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57章 精变

子夜异闻 第57章 精变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9 15:35: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青州城西三十里,有个柳树屯。屯子不大,百十户人家,靠山吃山,民风淳朴也带点彪悍。屯东头老槐树下,住着户张姓猎户。当家的张大膀子,人如其名,虎背熊腰,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好手。他婆娘张刘氏,性子泼辣爽利,烧得一手好饭菜,嗓门亮得能传二里地。两口子膝下就一个独苗,名叫栓柱,今年刚满十二。栓柱长得随他爹,骨架结实,虎头虎脑,性子却像闷葫芦,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整天就爱往屯子后头的野狐岭钻。那岭子林深草密,獐狍野兔不少,可老辈人也传,里头藏着成了气候的精怪,邪性得很。张大膀子夫妇没少为这事训斥栓柱,可这小子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

这年初夏,雨水格外勤。一场瓢泼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才停,野狐岭里沟满壕平,瘴气弥漫。栓柱在家憋得浑身长毛,瞅着雨一停,天刚蒙蒙亮,就抄起他爹给他削的小弹弓,腰里别了把柴刀,泥鳅似的溜出了家门,直奔野狐岭。

岭子里湿滑难行,腐叶烂泥没过脚踝。栓柱深一脚浅一脚,寻摸着鸟雀野兔的踪迹。正走到一处背阴的陡坡下,忽听得头顶传来一阵细微的“吱吱”声,像是幼兽哀鸣,透着股子可怜劲儿。栓柱抬头望去,只见陡坡半腰,一棵老松树虬结的树根下,塌了一小块土石,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边缘,湿漉漉的泥土还在往下掉。那“吱吱”声,正是从洞里传出来的。

栓柱少年心性,好奇压过了爹娘的警告。他手脚并用,攀着湿滑的岩石和老藤,费了老大劲才爬到洞口。探头往里一瞧,洞里不大,积了层浑浊的泥水。泥水里,赫然泡着一窝刚出生不久、还没睁眼的小东西!黄褐色的绒毛湿漉漉地贴在粉嫩的皮肉上,四五只挤作一团,冻得瑟瑟发抖,细声细气地哀叫着。洞口塌下的泥石,显然把它们的爹娘堵在了外头,或是砸死在了里头。

栓柱认得这是黄鼠狼的崽子。他爹说过,这玩意儿记仇,惹不得。可看着这一窝没睁眼的小东西在冷水里扑腾,栓柱心里那点软乎劲儿上来了。他犹豫片刻,一咬牙,脱下自己那件还算干爽的粗布褂子,小心翼翼地把那几只冰凉的小肉团子捞起来,用褂子裹好,抱在怀里。小东西们感受到暖意,往他怀里拱了拱,叫声也弱了下去。

抱着这窝“烫手山芋”,栓柱也没心思打猎了,深一脚浅一脚往家赶。刚进院门,就撞上他娘张刘氏掐着腰在骂鸡。

“你个瘟鸡!刚下的蛋就敢叨?看老娘不拧断你脖子……哎?栓柱!你个死小子又跑哪野去了?弄得一身泥猴似的!怀里鼓鼓囊囊揣的啥?”张刘氏眼尖,一把揪住想溜回屋的儿子。

栓柱支支吾吾,把怀里裹着的褂子掀开一角。几只湿漉漉、闭着眼的小黄鼠狼露了出来。

“我的老天爷!”张刘氏吓得往后一跳,声音都劈了叉,“你个作死的玩意儿!从哪掏弄来这些黄皮子崽子?快!快给我扔出去!让你爹知道,看不打折你的腿!”

“娘!它们……它们窝塌了,快冻死了……”栓柱抱着褂子不肯撒手,闷声闷气地顶嘴。

“冻死也活该!这玩意儿邪性!沾上就没好!赶紧扔了!”张刘氏说着就要上来抢。

正拉扯间,张大膀子扛着半扇野猪肉从院外进来,一见这阵仗,浓眉立刻拧成了疙瘩:“吵吵啥呢?栓柱!你抱的啥玩意儿?”

张刘氏像见了救星:“当家的!快管管你这好儿子!把黄皮子崽子抱家来了!这不是招祸吗!”

张大膀子脸色一沉,大步上前,一把扯开栓柱怀里的褂子。看清那几只哆嗦的小东西,他倒没像婆娘那样跳脚,只是眉头皱得更深,瓮声瓮气地问:“哪弄的?”

栓柱把野狐岭塌洞的事说了。张大膀子沉默片刻,看着儿子倔强的眼神,又看看那几只奄奄一息的小崽子,叹了口气:“罢了,都抱回来了。弄点温水给它们擦擦,暖和暖和。黄皮子记仇不假,可这刚出娘胎的小崽子,能懂个啥?等养活了,毛干了,远远放回山里就是。也算积点德。”

张刘氏见当家的发了话,虽不情愿,也只能嘟囔着去灶房烧水。

栓柱得了特赦,欢天喜地地把小黄鼠狼抱回自己那间挨着灶房的小偏屋。他用温水小心地擦干净小东西身上的泥水,又翻出些破棉絮,在炕角给它们做了个暖和的窝。兴许是折腾累了,小东西们挤在一起,慢慢睡着了。

接下来几天,栓柱像得了宝贝,心思全在这窝小黄鼠狼身上。他偷偷省下自己的羊奶(家里养了只奶羊),用麦秆一点点喂给它们;白天晒太阳,晚上用炕温给它们保暖。张刘氏嘴上骂骂咧咧,有时也忍不住瞥两眼,见小东西们绒毛渐丰,眼睛也睁开了,乌溜溜的透着机灵劲儿,心肠也软了些,偶尔还丢点米汤碎肉进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黄鼠狼长得飞快。其中一只格外显眼,通体毛色金黄,油光水滑,比它的兄弟姐妹更壮实,也更机灵。栓柱喂食时,它总是第一个挤上来,小爪子扒着碗沿,乌黑的眼睛滴溜溜瞅着栓柱,仿佛认得他。栓柱格外喜欢这只小金毛,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豆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约莫过了月余,小黄鼠狼们已经能在炕上灵活地跑跳了。张大膀子发话:“差不多了,趁早送走,免得养出灵性来麻烦。” 栓柱虽不舍,也知道爹说得对。这天傍晚,他找了个旧竹筐,垫上干草,把五只小黄鼠狼都放进去,挎着筐,闷头往后山走。

走到野狐岭边缘,找了片草木茂盛的山坳,栓柱把筐一放,挨个把小东西抱出来放在地上,拍拍它们的脑袋:“走吧,回你们山里去吧,以后小心点,别再掉洞里了。” 那四只灰扑扑的小黄鼠狼,似乎嗅到了山野的气息,犹豫了一下,便嗖嗖几下钻进草丛,不见了踪影。唯有那只金豆儿,蹲在原地,仰着小脑袋,乌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栓柱,喉咙里发出细细的“嘤嘤”声,像是在挽留。

栓柱心里也难受,狠下心,转身就走。走了十几步,回头一看,金豆儿竟还蹲在原地,小小的身影在暮色里显得格外孤单。栓柱鼻子一酸,差点想把它抱回去。可想起爹娘严厉的眼神,他跺了跺脚,加快脚步跑回了家。

金豆儿望着栓柱消失的方向,蹲了许久。直到月亮升上树梢,清冷的月光洒满山坳,它才轻轻“嘤”了一声,转身,化作一道细小的金色影子,迅捷无比地消失在莽莽山林深处。

***

自打送走了那窝黄鼠狼,张家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栓柱变得比从前更沉默,常常一个人坐在门槛上,望着野狐岭的方向发呆。张刘氏只当儿子舍不得那些小玩意儿,骂了几回“没出息”也就由他去了。

转眼入了秋。这日,张大膀子进山打猎,张刘氏去邻村走亲戚,留栓柱一人在家看门。栓柱百无聊赖,坐在院里削木箭玩。日头偏西时,天色忽然阴沉下来,乌云滚滚,狂风卷着枯叶尘土,打着旋儿往院里灌。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顷刻间便连成了瓢泼之势。

栓柱赶紧把院里的柴火、簸箕往灶房搬。正忙乱着,忽听院门外传来“叩、叩、叩”三下轻轻的敲门声,在这风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栓柱一愣,这鬼天气,谁会来?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走到门边,隔着门缝往外瞧。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少年,约莫十三四岁年纪,身形单薄,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青布短褂,浑身上下淋得透湿,头发贴在额角,水珠顺着苍白的脸颊往下淌。少年怀里紧紧抱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伞面破了几个洞,伞骨也断了一两根,显然挡不了什么雨。

“谁啊?”栓柱隔着门板问。

“小哥……”门外少年的声音细细弱弱,带着点颤抖,像是冻坏了,“行行好……雨太大了,借个地方避避雨成吗?就一会儿,雨小些我就走……”

栓柱见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半大孩子,淋得落汤鸡似的,心里一软,也没多想,便拉开了门闩。

门一开,风雨裹着湿冷的气息扑面而来。那少年站在门外,身形似乎比隔着门缝看时更单薄些。他低着头,抱着破伞,怯生生地挪了进来。栓柱这才看清少年的脸,眉目清秀,只是脸色过于苍白,嘴唇也没什么血色,湿漉漉的睫毛下,一双眼睛又黑又亮,看人时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躲闪。

“快进来,灶房暖和。”栓柱招呼着,把少年让进灶房。灶膛里还留着点余烬,散发着微弱的暖意。

“谢谢小哥……”少年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哼,抱着破伞缩在灶膛边的小板凳上,微微发抖。

栓柱看他冻得可怜,想起灶上温着半瓦罐他娘晌午剩的羊骨汤,便倒了一碗热腾腾的递过去:“给,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少年迟疑了一下,接过碗,小口小口地啜饮着,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血色。他放下碗,又紧紧抱着那把破伞,仿佛那是唯一的依靠。

“你叫啥?打哪儿来?这大雨天的咋跑这儿来了?”栓柱坐在对面柴火堆上,好奇地问。

少年眼神飘忽了一下,低声道:“我……我叫金锁……家……家在岭子那边……走亲戚,迷路了……” 他声音越说越低,似乎不善言辞。

栓柱“哦”了一声,觉得这少年有些古怪,但也没往深处想。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会儿话,多是栓柱问,金锁嗯嗯啊啊地答,显得十分拘谨。栓柱觉得没趣,加上忙活半天也累了,眼皮开始打架,竟靠着柴火堆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栓柱被一阵寒意冻醒。灶膛里的火早熄了,屋里一片漆黑,只有窗纸透进点惨淡的月光,雨还在哗哗下着。他揉揉眼睛,发现那叫金锁的少年不见了,小板凳上空空如也。

“走了?”栓柱嘟囔一声,起身准备回屋睡觉。刚走到灶房门口,眼角余光瞥见灶膛角落的阴影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他定睛看去,只见那只叫金豆儿的金黄小黄鼠狼,正蜷缩在冰冷的灶灰里,睡得正香!它小小的身体微微起伏,金黄的绒毛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微光,怀里还紧紧抱着那把破旧的油纸伞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栓柱的脑袋“嗡”地一声,像被重锤砸了一下!金豆儿……金锁……避雨……抱着破伞……

一个荒诞又惊悚的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住了他的心脏!他猛地倒退一步,后背重重撞在门框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灶灰里的小黄鼠狼被惊醒,茫然地抬起头,乌溜溜的眼睛望向栓柱,带着初醒的懵懂和一丝被惊扰的无辜。它似乎想站起来,又瑟缩了一下,只是把怀里的破伞柄抱得更紧了。

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栓柱!他尖叫一声,连滚带爬地冲出灶房,冲进冰冷的雨幕里,疯了一样拍打爹娘的房门(爹娘已归家),语无伦次地嘶喊:“爹!娘!鬼!有鬼!灶房……黄皮子……变人了!”

张大膀子和张刘氏被儿子的惨叫惊醒,披衣起身。听完栓柱颠三倒四、带着哭腔的叙述,张大膀子脸色铁青,抄起挂在墙上的猎叉,张刘氏则抓起了烧火棍,两口子点起油灯,如临大敌地冲向灶房。

油灯昏黄的光晕驱散了灶房的黑暗。只见灶膛角落,空空如也,哪有什么黄鼠狼?只有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孤零零地斜靠在冰冷的灶壁上。伞面湿漉漉的,还沾着些草屑泥点。

“小兔崽子!做噩梦魇着了吧?”张大膀子松了口气,放下猎叉,没好气地瞪了脸色惨白的栓柱一眼。

“不是!是真的!我亲眼看见金豆儿抱着伞睡在那儿!那个金锁就是它变的!”栓柱急得眼泪都出来了,指着那把伞,“就是这把伞!那个金锁抱着的就是这把破伞!”

张刘氏拿起那把破伞,翻来覆去看了看,撇撇嘴:“一把破伞,指不定是你小子啥时候从哪捡回来丢灶房旮旯的。看把你吓的!没出息!” 她顺手把伞扔到了墙角。

栓柱百口莫辩,浑身冰凉。爹娘不信,可他清清楚楚记得金锁那张苍白的脸,和他低头抱着伞的样子!也清清楚楚记得灶灰里金豆儿抱着伞柄睡觉的模样!这绝不是梦!

自那晚起,栓柱就变了个人。他不敢一个人待着,尤其是晚上,总觉得灶房角落有双乌溜溜的眼睛在盯着他。他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有些痴痴呆呆,常常对着野狐岭的方向发呆,嘴里念念有词“金豆儿……金锁……伞……”。张大膀子夫妇请了屯里的郎中来看,郎中号了脉,只说是“惊悸伤神”,开了几副安神的药,吃了也不见好。屯里开始有风言风语,说张家小子撞邪了,被黄皮子迷了心窍。

张大膀子又急又怒,认定是儿子上次抱回黄皮子崽子惹的祸。他瞒着婆娘,偷偷带上猎叉、绳索和几包烈性雄黄粉,杀气腾腾地进了野狐岭,发誓要找到那窝黄皮子的老巢,斩草除根。

他在岭子里转了整整三天,布下陷阱,撒遍雄黄,却连根黄鼠狼毛都没找到。倒是在一处僻静的山涧边,发现了几堆新鲜的、啃得干干净净的野兔骨头,看那细小的牙印,像是小兽所为。张大膀子无功而返,心里憋着一股邪火。

这天傍晚,张大膀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刚进院门,就听见灶房里传来婆娘张刘氏尖利的叫骂声:“……作死的瘟鸡!刚下的蛋又少一个!看我不扒了你的皮!”接着就是一阵鸡飞狗跳的扑腾声。

张大膀子皱着眉走进灶房,只见张刘氏正气急败坏地满屋子找鸡,一只芦花母鸡咯咯叫着满屋乱飞。案板上,盛着刚炒好的鸡蛋的粗瓷碗里,明显少了一大块。

“嚷嚷啥?不就少口鸡蛋?”张大膀子心烦意乱。

“不就少口鸡蛋?”张刘氏叉着腰,唾沫星子乱飞,“当家的!这都第三回了!头天少个馍,昨儿丢块肉,今天又偷鸡蛋!门窗都关得好好的,你说邪不邪门?我看就是……”她压低声音,眼神惊恐地瞟了一眼墙角那把破伞,“就是那东西干的!”

张大膀子心里也是一咯噔,顺着婆娘的目光看向墙角。那把破伞依旧静静地斜靠着,沾满泥污的伞面在昏暗光线下,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就在这时,一直痴痴呆呆坐在门槛上的栓柱,忽然直勾勾地盯着灶房角落,嘿嘿傻笑起来,嘴里含糊不清地念叨:“饿……金锁饿……吃蛋蛋……”

张大膀子头皮一麻,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他猛地看向墙角那把伞,又看看儿子呆傻的样子,再联想到岭子里那些被啃光的野兔骨头……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中炸开:那东西,根本没走!它就藏在这把破伞里!它缠上栓柱了!它还在偷吃家里的东西!

“好个孽障!”张大膀子眼珠子都红了,积压的怒火和恐惧瞬间爆发!他抄起门边的柴刀,一个箭步冲到墙角,抡起刀,用尽全身力气,朝着那把破旧的油纸伞狠狠劈了下去!

“咔嚓!嗤啦——!”

柴刀锋利,破伞应声而裂!伞骨断裂,油纸破碎,瞬间被砍成一堆破烂!

就在伞被劈裂的刹那,灶房里凭空响起一声凄厉尖锐、如同幼兽濒死的惨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嘤——!!!”

那声音直刺耳膜,带着无尽的痛苦和惊惶!紧接着,一道细小的、模糊的金黄色影子,如同被重击般,猛地从破碎的伞骨中弹射出来,“砰”地一声撞在对面墙壁上,又软软地滑落在地。

张大膀子定睛一看,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墙根下,瘫着一只小小的黄鼠狼。正是那只通体金黄的“金豆儿”!只是此刻,它小小的身体蜷缩成一团,剧烈地抽搐着,口鼻处不断渗出暗红的血沫。原本油光水滑的金色皮毛失去了光泽,沾满了尘土和血污。它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半睁着,望向张大膀子的方向,眼神里充满了极致的痛苦、恐惧,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被至亲背叛的茫然和悲伤。

它挣扎着想抬起头,小小的爪子无力地抓挠着冰冷的地面,喉咙里发出断断续续、微弱的“嗬嗬”声,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沫。几息之后,那小小的身体猛地一僵,彻底不动了。眼睛依旧半睁着,空洞地望着灶房黑黢黢的屋顶。

灶房里死一般寂静。只有张刘氏粗重的喘息声和栓柱突然爆发的、撕心裂肺的哭嚎:“金豆儿——!我的金豆儿——!” 他猛地扑过去,想抱起那小小的尸体,却被张大膀子死死拦住。

张大膀子握着柴刀的手在剧烈颤抖,刀尖上还沾着几根金色的绒毛。他看着地上那具小小的、渐渐冰冷的尸体,再看看儿子崩溃痛哭的样子,一股巨大的、迟来的悔恨和恐惧攫住了他。他劈碎了伞,也劈死了这只曾被他儿子救下、又似乎想用自己方式“报恩”的小东西。这到底是除害,还是……造孽?

那把被劈得稀烂的油纸伞,散落在金豆儿小小的尸体旁,像一堆肮脏的、被遗弃的垃圾。灶房里弥漫着血腥味、尘土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冷彻骨的悲凉。栓柱的哭声在死寂中回荡,一声声,如同钝刀子割在张大膀子和张刘氏的心上。

***

金豆儿死了。被张大膀子一刀劈死在灶房的墙角。

栓柱的魂儿仿佛也跟着那小小的金色身影一起去了。他不再哭嚎,只是变得更加沉默,眼神空洞得吓人,整日整日地蹲在院门口,望着野狐岭的方向,像一尊失了魂的石像。喂他饭就吃,不喂就饿着,和他说话也不应,活脱脱成了个痴儿。张家愁云惨淡,药石无灵。

张大膀子亲手在野狐岭边缘向阳的坡地上挖了个小坑,将那小小的、裹在栓柱旧褂子里的尸体埋了。他没立碑,只垒了几块石头做记号。看着那小小的坟包,这个粗豪的猎户心里像压了块千斤巨石,闷得喘不过气。他劈伞时那股除妖的狠劲儿早没了,只剩下沉甸甸的茫然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慌。

张刘氏也像换了个人,往日的大嗓门没了,变得疑神疑鬼。灶房里那把破伞的碎片早被她扫出去烧了,可她总觉得灶房角落阴森森的,尤其到了晚上,总觉得有双乌溜溜的眼睛在暗处盯着她。家里的鸡鸭倒是再没丢过东西,可也蔫头耷脑,不爱下蛋了。整个张家小院,笼罩在一片无形的、令人窒息的死寂和寒意里。

日子就这么不死不活地捱着。这天,屯里忽然来了个游方的老道士。这道士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青布道袍,背着个黄布包袱,手持一根磨得油亮的竹竿,竿头挂着个巴掌大的黄铜铃铛。他走得不快,铃铛随着步伐发出清脆悠扬的“叮铃”声,在屯子里回荡。

道士路过张家院门时,那清脆的铃音毫无征兆地骤然变调!发出一连串急促、尖锐、如同被掐住脖子的“叮铃铃铃——!”的怪响!

老道士脚步猛地一顿,浑浊却清亮的眼睛瞬间锐利如鹰隼,死死盯住了张家那扇紧闭的院门。他眉头紧锁,掐指默算片刻,脸色变得异常凝重,喃喃道:“好重的怨戾之气!纠缠盘绕,几成死结!再不解开,这一家……怕是要绝户了!”

他不再犹豫,上前几步,举起竹竿,用那兀自震颤不休的黄铜铃铛,对着张家院门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

“笃、笃、笃。”

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张刘氏憔悴惊惶的脸:“谁啊?”

老道士打了个稽首,声音平和却带着穿透力:“无量天尊。贫道路过宝宅,闻得宅中隐有金铁哀鸣、幼兽悲泣之声,怨气郁结,恐伤生人气运。特来叨扰,或可化解一二。”

张刘氏一听“怨气”、“悲泣”,又见老道士仙风道骨,想到家中变故和那把邪门的破伞,顿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也顾不得真假,连忙将老道士让进院中,又去喊蹲在门口发呆的栓柱和屋里抽闷烟的张大膀子。

老道士一进院门,目光便如探照灯般扫过整个院子。当他视线落在灶房那扇紧闭的门上时,眉头锁得更紧,手中黄铜铃铛竟再次不受控制地剧烈震颤起来,发出刺耳的嗡鸣!

“道长!您……您看出啥了?”张刘氏声音发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道士没答话,径直走到灶房门口,却不进去。他解下背上的黄布包袱,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紫铜香炉,三支细长的安魂香,还有一小包暗红色的粉末。他让张刘氏取来一碗清水,将那暗红粉末(朱砂)调入水中,以指蘸取,在灶房门楣、门槛和两侧门框上,画下几道繁复古奥的赤红符咒。

符咒画成,老道士点燃安魂香,插入紫铜炉中。青烟袅袅升起,带着一股奇异的草木清香,并不浓郁,却瞬间驱散了灶房附近那股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他盘膝坐在灶房门外,闭目凝神,口中开始诵念艰涩深奥的经文。那经文声不高,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安抚人心的力量,随着安魂香的青烟,丝丝缕缕地渗入灶房之中。

诵经声持续了约莫一炷香时间。老道士缓缓睁开眼,目光澄澈,看向一直痴痴呆呆被张刘氏按在旁边的栓柱,温声道:“孩子,莫怕。告诉贫道,那晚避雨的‘金锁’,可曾对你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你送走‘金豆儿’时,它又如何?”

栓柱原本空洞的眼神,在接触到老道士温和的目光和闻到那安魂香的清气后,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波动。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断断续续、语无伦次地,将那晚金锁避雨、喝汤、抱着破伞,以及后来在灶灰里看到金豆儿抱着伞柄睡觉的事,颠三倒四地说了出来。说到最后,他指着灶房角落,呜呜哭了起来:“伞……爹砍了……金豆儿……流血……死了……”

张大膀子在一旁听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额头青筋跳动,拳头捏得死紧。

老道士听完,长叹一声,目光扫过脸色难看的张大膀子夫妇,又落回那紧闭的灶房门上,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里面残留的景象。

“痴儿……痴儿啊!”老道士摇头叹息,声音里充满了悲悯,“那黄鼬崽子,灵智初开,不通人伦,却最是记情。你家小子救它一窝性命,它便认定了这段因果。山中精怪,心思单纯如赤子。它见你家小子心善,又见你们将它弃于山野,懵懂之中,只道是你们嫌它无用,不肯收留。那破伞,不过是它栖身的一处临时‘躯壳’,如同寄居蟹寻到了螺壳。”

“它化形少年‘金锁’前来,非是作祟,实乃报恩心切,却又不知如何自处。避雨是借口,送伞……”老道士顿了顿,看向院中飘洒的雨丝,“恐怕也是它一片懵懂心意。精怪感天地之气,知风雨将至,它寻来破伞,或许只是想为曾给它暖汤喝的‘恩人’挡一挡风雨。至于偷食……”老道士苦笑一声,“幼兽饥饿,灵智未开,循着气味本能觅食,何尝懂得人间的规矩与‘偷’?它只知此处曾给过它温暖和食物。”

“你们视它为妖邪,惧它、疑它、最后……杀它。”老道士的目光如电,刺得张大膀子低下头去,“它灵魄初凝,受此重创,怨戾之气自然郁结于此。这怨气不散,缠绕宅院,伤及无辜生魂,最先遭殃的,便是与它因果最深、心性纯良却受惊过度的孩子!”他指了指痴痴呆呆的栓柱。

张大膀子夫妇听得目瞪口呆,冷汗涔涔而下。原来家里这些祸事,这压得人喘不过气的阴冷,儿子突发的痴傻,竟都是源于自己恩将仇报、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

“道长!救救我们!救救我儿子吧!”张刘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张大膀子也红了眼眶,对着老道士深深作揖。

“解铃还须系铃人。”老道士扶起张刘氏,神色肃然,“怨气源头,在那枉死的小兽身上。此怨非深仇大恨,乃不解与委屈所化,尚存一丝未泯的赤子执念。需得至亲至诚,方能化解。”

他看向张大膀子:“张居士,你持刀断其生机,此因在你。需得你亲自去它埋骨之处,焚香祷祝,诚心忏悔,言明当日之误杀,求其原谅。再取它坟头一抔净土,置于洁净瓷碗中,带回。”

又看向张刘氏:“女居士,你当日亦曾喂养于它,虽心有嫌隙,亦算有恩。需备三样祭品:一碗清水,一盏素油灯,一碟它曾偷食过的干净饭食或鸡蛋。”

最后,他看向眼神呆滞的栓柱,目光柔和下来:“至于这孩子……他是因,也是解药。需得他亲手,将那抔净土,洒入我画好的净水之中。”

老道士吩咐完毕,取出一张空白的黄符纸,用朱砂笔飞快地画了一道极其繁复、灵光隐隐的符箓,交给张大膀子:“将此符置于净土之上,可护持其残存灵识不散,免被戾气同化。速去速回,日落之前务必归来。”

张大膀子哪敢怠慢,接过符纸,揣在怀里,带上香烛纸钱,扛起铁锹,脚步沉重地直奔野狐岭边缘那个小小的坟包。

荒草萋萋的山坡上,那个不起眼的石头小堆还在。张大膀子看着它,想起儿子当初抱着小黄鼠狼欢喜的样子,想起自己劈下那一刀时的狠厉,想起老道士的话,心中百味杂陈,悔恨如同毒虫噬咬。他默默清理掉坟包上的杂草,点燃香烛,插在坟前。然后,这个粗豪了一辈子的猎户,竟对着小小的土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东西……”张大膀子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哽咽,“我……张大膀子……对不住你!那天……是我猪油蒙了心,把你当成了害人的精怪……我糊涂啊!栓柱救了你,是善心,你……你想着回来,也是好意……是我混账!不分青红皂白就……就……” 他狠狠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声音颤抖,“我错了!我给你磕头!求你……求你放过我家栓柱吧!他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你要怨,就怨我一个人!我给你偿命都行!只求你……让栓柱好起来……”

他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沾满了泥土。然后,小心翼翼地用铁锹在坟包旁边没有尸骨的地方,挖了一捧干净的黄土,用老道士给的黄符仔细包好,揣在怀里,如同捧着千斤重担。

夕阳西下时,张大膀子满身尘土,踉跄着回到家中。张刘氏早已按老道士吩咐,在院中清理出一块干净地面,摆上一碗清水、一盏点燃的素油灯、一碟白生生的煮鸡蛋。栓柱被张刘氏扶着,痴痴地站在一旁。

老道士让张大膀子将符纸包裹的净土放在清水碗旁。他亲自上前,解开符纸,露出里面那捧微带湿气的黄土。

“孩子,”老道士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轻轻握住栓柱冰凉的手,“你看,金豆儿回家了。它知道错了,它不怪你爹,也不怪你了。来,帮它洗洗尘,送它安心走吧。”

栓柱茫然的眼睛,在听到“金豆儿”三个字时,似乎亮了一下。他顺从地被老道士牵引着,伸出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捧黄土。他的动作很慢,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栓柱将手中的黄土,一点点地、均匀地洒入了那碗清水中。黄土入水,并未浑浊,反而如同细密的金沙般缓缓沉降,水面微微荡漾,泛起一圈圈柔和的涟漪。

就在最后一粒土沉入碗底的刹那——

“呼……”

院中平地卷起一阵极其轻柔的微风。这风毫无寒意,反而带着山野间雨后草木的清新气息。微风拂过,那盏素油灯的火苗轻轻摇曳了一下,并未熄灭,反而显得更加柔和温暖。

与此同时,一直痴痴呆呆的栓柱,身体猛地一震!他空洞的眼神如同拨云见日,瞬间恢复了清明!他低头看看自己沾着泥土的手,又看看那碗沉净的水,再看看身边泪流满面的爹娘,嘴唇哆嗦着,终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这哭声不再呆滞,充满了委屈、悲伤,还有失而复得的清醒!

“爹!娘!金豆儿……金豆儿它……”栓柱扑进张刘氏怀里,嚎啕大哭。

张大膀子夫妇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亦是泪如雨下,心中那块压了许久的巨石,终于随着儿子的哭声和那阵温柔的清风,悄然落地。

老道士看着院中相拥而泣的一家三口,又看看那碗沉净的清水和静静燃烧的油灯,捋着长须,微微颔首。他走到碗边,低声道:“尘归尘,土归土,灵归灵墟。恩怨已了,执念已消,去吧。” 他轻轻一挥手。

那碗中,几缕极其淡薄、肉眼几乎难辨的金色光点,如同萤火虫般,从沉静的泥土中袅袅升起,在油灯柔和的光晕里盘旋片刻,最终被那阵温柔的清风托着,飘飘荡荡,飞过院墙,朝着暮色苍茫的野狐岭深处,悠然远去。

院中弥漫多日的那股阴冷和滞涩感,随着那金色光点的离去,彻底消散无踪。晚风带来山野的清新,素油灯的火苗稳定地燃烧着,映着一家三口劫后余生的泪光。

老道士悄然收拾好自己的紫铜炉和竹竿铃铛,对着还在抽泣的栓柱温和地笑了笑,又向张大膀子夫妇打了个稽首,便转身飘然而去,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只留下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莫道精怪皆邪祟,一点灵犀胜人心。恩仇不解成死结,唯有至诚化寒冰。”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