笑道:“陈先生别来无恙?今日特来相请,观礼新堂口开业。”

我欣然同往。但见深山之中,新堂口巍峨壮观,香客如云。五仙俱在,风采更胜往昔。

彻夜痛饮,不醉不归。临别时,胡十三道:“先生寿数将尽,可有未了心愿?”

我笑道:“得遇仙缘,此生无憾。”

三月后,我无疾而终。子孙整理遗物,见案上留书:“五仙接引,仙班有列。勿悲勿念。”

方信所言非虚。

今作此文,以志奇遇。世间异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