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状元郎 > 第52章 八比

状元郎 第52章 八比

作者:三戒大师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0-11 16:23:53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52章 八比

“是。”苏录心平气和地讲解起自己笔记的内容。

他本身记忆和概括能力就强,上午的课程内容虽多,却没什么难点,便当场对照着笔记,讲了个**不离十。

“看来你确实听讲了。”张先生听完脸色缓和下来,哪怕是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好学生,也不可能把自己授课的内容,凭空复述出来。

苏录这种后进生,上课时不仔细听讲,更不可能记住这么多。

他脸上的怒气随之消失,居然真就向苏录拱手欠身道:“为师错怪你了。”

“先生折煞学生。”苏录赶紧侧身让开,一脸惶恐。

“世人以向晚辈认错为耻,吾却独以不向晚辈认错为耻。”张先生一脸坦然道:“错了就是错了,不会因为对象而改变。”

“学生受教了。”苏录忙躬身道,头一回感受到了什么是‘君子之风’。

张先生又好奇问道:“这真是你做的课堂笔记?这都是些什么意思?”

“是。”苏录点点头,向先生解释道:“比方说,‘箭头’是‘因为’‘所以’的意思。省略号是指这段内容出自《章句原文,所以只记了首字,后头便省略了。至于方框,是没跟上先生的地方,正准备下课请教先生。”

“还有一些是只有我认识的缩写。”苏录又指着‘三ㄍㄌ’的字样道:“这是‘三纲领’的意思。”

又指着‘入口ㄑ’道:“这是入口气。”

这些符号可不是本子的片假名,而是汉语拼音的前身——‘汉语注音符号’,在大陆一直用到五八年,而在台湾则一直沿用了下来。

因为年龄缘故,他中学时玩的电脑游戏大半来自台湾,里头但凡是中文输入,就必须用到注音符号,令他十分头疼。

好在那时的《新华字典上,有拼音注音对照表,苏录比照着玩久了,也就把注音符号背下来了。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将其当成另一种形态的拼音,一一对应即可。

苏录话少心思重,当初学习反切法的时候,就想着升级一下汉语的注音方案。但大明又不学英文,怎能用那西夷文字?所以他就用了这套注音符号。

“你真认识这些玩意儿?”张先生开始感到信服了。他翻了两页笔记,指着‘ㄉㄙ人ㄌ1’字样道:“这是什么意思?”

“代圣人立言。”苏录看一眼道。

“那这个呢?”张先生又指着‘口ㄑㄐ1ㄌ,1ㄌㄐ口ㄑ’,试着猜测道:“莫非是‘口气即义理,义理即口气’?”

“先生太厉害了,一看就会!”苏录忙奉上马屁。

“这有什么厉害的,两个口字我还是认识的。”张先生哑然失笑,又好奇道:“我现在讲你没记下的内容,你现场记给我看看。”

苏录赶紧从笔袋中取出笔,舔了舔笔尖道:“先生请讲。”

“其要三端:明己之明德,亲天下之民,至事理之极善。”便听张先生道。

便见苏录记道:“ㄑ1三ㄉ,ㄇ己之ㄇㄉ,ㄑ天下之ㄇ,ㄓㄕㄌ之几山。”

“我大概明白了,你是用这些简化的符号来代替笔画复杂的字,你就不怕记混了吗?”张砚秋好奇问道。

“所以要留那些笔画简单的字做锚点。”苏录道:“但如果句子太长,简单的字太少,为防止混淆,也会用简单的字代替复杂的字。”

“几山,极善……”张先生点点头,赞一声道:“这么记确实简单。”

“当然保险起见,下课后时间宽裕,还是要趁热整理回正常的文字。”苏录轻声道。

“你这法子不错。”张先生不光实事求是,而且颇为敏锐,问道:“这些符号应该是宋朝三十六字母之类的东西吧?”

“应该是。”苏录点点头,虽然他也没接触过‘三十六字母’,但汉字‘顾名思义’的功能告诉他,应该跟他想的差不多。

“不过你这些符号,看上去要比‘三十六字母’之类的简单多了。”张先生不愧是教书先生,职业病发作道:“回头有时间,能否把你的注音符号整理出来,给为师一观?”

“遵命。”苏录沉声应下。他正好想看看,大明的读书人,能不能接受注音符号呢。

“时候不早了,快去吃饭吧。”张先生终于放人道:“我看你还挺聪明的,要勤学多问,把心思用在正道上,争取能留下来。”

“是。”苏录再次拱手应下。

待张先生离开讲堂,苏录也拎着干粮袋前后脚出来。

苏淡从藏身处倏然闪现,关切问道:“哥,没吃板子吧?”

“没有。”苏录摇摇头,问道:“你吃了吗?”

“没,等你呢。”苏淡招呼道:“走,我发现个好地方。”他便带着苏录,来到书斋东头的小园。太平书院是很明显的苏样建筑,自然也讲造景。在屋舍间的空地上,建了凉亭,种了桃树。

大西南春天来得早,此时桃已经含苞待放,在白墙掩映下分外娇艳。

“这不比在餐堂吃饭舒服多了?看着风景用餐,还能随便说话。”苏淡在凉亭坐下,笑着搁下干粮袋,打开自己的酱菜坛子道:“尝尝我娘酱的豆豉麦穗,我打小就愿吃这口。”

‘麦穗’不是麦穗,是一种河里常见的小杂鱼。不值得钓,还成群结队闹窝子,深受钓鱼佬痛恨。

不过经过苏淡娘的处理,看上去就诱人多了。苏录拎一条小鱼尝了尝,连骨带肉都透着豆豉香,确实很下饭。

赞美了两句他娘的手艺,苏录也拿出大伯娘做的肉末梅菜与苏淡分享。

“先生留你干啥?”吃饭时,苏淡又好奇问道。

“我不是最后一名吗?先生训诫了我几句。”苏录笑道:“先生是个好先生,就是话密了点。”

“当先生的都这样。”苏淡心说你爹也一样,又哼一声道:“他们要是知道你三个月就考进书院来,看谁还敢瞧不起你?”

“好汉不提当年勇。”苏录却不以为意道:“最有说服力的永远是下一次考试。”

考试是在去年腊月,所以说‘当年’也没错。

“下次考试咱们怕是更拉稀……”苏淡苦着脸道:“你没看先生讲经书,也是侧重于如何作文吗?显然默认大家都学过破题作文了。”

“嗯。”苏录点点头道:“所以下午制艺课一定得好好听。”

“就怕跟不上啊。”苏淡哀叹道:“我在咱们族学里可是最好的学生,超过其他人一大截那种,来了这里怎么直接成最差的了?”

“我们只是少学了一些内容而已,抓紧补足它,一定可以迎头赶上的!”苏录给他打气道。

“可是先生讲的太快了,我根本记不下来呀。”苏淡苦着脸道:“上午我想把先生讲的记下来,但手速根本就跟不上,还耽误了听讲,只能放弃了。”

“我教你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吧。”苏录便道:“刚才先生已经认可这种法子了。”

“是吗?太好了。”苏淡立马来了精神,他这堂兄可是得神仙传授学习方法的,拿出来的一准又是好法子。

苏淡赶忙狼吞虎咽吃下手中的荞麦粑,拍拍胸口,一脸讨好道:“哥,请讲。”

下午的制艺课程,还是由张先生讲授。

“制艺,又称制义、经义、时文、四书文、八比、八股,国朝以文章取士,最重要的文章就是八股。尔等学子来我书院,为的就是学这制艺功夫。”张砚秋端坐在讲台之后,用跟上午相反的语速,缓缓强调道:

“虽然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蒙学开讲‘四书’后,即‘开笔’学写八股,但天下文章之道五八门,既然入我山门,就要忘掉你昔日所学,从头修习制艺。”

顿一下,他强调道:“以后都以我所言为准,休要说什么‘原来先生是怎样教的’,你既然信服于他,为什么还要来书院求学呢?都记下了吗?”

“是,学生谨记。”马斋长率众高声道。

“好。”张先生点点头,接着道:“经义、四书文其实才是制艺恰当的称呼,那为何都叫它八股?”

“因为它全篇有‘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加起来共八股,这是此类文章最大的特点,故而世人皆以‘八股文’称之。”

“然而实际写起来并不拘泥,八股是正格,六股也是正格。如果有需要,十股、乃至十二股都是允许的,写作时要视情况而定,绝对不能死板。”

“多年以来,一直有人对八股文大加攻击,说它格式死板,只能以圣贤而言,不能直抒胸臆,要求太严,无法显出才情。”便听张先生提高声调道:

“记住,以后但凡有人这样说,立刻与其割袍断义,因为靠近这样的蠢货,你也会变成蠢货!”

学生们不禁一阵轻笑,心说莫非先生是在反击山长,维护八股文的尊严?

张砚秋却正色道:“老夫这样说,这并非是为了维护我们的文章事业,而是因为那些诋毁之言,完全是以偏概全,罔顾事实!”

“因为八股文是用来考试选官的‘功令文’,既然是考试,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维护起码的公平——你们十年苦读后,是愿意以一篇见仁见智的散文,还是以一篇优劣标准明确的八股文,来考定终身?”

“只要不是傻子,都愿意赢个明明白白,输个心服口服。在这一点上,朝廷和每个士子是一致的,所以就要求这种‘功令文’行文遵循固定的程式,形成一种类似律诗的约定文体,这就是八股文!”

“它可阐发四书五经之精蕴,衡定士人学问之深浅。是最公平,最能区分优劣的文章。”张先生接着昂然道:

“因为一篇出色的八股文,不仅要符合格式、对仗工整,起承转合恰到好处。而且要合于声律,论证严密,层次清晰,主旨鲜明,立意深邃,气势雄浑!各位,只有真正的大家,才能在那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间做腾挪!”

“要写出这样的八股文,将‘四书五经’和《章句集注背得滚瓜烂熟,只是最基本要求,还要深刻理解文义,精通音韵格律、博古通今知天下大事。”

张先生最后掷地有声道:

“至少依我之见,在古今诸文体中,高居第一位的就是八股文,其次才是律诗之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