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共生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入学时,同源树已经长到三人高。树干上的年轮清晰可见——地球的褐金、绿核星的莹绿、蓝环星系的银蓝层层交织,像条缠绕着的彩虹腰带。最特别的是树顶的新芽,总在不同星球的孩子靠近时,冒出对应星球的叶片:汐环的妹妹靠近,就长出带银边的蓝叶;藤生的小侄子来了,便抽出缀着花苞的绿藤。
星禾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是在同源树下辨认“共生叶”。她摘下一片同时带着地球纹路与水晶光泽的叶子,问:“谁知道这片叶子在说什么?”
一个扎着双辫的地球小姑娘举手:“它在说,水晶行星的光和地球的土能一起长大!”
绿核星的小藤手(藤生的侄子,因手指像藤蔓而得名)晃着头上的花苞:“就像锁心藤和传薪树,根缠在一起才有力气!”
孩子们的回答像撒在地上的种子,很快长出新的想法。蓝环星系的孩子说,他们的银藻能帮地球过滤海水;水晶行星的孩子发现,他们的晶体能储存地球植物的种子记忆;连最害羞的月球孩子都小声说,月球的土壤混上地球的腐殖质,种出的土豆格外甜。
学院的“共生角”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地方。那里摆着各国带来的培育箱:地球的培育箱里,水稻与绿核星的固氮藤共生,稻穗沉甸甸的,藤须上还结着能吃的“能量果”;蓝环星系的水箱中,银藻缠着地球的芦苇,释放的氧气比单独种植时多了三倍;水晶行星的晶体盆里,传薪树的幼苗正对着晶体发光,叶片上渐渐浮现出星图。
小藤手总爱蹲在固氮藤培育箱前,他的指尖能分泌出促进植物生长的粘液,每次触碰,藤须都会朝他的方向弯曲,像在撒娇。“它说想回绿核星看看。”小藤手认真地告诉星禾,“说这里的阳光和家乡的不一样,有点软。”
星禾便带着孩子们调整培育箱的光照参数,加入绿核星的光谱。几天后,固氮藤果然开出了淡紫色的花,花芯里还结着颗小小的地球稻粒。“看,”星禾笑着说,“它把对家乡的想念,变成了和地球朋友的约定。”
地球小姑娘的爷爷是中原的老农夫,她偷偷带来了新收的麦种,埋在同源树的树根旁。第二天,麦种竟与同源树的气根缠在了一起,长出的麦苗既带着中原小麦的饱满,又有同源树的抗寒基因。“爷爷说,这叫‘认亲苗’。”小姑娘捧着麦穗,眼里闪着光,“就像我和小藤手,本来不认识,现在会分零食啦。”
学院的第一次“跨星野餐”上,孩子们带来的食物成了最好的共生证明:地球的麦饼夹着蓝环星系的银鱼酱,绿核星的能量果拌着月球的蜂蜜,水晶行星的光冻(用晶体能量凝结的甜品)里,飘着地球的桂花。小藤手不爱吃太甜的光冻,便把自己的能量果换给地球小姑娘,小姑娘则帮他吃掉讨厌的银鱼酱——交换的瞬间,同源树的一片叶子突然同时泛起绿、金两色,像在为他们鼓掌。
星禾坐在树影里,看着孩子们手拉手围着培育箱唱歌。歌词是他们自己编的,混合着地球的童谣、绿核星的藤蔓语、蓝环星系的潮汐调,虽然听不懂意思,却能感受到那份纯粹的欢喜。她忽然想起冰轮说过的话:“共生的种子,要从小埋在心里,才能长出不怕风雨的根。”
同源树的新叶在歌声中纷纷舒展,叶片上的星球轮廓开始互相重叠——地球的麦浪里浮着绿核星的森林,蓝环星系的海洋上飘着月球的环形山。星禾知道,这些孩子不会记得源星的碎片往事,却会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明白一个更简单的道理:
不同,不是距离,是让彼此变得更好的理由。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