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155章 转世灵童

子夜异闻 第155章 转世灵童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06 01:42: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陇西有个叫李家沟的村子,背靠苍山,前临渭水,本该是块风水宝地,却不知为何,近十年来人丁凋零,灾祸不断。村中老人都说,是村后那口古井里镇着的不祥之物快要压不住了。

这年腊月二十三,漫天飞雪,村东头李老四家的媳妇临盆。接生婆进去不到一炷香功夫就白着脸跑出来,哆嗦着说生了个“怪物”。李老四冲进屋一看,刚出生的儿子不哭不闹,睁着一双清亮的眼睛直直望着房梁,右手紧紧攥着,怎么掰也掰不开。

更奇的是,婴儿胸口赫然有一块铜钱大小的胎记,色如朱砂,形若莲花。

“妖孽!这是妖孽啊!”李老四的娘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朝苍山方向连连磕头,“山神爷恕罪,我家绝不是有意冒犯...”

村里闻讯而来的老族长拄着拐杖端详良久,忽然道:“不是妖孽,怕是灵童转世。你看他那眼神,哪像个初生婴儿?”

于是,这孩子便得名“莲生”,既因胸前莲印,也因腊月莲花本不该开,寓意不凡。

莲生果然与众不同。三日内便能抬头,七日就能咿呀发声,未满月竟已能摇摇晃晃地坐起来。最奇的是他那始终紧握的右拳,直到百日那天才自行松开,掌心里竟是一枚光滑如玉的黑色石子,上面天然形成云纹,中间一点赤红。

村里唯一的秀才王先生见后大惊:“此乃‘赤心天眼’,古籍载,唯有得道高僧转世,方握此石而生!”

消息很快传遍四里八乡。有人慕名而来,想一睹灵童风采;也有人暗自嘀咕,怕是妖异降世,祸患临头。

莲生周岁那天,李家破天荒摆了酒席。抓周时,琳琅满目的物件铺了满床,小莲生看也不看,径直爬向墙角,从一堆杂物中翻出一柄生锈的铜镜。那镜子原是李老四前些日子从古井旁捡回来的,觉得样式古雅,本想磨亮了给媳妇用。

莲生抓起铜镜的瞬间,镜面突然闪过一道金光。满堂宾客哗然,唯有莲生自己望着镜中,咿呀叫着“光,光”,仿佛见到了什么熟悉的东西。

自那日后,莲生时常对着铜镜发呆。更奇的是,他两岁时,村中张猎户的幼子失足落井,大人们慌作一团时,莲生竟抱着铜镜跑到井边,对着井口照了又照,口中念念有词。说也奇怪,原本湍急的井水忽然平静下来,孩子竟自己浮了上来,除受了些惊吓,毫发无伤。

此事后,村里人看莲生的眼神更加复杂。有孩子落水的人家感激不尽,称其为“小活佛”;另一些人却私下传言,说那口古井本就邪门,莲生能镇住井中的东西,怕不是同类相克?

待到莲生五岁,已是眉目如画,聪慧异常。他不爱与其他孩童嬉闹,常独坐井边,或是对镜自语。他问父母:“我是谁?”李老四夫妇只当童言无忌,笑答:“你是我们的儿啊。”莲生却摇头:“不,我是来找人的,找一个很重要的人。”

这年盛夏,久旱无雨,渭水断流,苍山枯黄。各村纷纷设坛求雨,却毫无效果。有游方道士路过,望气后言:“此地冤气凝结,阻塞天地沟通,非寻常雨祭可解。”

七月初七夜,莲生忽然惊醒,抱镜而起,直往古井跑去。李老四夫妇惊醒后慌忙追去,只见儿子站在井边,将铜镜对准井口。镜中射出一道白光,直入井底。霎时井水沸腾,隆隆作响,一道黑气冲天而起,空中顿时电闪雷鸣。

“罪过罪过,老衲来迟了!”一声佛号传来,不知何时,井边多了一位白眉老僧。他手持禅杖,疾步上前,将一枚佛珠投入井中。井中顿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黑气渐散。

老僧转身看向莲生,目光复杂:“小施主,你可知刚才放出的是什么?”

莲生抬头,眼神清澈如泉:“知道,是我的朋友。”

老僧长叹一声:“孽缘,孽缘啊!你前世镇它于此,今生又要放它吗?”

此言一出,赶来的村民皆惊。老僧乃五台山慧明长老,云游至此,感应到妖气异动。他告知众人,此井镇着一只百年狐妖,前世为莲生所收服。而莲生胸前莲印,正是高僧转世的标志。

“灵童转世,本是祥瑞,然执念未消,反成隐患。”慧明长老摇头,“他与这狐妖前世有段未了公案,故今生特来寻它。”

李老四夫妇慌忙跪求破解之法。慧明长老扶起他们,看向一直安静不语的莲生:“解铃还须系铃人。小施主,你可愿随老衲修行一段时日,明了前因后果?”

出乎意料,五岁的莲生平静点头:“好,我跟你去。但我要带着镜子。”

自此,莲生随慧明长老上了五台山。寺中岁月长,晨钟暮鼓,青灯古佛。慧明长老并不急于教他佛法,而是让他日日擦拭佛堂、扫地劈柴。莲生虽小,却做事认真,从无怨言。

奇怪的是,他对佛经无师自通,有时甚至能指出师兄们念错的经文。但他最常做的,还是对着那面铜镜发呆。镜面因常年擦拭,越发光亮照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莲生七岁那年,寺中来了位特殊香客——一位气质高华的官家夫人。她见到莲生瞬间,手中佛珠突然断裂,珠子滚落一地。

“像,太像了...”夫人喃喃自语,不顾身份拉住莲生,“小师父,你可认得我?”

莲生望她许久,轻轻摇头。夫人失望离去后,慧明长老才告知莲生,这位夫人乃是当朝御史崔浩的夫人柳氏。三年前,他们的独子崔琰不幸坠马身亡,年仅十六。据说崔公子生前酷爱佛法,曾立誓出家。

是夜,莲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一个青衣少年,正与一位好友在月下对弈。那好友面目模糊,只记得眼角有一颗朱砂痣。忽然间风云变色,好友化作一只白狐,跃入林中不见。

莲生惊醒,发现枕边铜镜隐隐发光。他拿起镜子,镜中竟不是自己的倒影,而是一片迷雾笼罩的山林。

第二日,莲生主动找慧明长老:“师父,我想知道我的前世。”

慧明长老领他至藏经阁深处,取出一卷泛黄的古籍。书中记载,百年前,五台山有位慧觉法师,佛法高深,却与一只修行多年的狐妖相交甚密。后狐妖因伤人被众僧围捕,慧觉法师亲自将其收伏,镇于李家沟古井之下。法师因此自责不已,坐化前发愿,来世必度此狐。

“那狐妖为何伤人?”莲生问。

“为救一人。”慧明长老意味深长,“救一个与慧觉法师极为相似的书生。”

莲生若有所思。几日后,崔夫人再次来访,这次带来了已故儿子的画像。展开画轴那刻,满堂皆惊——画中少年竟与莲生有七分相似,尤其那双眼睛,澄澈如泉。

更奇的是,莲生看到画后,突然泪流满面,脱口而出:“娘...”

崔夫人又惊又喜,认定莲生是爱子转世,执意要带他回家。慧明长老却道:“夫人,镜花水月,皆是虚妄。执着于相,反失其真。”

果然,莲生随后摇头:“我不是您儿子,但我认识他。他托我告诉您,他很好,让您勿念。”

崔夫人追问儿子可还有话留下,莲生却一脸茫然,说不出了所以然。事实上,那句话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仿佛有人借他之口传达讯息。

此事后,莲生更加沉默。他常常对镜自照,一坐就是半天。有时镜中会闪过一些模糊画面:青山绿水,竹篱茅舍,还有一个总是背对着他的白衣人。

九岁那年,莲生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三日不退。昏睡中,他不断呓语,说的都是些听不懂的言语。慧明长老守在他身边,只听清反复出现的两个字:“白瑛”。

病愈后,莲生似乎有些不同。他主动要求学习降魔经文,尤其对狐妖相关的典籍格外关注。慧明长老知他心结渐深,叹道:“佛法在度化,不在降伏。你前世已错一次,今生还要重蹈覆辙吗?”

莲生垂首:“师父,我只是不想再后悔。”

次年春,莲生十岁。慧明长老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将莲生叫到榻前:“孩子,你可知为何让你日日对镜?”

莲生答:“照见本心。”

长老摇头:“更是为了照见妄心。镜中之物,看似真实,实则虚幻。你执着前缘,犹如追逐镜花水月。”他让莲生取来铜镜,对着镜子连问三声:“你是谁?”

第一声,莲生答:“我是莲生。” 第二声,他迟疑:“我是...慧觉?” 第三声,他怔住,久久不能言。

慧明长老最后道:“回李家沟去吧,那里的因缘该了了。记住,无论看到什么,莫被相所迷。”

带着疑惑,莲生重返故里。这些年,李家沟变化不大,只是那口古井被铁链锁住,贴满了符咒。村民见莲生回来,态度各异:有的热情依旧,有的避之不及。

回家当晚,莲生又梦见了那个白衣人。这次对方终于转身,竟是一眉目如画的少年,眼角一颗朱砂痣,笑得温柔:“你回来了。”

莲生惊醒,听窗外风声急促,隐隐有呜咽之声。他起身持镜出门,见井边黑影一闪而过。追至井口,但见铁链断裂,符咒尽毁,井中黑气翻滚,却无妖邪之气,反有一股淡淡的莲香。

次日,村里来了个戏班子。班主是个独眼老人,见莲生便道:“小公子好面相,似我戏中一人。”他演的是一出《狐梦缘》,讲书生与狐妖的奇缘。莲生看得入神,尤其当狐妖现原形那幕,心口突然剧痛。

戏毕,独眼班主找到莲生:“小公子是否常做怪梦?镜中是否常见异象?”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压低声音,“有人托我传话:三日后月圆时,井边相见,可知一切。”

莲生警觉:“谁托你传话?”

班主笑而不答,只道:“故人。”临走前又补充,“小心戴面具的人。”

接下来两日,村里接连发生怪事:先是李家牲畜莫名死亡,颈有齿痕;继而有多人声称夜见白影,似狐非狐。村民恐慌,纷纷要求请法师除妖。

第三日黄昏,一个游方道士突然出现,自称能除妖邪。他至井边做法,言井中狐妖即将破封,需重加固。然而当他试图往井中投入符水时,井水突然沸腾,溅出的水花烫伤了他的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道士大怒,指着一旁静观的莲生:“妖孽根源在此子!他乃狐妖同党,前世今生皆为一伙!”

村民哗然,将信将疑。李老四夫妇护子心切,与道士争执起来。混乱中,道士突然甩出符咒,直扑莲生。莲生下意识举镜一挡,符咒在镜前自燃,化作灰烬。

“好强的妖力!”道士冷笑,拔剑刺来。千钧一发之际,一枚佛珠打偏剑锋,慧明长老的师弟慧觉禅师及时赶到——原来慧明长老圆寂前,特意修书请师弟前来照应。

慧觉禅师看清道士面容,大喝:“你不是什么道士!你是噬魂教妖人,专窃灵童法力!”

道士见被识破,撕下人皮面具,露出一张狰狞鬼面,化作黑风遁走。慧觉禅师叹道:“噬魂教百年前就曾打慧觉师兄的主意,如今又闻风而来了。”

月圆之夜,莲生如约至井边。月光如水,井台如霜。他持镜而立,心中忐忑既期待又不安。

子时一到,井中缓缓升起一团白光,落地化作一个白衣少年,眉眼如画,眼角朱砂痣鲜红欲滴——正是梦中之人。

“你来了。”少年微笑,声音与梦中一般无二。

“你是谁?”莲生握紧铜镜。

“我是白瑛,你的故人。”少年眼神哀伤,“百年前,你叫我阿瑛。”

随着他的话语,莲生手中的铜镜突然发出柔和光芒。镜中不再是现在的情景,而是浮现出过往画面:

百年前,五台山下,青年法师慧觉采药时救下一只受伤白狐。白狐修行百年,可化人形,取名白瑛。一人一狐,论道赏月,结为知交。然而好景不长,噬魂教盯上慧觉纯阳之体,设计围捕。白瑛为救好友,不惜暴露原形,大开杀戒,虽救出慧觉,自己却因杀孽过重,妖性失控。

为防白瑛堕入魔道,慧忍痛将其镇压于古井。井封前,白瑛泣问:“可曾悔遇我?”回答:“不悔,只憾。”遂发愿来世再度之。

镜中画面流转,又现出另一段往事:崔御史公子崔琰,实为白瑛一缕分魂转世,为的是与慧觉转世再续前缘。不料崔琰年少夭折,缘再次中断。白瑛本体感应到分魂消亡,妖力震荡,险些破封而出...

“原来如此...”莲生喃喃自语,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他看着白瑛,“所以你托梦引我回来,是想完成前世约定?”

白瑛却摇头:“我是想告诉你,快走!噬魂教的人一直在找你,他们想用灵童之魂修炼邪功。我...我怕是护不了你多久了。”他身影开始模糊,“井封已损,我很快会彻底妖化,忘记前尘...趁现在,走吧!”

就在这时,狂风大作,黑云遮月。那个鬼面妖人去而复返,带着数个同党:“正好,一网打尽!吸了灵童魂,再收狐妖丹,神功可成!”

慧觉禅师从暗处跃出,与妖人战作一团。白瑛强催妖力,护在莲生身前。然而妖人众多,禅师渐感不支,白瑛也因妖力反噬,痛苦不堪。

混乱中,莲生看着手中铜镜,忽然顿悟慧明长老的深意。他盘膝而坐,将镜子对准心口莲印,朗声念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每诵一句,莲印便亮一分,镜光更盛一分。妖人被镜光所照,如遭火炙,惨叫连连。白瑛在镜光中身形渐稳,妖气褪去,重现清圣之姿。

当诵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时,莲生终于大彻大悟:原来并无什么转世灵童,亦无狐妖恩怨。一切皆是心魔所化,是慧觉法师坐化前的一缕执念,借天地灵气显化而成。百年轮回,不过一场镜花水月!

明悟刹那,莲生(慧觉)起身,走向白瑛。二人相视一笑,身影在镜光中渐渐交融,化作一朵金色莲花,飞入井中。随即井中涌出清澈泉水,漫溢成溪,所到之处枯木逢春,百花盛开。

妖人见状,知计划失败,狼狈遁走。慧觉禅师合十念佛:“阿弥陀佛,执念已消,因果已了。”

自此,李家沟风调雨顺,那口古井再无异状,唯井边生出一株奇莲,年年冬月开花,香传数里。而莲生的那面铜镜,被供于村祠中,时有灵验,照尽人心善恶。

有人说莲生已功德圆满,回归佛国;也有人说他与白瑛超脱轮回,逍遥世外。唯有夜深人静时,井边依稀可见两个少年对弈的身影,月光如水,镜花如梦。

正如慧明长老所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念执着,轮回百世;一念放下,立地成佛。

镜中花,水中月,梦里缘,皆是一场心之所向的幻影。而真正的灵童,从来不在别处,只在每个人明明澈澈的本心之中。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