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1章 蔡锷南下举义旗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1章 蔡锷南下举义旗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12:23: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15年冬,袁世凯的“洪宪帝制”闹剧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各省“劝进”电文如雪片般飞来,仿佛整个中国都要在这场复辟逆流中退回封建旧轨。就在这时,一位身着便装的将军悄然登上了南下的列车,此人便是蔡锷。

蔡锷,字松坡,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一个贫寒的农家。他自幼聪慧,13岁中秀才,后入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深受维新思想熏陶。1899年东渡日本求学,在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期间,与蒋方震、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归国后,蔡锷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编练新军,所到之处皆以严明军纪、革新军制闻名。1911年,他调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后,迅速响应举兵反正,被推为云南军政府都督。在他治理下,云南吏治清明、财政整顿,成为西南边陲的稳固堡垒。

1913年,袁世凯忌惮蔡锷的军事才能与威望,以“商议国事”为名召其入京,实则将其软禁。名为给以高位,实则处处监视——袁世凯曾对左右说:“松坡这个人,有才干但不好驾驭,放在身边才放心。”在京期间,蔡锷表面沉湎于风月,常与名妓小凤仙出双入对,甚至参与“劝进”,让袁世凯渐渐放松警惕。但暗地里,他与梁启超等密商反袁大计,通过密电与云南旧部保持联系。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改次年为“洪宪元年”。消息传出,举国哗然。蔡锷借治病之名,历经艰险从北京脱身,经天津、上海,转道越南,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受到云南军民的热烈欢迎。

12月25日,蔡锷与唐继尧、李烈钧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出兵广西;唐继尧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通电中怒斥袁世凯“背叛共和,复辟帝制,天人共愤”,呼吁“拥护共和,反对帝制”,史称“护国起义”。

护**的装备简陋,兵力不足两万,与袁世凯的十万北洋军相比,实力悬殊。但蔡锷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川南战场创造了奇迹。1916年1月,护**进攻叙府(今宜宾),首战告捷;2月,在纳溪战役中,蔡锷亲临前线指挥,与北洋军展开拉锯战,双方伤亡惨重。他抱病督战,有时甚至咳血不止,部下劝他休息,他却说:“我身肩护国重任,岂能因小病而误大事?”将士们见主帅如此,士气大振,硬是顶住了北洋军的猛攻。

护国起义的枪声,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反袁浪潮席卷全国。北洋军内部也出现分裂,冯国璋等将领消极怠战,甚至暗中反对帝制。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不得不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恢复共和,但他仍想保住大总统之位。

蔡锷等人坚决反对,继续进军。5月,护**与四川军阀达成协议,北洋军退出四川。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病逝,护国战争以护**的胜利告终。这场战争,不仅推翻了袁世凯的帝制美梦,更扞卫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让“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的病情急剧恶化,不得不前往日本治疗。1916年11月8日,这位年仅34岁的护国英雄在福冈病逝。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我统率滇之护**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

蔡锷的一生,如流星般短暂却璀璨。他既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是坚定的共和卫士。梁启超评价他:“以一身而系天下之重,卒能成护国之功,其功在社稷,其名在千古。”他在困厄中坚守信念,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用生命扞卫了共和的尊严。护国起义的枪声虽已远去,但蔡锷与护**将士们展现出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永远铭刻在中国近代史上,成为后世敬仰的丰碑。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