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152章 夺舍融魂

子夜异闻 第152章 夺舍融魂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06 01:42: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夺舍

永和七年的秋闱刚过,江宁府书生柳青源名落孙山,背着行囊独自返乡。连日阴雨让山路泥泞难行,他索性拐进一条荒废已久的古道,想抄近路早日回家。

这条古道荒草丛生,两旁老树盘根错节,遮天蔽日。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隐约现出一座破败建筑。近前一看,是座年久失修的山神庙,门匾歪斜,蛛网密布。

“好歹避过这阵雨再走。”柳青源自言自语着推开庙门。

庙内比外面更加破败,神像彩漆剥落,供桌积满灰尘。唯有一点奇怪——神像前的香炉里,竟插着三炷新燃不久的香,青烟袅袅。

柳青源正疑惑这荒山野岭怎会有人上香,忽然听见神像后传来细微响动。

“何人在此?”他警惕地问道。

一阵窸窣声后,从神像后转出个白发老翁,拄着桃木杖,衣衫褴褛却面容清癯。

“老朽是山中采药人,偶遇大雨,在此暂避。”老翁声音沙哑,“公子何以至此荒凉地?”

柳青源作揖道:“小生赴考归来,贪图近路走了古道,望老丈勿怪打扰。”

老翁眯眼打量书生,忽然剧烈咳嗽起来,身子摇摇欲坠。柳青源忙上前搀扶,触手只觉老人手臂冰冷异常,不似活人。

“老丈身体可好?小生略通医理,可否为您把脉?”

老翁摆摆手:“老毛病了,歇息片刻便好。公子心善,必有好报。”

二人便在神像前席地而坐。老翁从怀中掏出个葫芦,饮了几口,又递给柳青源:“山泉清甜,公子可要尝尝?”

柳青源本欲推辞,见老人诚意满满,不忍拒绝,接过饮了一口。泉水入口甘冽,却带着一丝说不出的异样滋味。

雨越下越大,天色渐暗。老翁忽然道:“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前方三里处有老朽一间草庐,公子若不嫌弃,可去暂住一宿,总强过这破庙。”

柳青源犹豫片刻,见老人慈眉善目,不似歹人,便答应了。

出了山神庙,老翁在前引路,步履出奇矫健,全然不似方才虚弱模样。柳青源跟着穿行于密林,越走越觉蹊跷——这路越走越荒凉,根本不似通往人烟之处。

正欲开口询问,老翁忽然停步,指向不远处:“到了。”

柳青源顺指望去,只见荒草丛中隐着一座低矮茅屋,破旧不堪,似乎久无人居。

“寒舍简陋,公子莫怪。”老翁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屋内昏暗,有股浓重霉味。柳青源刚踏入门槛,忽然后脑一痛,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被捆在椅子上,置身于一个陌生石室中。四周烛火摇曳,墙上画满诡异符咒。那老翁站在面前,正往一个铜盆中投放各种药材,口中念念有词。

“老丈这是何意?”柳青源挣扎着问道。

老翁转头,面目在烛光下显得狰狞可怖:“公子莫慌,老朽借你身躯一用,是你三生修来的造化。”

柳青源大惊:“你要夺舍?”

老翁哈哈大笑:“聪明!老朽本是修道之人,百年前肉身将朽,不得已魂魄暂寄山神像中。百年来等候有缘人,今日终得相见,岂非天意?”

“小生与您无冤无仇...”

“无需有仇,”老翁打断他,“只怪你八字纯阳,魂魄易离,最适合作鼎炉。放心,过程很快,不痛的。”

说罢,老翁点燃手中符纸,口中咒语越念越快。柳青源只觉头痛欲裂,仿佛有无数根针扎进脑海。恍惚间,他看见老翁的魂魄脱体而出,化作一道青光向他扑来。

危急关头,柳青源想起幼时一个游方道士所授的守神咒,急忙默念。青光撞上他额头,被稍稍阻隔,但仍一点点渗入。

“没用的,公子还是放弃抵抗吧。”老翁的声音直接在他脑中响起。

柳青源咬牙坚持,感到有异物正在侵占自己的意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忽然灵光一闪,想起那游方道士还说过:若遇夺舍,可假意接纳,暗中守定心神,反客为主。

于是他故意放松抵抗,放那青光涌入大半,随后突然运起全部意志力反击。两股意识在他体内激烈交锋,柳青源只觉得头痛欲裂,仿佛脑袋要炸开。

“怎么可能!”老翁的惊叫声在他脑中回荡,“你一个书生怎会...”

话未说完,只听“咔嚓”一声,桌上的一面铜镜突然破裂。老翁的残魂发出一声凄厉惨叫,大部分被震出柳青源身体,只有一小部分仍滞留其中。

柳青源奋力挣扎,绳索竟被他挣断。他踉跄起身,看见老翁的躯体已倒地不起,而那股外来意识仍在自己脑中挣扎。

“滚出去!”柳青源怒吼着撞向墙壁,试图用疼痛驱赶入侵者。

经过一番痛苦挣扎,残留的异魂终于安静下来,潜伏在他意识深处。柳青源精疲力竭,瘫倒在地,再度昏迷过去。

再醒来时,天已大亮。石室内老翁的尸体开始腐烂,仿佛已死去多日。柳青源仓皇逃离茅屋,发现它根本不存在——那里只有一座荒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回到家中,柳青源大病一场,高烧三日不退。父母请来大夫,诊脉后却说不出所以然,只开些安神补气的方子。

病愈后,柳青源看似恢复正常,却总觉得体内多了什么。起初只是偶尔听见有人在自己脑中低语,后来竟能感知到那个“老翁”的情绪和零碎记忆。

最可怕的是,有时他会突然失去对身体的控制,做出些自己绝不会做的事。

比如那日,邻村张员外家小姐前来拜访柳母。柳青源本在书房读书,忽然身体不受控制地起身出门,径直走到张小姐面前,用完全陌生的语气说:“姑娘眉间有晦,三日内必有血光之灾,若信老夫,可佩玉避祸。”

张小姐吓得花容失色,柳母更是惊愕不已。待柳青源恢复意识,只看到母亲难以置信的目光和张小姐匆匆离去的背影。

“源儿,你方才...”柳母欲言又止。

柳青源羞愧难当,却不知如何解释,只得推说近日苦读过度,神思恍惚。

三日后,传来消息:张小姐乘车外出时马匹受惊,车厢撞碎,她却因佩戴玉环而仅受轻伤——那玉环恰是柳家祖传之物,前日“柳青源”硬塞给她的。

此事在乡间传开,众人皆道柳书生通了玄术。于是陆续有人上门求问吉凶,柳青源避之不及,只因那老翁残魂时常作祟,借他之口预言祸福。

更可怕的是,柳青源开始做一些奇怪的梦。梦中他是个白发老道,在山中炼丹修行,追求长生。还有许多零碎记忆——古老的咒语、丹方、符箓画法,这些知识源源不断涌入他的意识。

一天深夜,柳青源被某种冲动唤醒。他不由自主地走到书桌前,铺纸磨墨,开始绘制一系列复杂符咒。完成后,他看着那些绝不属于自己记忆中的图案,心惊不已。

“你究竟是谁?”柳青源对着空气发问。

意料之外,他脑中竟响起回应:“老夫玄真子,明代嘉靖年间人,修道百载,肉身将朽时不得已出此下策。”

柳青源大惊:“你...你能听见我说话?”

“你我同宿一体,自然心意相通。”那声音苍老而疲惫,“不必惊慌,老夫大部分魂魄已被震散,如今只剩残念,夺舍无望矣。”

柳青源稍安,又问:“为何选中我?”

“八字纯阳,魂魄易离,最适合...”玄真子顿了顿,“说来惭愧,修道百年,终放不下生死一念。如今功亏一篑,或是天谴。”

此后数日,柳青源与体内残魂维持着一种微妙平衡。玄真子不再试图夺舍,反而时常指点他学问功课。柳青源发现这老道虽心术不正,却确实博古通今,尤其精通医卜星相。

渐渐地,柳青源学会与残魂共存,甚至能从其记忆中获取知识。然而好景不长,一月后的满月之夜,异变突生。

是夜柳青源正在酣睡,忽被剧痛惊醒。只觉体内仿佛有两股力量在搏斗,玄真子的残魂突然暴起发难,试图完全掌控身体。

“抱歉了小子,月圆之夜阴气最盛,是老夫最后机会!”玄真子的声音变得狰狞。

柳青源奋力抵抗,但这次对方的力量远超预期。他感到自己的意识正被挤压到角落,身体控制权逐渐丧失。

危急关头,柳青源忽然想起玄真子记忆中的一种秘术——以血为媒,画定魂符于胸腹,可固守魂魄。他拼命夺回右手控制权,咬破指尖,依照记忆在胸前画下一个复杂符咒。

符成刹那,红光一闪,玄真子的惨叫声在他脑中回荡:“不!你从何处学得此法?”

“从你的记忆里。”柳青源喘息着回答,“多谢‘指点’。”

经此一役,玄真子残魂彻底衰弱,再也无力反抗。柳青源却忧心忡忡——这残魂如附骨之蛆,难以祛除,长此以往,恐被其同化。

次日,柳青源遍查古籍,寻找祛除残魂之法,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试着与玄真子沟通:“道长既已失败,何不自行散去,强留世间有何意义?”

玄真子沉默良久,方道:“少年人,你可知追求长生者最怕什么?不是天劫,不是魔障,而是寂灭。老夫宁为残魂,也不愿归虚无。”

“但你强留我体内,终有一日我会被你侵蚀同化。”

“或许...有另一种可能。”玄真子语气忽然转变,“老夫可传你毕生所学,助你科场夺魁,仕途通达。待你阳寿将尽时,再寻传人,如此生生不息,岂不两全其美?”

柳青源勃然大怒:“荒谬!我岂能与你同流合污,祸害他人?”

“何必说得这般难听?这是传承,非祸害。”玄真子循循善诱,“你寒窗苦读为的什么?不就是功名利禄?有老夫相助,状元及第如探囊取物。”

柳青源冷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岂能为功名做此等邪祟之事!”说罢不再理会脑中声音。

几经打听,柳青源得知百里外青云观有位清风道长精通此类事务,便告别父母,前往求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清风道长须发皆白,仙风道骨。听罢柳青源叙述,他闭目沉吟良久,方道:“魂魄夺舍,乃逆天而行。施主体内残魂虽弱,却已与你魂魄交织,强行祛除恐伤及根本。”

柳青源心急如焚:“难道别无他法?”

“倒有一法可试,但凶险异常。”道长缓缓道,“需设阵引天雷入体,涤荡魂魄。成功则可净化残魂,失败则...形神俱灭。”

柳青源毫不犹豫:“但求一试!”

是夜,青云观后院设起法坛。七星阵中,柳青源盘膝而坐。清风道长步罡踏斗,念咒焚符。霎时间风云变色,电闪雷鸣。

“最后问施主一次,现在反悔还来得及。”道长郑重告诫。

柳青源摇头:“请道长施法。”

道长点头,桃木剑指天引雷。一道电光直劈而下,贯入柳青源顶门。他顿时浑身剧震,只觉烈火焚身,痛不欲生。脑中玄真子的残魂发出凄厉哀嚎,与他的意识激烈冲撞。

就在柳青源觉得自己快要形神俱灭时,剧痛突然消退。他感到体内某种污秽之物被涤荡干净,浑身前所未有的轻松。

清风道长扶起虚弱的他,微笑道:“恭喜施主,残魂已除。”

然而归家途中,柳青源渐渐发觉不对。某日他途经市集,见一老妇摆摊卖画,竟能一眼辨出其中一幅是明代真迹,价值不菲——这鉴赏知识分明来自玄真子。

当晚梦中,他更清晰地见到玄真子的一生:少年学道,中年炼丹,晚年痴迷长生...醒来后,大量道术知识留存脑中,仿佛与生俱来。

柳青源惊觉:天雷并未祛除玄真子残魂,而是将其打散后融入自己魂魄!如今他已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意识,哪些是玄真子的记忆。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开始对炼丹长生产生兴趣,甚至不由自主地搜集相关典籍——这分明是玄真子的执念!

柳青源再次造访青云观。清风道长听罢苦笑:“看来贫道低估了那残魂的执念。如今天人合一,再难分离。施主唯有坚守本心,勿被外来执念所控。”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柳青源再次赴考,果然高中解元。榜发之日,他却无喜悦之情,因他心知肚明——中举全靠脑中玄真子的学识。

此时的柳青源已是江宁府有名的才子,却鲜少人知他暗地里研究丹道之术。玄真子的记忆如毒瘾般侵蚀着他,对长生的渴望日益强烈。

某日,柳青源在古籍中发现一种“融魂丹”的配方,声称服之可融合异魂,获取其全部知识与能力。但需以童男童女心血为引,邪异非常。

“不可!此乃邪术!”柳青源本能地抗拒。

脑中却响起熟悉的声音:“为何不可?你我早已不分彼此,练就此丹,方可完全融合。难道你不想充分发挥这身才华吗?”

柳青源冷汗涔涔:“你...你不是被涤净了吗?”

声音轻笑:“老夫即是你,你即是老夫。何分彼此?”

柳青源惊恐地发现,这声音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从自己意识深处发出——玄真子并未消失,而是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当晚,柳青源站在炼丹炉前,手中握着那页记载融魂丹配方的残卷,内心天人交战。一边是道德良知,另一边是长生诱惑与无尽知识。

最后,他长叹一声,将残卷投入炉火。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仿佛刚经历一场恶斗。

“可惜了。”他对自己说,不知是惋惜失去的机会,还是庆幸抵住了诱惑。

自此,柳青源放弃科举仕途,隐居山林,专心研究医学丹道——但立誓只炼益人之丹,不触邪术。他运用玄真子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医理,救死扶伤,渐成一方名医。

然而每年月圆之夜,他仍会感受到体内那股对长生的渴望躁动不安。这时他便独坐山顶,对月抚琴,以音乐平复心魔。

“人与魔,只在一念之间。”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克己,明日或又动摇。此生恐与心魔共存,唯有日日自省,方能不负初心。”

六十岁那年,柳青源预感大限将至。他唤来弟子,交代后事:“我死后,勿停灵超过三日,立即火化,骨灰撒入大江。”

弟子不解:“师父,这不合礼制...”

柳青源摇头:“照做便是,否则恐生变故。”他心知自己体内仍有玄真子残念,唯恐死后魂魄不散,贻害后人。

三日后,柳青源安然离世。弟子遵嘱速办后事。火化时,据说炉中传出阵阵异香,有青烟直上云霄,久久不散。

骨灰撒入江中那夜,有渔夫见江心月影中似有两道人影相对作揖,继而合二为一,随波消散。

此后江宁一带常有传说:月明之夜,江上会出现一位白衣书生,为迷途舟子指引方向,而后悄然消失于烟波之中。

人称:白衣舟师。

而柳青源生前居住的草庐中,后人整理出大量医书丹方,皆署名“青源子”。序言中有一句话:

“身可夺,心不可夺。魂可融,志不可移。与魔同宿六十载,终知魔在我心,我在魔心。克己复礼,方是真人。”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