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8章 洪宪帝制闹复辟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8章 洪宪帝制闹复辟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12:23: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1859年,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地主家庭。他自幼不喜科举,十三岁便写下“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诗句,显露野心。1876年、1879年两次乡试落第后,他一把火烧了诗文,投笔从戎。

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爆发,袁世凯随淮军吴长庆部入朝平叛。他年仅二十四岁,却敢趁夜色率清军突袭汉城,斩杀乱党,甚至擅自囚禁朝鲜王妃闵氏。朝鲜国王李熙惊叹其“勇毅”,李鸿章则赞他“应变之才”。在朝鲜的十二年里,他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身份,实际掌控朝鲜内政外交,被外媒称为“朝鲜的太上皇”。他在汉城练兵、设电报局、办新式学堂,展现出远超传统官僚的近代化视野,却也因专断跋扈得罪了朝鲜王室与日本势力——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日军突袭汉城,袁世凯化妆成平民连夜逃回天津。

甲午战败后,清廷痛定思痛,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这成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他摒弃湘军、淮军的旧制,照搬德国陆军操典,聘用外国教官,甚至亲自编写《训练操法详晰图说》。新军士兵穿西式军服,练新式步枪,每月饷银直接发到士兵手中(避免将领克扣),入伍誓词里既有“效忠朝廷”,也有“保卫国家”。他深知“兵为将有”的道理,提拔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亲信,将新军打造成“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的私人武装——这支后来的“北洋军”,成了他纵横捭阖的最大依仗。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谭嗣同深夜密访法华寺,劝他举兵包围颐和园,诛杀慈禧。袁世凯当面应承,转身却向直隶总督荣禄告密。变法失败,六君子血染菜市口,而袁世凯则官升工部右侍郎。后世骂他“卖友求荣”,但从他的立场看,彼时维新派既无兵权又缺策略,与慈禧、荣禄的势力相比,无异以卵击石。这让他彻底进入清廷权力核心。

1901年李鸿章病逝前,力荐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他主导清末新政:废科举、办学堂(如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堂)、修铁路、练巡警、设银行,甚至推动地方自治。1905年,他联合张之洞奏请废除科举,终结了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他在天津设立的巡警总局,是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开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曾评价:“袁世凯是清帝国中最有能力的改革者,他的新政比张之洞更彻底,比岑春煊更务实。”

1908年慈禧、光绪相继去世,摄政王载沣以“足疾”为由将袁世凯罢黜,令其回河南彰德“养病”。洹上村的三年里,他表面垂钓、赋诗、与妻妾合影(照片登在《东方杂志》上,营造“归隐”假象),实则通过电报掌控北洋旧部,旁观当时国家形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急召袁世凯复职。他却以“足疾未愈”为由拖延,直到获得钦差大臣、节制海陆各军的全权,才慢吞吞率军南下。抵达孝感后,他按兵不动,一面令冯国璋猛攻汉口震慑革命党,一面派唐绍仪与黄兴秘密谈判。他的算盘打的啪啪响:若清廷不退位,他便“率北洋军助革命党推翻之”;若革命党不给他总统之位,他便“荡平武汉,复我大清”。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袁世凯拟好的《退位诏书》上盖印,诏书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的字样,是他亲笔添加的条件。三天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参议院选举袁世凯继任。

入主北京总统府后,袁世凯的权力**不断膨胀。1913年,宋教仁以国民党领袖身份在国会选举中胜出,主张“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3月20日,上海火车站一声枪响,宋教仁倒在血泊中,临终前仍嘱托黄兴“勿负国民”。尽管凶手武士英与国务秘书洪述祖的供词直指袁世凯,但他矢口否认,反而借机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中国民党议员资格。据《顺天时报》记载,1913年11月4日,军警包围国民党总部。

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总统任期延长至十年,且可无限连任,甚至有权指定继承人——这几乎是“终身总统”的翻版。为巩固权力,他暗杀政敌(如记者黄远生),操控媒体(令《申报》等报刊“凡不利于总统者,一律删改”),还恢复了前清的祭天仪式,自己身着十二章纹礼服,率文武百官跪拜天坛。

最让民众不满得是1915年的“二十一条”。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 ,包括承认日本在山东、满蒙的特权,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顾问等。袁世凯最后虽未全部答应,但已经使他失去民心。

称帝的念头,在袁世凯心中盘桓已久。1915年,他的长子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每日刊登“民众拥戴帝制”的消息,甚至编造“德国支持中国恢复帝制”的假新闻。筹安会杨度等人撰文称:“共和不适中国,唯有帝制能安邦”,各地“请愿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甚至还有“人力车夫请愿团”,都是军警按行业拼凑的“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推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赶制龙袍、玉玺、国歌(歌词“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他或许忘了,三年前他逼迫清帝退位时,曾誓言“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他更没料到,最先反对他的,是他昔日的亲信们。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举起“护国”大旗。这位曾在小站军校听他授课的学生,在讨袁檄文中痛斥:“袁氏以一己之私,叛民国,犯众怒,吾侪昔日受其教诲,今日唯有讨逆,以谢天下!”护**北上入川,北洋军将领段祺瑞、冯国璋按兵不动,甚至暗中联络各省军阀“逼袁取消帝制”。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全国声讨中宣布取消帝制,前后仅八十三天。他试图退回总非常的统之位,却发现已成孤家寡人——各省纷纷独立,就连最亲信的四川将军陈宦、湖南将军汤芗铭也通电“与袁氏断绝关系”。陈宦的电报里“川民乞命,无任迫切”八个字,被袁世凯视为“平生最大之辱”。

6月6日凌晨,袁世凯在中南海病逝。临终前他喃喃自语:“杨度误我……克定误我……”却始终没提自己的野心。据《李宗仁回忆录》记载,这位昔日的“北洋领袖”,最后时刻床头先只摆着一副眼镜、一支笔。他死后,有人说他“窃国大盗”,有人说他“治世能臣”。袁世凯的一生,是近代中国转型期的缩影。他推动的新军编练、废除科举、地方自治等改革,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他逼退清帝,避免了南北分裂,是“结束帝制的功臣”。但他迷信权力、践踏民主,最终因复辟帝制身败名裂,又成了“共和的罪人”。

历史学家唐德刚曾说:“袁世凯是个一流的行政人才,却生在一个需要政治家的时代。他能管好一个省,却管不好一个转型中的国家;他懂军事、懂权谋,却不懂民众想要什么。”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