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盘古开天:身化万物的创世大能

那团混沌之气不知过了多少万年,终于有一天,里头慢慢拱出个小疙瘩。这疙瘩一天天见长,最后竟成了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这就是盘古。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只说他的身体在混沌里蜷了太久,伸懒腰时一使劲,“咔嚓”一声,那团黏糊糊的气就被撑开了缝。轻的、清的气往上升,慢慢成了天;重的、浊的气往下坠,慢慢成了地。盘古就站在中间,脚踩着地,手撑着天,就这么定住了。

《三五历纪》里这样写道:“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意思是天每天往上长一丈,地每天往下沉一丈,盘古呢,每天也长高一丈,就这么举着,举了一万八千年。我算了一下,按这种说法,天与地的距离是大概是650万丈, 按汉代180丈一里计算,大概是里,挺神奇的一个数字,一年365天,刚好100倍。

等天和地终于稳住了,不会再往一块儿凑了,盘古也累垮了。他“轰”的一声倒在地上,这一倒,就把自己全“拆开”了,成了天地间的万物。你看——他呼出的气,变成了刮风下雨;他的声音,变成了打雷闪电;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亮堂堂地挂在天上,驱走了黑暗;他的四肢,变成了东、南、西、北四极,把大地支撑得稳稳的;他的肌肤,变成了山川平原,高高低低,看着就有了生气;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哗啦啦地流着,滋润着土地;他的头发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亮亮晶晶;就连他身上的汗毛,都变成了草木。

《述异记》里还添了些细节,说盘古死了之后,身上的虫子,受了风化成了人。连巨人身上的小虫子都能成人,可见人和天地万物,原本是同根同源,都是盘古的血肉变的。

拿盘古开天跟西方的上帝创世比,上帝是“造”,盘古是“化”。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像个工匠搭积木;盘古呢,是把自己拆了,一块骨头、一滴血都不浪费,全融进了天地里。

盘古的形象,不同时候也不一样。最早的传说里,他就是个巨人;后来道教兴起,给他加了些神仙气派,手里拿着“太极图”,再往后,民间画盘古,常把他画成个刚睡醒的壮汉,赤着胳膊,肌肉鼓鼓的,看着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们讲盘古,很少说他多厉害,总说他“不容易”。是啊,一万八千年举着天,最后把自己全搭进去,换谁都不容易。可这“不容易”里,藏着中国人的道理:要成大事,就得肯舍,舍得舍得,没舍哪有得。

盘古倒下去之后,天地间就热闹起来了。太阳东升西落,江河奔流不息,草木春生秋枯,这些规矩,其实都是他“定”的。他的骨头化成了石头,石头坚硬,所以地不能随便动;他的血液化成了水,水柔软,所以能到处流。刚柔相济,这天地才能长长久久。

现在有些地方,还流传着“盘古山”“盘古庙”的说法。河南泌阳有座盘古山,山上有个石磨,当地人说那是盘古开天用的“碾子”;广西来宾有个盘古庙,庙里的盘古像,手里没拿别的,就抱着个地球,意思是他把自己变成了全世界。

比起“创世神”,盘古更像个“铺路的”。他没留下啥金科玉律,就留下了这片能让人活着的天地,小孩子学走路,总得有人扶着,等站稳了,扶的人才能松手。盘古就是那个最早扶着天地的人,等天地站稳了,他就化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再也没分开过。这种“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往后好”的劲儿,大概就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根”吧。

所以说,盘古开天,开的不光是天地,更是“人”的日子。从他倒下去那一刻起,这天地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气,成了有血有肉、能让人扎根的家。而人活在这家里,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得想着:这是老祖宗变的,要善待他们。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