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90章 豆串连小手,饭香绕万家

秋收后的“海陆共生商道”上,多了许多特殊的货箱——里面装着“南北和”的预包装米饭,一半是极北耐寒麦,一半是中原海稻米,用“万国锦”布包裹着,既防潮又好看。商队掌柜们说,这米饭开水一泡就能吃,赶路时嚼着,满嘴都是“天下凑在一起的香”。

“往极北运的时候,麦香重些;往南洋送,就多掺点海稻,”掌柜们笑着说,“按地方口味调,才卖得火。”

皇太孙去商道驿站视察时,正赶上西域的驼队和南洋的商船换货。驼队带来的“南北和”里,麦香混着葡萄干的甜;商船送来的鱼露,瓶身上贴着孩子们画的“花菜一家亲”贴纸。

“这鱼露配‘南北和’,绝了!”一个中原商人舀了勺鱼露拌米饭,吃得直咂嘴,“就像极北的雪和南洋的雨,落进同一片田。”

南洋商人立刻掏出新酿的椰酒:“再配这个,才算圆满!”

众人围坐在一起,你一口米饭,我一口酒,不同的乡音混在一起,却像早就认识的老伙计。

万国馆的“童心墙”前,非洲孩子寄来的“友谊豆”项链越挂越长。中原的孩子用红绳把抗旱豆串起来,系在西洋孩子送的玻璃弹珠上;西洋孩子则把友谊豆粘在画板上,画成会飞的小鸟,说“要让友谊飞到每个地方”。

有个失去父亲的孤儿,每天都来墙前摸一摸友谊豆,说:“这些豆子像好多只小手,拉着我呢。”

皇太孙听说了,让人在墙旁摆了张桌子,放满各国的种子和彩纸,让孩子们可以随时来做新的友谊信物。很快,桌子旁就挤满了人,有中原孩子教西洋孩子用麦秆编小人,有南洋孩子教非洲孩子用椰壳做哨子,哨声一吹,满馆都是欢快的调子。

沈清辞的精神越来越差,却总惦记着“童心墙”。皇太孙就每天挑几封孩子们的信读给她听:“非洲有个小男孩说,他种的中原番茄结果了,第一个就送给了邻居;西洋有个小姑娘,把友谊豆种在花盆里,说要等它长出‘会拉小手的藤’……”

沈清辞听着,嘴角会泛起笑意,枯瘦的手握着萧煜的手,轻声说:“你看,豆子都知道要拉着手长,人咋会忘呢?”

萧煜穿着那件越来越珍贵的“万国树”棉袍,把她的手焐在掌心:“忘不了,就像这棉袍上的针脚,一针一针,都记着呢。”

入冬后,“南北和”米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腊八节那天,家家户户的锅里都煮着它,有的加了西域的红枣,有的放了南洋的椰片,还有的撒上西洋的肉桂粉,一锅饭煮出了天下的味道。

碎玉轩的腊八饭,是皇太孙亲手做的。他按沈清辞的吩咐,在“南北和”里加了些苜蓿草籽,说“让土地的味道也进锅里”。沈清辞舀了一勺,慢慢嚼着,眼里闪着泪光:“真好吃……比当年在淮南吃的糙米饭,香多了。”

萧煜也尝了一口,麦香、米香、草香混在一起,像把一辈子的岁月都嚼进了嘴里。“是啊,”他说,“好日子,就该是这个味。”

“童心共生展”的最后一站,是极北的部落。当孩子们的泥巴小人、种子拼贴画摆在冰屋里时,部落的孩子们围着看,眼睛亮得像星星。他们用鲸骨做了许多小渔船,送给中原的孩子,船上刻着“一起出海”。

部落首领给皇太孙写信:“孩子们说,等开春,要划着船去中原,看看‘花菜一家亲’长啥样。”

皇太孙把信读给沈清辞听时,她已经很虚弱了,却挣扎着说:“把……把我绣的‘万国树’帕子,送给他们……就说……花和菜,在中原等着他们……”

窗外的雪下得很大,万国馆的灯光在风雪中依旧温暖。“童心墙”上的友谊豆项链,在灯光下闪着微光;试验田的耐寒麦秸秆,被孩子们捆成了小稻草人,守护着新播的种子;“万国树”模型的最高处,那片鲸须雕刻上的“一锅煮天下”,仿佛真的在冒着热气。

皇太孙站在窗前,看着雪花落在“万国树”模型上,忽然明白,所谓永恒,不是人永远活着,是那些种子、那些笑声、那些手拉手的温暖,能永远传下去。

而他,会像守护这棵模型树一样,守护着这一切,直到下一个春天,下一个孩子,接过他手里的锄头。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