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146章 将魂师

子夜异闻 第146章 将魂师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8 20:57:02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江南梅雨时节,连日阴雨不绝。我因事往姑苏去,途中遇雨,见前方有座古庙,便快步躲了进去。

庙中已有二人,一老一少,似是师徒。老者须发皆白,目光却炯炯有神;少年约莫十七八岁,背着个沉甸甸的布囊,正生火煮茶。

“雨大,客官且来坐坐。”老者招手道。

我道谢坐下,少年递来一杯热茶。三人围坐火堆旁,听外面雨声淅沥。

“听口音,老先生不是本地人?”我问道。

老者微笑:“老朽姓张,是个将魂师,云游四方,居无定所。”

“将魂师?”我疑惑道。

少年插话:“就是超度亡魂,降服恶鬼的师父。”

我颇感好奇。早闻民间有这等异人,却从未亲眼见过。

张老看出我的心思,笑道:“世人多不信这些,只当是乡野怪谈。其实鬼魅之事,多由人心所生。老朽行走江湖六十载,所见鬼怪,无非人间八苦的化身。”

“何为人间八苦?”我问。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为佛家所说八苦,众生皆难逃脱。”张老缓缓道,“客官若不觉困倦,老朽便讲几个故事,消遣这长夜如何?”

我连忙点头。少年又添了新柴,火堆噼啪作响,庙外雨声渐密,张老的声音在古庙中缓缓荡开。

一、生苦

“先说这生苦。”张老道,“人自出生便入苦海,第一声啼哭已是哀音。我年轻时曾遇一事,最能说明这生之苦。”

十五年前,我路过晋中一个村庄。时值盛夏,稻浪翻滚,村里却弥漫着诡异气氛。田间不见农夫,户户门窗紧闭。

一打听,才知是村中首富赵员外家闹鬼。赵家媳妇怀胎十月,即将临盆,却接连三夜有白衣女鬼入梦,言说要借腹投胎。

村长拉住我说:“张师傅,您若能解此灾,赵员外必有重谢。”

我随村长来到赵家大宅。朱门高墙,确是富贵人家。赵员外面色憔悴,见我来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忙引我入内室。

赵家媳妇卧在榻上,腹部高耸,面色惨白如纸。我细观其面,印堂发黑,确有阴气缠身。

“今夜我守在此处。”我说。

赵员外千恩万谢,安排我在外间歇息。入夜后,我悄悄在房门贴上符咒,手持铜钱剑静候。

三更时分,阴风骤起,烛火摇曳。一道白影穿门而入,直扑床榻。我定睛一看,是个面容凄楚的白衣女子。

我挥剑阻拦:“人鬼殊途,何故扰人?”

女鬼泣道:“道长不知,我生前也是赵家人,是员外胞妹,名唤赵玉儿。二十年前我未婚先孕,家族蒙羞,父兄逼我投井自尽。如今我游荡多年,只想重新做人,有何不对?”

我叹道:“纵然如此,也不该强占他人子嗣。”

正当我们争执时,赵员外突然冲入,跪地痛哭:“玉儿,真是你吗?哥对不起你啊!”

原来赵员外当年年少,为保家族名誉,竟亲手将妹妹推入井中。多年来,此事成了他心头重负。

女鬼见兄长悔过,怨气稍减。我趁机道:“你既有冤屈,我可超度你往生,何苦执着投胎?”

女鬼泣道:“我只想体验人生美好,为何如此之难?”

我摇头叹息:“你只道人生美好,却不知生即是苦。纵然让你重生,难免再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之苦楚。”

最终,女鬼被我劝服。我为她超度念经,她渐渐化作青烟散去。

翌日,赵家媳妇顺利产下一子。赵员外为赎罪,捐出大半家财修桥铺路,广积善德。

“可见人生之苦,从出生前便已注定。”张老总结道,“那未出生的婴孩,何尝不是又入轮回苦海?”

庙外雨声渐小,少年添了新茶。我听得入神,催问:“那老苦又是如何?”

二、老苦

张老饮了口茶,继续讲述。

五年前,我在巴蜀一带云游。某日行至一处山村,听说有“食寿鬼”作祟。村中老人接连去世,死状诡异,皆如干尸,仿佛被吸尽精气。

我调查发现,这些老人都是独居,子女外出谋生。他们死后,家中财物却不翼而飞。

一夜,我埋伏在一位七旬老翁家。三更时分,果然见一黑影潜入,伏在老人身上吸食精气。

我当即抛出缚妖索,擒住黑影。点亮烛火一看,竟是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

“你不是鬼,是人!”我惊道。

年轻人跪地求饶:“道长饶命!我实在活不下去了...”

原来他叫阿明,是邻村人。家中老母病重,无钱医治。偶然得知吸食老人精气可延寿卖钱,便起了邪念。

“你母寿数已定,你此举逆天悖理,害人害己!”我斥责道。

阿明哭道:“我见母亲日渐衰弱,心如刀割。她养我成人,我却无力回报...听说食老人精气可炼延寿丹,才出此下策。”

我随阿明去看他母亲。破茅屋中,老妇奄奄一息,骨瘦如柴。

老妇得知儿子所为,老泪纵横:“儿啊,娘宁可死,也不愿你造孽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心中不忍,但天道不可违。那些被吸精气的老人同样可怜,子女离家,孤独终老,死后还不得安宁。

最终,我超度了受害老人的亡魂,将阿明送交官府。临行前,我赠予老妇一些丹药减轻痛苦,但她大限已至,不久便离世了。

“人老体衰,子女远离,孤独无依,这是老苦。”张老叹道,“更悲哀的是,老人往往成为他人眼中的负担,甚至招来祸患。”

少年插话:“师父,那日后我们路过衙门,听说阿明在狱中自尽了。”

张老点头:“这就是轮回之苦。人因怕老而造孽,因造孽而受报,无有出期。”

火堆渐弱,庙外雨已停歇,露出满天星斗。我却觉得身上发冷,仿佛被这些故事中的悲苦所浸染。

三、病苦

“再说病苦。”张老继续道,“病痛缠身,求医无门,最是折磨。”

三年前,我在岭南遇一奇案。某镇突发怪病,患者浑身溃烂,恶臭难当,郎中们都束手无策。

奇怪的是,这病似乎与镇上的“药仙庙”有关。每逢月初,就有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我暗中调查,发现庙中供奉的并非什么药仙,而是个瘴鬼。庙祝假借赠药之名,让患者服用符水,实则暗中下毒,使人病情加重,以便索取更多香火钱。

一夜,我潜入庙中地下室,发现骇人景象:无数毒虫蛊物被养在罐中,庙祝正在炼制毒药。

我现身斥责:“你假借神名,实害人命,该当何罪!”

庙祝冷笑:“这些人求医无门,我给他们希望,收些钱财有何不可?”

正当我们要动手时,忽闻凄厉哭声。循声找去,竟发现庙祝的妻子卧病在床,浑身溃烂,与外面患者症状相同。

庙祝跪地痛哭:“我本想制解药救她,却始终不成...只好先找他人试药...”

原来庙祝本是良医,妻子患了怪病,他为救妻不惜钻研毒术,找人试药,最终走火入魔。

我看着床上痛苦的妇人,叹道:“你为救一人而害众人,纵然救得妻子,罪孽深重,何能安心?”

庙祝幡然醒悟,悔恨交加。我收集他研制的毒药,反向推导出解药配方,救了镇民和他的妻子。

然而庙祝罪责难逃,被押送官府。临行前,他泣不成声:“我只想摆脱病苦,却造成更多痛苦...”

“病苦之中,人往往失去理智,不择手段。”张老道,“殊不知以恶治苦,苦更深远。”

少年补充道:“后来我们听说,那庙祝在狱中疯了,整天喊着‘病、病’。”

我感叹道:“真是可悲可叹。”

张老却说:“更可悲的是,世上还有许多假借治病之名行骗之人,利用人的病苦牟利。病苦未去,又添贫苦、骗苦,苦上加苦。”

四、死苦

“死苦最为众生所惧。”张老声音低沉下来,“我见过许多人,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挣扎。”

去年寒冬,我在北地一个小镇歇脚。镇上有户姓钱的人家,老爷病重将死,却迟迟不肯断气,眼睛直勾勾盯着房梁。

家人请我去看,以为有鬼魅作祟。

我见钱老爷面色青紫,喉中痰响,明显是弥留之状。但奇怪的是,他眼中却有阴气萦绕。

夜间,我开天眼观察,发现房梁上果然藏着一个吊死鬼。那鬼伸长脖子,试图引诱钱老爷上吊。

我喝道:“孽障!为何害人?”

吊死鬼哭诉:“我本是钱家账房先生,去年钱老爷冤枉我偷窃,我无处申冤,在此上吊自尽。如今要他偿命!”

我查看后得知,账房确实被冤枉, true真的窃贼是钱老爷的侄子。钱老爷自知不久于人世,良心不安,尤其害怕账房索命。

我将实情告知钱家,侄子认罪。钱老爷得知真相,老泪纵横,让家人厚葬账房,补偿其亲属。

最后时刻,钱老爷拉着我的手说:“我怕死,更怕死后受苦...我错了...”

说罢断气,两眼终于闭合。

那吊死鬼怨气得消,被我超度往生。

“人之所以怕死,往往是因为生前造孽,怕遭报应。”张老说,“若能问心无愧,死亦何惧?”

少年低声道:“可是师父,大多数人都是带着遗憾和恐惧死的。”

张老点头:“这就是死苦。无论贫富贵贱,终难逃一死。死时放不下财富亲人,带不走功名利禄,唯有业力随身。”

我听得心中沉重。想起自己也曾怕死怕病,原来这都是人生必尝之苦。

五、爱别离苦

“世上最苦莫过于情苦。”张老语气柔和下来,“爱别离苦,令人肝肠寸断。”

两年前,我在西湖畔遇一奇事。每逢月圆之夜,便有白衣书生出现在断桥边,望着湖水哭泣。

当地人传说,那是痴情鬼,因等待恋人而滞留人间。

我于月夜前往断桥,果见书生。他面容清秀,却愁眉不展。

我问:“公子为何在此徘徊?”

书生泣道:“等待恋人,约定在此相会,却始终不见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细问才知,书生名唤柳生,本是赴京赶考的举子。离乡前与恋人梅儿约定,无论中否,半年后月圆之夜在此相会。

然而柳生途中染病身亡,魂灵不忘约定,月月在此等待。却不知梅儿因父母逼嫁,已于三月前投湖自尽。

我不忍告知实情,只答应帮他寻找梅儿。

次日,我访得梅儿葬处,在她坟前焚香招魂。梅儿魂灵显现,听我说明后泣不成声。

月圆之夜,我带梅儿魂魄至断桥。二魂相见,抱头痛哭。

原来梅儿死后也在寻找柳生,但因柳生葬在异乡,坟头无碑,始终找不到。

“如今心愿已了,可往生矣。”我劝道。

谁知二魂竟同声道:“愿永世相伴,不往生!”

我叹息:“阴阳相隔,岂能长久?强留人间,终将魂飞魄散。”

经我再三劝说,二魂才同意往生。我做法事超度,见他们携手西去。

“情爱执着,生离死别,最是痛苦。”张老道,“世人不知,强求不离不别,反而增加痛苦。”

少年悄悄抹泪:“师父,那是我第一次见您落泪。”

张老微笑:“修道人亦是有情众生。只是要明白,情爱无常,执着是苦。”

我感慨万千。想起自己也曾经历别离之苦,不禁黯然。

六、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指的是不愿相见的人却偏偏相遇。”张老继续讲述,“这种苦,往往由恩怨情仇所致。”

去年秋天,我在一座古城暂住。城中两大富户,李家和王家,世代为仇,最近更是怪事连连。

两家先后请我去驱邪,都说对方放鬼害人。

我调查发现,两家祖上本是结拜兄弟,因争夺一块宝玉而成仇。那宝玉被掰成两半,两家各执一半,世代相争。

最近,李家公子和王家小姐竟暗中相恋,更添纠纷。

一夜,我开天眼观气,发现两宅上空怨气凝聚,确实有邪物作祟。循迹找去,竟在两家交界处的古井中,发现一具枯骨。

枯骨怀中抱着半块玉佩,与我见过的两家所藏正好合成完整。

我招来枯灵魂魄,得知他是两家祖先的义弟,当年因调解纠纷反被杀害,抛尸井中。

枯灵魂泣道:“我见两家世代为仇,心有不甘,故化作厉鬼作祟。”

我将两家主事人召至井边,说明真相。两家震惊不已,羞愧难当。

最终,两家和解,厚葬枯骨,完整宝玉随葬。李家公子与王家小姐终成眷属。

枯灵魂怨气得消,往生去了。

“怨憎会苦,多起于贪嗔痴念。”张老道,“世上恩怨,往往因小事而起,累积成仇,害人害己。”

少年说:“后来那两家成了亲家,还在城**建善堂呢。”

张老点头:“放下怨憎,即是解脱。”

我叹道:“可惜世人多执着恩怨,难以放下。”

七、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是众生最常见的痛苦。”张老道,“贪求不得,心生烦恼。”

今年春,我在金陵逢一奇事。有富商请我驱鬼,说他收藏的珍宝阁夜闻哭声。

我夜探珍宝阁,果然阴气森森。多宝架上珍玩无数,其中一面古铜镜怨气最重。

招出镜中魂魄,原是一位女子。她本是前朝妃子,因爱慕虚荣,用计争宠,害死不少嫔妃。最后却被赐死,魂魄附在她最爱的宝镜上。

女子哭诉:“我求帝王恩爱,求珠宝华服,求权势地位,最终一无所有...”

富商得知后惊道:“这镜子是我重金购得,据说能带来富贵...”

我说:“它带来的只有贪念和灾祸。”

富商贪念不止,不肯舍弃宝镜。当夜,他竟然被镜中幻象迷惑,见到无数珍宝,伸手去抓,却打翻烛台,引发火灾。

幸亏我及时赶到,救出富商,但珍宝阁已焚毁大半。

富商痛心疾首:“我一生贪求珍宝,如今一场空...”

我说:“求不得苦,苦在贪求。若能知足,何苦之有?”

最终,我超度镜中亡魂,富商也幡然醒悟,将剩余财物布施穷人。

“世人贪求名利爱欲,求之不得便生烦恼,求得之后又怕失去,仍是烦恼。”张老道,“如此循环,永无休止。”

少年笑道:“师父常说‘知足常乐’,可是世人偏偏不知足。”

我点头称是。想起自己也曾为求不得而苦恼,不禁汗颜。

八、五阴炽盛苦

“最后这五阴炽盛苦,是前面七苦的根本。”张老解释道,“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指人的身心存在本身就是苦。”

“这话如何理解?”我问。

张老缓缓道来:“约莫十年前,我遇到最特殊的案例。某地有个少年,天生能见鬼神,却被当作疯子关押。”

我闻讯前往,见少年被铁链锁在柴房中。他面容憔悴,眼神却清澈。

“你能见鬼神通?”我问。

少年点头:“从小到大,无所不见。路人肩头的小鬼,灶台下的家神,树精山魅...无人相信我,都说我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开天眼查看,少年果然灵气充沛,是天生的阴阳眼。

“这不是病,而是天赋。”我说,“但你无法控制这种能力,以致心神耗损,这才是病根。”

少年泣道:“我只想做个普通人...”

我留在村中,教他修炼法门,控制能力。半年后,少年已能自如开关天眼,不再被幻象所扰。

然而当他恢复正常后,却发现无法融入世俗生活。见惯了鬼神真相,再看人间虚妄,只觉得索然无味。

最终,少年拜我为师,成为将魂师,云游四方度化众生。

“这就是五阴炽盛苦。”张老指指身边的少年,“就是他,如今是我得力助手。”

少年腼腆一笑。

张老继续道:“人身由五阴和合而成,本身即是苦器。心有贪嗔痴,身有老病死,如何不苦?”

我恍然大悟:“所以修行就是要超脱五阴束缚?”

“正是。”张老点头,“熄灭贪嗔痴,超脱生死轮回,才是彻底解脱。”

尾声

庙外雨完全停了,东方泛白,曙光初现。

张老站起身:“天亮了,老朽也该上路了。”

我急忙问:“老先生,既然众生皆苦,该如何解脱?”

张老微笑:“知苦、悟苦、离苦。知人生是苦,悟苦之根源,离苦得解脱。”说罢与少年收拾行囊,飘然而去。

我追出庙外,只见晨雾缭绕,已不见二人踪影。唯闻空中传来吟诗声:

“人生八苦泪潸然,轮回六道几时还? 若能识得真心性,火宅之中绽白莲。”

我怔在原地,回味昨夜故事,恍如大梦初醒。

自此之后,我常思八苦之理,人生观念大为改变。可惜再未遇那张老与少年,唯有将所见所闻记下,以警世人。

人生苦短,何必执着?早日看破,方得自在。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