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10章 艺术江湖怪咖营(下)

第十章:艺术江湖怪咖营(下)

1.刘墉:文字狱是升官的捷径

大秦喜欢焚书坑儒,大清喜欢文字狱。

或许,两个读音上的近亲,都有些洁癖。

都不太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坏话。

发现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就喜欢杀之而后快。

大清朝,就有这么一位玩文字狱的高手。

他的名字叫刘墉,对,就是那位整天和和珅斗嘴的刘罗锅。

刘罗锅和纪晓岚不同,他和和珅是真斗。

斗到最后,刘墉把和珅和他的党羽都斗没命了。

很显然,乾隆对刘墉搞事情的能力是充分肯定的。

是什么事情,让乾隆对刘墉如此认可。

那就得从刘墉操刀的两件文字狱大案,慢慢说起。

首先,是《俣俣集》案,该案件发生于乾隆二十六年。

落地书生阎大镛因不满官府摊派粮款、差役,愤而抗粮拒差。

事情为刘墉所知,深究查出阎大镛曾出过一本《俣俣集》。

书中文字,或讽刺官员,或激愤不平,似有蛊惑之味。

结局是阎大镛人头落地,刘墉升官发财。

其次,是《一柱楼诗》案,该案件发生于乾隆四十三年。

落魄举人徐述夔,早年曾写过出版过《一柱楼诗》。

他的孙子徐食田,地产无故被蔡嘉树强买。

蔡嘉树告徐家藏有**,经刘墉深查,遂成文字狱。

两年后,刘墉爬到了湖南巡抚的位置。(完)

2.潘祖荫:写日记我可是小能手

潘祖荫,攀附祖上的福荫。

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是实诚人。

敢勇于承认,自己是吃祖宗饭的高手。

事实上,潘祖荫就是靠祖上起家。

爷爷潘世恩是大学士,父亲潘曾绶是内阁侍读。

根正苗红的潘祖荫,在祖先的福荫下,一路高升。

从太子少保到太子太保,一辈子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除了工作,潘祖荫最爱的就是写日记。

在国弱民困的年代,写日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所以,这便让写日记变成一件技术活。

该写什么,该怎么写,都要好好的绸缪。

首先,吃喝玩乐的事情,要写的简洁轻快。

吃喝的品类要多,才能显示大清国美味珍馐无数。

吃喝的场所要豪华,才能显示大清国国力强盛。

吃喝的频次要快,才能显示自己是个有面子的人。

其次,兴趣爱好的事情,要写的专业内行。

关于金石,要突出其品相、材质及产地。

关于书法,要将书法家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要结合。

关于藏书,要书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要兼顾。

关于政治的话题,一定不能写。

万一再弄个“文字狱”,那会成为家族的罪人。(完)

3.石涛:半世云游以卖画维生

皇家子弟,打工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前朝的皇家子弟,也是有骨气的。

不打工,凭本事当小老板。

这一手牌,靠的就是石涛的个人天赋。

要知道,老朱家的孩子,很多是有艺术天赋的。

比如说,朱厚熜擅长书法,朱由校擅长木工。

所以,改名为石涛的朱若极,从小就决定卖画维生。

自己打底自己画,作画的成本就会低很多。

加上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画确实是一个好营生。

这几番操作下来,确实让石涛积累了云游的本钱。

所以,山川湖泊,都是他画中的景物。

那松柏垂柳,都好似他的摇钱树。

云游是为了画画,画画是为了云游。

虽然石涛的商业模式,没办法和为了唱歌而赚钱的马云比。

但在当时,也算是正统的小康社会思路。

让他收罗了一众拥趸,以及不知深浅的小迷妹。

小迷妹虽好,也阻挡不了老男人疯狂爬山的心。

有灵感,才能做出像样的画。

画出了像样的画,才会有客户花钱买单。

他也曾想,去京城混些政治荣誉。

虽说人人平等,但朱家子弟的身份,终究还是有影响的。(完)

4.王鉴:知府也是地道文化人

明清之际,苏州一带出了不少的书画艺术家。

王鉴,就是来自苏州太仓的种子选手。

因为家里有田有地,所以靠天就能收大米。

有了大米,自然饱暖思读书,无聊去考了个功名。

考功名那会儿,是在明朝,所以他做的是明朝的知府。

没做几年,大明朝没了,他也就下岗了。

大家都知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显然,年轻力壮的王鉴没赶上好光景。

只有清朝的知府老爷,才有捞十万雪花银的机会。

不过,王鉴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本身就是个家有别墅,钱庄有存款,粮仓有大米的主。

不做知府,比知府还过得潇洒。

那样的知府,其实没有当的必要。

一日三餐吃口饭,吃多了容易肚子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到时候,高血糖、高血脂、外加高血压。

弄了点钱,都贡献给了东街的开诊所的王麻子。

那自然,是很不值当的事情。

在前朝当知府的时候,他报了全国中青年艺术班的画画课程。

后来,朝廷亡了,艺术班散了。

但疯狂的热爱夹带着文雅,伴随他细数窗外的落花。

那些无法逆改的命运,就是青春的代价。(完)

5.翁同龢:两朝帝师的悲伤往事

回忆不可追,往事就像冷风吹。

当初是自己没教好小皇帝,差点被慈禧打断了腿。

回到常熟的翁同龢,时不时就流眼泪。

想当年,明明是很有机会,可以荣华富贵。

如今却只能,在虞山鹁鸽峰下,对着皓月举杯。

那一年,同治皇帝只有十九岁。

大好的青春,还未长成羞涩的花蕊。

突然就得了隐疾,埋进了地宫与黄土依偎。

还好,叛逆期的同治,并不对付慈禧的口味。

翁同龢的帽子,就没有被牵连移位。

新登基的光绪皇帝,是个小傀儡。

翁同龢重起炉灶,再教一遍感觉很累。

但想到前面一个皇帝,已经入土报废。

只要把眼下的小皇帝辅导好,或许自己还有机会。

他吭哧吭哧,加班加点,忙得差点儿爆了老肺。

好不容易把光绪,带上了执政的正轨。

深感慈禧在背后,一定会阴谋作祟。

于是,向光绪皇帝暗地推荐了亢奋人士康有为。

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变成了刀下之鬼。

光绪被软禁,翁同龢的帝师梦再次破碎。

如今风烛残年,无人问津,谁能解其中滋味。(完)

6.张问陶:船山老人的山水情怀

“山,在梦里。”

“梦回,峥突兀的崎岖蜀道。”

“梦回,雄伟壮丽、大气磅礴的蜀地山川。”

张问陶离开四川,已经多年。

但四川的一山一树,一草一木,犹清晰如昨。

那年,四川成都盐茶道官署中欢灯结彩。

他和知己兼诗友的林颀,在那里喜结连理。

锦城的好友,纷纷前来为他们道贺。

从此,他的人生和诗歌一样,变得朴实而温暖。

而仕途,也愈发的平坦而光明。

如今,张问陶定居苏州,虎丘山塘。

脱下了官服的他,成为隐入山塘街的寻常人。

“水,在眼中。”

“眼底,是池塘轻柔的风。”

“眼底,是风中触手可及的春天的欢娱。”

此后多年,张问陶遨游大江南北。

身边总有林颀陪着,从来都不觉得孤单。

山越高、水越深,云越远。

他的心性,也越来越空灵。

连随园老人袁枚,也羡慕张问陶的生活。

无非,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完)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