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子夜异闻 > 第30章 业报轮回

子夜异闻 第30章 业报轮回

作者:古皖老村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9 15:35: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

乾隆三十六年,山东大旱,赤地千里。

济南府同知周世昌端坐在衙门后堂,面前的红木案几上摆着一封拆开的公文和一只沉甸甸的锦囊。公文是巡抚衙门发来的,言明朝廷拨下十万两赈灾银,命各府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而那锦囊里,则装着沉甸甸的五千两白银——这是粮商马德贵刚刚送来的"孝敬"。

周世昌五十出头,面团团的脸上嵌着一对细长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缝,却透着一股子精明与狠辣。他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指,轻轻抚摸着锦囊上精致的刺绣,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大人,"师爷赵德全弓着腰走进来,低声道,"各县灾民已聚集在府城外,人数约有三万之众,都等着领赈灾粮呢。"

周世昌眼皮都不抬一下:"按老规矩办。"

赵德全犹豫了一下:"这次灾情太重,若还是七成换糠秕,恐怕..."

"怕什么?"周世昌冷笑一声,"饿殍遍地又如何?朝廷追究下来,自有天灾顶着。这些刁民,饿死几个反倒清净。"

"是,是..."赵德全不敢再多言,躬身退下。

三日后,府城外的赈灾棚前排起了长龙。衣衫褴褛的灾民们扶老携幼,眼巴巴地望着粮台。然而当他们领到所谓的"赈灾粮"时,却发现大半是霉变的陈粮掺着糠秕,根本难以下咽。

"大人!这粮吃不得啊!"一个白发老者颤巍巍地跪在粮台前,"我孙子吃了上吐下泻,眼看就不行了..."

负责放粮的差役一脚将老者踹开:"老不死的,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愤怒的骚动,却被如狼似虎的衙役用棍棒镇压下去。当天夜里,府城外的荒地上多了十几具尸体,都是吃了霉粮中毒而死的灾民。

周世昌却毫不在意,此刻他正在府中最豪华的酒楼"醉仙楼"大摆宴席,招待省里来的巡察御史。席间山珍海味,水陆并陈,歌姬舞女穿梭其间,好不热闹。

"周大人治理有方啊,"御史醉眼朦胧地拍着周世昌的肩膀,"别处灾民闹事,唯独济南府一片祥和。"

周世昌笑着给御史斟满酒杯:"全赖大人威名震慑,下官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

酒过三巡,周世昌使个眼色,两名差役抬上一口沉甸甸的箱子。箱盖一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白花花的银锭。

"一点土仪,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御史假意推辞一番,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当晚,周世昌回到府邸,心满意足地拨弄着算盘——十万两赈灾银,孝敬上司两万,自己截留五万,剩下三万换成霉粮和糠秕,还能从粮商那里再拿五千两回扣。这一趟,赚得盆满钵满。

正当他做着发财美梦时,忽听窗外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声。周世昌皱眉推开窗户,只见院中槐树下影影绰绰站着几个人影,仔细看去,竟是日间那些死去的灾民!他们面色青紫,七窍流血,正用空洞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

"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幽怨的呼声在夜风中飘荡,周世昌吓得魂飞魄散,"砰"地关上窗户,大声呼喊家丁。然而任凭他如何叫喊,整个府邸却像死了一般寂静无人。

"大人...你贪了我们的活命钱...害得我们全家惨死..."一个女子的声音直接在周世昌耳边响起,他猛地回头,只见那白发老者的媳妇——日间因孩子死去而撞死在粮台上的妇人——正站在他身后,额头上一个大窟窿,汩汩地往外冒着脑浆!

"啊!"周世昌惨叫一声,夺门而逃,却在走廊上撞见更多冤魂。他们伸出枯瘦的手,抓住周世昌的衣袍:"跟我们一起走吧...地府里...阎王爷正等着审你呢..."

周世昌拼命挣扎,却觉胸口一阵剧痛,低头一看,一只青黑色的鬼手已穿透他的胸膛,握住了那颗黑心!

次日清晨,家丁发现周世昌暴毙在书房中,双目圆睁,面容扭曲,像是见到了极端恐怖的事物。更诡异的是,他的胸口有一个漆黑的手印,深深凹陷,仿佛真的被什么东西掏走了心脏。

周世昌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再睁眼时,已身处一座阴森恐怖的大殿之中。殿上高悬一块匾额,上书"阎罗殿"三个血红大字。两旁站着青面獠牙的鬼差,手持钢叉铁链,杀气腾腾。

"跪下!"一声暴喝如雷贯耳,周世昌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抬头望去,只见殿上端坐着一位黑面长须的王者,头戴冕旒,怒目圆睁,正是阎罗王!旁边判官手持生死簿,冷冷地注视着他。

"周世昌,你生前贪赃枉法,克扣赈灾粮款,致使三百七十二人饿死,罪大恶极,可知罪?"阎王声如洪钟,震得周世昌耳膜生疼。

"冤枉啊大王!"周世昌连连磕头,"下官一向爱民如子,定是有人诬告!"

"还敢狡辩!"阎王怒拍惊堂木,"带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鬼差押上一群衣衫褴褛的亡魂,正是那些死于饥荒的灾民。他们一个个控诉周世昌的罪行,有的说自己一家五口全吃了霉粮而死;有的说妻子为给孩子省口粮活活饿死;更有老妇哭诉儿子为抢半碗糠粥被人打死...

"周世昌,你还有何话说?"阎王冷声问道。

周世昌汗如雨下,知道无法抵赖,只得哭求:"大王开恩啊!小人知错了,愿来世做牛做马偿还罪孽!"

"判官,查他三世因果。"阎王命令道。

判官翻开生死簿,念道:"周世昌,前世为屠户,杀生无数;今生为贪官,害命贪财;按律当受刀山油锅之刑,再打入畜生道,轮回十世方可再为人身。"

阎王点头:"依律而行。不过..."他略一沉吟,"念在其祖上曾积有阴德,可许他一次悔过机会。来世让他亲身尝尝家破人亡、病痛苦楚的滋味,若能真心悔改,广行善事,或可减轻罪业。"

说罢,阎王一挥手,周世昌便被鬼差拖了下去,先上刀山,后下油锅,受尽地狱酷刑。凄厉的惨叫声久久回荡在阴森的地府之中...

光绪十二年,杭州城周家大院。

"老爷!夫人生了!是个少爷!"产婆喜气洋洋地跑出来报喜。

丝绸商人周老爷年过四旬才得子,喜不自胜,连忙命人重赏产婆。然而喜悦还未持续片刻,产婆又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不好了!夫人血崩了!"

周老爷慌忙请来杭州城最好的大夫,却还是没能救回妻子的性命。临终前,周夫人紧紧抓着丈夫的手:"老爷...这孩子...命格奇特...务必...好生教养..."

说罢便咽了气。周老爷悲痛欲绝,给儿子取名"明德",寓意明理修德,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然而小明德自出生起便体弱多病,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把周老爷愁白了头。更奇怪的是,自这孩子出生后,周家的生意便开始走下坡路。先是货船在运河上莫名沉没,接着仓库失火损失大半存货,后来连最信任的掌柜也卷款潜逃。

周老爷请遍名医为儿子治病,却都查不出病因。最后经人指点,来到灵隐寺求见高僧慧明大师。

慧明大师已是百岁高龄,须眉皆白,却精神矍铄。他只看了一眼被奶妈抱在怀中的小明德,便长叹一声:"阿弥陀佛,冤冤相报何时了。"

周老爷大惊:"大师何出此言?"

慧明让闲杂人等都退下,只留周老爷一人在禅房内,才缓缓道:"此子乃带业转世,前世罪孽深重,今生是来偿债的。"

周老爷不信:"我周家世代行善,怎会..."

"非关今世,乃前世因果。"慧明打断他,"此子前世为官贪婪,害死数百条人命,死后在地府受尽酷刑,本应堕入畜生道,因祖上积德,才许他转世为人,亲身品尝苦楚以消业障。"

周老爷将信将疑:"那该如何化解?"

慧明沉吟片刻:"此子命中带煞,克母伤财,二十岁前家道必败。若能广结善缘,诚心忏悔,或可减轻罪业。待他成年后,老衲自会点化于他。"

周老爷回家后,虽不全信,但还是按慧明所言,开始广行善事,修桥铺路,施粥赠药。然而周家的厄运并未停止,在小明德十岁那年,一场大火将周家宅院烧毁大半,周老爷为救儿子被横梁砸中,重伤不治。

临终前,周老爷将儿子叫到床前:"儿啊...慧明大师所言...或许是真...你长大后...定要行善积德...莫要...莫要..."

话未说完便咽了气。小明德成了孤儿,由忠心的老管家抚养长大。说来也怪,自从周老爷去世后,明德的病反而渐渐好了,只是周家已家道中落,不复往日风光。

转眼二十年过去,周明德已长成俊朗青年。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他重振家业,成为杭州城有名的丝绸商。然而与父亲不同,周明德为人精明算计,表面乐善好施,实则唯利是图。

这日,周明德正在账房查账,管家来报:"老爷,湖州来的刘掌柜求见,说是商量生丝收购的事。"

周明德眼睛一亮:"快请。"

刘掌柜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带着女儿刘芸一同前来。刘芸年方二八,生得眉清目秀,周明德一见便动了心思。

"刘掌柜,今年生丝行情不好啊,"周明德故作叹息,"各地都丰收,价格怕是得压一压。"

刘掌柜急了:"周老爷,我们湖州今年遭了水灾,产量本就不高,若再压价,乡亲们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啊!"

周明德假意沉吟片刻:"这样吧,看在刘掌柜诚心的份上,我按市价收购,不过..."他瞟了一眼低着头的刘芸,"听闻令爱贤惠,不如许配给我,咱们结为亲家,日后生意上也好照应。"

刘掌柜大惊,他早听闻周明德虽家财万贯,却克妻克子,已连娶两房都暴毙而亡。但面对眼前的困境,又见女儿羞怯地点头,只得长叹一声应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婚后,周明德果然按市价收购了刘家的生丝,却暗中在秤上做了手脚,足足少给了三成货款。刘掌柜发现后气病交加,不久便去世了。刘芸得知真相,与周明德大吵一架,却被他锁在后院,郁郁寡欢。

一年后,刘芸怀孕,周明德欣喜若狂,以为终于可以延续香火。然而生产那日,刘芸却因体弱难产,挣扎两天两夜后,留下一名男婴便撒手人寰。更令周明德崩溃的是,这孩子天生痴傻,三岁仍不会说话,整日流着口水傻笑。

"报应...这是报应啊..."老管家看着抱着傻儿子痛哭的周明德,摇头叹息。

刘芸死后,周明德性情大变,整日借酒消愁。这日,他又在酒楼买醉,忽听邻桌有人谈论灵隐寺的慧明大师。

"那老和尚当真神了,一眼就看出我家娘子前世是只白狐,难怪今生特别爱吃鸡..."

"可不是嘛!听说他还能看透三世因果,许多达官贵人都去求他指点呢..."

周明德猛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提到的慧明大师,酒醒了大半,当即决定上山拜访。

灵隐寺依旧香火鼎盛,慧明大师却已是一百二十岁高龄,闭门谢客多年。得知周明德来访,竟破例接见。

禅房内,慧明大师端坐在蒲团上,虽老迈却目光如电,直视周明德:"周施主,老衲等你多时了。"

周明德跪倒在地:"求大师指点迷津!为何我一生多灾多难?妻子早逝,儿子痴傻,是否真如先父所言,是前世业报?"

慧明长叹一声,将周世昌前世的罪孽一一道来,听得周明德冷汗涔涔,如坐针毡。

"你今生本为偿债,若能行善积德,或可消减业障。奈何你重蹈覆辙,依旧贪婪成性,害得刘家家破人亡,故而报应更甚。"慧明沉声道,"你儿子痴傻,正是让你也尝尝骨肉受苦的滋味。"

周明德痛哭流涕:"弟子知错了!求大师指点解脱之法!"

慧明闭目良久,方道:"若要消业,需真心忏悔,散尽不义之财,救济贫苦。更需持戒修行,广积阴德,或可免轮回之苦。"

周明德叩首再拜:"弟子谨遵教诲。"

回到家中,周明德变卖家产,将大半钱财分给昔日被他欺骗的商贩和佃户,特别是刘家的乡亲。他带着傻儿子住进茅屋,每日粗茶淡饭,晨钟暮鼓,虔诚礼佛。

如此三年,周明德已是形销骨立,那傻儿子却奇迹般地渐渐好转,竟能开口叫"爹"了。周明德更加坚信佛法无边,带着儿子来到灵隐寺,请求剃度出家。

慧明大师却摇头:"你尘缘未了,尚需在世间修行。杭州即将有大疫,你当广施医药,救人苦难,此乃消业良机。"

果然不久后,杭州爆发瘟疫,死人无数。周明德倾尽所有购买药材,日夜不休地救治病患,甚至亲自为垂死者擦洗身体,诵经超度。他的傻儿子也跟在身边帮忙,竟比常人更不怕传染,细心照料病童。

疫病过后,百姓感念周明德恩德,集资为他修建了一座小佛堂。周明德便在佛堂中带发修行,教导儿子读书明理,同时为乡民调解纠纷,劝人向善。

又过了十年,周明德已是白发苍苍。这日,他预感大限将至,将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叫到床前:"儿啊,为父一生罪孽深重,幸得佛法指引,未堕恶道。你当谨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正说着,忽见窗外金光大盛,慧明大师不知何时已立于床前,含笑合十:"周施主,你真心悔改,广积善缘,业障已消。佛祖慈悲,许你往生净土,免再轮回。"

周明德面露微笑,合十而逝。在场众人皆闻异香满室,见金光中似有莲花接引,无不赞叹佛法无边,因果不虚。

后来,周明德的儿子成为一方善人,周家香火得以延续。而周世昌的故事也在杭州广为流传,成为劝人向善的活教材。每当有人质疑因果报应,便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不信但看周世昌,贪赃枉法祸子孙。"

-

喜欢子夜异闻请大家收藏:()子夜异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