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7章 栾书:废立君主覆手间

春秋乱局起狼烟,诸侯逐鹿抢中原。

晋国出个栾武子,智谋能顶半边天!

鞍地败齐扬威名,鄢陵破楚定霸权。

这一章我要说的这位,是能左右一国国运的大人物——晋国中军将、执政卿,栾书栾武子!

在晋国,栾氏那是正经的公族之后,往上数,祖上栾宾跟着曲沃桓叔打天下,帮曲沃一脉夺了晋国正统;到了栾书的祖父栾枝,那更是晋文公重耳手下的得力干将,位列“六卿”,跟着重耳城濮之战败楚军、践土之盟称霸主,那叫一个风光;父亲栾盾更不含糊,在晋灵公、晋成公两朝执掌下军,手里握着实实在在的兵权。按说栾书生在这样的家庭,本该顺风顺水,可偏偏他赶上了“赵氏专权”的年月——赵盾当政那二十多年,晋国朝堂上谁不看赵氏脸色?栾家虽贵为公族,却也得低头看赵家脸色。

栾书打小就有远大志向,有一回,父亲栾盾问他:“儿啊,你将来想干什么呢?”栾书当时才十五岁,却正经八百地回答:“爹,我想做那保家卫国的人,不做那只知享乐的废物。”栾盾听了,心里又欣慰又叹气——欣慰儿子有志气,叹气的是,赵氏当道,栾家想出头难啊!

栾书二十多岁时,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在军中当了个小官。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带着大军,把郑国围了个水泄不通,持续三个月后,郑国国君没办法,光着膀子牵着羊,向楚国投降求和。晋国这边一听,哪儿能坐得住?郑国是晋国的小弟,小弟被人欺负了,大哥能不撑腰吗?时任中军将的荀林父赶紧点起大军,号称六百乘兵车,浩浩荡荡去救郑国。栾书当时任下军佐,也就是下军的二把手。

可大军刚到黄河北岸,就传来消息:郑国已经降楚,楚军正押着郑国的人质往回走呢!这一下,晋军内部直接炸了锅,分成了两派。主战派的头头是中军佐先縠,这先縠是先轸的后人,性子比火药还急,一拍大腿就嚷嚷:“咱们晋国是中原霸主!楚军敢欺负郑国,就是打咱们的脸!如今楚军劳师远征,刚打完仗疲惫不堪,正好追上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要是就这么回去,诸侯们还能瞧得起咱们吗?”

附和先縠意见的不少,毕竟晋军多少年都没吃过大亏了,谁都想捞个战功。可栾书却站了出来,说道:“诸位将军,自楚庄王登基以来,杀了权臣斗越椒,整顿内政,又吞并了舒国,国力早就今非昔比。这次围郑三个月,楚军上下一心,哪来的‘疲惫不堪’?再说,郑国已经降楚,咱们现在渡河,那就是孤军深入,万一楚军设下埋伏,咱们前有强敌,后无退路,到时候可就不是丢面子的事了,是要把晋国的老本都赔进去啊!依我看,不如先退到黄河以北,派人盯着楚军动向,等他们撤军了,再去安抚郑国,这才是稳妥之计。”

先縠一听就急了,指着栾书的鼻子骂:“你小子就是胆小怕事!栾家祖上的血性都被你丢光了!”荀林父呢?他本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被两边这么一吵,更是没了主意。结果没等他拿定主意,先縠竟然带着自己的部下,偷偷渡过了黄河!这一下可把荀林父逼急了——要是先縠兵败,自己作为中军将也难逃罪责,没办法,只能下令全军渡河。

后面的事,列位也知道了——这就是春秋史上有名的“邲之战”。晋军人心涣散,楚军却早有准备,一阵猛攻下来,晋军大败,士兵们抢着渡河逃跑,河里飘的全是晋军的尸体。混乱之中,不少将领都慌了神,只顾着自己逃命。栾书赶紧召集下军的士兵,命令弓箭手在阵后掩护,步兵结成方阵慢慢撤退。有个小校慌慌张张地跑来问:“将军,都乱成这样了,咱们还列什么阵啊?快跑吧!”栾书照着他的头盔就是一下:“糊涂!越是混乱,越要稳住阵脚!听我的命令,一步一步退,谁敢乱跑,军法处置!”

就凭着这份沉着,栾书硬是带着下军的大部分士兵撤了回来。虽说邲之战晋军输了,但栾书在乱军中保留下军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晋景公耳朵里。景公当时正为战败生气,听说栾书指挥撤退的事情,心里顿时有了印象——这栾书,是个可用之才!

邲之战后,晋国暂时收敛了锋芒,开始整顿内政。栾书也没闲着,他一边在军中练兵,一边观察朝堂动向。赵氏因为赵盾去世,势力有所削弱,郤氏、荀氏开始抬头。栾书知道,自己要想升迁,光靠打仗不行,还得会团结人、会笼络人心。比如郤克出使齐国受了辱,回来想请兵伐齐,满朝文武只有栾书站出来支持他,说“齐顷公欺辱晋国使臣,就是欺辱晋国,此仇必报”。就这么一句话,让郤克感激了栾书一辈子。

由于栾书在邲之战中沉着指挥,保留下军精锐,给晋景公留下了深刻印象。接下来的几年,栾书在军中稳步上升,从下军佐升到了下军将,手里的兵权越来越重。而晋国经过几年的休整,也渐渐恢复了元气,这时候,东边的齐国又开始不安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要说这齐国,自打齐桓公去世后,就一直想重新夺回霸主地位。到了齐顷公在位的时候,更是狂妄,不把晋国放在眼里。有一回,晋国的郤克、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一起出使齐国,齐顷公竟然因为郤克是个跛子、季孙行父是个秃子、孙良夫是个独眼龙,故意找了三个同样有缺陷的人来招待他们,还让自己的母亲萧同叔子在城楼上看热闹。郤克当场就火了,发誓说:“此辱不报非君子也!”

回到晋国后,郤克就找晋景公请兵伐齐。景公一开始还犹豫,觉得刚跟楚国打完仗,国力还没恢复。可栾书却站出来说:“主公,齐国欺辱我晋国使臣,还接连攻打鲁国、卫国,这是把咱们晋国不放在眼里啊!要是咱们再不还手,中原诸侯就该都投靠齐国了。再说,齐军虽强,但军纪涣散,齐顷公又刚愎自用,咱们只要准备充分,一定能打赢!”景公听栾书这么一说,又想起邲之战的耻辱,终于下了决心,任命郤克为中军将,栾书为下军将,率领八百乘兵车,去救援鲁卫。

公元前589年,晋军跟齐军在鞍地(今山东济南西北)遭遇。齐顷公还是那副狂妄的样子,早上起来看着晋军的营垒,对身边的人说:“这群晋军看着也不怎么样,咱们灭了他们再吃早饭!”说完,连战马的铠甲都没披,就带着齐军中军冲了上去。

郤克一看齐军冲过来,赶紧下令迎击。可没打一会儿,郤克就被齐军的箭射中了肩膀,鲜血顺着胳膊流到了战车上,连缰绳都快握不住了。他身边的车夫解张也中了箭,一支箭射穿了手,另一支箭射穿了胳膊,可解张还是咬着牙把缰绳绑在手上,继续驾车。郤克疼得不行,想往后退,解张大声说:“将军,咱们全军的士气都在您身上,您要是退了,咱们就全完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栾书带着下军赶上来了。他一看战场形势,齐军中军虽然勇猛,但左右两翼都是临时拼凑的部队,尤其是右翼的鲁军降兵,根本没什么斗志。栾书马上派人去给郤克送信,说:“将军,您稳住中军,我带下军去包抄齐军两翼,只要两翼一垮,中军自然就乱了!”郤克一听,赶紧忍着疼,下令中军顶住齐军的进攻。

栾书这边,亲自带着精锐步兵迂回到齐军左翼,又让韩厥带着一部分兵车去冲击齐军右翼。韩厥也是个狠角色,带着兵车直接就冲进了齐军右翼的阵中,鲁军降兵本来就不想打仗,一看晋军冲过来,吓得扭头就跑。左翼的齐军见右翼垮了,也慌了神,栾书趁机下令猛攻,一时间,齐军左翼也乱了套。

齐顷公在中军正打得兴起,突然看见左右两翼都垮了,心里一下就慌了。他想下令撤退,可晋军已经围上来了。这时候,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赶紧说:“主公,咱们快换衣服!您穿我的衣服,我穿您的衣服,我就冒充您,您趁机跑吧!”两人赶紧换了衣服,没一会儿,韩厥就带着人围了上来,把逢丑父当成了齐顷公,抓了起来。齐顷公趁着混乱,换上士兵的衣服,才偷偷跑了出去。

齐军没了主帅,更是溃不成军,晋军一路追击,一直追到齐国的马陉(今山东青州西南)。齐顷公没办法,只好派使者去跟晋军求和,答应归还之前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和卫国的土地,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晋国当人质。郤克本来还想不答应,栾书却劝他:“将军,咱们这次伐齐,目的就是要教训齐国,让他不敢再跟晋国作对。如今齐国已经服软,要是再逼得太紧,齐国说不定会投靠楚国,到时候咱们就麻烦了。见好就收,才是上策。”郤克听栾书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了齐国的求和。

鞍之战打完,晋国的威望一下子就上来了,鲁卫两国更是对晋国感恩戴德,中原诸侯又重新归附晋国。晋景公高兴得不行,论功行赏的时候,特意提拔栾书为中军将,位列六卿之首!

栾书当上中军将的第二年,楚国又不安分了,联合蔡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赶紧派人向晋国求援,栾书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大军走到郑国边境的绕角(今河南鲁山东南),就听说楚军已经占领了蔡国的一座城池,正在往这边赶。

众将一见楚军来了,都摩拳擦掌,想跟楚军再打一场,报仇雪恨。尤其是郤克的侄子郤至,更是大声说:“栾将军,上次邲之战咱们输了,这次一定要赢回来!楚军刚打完仗,肯定疲惫,咱们趁机进攻,一定能打赢!”

栾书却没急着下令,而是带着几个将领登上高处,观察楚军的动向。看了半晌,栾书才下来,对众将说:“诸位,你们只看到楚军刚打完仗,却没看到楚军的部署。楚军的精锐都在中军,由公子侧亲自率领,左右两翼虽然是蔡军,但蔡国的城池地势险要,楚军要是打不过咱们,就会退到蔡国的城池里坚守。咱们要是强攻,不仅会损兵折将,还会被楚军拖在这里,到时候楚国再派援兵来,咱们就被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郤至不服气:“那咱们就这么退回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栾书笑了笑:“我不是说退回去,是说要智取。咱们先下令全军后撤三十里,在前面的山口扎营。这山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见咱们后撤,肯定以为咱们怯战,会贸然追击。到时候咱们在山口设下埋伏,等楚军进来,再前后夹击,保管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将听了,都觉得栾书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按照栾书的命令,全军后撤三十里,在山口设下埋伏。

果然,楚军的探子看到晋军后撤,赶紧回去报告公子侧。公子侧本来就觉得晋军怕了楚军,一听晋军后撤,马上下令:“全军追击!一定要把晋军赶回老家去!”

楚军浩浩荡荡地追了过来,刚走进山口,就听见一声梆子响,两边山上顿时箭如雨下,晋军的士兵从山上冲了下来,楚军一下子就乱了套。公子侧一看不好,赶紧下令撤退,可山口已经被晋军堵住了,楚军只能在里面挨打。这一战,楚军损失了上千人,公子侧带着残兵狼狈地逃回了楚国。

栾书用计在绕角大败楚军,不仅保住了郑国,还让晋国的威望更上一层。可楚国毕竟是大国,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找机会报仇。转眼到了晋厉公六年(公元前575年),机会还真让楚国找着了——郑国又叛晋附楚了!

要说这郑国,在春秋年间就是个“墙头草”,谁强就跟谁。之前鞍之战后,郑国跟着晋国,可没过几年,楚国又派人来拉拢郑国,又是送礼物,又是许诺言,郑国国君郑成公架不住诱惑,又偷偷投靠了楚国。这事儿传到晋国,晋厉公气得火冒三丈——好你个郑国,反复无常,不教训教训你,你不知道谁是中原霸主!

于是,厉公召集大臣们开会,商量要不要伐郑。当时范文子站出来反对,说:“主公,咱们晋国这几年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国内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深。要是咱们再出兵伐郑,楚国肯定会来救,到时候打起来,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国力。不如先整顿内政,等国内稳定了,再出兵也不迟。”

范文子的话也有道理,可栾书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厉公说:“主公,郑国是中原的关键,要是郑国投靠了楚国,周边的陈国、蔡国也会跟着投靠,到时候楚国就能控制中原,咱们晋国的霸主地位就保不住了!再说,楚国这几年一直在打仗,国力已经不如从前,咱们晋国兵强马壮,只要准备充分,一定能打赢楚军!”

晋厉公本来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彰显自己的威望,听栾书这么一说,马上就拍板了:“栾将军说得对!郑国反复无常,必须教训!楚军要是敢来,咱们就连楚国一起打!”于是,厉公任命栾书为中军将,自己也亲自率军出征,晋国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郑国进发。

楚国这边,楚共王听说晋国出兵伐郑,赶紧派公子侧率领大军救援郑国。两国大军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遭遇——这就是春秋史上有名的“鄢陵之战”,也是栾书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战!

这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晋军的士兵还在睡梦中,突然就听见营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哨兵赶紧跑进来报告:“将军!不好了!楚军趁着晨雾,已经摸到咱们营垒外面了,还摆好了阵势!”

众将一听,都慌了神。因为晋军的营垒前面有一片泥沼,兵车根本没办法开出去列阵。楚军这是打了个措手不及啊!郤至赶紧跑到栾书的大帐,着急地说:“栾将军,楚军都到门口了,咱们赶紧想办法啊!要是等楚军发起进攻,咱们连阵都列不了,肯定要输!”

栾书却很镇定,他穿上盔甲,走出大帐,登上营垒的高处往外面看。晨雾还没散,只能隐约看到楚军的旗帜在晃动,中军的旗帜最高,应该是楚共王亲自坐镇,左右两翼分别是郑军和蛮兵。看了一会儿,栾书下来对众将说:“诸位别慌,楚军虽然来得快,但也有破绽。你们看,楚军的中军虽然精锐,但左右两翼都是郑军和蛮兵,郑军战斗力弱,蛮兵纪律差,这就是咱们的突破口。至于营前的泥沼,咱们可以把营里的井填上,灶平了,腾出空地来列阵。只要咱们列好阵,就能跟楚军一战!”

厉公这时候也来了,他看着外面的楚军,心里有点发慌,问栾书:“栾将军,咱们真的能打赢吗?”

栾书躬身道:“主公放心!楚军虽然来得突然,但他们长途奔袭,士兵都很疲惫。咱们只要先集中兵力攻击他们的左右两翼,把郑军和蛮兵打垮,再集中兵力夹击中军,楚军必败!”

厉公一听,心里有底了,马上下令:“就按栾将军说的办!全军听令,填井平灶,列阵迎敌!”

晋军的士兵都是精锐,执行力很强,没一会儿就把营里的井填了、灶平了,腾出了一片空地,列好了阵势。这边刚列好阵,楚军那边就发起进攻了——楚共王亲自率领中军,朝着晋军的中军冲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栾书一看楚军冲过来,马上下令:“郤至,你率领上军的精锐,去攻击楚军的右翼!韩厥,你率领下军,去攻击楚军的左翼!我亲自率领中军,顶住楚军的进攻!记住,先打垮两翼,再回师夹击中军!”

郤至和韩厥领了命令,马上率军冲了出去。先说郤至这边,他带着上军的精锐,直接就冲进了郑军的阵中。郑军本来就不想打仗,一看晋军这么勇猛,吓得魂都没了,没打几个回合就开始往后退。郤至趁机下令猛攻,郑军一下子就垮了,四散逃跑。

再看韩厥那边,他带着下军去打蛮兵。蛮兵虽然勇猛,但没什么纪律,打顺风仗还行,一遇到硬仗就不行了。韩厥让士兵们结成方阵,一步步往前推进,蛮兵冲了几次都被打了回来,最后也乱了阵脚,跟着郑军一起跑了。

楚军的左右两翼一垮,中军就暴露出来了。栾书一看时机到了,马上下令:“中军全体出击!郤至、韩厥,回师夹击中军!”

晋军的中军一下子就冲了出去,郤至和韩厥也带着人从两边包抄过来,楚军一下子就被包围了。楚共王在战车上一看,心里慌了,赶紧下令撤退,可已经晚了。晋将魏錡眼尖,看到楚共王的战车,拿起弓箭就射了过去——这一箭,正好射中了楚共王的左眼!

楚共王疼得大叫一声,差点从战车上摔下来。身边的侍卫赶紧把他扶好,楚共王捂着眼睛,气急败坏地说:“快!快把养由基叫来!让他射死那个晋将!”

养由基是楚国有名的神射手,有“百步穿杨”的本事。他接到命令,拿着弓箭就冲了出去,正好看见魏錡在那里指挥士兵进攻。养由基抬手就是一箭,正中魏錡的脖子,魏錡当场就死了。

虽然养由基射死了魏錡,但楚军的士气已经垮了,士兵们看到国君受伤,都只顾着逃命。栾书下令全军追击,楚军一路溃逃,一直逃到了颍水(今河南颍河)边上,不少士兵因为慌不择路,掉进河里淹死了。

楚共王带着残兵逃到了楚国的营地,这时候才发现,中军将公子侧不见了。原来,公子侧平时就爱喝酒,昨天晚上喝了不少酒,到现在还没醒呢!楚共王一看,气得不行,说:“大敌当前,他竟然还在喝酒!这样的人,留着何用?”于是就派人去给公子侧送了一把剑,让他自杀谢罪。公子侧醒了之后,知道自己误了大事,也没脸活下去,就用那把剑自杀了。

鄢陵之战,晋军大获全胜,不仅打垮了楚军,还射伤了楚共王。经此一战,楚国元气大伤,好几年都没能力再跟晋国争夺中原霸权;而晋国则声威大振,中原的鲁国、卫国、宋国等诸侯,都纷纷派使者来晋国朝贡,晋国的霸主地位彻底巩固了!

战后,晋厉公论功行赏,栾书功劳最大,被任命为执政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了晋国实际上的掌权者。

可是这时候,晋厉公却变了——以前还能听进去大臣的意见,可自从鄢陵之战打赢后,就变得越来越骄横,越来越自以为是。

厉公身边有三个宠臣,分别是胥童、夷阳五、长鱼矫。这三个人没什么本事,却很会讨好厉公,整天在厉公耳边说卿大夫的坏话,说什么“六卿权力太大,已经威胁到主公的地位了”“栾书、荀偃这些人功高震主,早晚要谋反”。厉公本来就对栾书的权力有点忌惮,听这三个人这么一说,更是疑神疑鬼,心里渐渐有了除掉这些卿大夫的念头。

第一个倒霉的是郤氏。郤氏在晋国是大贵族,郤锜、郤至、郤犨三个人都身居高位,被称为“三郤”。胥童跟郤氏有旧仇,就趁机在厉公面前说:“主公,三郤手握大权,又很傲慢,很多诸侯都只知道三郤,不知道主公您。要是不早点除掉他们,将来肯定会谋反!”厉公听了,就决定先拿三郤开刀。

公元前574年,厉公找了个借口,说郤至私通楚国,让胥童带着士兵去杀三郤。胥童早就准备好了,带着人直接冲进了郤家,把郤锜、郤至、郤犨全都杀了,还灭了郤氏的满门。杀了三郤之后,胥童觉得还不够,又对厉公说:“主公,栾书和荀偃跟三郤关系很好,三郤死了,他们肯定会记恨主公,不如一起杀了,以绝后患!”

厉公犹豫了,说:“栾书和荀偃毕竟是有功之臣,鄢陵之战还帮咱们打赢了楚军,要是就这么杀了,大臣们会有意见的。先把他们抓起来,看看情况再说吧。”于是,胥童又带着人去抓了栾书和荀偃,把他们关在了宫里。

栾书被关在宫里,心里一点都不慌。他知道厉公现在虽然听胥童的,但厉公没什么主见,只要自己能活下去,就有机会翻盘。果然,没过多久,厉公就后悔了,对身边的人说:“栾书和荀偃没什么罪,杀了他们,会让大臣们寒心的。”于是就把栾书和荀偃放了,还亲自向他们道歉。

栾书出来后,表面上对厉公感恩戴德,心里却早就凉透了——他知道,厉公既然能杀三郤,将来就一定能杀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栾书偷偷找到了荀偃,对他说:“荀将军,你也看到了,主公宠信奸佞,滥杀无辜。今天能杀三郤,明天就能杀你我。咱们要是再不做点什么,早晚都得死在胥童这些人手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荀偃早就对厉公和胥童不满了,听栾书这么一说,马上就同意了:“栾将军,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两人秘密商量了几天,决定发动政变,废了晋厉公,再立一个新的国君。可废立君主不是小事,得找个合适的理由,还得有足够的兵力。栾书首先想到的是调动军队——他是中军将,虽然被厉公猜忌,但军中的大部分将领还是听他的。于是,栾书暗中联系了军中的几个心腹将领,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接到命令,就率军进驻都城。

然后,栾书又找了个理由,让厉公离开都城。当时正好是冬天,按照习俗,国君要去郊外祭祀。栾书就对厉公说:“主公,马上就要祭祀了,不如您先去郊外的别宫住几天,好好准备一下。”厉公没多想,就带着胥童等几个宠臣去了郊外的别宫。

厉公一走,栾书马上就行动了。他让荀偃率领中军的一部分士兵,悄悄进驻都城,控制了宫门和朝堂。然后,栾书又派人去郊外的别宫,谎称都城有急事,请厉公赶紧回来。厉公不知道是计,跟着使者就回来了。刚走到都城门口,就被荀偃的士兵拦住了。

厉公一看情况不对,赶紧问:“你们想干什么?”

荀偃上前一步,大声说:“主公,您宠信奸佞,滥杀无辜,已经失去了民心和臣心。我们不能再让您当国君了,请您退位吧!”

厉公又惊又怒,指着荀偃说:“你们敢谋反?栾书呢?让他来见我!”

栾书这时候从后面走了出来,说:“主公,荀将军说的是实话。您要是继续当国君,晋国早晚要乱。为了晋国的安危,只能委屈您了。”

厉公还想争辩,可士兵们已经围了上来,把他身边的胥童等人都杀了,然后把厉公关进了别宫。后来,栾书派人把厉公也杀了——不过对外只说是“厉公病逝”。

杀了厉公之后,栾书面临一个难题:立谁当新国君呢?当时晋国的公子不少,但大多不成器。栾书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孙周。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当时在周国做人质。这个人年纪不大,却很有才华,而且性格沉稳,口碑很好。栾书觉得,立孙周当国君,既符合礼法(孙周是公族之后),又能得到大臣们的支持,自己也能继续掌握大权。

于是,栾书派使者去周国,迎接孙周回晋国。孙周接到消息后,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对使者说:“我虽然是晋国的公族,但一直在周国,对晋国的情况不太了解。要是大臣们真心想立我,就得听我的话,好好辅佐我;要是只是想把我当傀儡,那我宁可不回去。”

使者把孙周的话带给了栾书,栾书听了,心里反而更欣赏孙周了——这孩子年纪不大,却有主见。栾书知道,现在必须立孙周,于是就对使者说:“你告诉孙周,只要他回来当国君,我们一定尽心尽力辅佐他,绝不敢有二心。”

孙周这才跟着使者回了晋国。公元前573年,孙周在晋国都城即位,就是晋悼公。悼公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朝政,把胥童的余党都杀了,然后重用了一批有才华的大臣,比如韩厥、魏绛等人。

栾书看着悼公这么有能力,心里明白,自己要是再像以前那样手握大权,肯定会引起悼公的不满。于是,栾书主动向悼公提出,交还执政卿的权力,只担任中军将。悼公本来就想收回权力,见栾书主动交还,自然很高兴,就答应了栾书的请求,任命韩厥为执政卿。

有人问栾书:“将军,您辛辛苦苦才拿到执政大权,为什么要主动交出去啊?”

栾书笑了笑说:“我当执政卿,是为了稳定晋国的政局。现在新君即位,有能力治理国家,我要是还握着权力不放,不仅会让新君不满,还会引起大臣们的争斗,这对晋国没好处。我只要能继续为晋国打仗,保卫晋国的霸主地位,就够了。”

话虽这么说,但栾书废立君主的事,还是在朝堂上留下了争议。有人说栾书是“忠臣”,为了晋国的稳定,不得不废了厉公;也有人说栾书是“权臣”,废立君主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是“以下犯上”。

晋悼公即位后,对栾书还是很尊重的。毕竟栾书是拥立自己的功臣,而且鄢陵之战、鞍之战都立了大功,是晋国的老臣。悼公经常派人去看望栾书,还让太医给栾书看病。有一次,悼公亲自去栾书家探望,问栾书:“栾将军,您跟着先君(景公、厉公)打了一辈子仗,为晋国立下了大功。您对现在的晋国,还有什么建议吗?”

栾书躺在床上,喘着气说:“主公,晋国的霸主地位虽然稳固,但不能掉以轻心。南边的楚国虽然元气大伤,但肯定会卷土重来;东边的齐国也还想着争夺霸权。您一定要重用有才华的人,整顿军纪,安抚百姓,这样才能保住晋国的霸主地位。还有,卿大夫之间的矛盾不能再激化了,以前的三郤之乱,就是教训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悼公听了,点了点头说:“将军放心,我记住您的话了。”

公元前573年的冬天,栾书的病情越来越重。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儿子栾黡叫到身边,对他说:“黡儿,我这辈子,为晋国打了不少仗,也做了一些有争议的事。我死后,你一定要记住,栾氏家族能有今天,全靠对晋国忠心耿耿。你以后在朝堂上,一定要听国君的话,跟其他卿大夫好好相处,不要像三郤那样傲慢,也不要像我一样手握大权,否则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栾黡当时年轻气盛,虽然嘴上答应了,但心里并没有太在意。栾书看着儿子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却也没再多说——他知道,自己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没过几天,栾书就病逝了,享年五十多岁。

栾书死后,晋悼公亲自去吊唁,还追赠栾书为“武子”,所以后人都称栾书为“栾武子”。悼公在悼词中说:“栾武子一生,数率晋师,有功于晋国。鞍之战败齐,鄢陵之战败楚,巩固我晋国霸权,此乃大功也。虽有废立之举,然非为己私,实为晋国安危,此乃大义也。”

栾书死后,栾氏家族在晋国还兴盛了一段时间。他的儿子栾黡继承了爵位,在军中担任要职。可栾黡不像栾书那样沉稳,反而很傲慢,经常跟其他卿大夫发生矛盾,尤其是跟范氏(范文子的后代)的矛盾最深。后来,栾黡的儿子栾盈因为跟范氏的矛盾,发动了叛乱,结果被晋平公打败,栾氏家族也被灭了门。

不过,不管后人怎么评价,栾书在春秋史上的地位,是没人能抹杀的。他是晋国“悼公复霸”的重要铺垫者——要是没有栾书在景公、厉公时期打下的基础,没有他拥立悼公即位,晋悼公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重新巩固霸主地位。

这正是:

栾家武子不简单,春秋舞台敢撑天。

败齐破楚立大功,废君保国惹众言。

功过自有青史判,传奇留与后人谈。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