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82章 吴三桂缢杀永历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82章 吴三桂缢杀永历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4 09:28: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康熙元年(1662年)正月,昆明城篦子坡(今昆明逼死坡)的老槐树上挂着冰凌。吴三桂站在坡下的刑场边,手里把玩着一枚玉扳指——这是他刚从永历帝行李里搜出来的,上面刻着“永乐年制”,曾经是朱棣的御用品。

三天前,清廷的“处决令”到了昆明:“将朱由榔就地正法,以绝后患。”兵部尚书爱星阿原本主张“献俘北京”,让顺治帝(此时实际掌权的是鳌拜等辅政大臣)亲自处置,可吴三桂坚持“就地正法”,理由是“滇(diān,云南简称)地偏远,恐生变故”——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怕的是永历帝到了北京,当着满朝文武揭露他这个“前明总兵”如何叛主求荣。

刑场周围被清军严密布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刀枪林立,连只鸟都飞不进去。可城墙外、山坡上,挤满了偷偷来看的百姓。昆明人大多是明军后裔,当年沐英镇守云南时,带来的中原百姓在此繁衍生息,他们不是来看热闹,是想给这位亡国之君送最后一程。

“带上来!”吴三桂对着身边的参将吼了一声,声音有些发飘。他今天特意穿了件簇新的亲王蟒袍,红得刺眼,可越想挺直腰杆,越觉得背后发凉——人群里那些目光,有愤怒,有鄙夷,有不屑,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

永历帝被两个士兵架着走过来,身上的龙袍早就被撕扯得不成样子,露出里面打补丁的内衣。他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沾着泥,可脚步却很稳,没有丝毫踉跄。走到吴三桂面前时,他停下脚步,冷冷地盯着对方。

“朱由榔,你还有何话可说?”吴三桂故意提高声音,想掩饰心虚。

永历帝没看他,反而转向围观的百姓,拱了拱手:“昆明父老,朕无能,没能守住大明江山,让你们受苦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放肆!”吴三桂气得脸色铁青,“死到临头还敢蛊惑人心!”他对刽子手使了个眼色,“动手!”

按清廷的旨意,本是要“凌迟处死”,可吴三桂临时改了主意,让用“缢杀”——不是仁慈,是怕凌迟会激起民变,更怕永历帝在刑场上痛骂自己。刽子手抖开一条白绫,刚要上前,却被永历帝拦住了。

“等等。”永历帝整理了一下破烂的龙袍,对吴三桂说,“朕有三个要求,你若答应,朕便死;不答应,朕就站在这里,让天下人看看你是如何弑君的。”

吴三桂咬着牙:“你说。”

“第一,”永历帝竖起一根手指,“朕乃大明天子,死也要穿完整的龙袍。”吴三桂让人取来一件备用的龙袍,虽然也是旧的,却还算完整。

“第二,”他竖起第二根手指,“善待随行的宫女太监,他们都是无辜之人。”吴三桂不耐烦地挥挥手,算是答应。

“第三,”永历帝望着北方,“朕死后,坟墓前只须种一棵柏树,让它向着北京的方向生长。”吴三桂冷哼一声:“准了。”

永历帝穿上龙袍,虽然不合身,却突然有了几分帝王气象。他走到老槐树下,望着城墙外的滇池,那里曾是南明水师操练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几艘渔船。他想起二十年前在肇庆登基时,瞿式耜对他说:“陛下,江山在德不在险。”那时他不懂,现在懂了,却太晚了。

“朕,朱由榔,于今日殉国。”他对着北方磕了三个头,“愧对太祖高皇帝,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天下百姓!”说完,他自己将白绫套在脖子上,对刽子手说:“动手吧。”

刽子手犹豫了一下,猛地收紧白绫。永历帝的身体挣扎了几下,很快就不动了。太子朱慈煊扑上去想救,被士兵死死按住,这孩子对着吴三桂哭喊:“你这个汉奸!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吴三桂闭上眼睛,挥手示意:“一起……处置了。”

十岁的太子就这样死在了父亲身边。围观的百姓鸦雀无声,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大明亡了”,接着哭声像潮水般蔓延开来,连清军士兵都低下了头——他们中不少人是前明降兵,此刻心里五味杂陈。

吴三桂转身就走,不敢回头。他听见身后有人在骂“汉奸”,有人在哭“先帝”,那些声音像鞭子一样抽在他背上。

永历帝的遗体被草草埋在篦子坡旁的荒地里,没有墓碑,只有百姓偷偷种的那棵柏树。

消息传到云南边境,李定国正在勐腊(mèng là)养病,听到永历帝死讯,一口血喷在地图上,对着昆明的方向哭道:“陛下!臣无能,没能救您啊!”他一病不起,临终前对儿子李嗣兴说:“宁死荒徼,勿降也!”(《西南纪事》)可李嗣兴后来还是降了清,大西军的抗清火种彻底熄灭。

在台湾的郑成功也听说了噩耗。这位“国姓爷”当时正围攻荷兰人占据的热兰遮城(今台南安平古堡),得知永历帝殉国,他穿上孝服,对着西南方向哭了三天三夜,病情加重,没过几个月就去世了。临终前,他喊着“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了自己的脸——南明最后的两位擎天柱,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了。

历史学家说,永历帝的死,标志着南明政权的彻底覆灭。从弘光到永历,十八年间,南明先后出现了四个政权,却始终没能团结起来,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有人怪弘光帝荒淫,有人怪郑芝龙叛降,有人怪孙可望内讧,可归根结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当一个王朝失去了民心,失去了骨气,就算有再多忠臣良将,也回天乏术。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