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章 费无极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3章 费无极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14:18:22 来源:全本小说网

费无极:春秋时期楚国少师,以谄媚狡诈闻名。因嫉妒太子建与太师伍奢的权势,蓄意构陷,最终引发楚国宫廷血案,是导致吴楚长期战乱的关键人物之一,最后因恶行败露被楚国人诛杀。

春秋末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楚国作为南方大国,长期与晋国、吴国争夺霸权。楚平王即位之初,为巩固统治,一面与晋国缓和关系,一面着力培养储君太子建,任命忠直的伍奢为太子太傅,掌管太子的教育与政务,又任命费无极为太子少师,辅佐太子。

伍奢出身伍氏,其先祖伍举曾辅佐楚庄王称霸,家族在楚国有深厚的根基;而费无极虽身居高位,却因品行不端,始终得不到太子建的完全信任,他深知,一旦太子建即位,自己必然失势。因此,费无极早有挑拨楚平王与太子建关系的心思,只是苦无机会。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为拉拢西部的秦国(当时秦国与楚国结为盟友,共同对抗晋国),决定为太子建迎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楚平王特意任命费无极为使者,前往秦国迎亲。费无极抵达秦国后,见孟嬴容貌绝美,远超一般女子,一个恶毒的念头瞬间在他心中滋生:若将孟嬴献给楚平王,自己必能获得君王的宠信,而太子建失去未婚妻,又会因君王的“夺妻之辱”心生隔阂,正好挑拨楚王父子关系。

就这样,费无极快马加鞭返回楚国,先于迎亲队伍面见楚平王。他故意用夸张的言辞形容孟嬴的美貌:“大王,秦女孟嬴之貌,堪称天下无双,臣遍历各国,从未见如此绝色。若让太子娶之,实乃委屈了这等佳人;大王正值壮年,何不将孟嬴纳入后宫,再为太子另寻一位女子成婚?如此既能彰显大王的威严,又不影响与秦国的盟约。”

楚平王本就贪恋美色,听闻费无极的描述,心中早已蠢蠢欲动。他虽有顾虑——夺子之妻毕竟违背礼法,恐遭朝野非议——但费无极早已想好对策,又进言道:“大王乃楚国之主,礼法本为君王所定。大王先将孟嬴安置在宫中,再以‘太子妃’的名义为太子娶一位秦国宗室女子,外人怎会知晓其中细节?至于太子,只要大王稍加安抚,他们岂敢违抗君命?”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平王的顾虑。他当即采纳费无极的建议,将孟嬴秘密接入后宫,册封为夫人,随后又随便挑选了一位秦国宗室女子,冒充孟嬴嫁给了太子建。太子建虽察觉新婚妻子与传闻中的“秦女”容貌不符,但慑于父亲的威严,并未敢多问。

此事后,楚平王将费无极视为心腹,费无极见楚平王对自己愈发信任,心中的野心也愈发膨胀。他深知,太子建虽暂时隐忍,但“夺妻之辱”必然在其心中埋下怨恨,而伍奢始终维护太子,一旦太子将来即位,自己必遭清算。因此,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彻底扳倒太子建与伍奢。

公元前522年,费无极开始实施他的阴谋。他先是在楚平王面前进献谗言,称太子建因“夺妻之事”心怀不满,暗中联络朝中大臣,意图谋反。楚平王开始并不相信——太子建性格仁厚,从未有过叛逆之举——但费无极早已准备好“证据”,他暗中收买了太子建身边的侍从,让其伪造了太子与晋国使者往来的书信,信中“提及”太子计划联合晋**队,里应外合攻破楚国都城,夺取王位。

楚平王看到“书信”后,虽仍有疑虑,但在费无极的不断煽动下,逐渐对太子建产生了猜忌。费无极又趁热打铁,进言道:“大王,太子如今驻守城父,手握兵权,又与晋国暗中勾结,若不早日处置,恐生大变。伍奢作为太子太傅,对太子的谋反计划必然知情,甚至可能参与其中——他此前多次劝谏大王,就是为太子拉拢人心,大王不可不防。”

楚平王被费无极的谗言彻底迷惑,当即下令召伍奢回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问话。伍奢接到诏令后,深知此行凶险——他早已听闻费无极在君王面前诋毁太子,此次召见必然是为了构陷自己与太子。但作为楚国太师,他又不能违抗君命,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郢都。

见到楚平王后,伍奢直言进谏:“大王,太子乃您的嫡长子,又是楚国的储君,他驻守城父,是为了防备吴国的入侵,何来谋反之心?这必然是费无极故意编造谣言,意图挑拨大王与太子的父子之情,大王千万不可轻信!若您因谗言而怀疑太子,不仅会违背父子之道,还会让楚国陷入内乱,给晋、吴等国可乘之机啊!”

伍奢的直言不仅没有唤醒楚平王,反而触怒了他——楚平王认为伍奢是在为太子辩解,指责自己昏庸。一旁的费无极见状,立刻上前“补刀”:“大王您看!伍奢果然与太子同谋!他不仅不认罪,反而污蔑臣,这分明是想掩盖谋反的罪行!若今日不将伍奢治罪,他日太子与他举兵谋反,那就晚了!”

楚平王盛怒之下,下令将伍奢打入大牢。随后,他又按照费无极的建议,派使者前往城父,以“伍奢谋反,太子知情不报”为由,召太子建返回郢都。太子建接到诏令后,深知父亲已被费无极蒙蔽,返回都城必死无疑,于是在侍从的劝说下,连夜逃离城父,投奔郑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太子建逃亡后,费无极又向楚平王进言:“太子逃亡,必然会借助他国之力报复楚国;伍奢虽被囚禁,但他的两个儿子伍尚、伍子胥都极具才能,尤其是伍子胥,聪慧过人,若他们逃到吴国或晋国,将来必为楚国大患。不如以伍奢的性命为诱饵,召伍尚、伍子胥返回郢都,将他们一同诛杀,以绝后患。”

楚平王认为费无极的建议有理,于是派人前往伍氏的封地,向伍尚、伍子胥传达诏令:“你们的父亲伍奢因罪被囚,若你们二人能返回郢都,大王可赦免伍奢的死罪,让你们父子团聚;若你们拒不返回,大王将立刻处死伍奢,并诛灭你们的家族。”

伍尚与伍子胥接到诏令后,立刻识破了这是费无极的诱杀阴谋。但伍尚为人仁孝,深知父亲一旦自己不回去,必然会被处死,于是对伍子胥说:“弟弟,父亲被囚,我们若不回去,父亲必死无疑。我知道这是费无极的陷阱,但我不能为了活命而放弃父亲——我愿回去陪父亲赴死,以尽孝道。你聪慧果决,有经天纬地之才,趁机逃亡,将来若能得遇明主,再为父亲和我报仇雪恨。”

伍子胥闻言,泪流满面,他深知兄长的决心,也明白自己若一同返回,只会白白送死,无法为父亲和兄长报仇。他拉住伍尚的手,哽咽道:“兄长,此去必然凶多吉少,你为何还要执意前往?不如我们一同逃亡,以后再设法营救父亲!”

伍尚摇了摇头,叹息道:“父亲年事已高,若我们都逃走,他必被费无极害死;我若回去,虽必死无疑,但至少能陪在父亲身边。你有能力为我们伍氏复仇,若你也死了,谁来揭露费无极的罪行,谁来为我们父子报仇?你快走吧,不要管我!”

说完,伍尚整理好衣冠,毅然跟随楚国使者前往郢都;伍子胥则在兄长的掩护下,带着少数侍从,乔装打扮,逃离了楚国封地,向吴国方向奔去。

伍尚抵达郢都后,立刻被费无极下令逮捕。随后,费无极又向楚平王进言:“伍尚已被擒获,伍子胥却逃走了,此人不除,必为楚国大患。不如现在就处死伍奢、伍尚。”

楚平王此时已对费无极言听计从,当即下令将伍奢、伍尚父子押往郢都的闹市处死。临刑前,伍奢望着天空,悲愤地喊道:“费无极奸佞小人,构陷忠良,诛杀太子,我伍氏若有子孙存世,必当覆灭楚国,诛杀奸贼,以报今日之仇!”

伍奢、伍尚父子被杀的消息传到伍子胥耳中时,他正逃亡至楚国与吴国交界的昭关(今安徽含山境内)。听闻父亲与兄长的死讯,伍子胥悲痛欲绝,几乎晕厥。他对着楚国的方向跪地叩拜,发誓道:“父亲、兄长,你们放心,我伍子胥必诛杀费无极、楚平王,为父兄报仇!”

昭关是楚国通往吴国的重要关口,楚平王早已下令在昭关张贴伍子胥的画像,悬赏捉拿他。伍子胥在昭关附近的山林中躲藏了数日,因焦虑过度,竟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也正因如此,他在过关时,守关的士兵未能认出他,最终成功逃离楚国,进入吴国境内。

伍子胥抵达吴国后,起初并未得到吴王僚的重用。当时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阖闾)素有野心,意图夺取吴王僚的王位,他听闻伍子胥的才能,便暗中派人联络伍子胥,希望能得到他的辅佐。

伍子胥深知,若想借助吴国的力量复仇,必须先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吴王僚对楚国并无敌意,且对伍子胥始终存有戒心,而公子光有勇有谋,有打败楚国,称霸天下的雄心若能辅佐他即位,必能推动吴国伐楚。因此,伍子胥决定与公子光合作,他不仅为公子光制定了夺取王位的计划,还推荐了刺客专诸,帮助公子光在宴会上刺杀了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任命伍子胥为行人(掌管外交与军事谋划的官员),对他极为信任,凡事都与他商议。伍子胥也不负阖闾的信任,开始全力辅佐阖闾治理吴国。

同时,他还推荐了军事家孙武给阖闾,孙武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吴军的战斗力。

在伍子胥、孙武的辅佐下,吴国的国力迅速提升,先后征服了周边的越国、徐国等小国,成为东南地区的强国。而此时的楚国,却因楚平王的昏庸和费无极的专权,陷入了混乱:楚平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费无极则继续在朝中结党营私,陷害忠良,导致楚国的大臣们人人自危,国力日渐衰退。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逝,其子轸即位,是为楚昭王。楚昭王即位时年幼,由令尹囊瓦辅政。囊瓦深知费无极的恶行早已引起楚国内部的不满,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决定顺应民心,以“费无极谗杀伍奢、太子建,祸乱楚国”为由,将费无极及其党羽全部诛杀,并将其家产抄没,分给受其迫害的大臣家属。

费无极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家族覆灭的下场,也算是恶有恶报。但此时的楚国,早已因长期的内耗而元气大伤,而伍子胥的复仇计划,才刚刚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认为伐楚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时楚国正与越国、蔡国等国交战,兵力分散;而吴国则国力鼎盛,军队精锐。伍子胥向阖闾进言:“楚国自楚平王以来,奸佞当道,忠良被害,百姓怨声载道,国力早已不如往昔。如今楚昭王年幼,囊瓦专权,楚国大臣离心离德,正是我们讨伐楚国的最佳时机!”

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任命孙武为吴军主帅,伍子胥为副将,率领吴军主力,联合蔡国、唐国等楚国的敌国,大举伐楚。吴军按照孙武、伍子胥制定的战略,避开楚国的主力,从楚国东北部的薄弱地区进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击败了楚军的多支军队。

同年十一月,吴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境内)与楚军主力展开决战。孙武、伍子胥指挥吴军奋勇作战,楚军因指挥失当,最终大败,囊瓦逃亡郑国。吴军乘胜追击,攻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楚昭王得知郢都被攻破的消息后,带着少数侍从仓皇逃往楚国西部的随国(今湖北随州);楚国的大臣们要么投降吴军,要么四散逃亡。

伍子胥进入郢都后,第一件事便是寻找楚平王的陵墓——他要为父亲和兄长报仇。经过多日的寻找,伍子胥终于找到了楚平王的陵墓,他下令士兵打开棺椁,将楚平王的尸体拖了出来。面对楚平王的尸体,伍子胥想起父亲和兄长的惨死,想起自己多年的逃亡之苦,心中的悲愤再也无法抑制,他手持马鞭,对着楚平王的尸体狠狠地抽打了三百下,直到尸体血肉模糊,才停下手来。

随后,伍子胥又下令处死了所有参与构陷伍奢的楚国大臣家属,彻底清算当年的血仇。但他并未对楚国的百姓进行屠杀,反而下令吴军不得侵扰百姓,维持郢都的秩序——他知道,自己的复仇对象是楚平王和费无极,而非楚国的百姓。

吴军攻破郢都后,楚国几乎亡国。后来,在楚国大臣申包胥的请求下,秦国出兵援助楚国,加上吴国国内发生内乱(阖闾的弟弟夫概趁机回国叛乱),阖闾才下令吴军撤离郢都,楚国得以复国。但经此一战,楚国的国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失去了霸主地位,从此一蹶不振;而吴国则凭借此战的胜利,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开启了吴越争霸的新时代。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