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2章 南宫复辟英宗归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2章 南宫复辟英宗归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的夜,北京城飘起了细碎的雪。南宫的墙头上,几株老梅被雪压得低低的,花瓣落在结冰的护城河上,像撒了一把碎胭脂。看守南宫的侍卫张诚缩在门房里烤火,手里的酒葫芦已经空了大半,眼神却始终没离开那扇朱漆大门——门轴早就被工部的人用铅灌死了,锁芯里还塞着半块生铁,据说这是景泰帝特意下的旨,怕里面那位“太上皇”夜里跑出来。

“张大哥,你说里面那位,今晚会不会睡不着?”新来的小侍卫搓着冻红的手,往火堆里添了根柴。他上个月刚从宣府调过来,听说这位太上皇就是当年在土木堡被俘的英宗。

张诚瞥了他一眼,呷了口残酒:“睡不睡得着,关咱们屁事。昨儿个宫里来的公公说了,万岁爷(指景泰帝朱祁钰)病得厉害,连早朝都免了,现在内阁的人都在东阁守着,谁还有心思管南宫的事?”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张诚猛地站起来,抄起门边的腰刀:“谁?”

黑暗里闪出几个骑马的人影,为首的是个穿蟒袍的武将,腰上挂着“镇朔大将军”的金牌,正是武清侯石亨。他身后跟着的人都裹着披风,看不清脸面,只有马蹄踏在雪地上的声音格外清晰。

“是咱家,慌什么!”石亨的声音带着酒气,他翻身下马,从怀里掏出一块腰牌,“奉太后懿旨,有要事面见太上皇。”

张诚看着腰牌上的鎏金大字,心里犯嘀咕:这南宫除了每月初一十五派太监来送些吃食,平时连只鸟都飞不进来,怎么会突然有懿旨?他刚想开口询问,石亨身后的一个小吏突然上前,塞给他一锭银子,沉甸甸的足有五两。

“兄弟通融一下,”小吏笑眯眯的,正是太常寺卿徐有贞,“里面的事办完,还有重谢。”

张诚掂着银子,心里的疑窦消了大半。他知道石亨是景泰帝的心腹,上个月还陪着皇帝在南郊祭天,想来不会有假。“那……那门打不开啊,锁被灌了铅。”

“这点小事还用你说?”石亨挥挥手,身后立刻跑出两个壮汉,手里拿着大锤和钢钎。“哐当”几声巨响,那扇坚固的朱漆门被砸开一个大洞,木屑混着雪沫子飞了起来。

石亨带头钻了进去,徐有贞和几个侍卫紧随其后。南宫里黑漆漆的,只有正屋的窗纸透着一点微光。石亨走到窗下,压低声音喊道:“太上皇,臣石亨,特来迎驾!”

屋里的灯晃了晃,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英宗朱祁镇穿着一件半旧的青布棉袍,头发用一根木簪绾着,脸上带着几分惊讶,更多的却是平静。他身后跟着皇后钱氏,手里还攥着一把剪刀,显然是被外面的动静惊醒的。

“石将军深夜闯宫,不怕被治罪吗?”朱祁镇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被软禁在这南宫已经七年。

“陛下!”石亨“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臣等忍无可忍!万岁爷病重,东宫未定,徐有贞大人夜观天象,见紫微星移位,知天命在陛下,特来请陛下复位!”

朱祁镇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石亨,扫过旁边拱手而立的徐有贞,最后落在钱皇后身上。钱氏轻轻捏了捏他的手,眼里闪着泪光。七年前,她为了等他回来,哭瞎了一只眼睛,跪在佛前磕破了头,如今这双手还留着当时的伤疤。

“你们……你们可知这是谋逆大罪?”朱祁镇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害怕,而是激动。

“若能迎陛下复位,死又何惧!”徐有贞上前一步,手里拿着一份早已写好的诏书,“臣等已联络了京营总兵官张軏、司礼监太监曹吉祥,宫里的侍卫都换成了自己人。只要陛下点头,今夜就能重回奉天殿!”

朱祁镇看着徐有贞手里的诏书,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他突然想起七年前被瓦剌俘虏的日子,也先太师拿着他的御宝去骗开城门,守城的将领却在城楼上喊:“新皇已立,此非我主!”那时他就明白,帝王的尊荣就像沙滩上的城堡,潮水一来就会崩塌,可只要有人肯捧,就能重建起来。

“好。”他点点头,“朕随你们去。”

徐有贞赶紧从包袱里拿出一件龙袍,是早就预备好的。朱祁镇穿上龙袍,虽然七年没穿,却依旧合身。钱皇后帮他系好玉带,低声道:“陛下保重,臣妾在这儿等您回来。”

一行人从破洞里钻出来,石亨早已备好了轿子。朱祁镇刚要上轿,徐有贞突然拉住他:“陛下,还有一事。”他指着天上的星象,“您看那紫微垣,帝星旁有客星犯主,今夜行事,需得快准狠,若遇阻拦,格杀勿论!”

朱祁镇抬头望去,只见漫天风雪中,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北,一颗明亮的星辰正在紫微垣旁闪烁。他想起小时候钦天监监正给他讲的星象图,说那颗星叫“天狼星”,主兵戈之事。“朕知道了。”

轿子抬得飞快,沿着宫墙根的小路往东华门去。路过御花园时,突然遇到一队巡逻的禁军。领头的校尉举着火把喝问:“什么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瞎了你的狗眼!”石亨掀开轿帘,露出朱祁镇的龙袍一角,“这是太上皇,奉太后懿旨入宫,你敢阻拦?”

校尉吓得赶紧跪下,火把掉在雪地里,火苗滋滋地灭了。轿子继续前行,徐有贞低声道:“将军做得好,就是要这样。”

东华门的守卫显然早有准备,见轿子过来,立刻打开城门。一行人直奔奉天殿,殿外的侍卫看到朱祁镇,都惊呆了。

“还不快参见陛下!”徐有贞大喊。

侍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跪还是不该跪。就在这时,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带着一群小太监跑了过来,他尖着嗓子喊:“奉孙太后懿旨,恭迎英宗皇帝复位!百官即刻上殿朝贺!”

有了太监的吆喝,侍卫们才反应过来,纷纷跪下磕头。朱祁镇走上丹陛,坐在那把熟悉的龙椅上。

徐有贞跑到午门,敲响了景阳钟。钟声穿过风雪,传遍了整个北京城。住在东长安街的吏部尚书王直被钟声惊醒,披衣出门时,正撞见翰林院编修李贤。“李大人,这时候敲钟,是出了什么事?”

李贤脸色凝重:“方才见石亨带兵入宫,恐怕……恐怕是南宫那边有动静了。”

两人赶到奉天殿时,只见朱祁镇已经端坐在宝座上,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站在阶下,脸上满是得意。王直愣在原地,手里的朝笏掉在地上——他昨天还在景泰帝的病榻前伺候,皇帝虽然病重,却还能说几句话,怎么一夜之间就变了天?

“王尚书来了?”朱祁镇看着他,语气淡淡的,“七年不见,王大人老了不少啊。”

王直这才回过神,赶紧跪下:“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陆续赶到,见此情景,都明白了发生了什么。有人震惊,有人惶恐,有人则面露喜色。大学士陈循刚想开口说话,徐有贞突然上前一步:“陛下,景泰帝病重,恐难理政,当废为郕王,迁居西苑。”

朱祁镇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准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兵部尚书于谦闻讯赶来,他穿着一身便服,头发都没梳整齐,见到朱祁镇,愣了愣,随即跪下:“臣于谦参见陛下。”

朱祁镇看着于谦,这个当年力主立景泰帝、打赢北京保卫战的功臣,此刻低着头,脊梁却挺得笔直。“于尚书辛苦了,”朱祁镇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你在景泰朝做了不少事,朕都知道。”

于谦叩了个头,没说话。他心里清楚,这场复辟来得蹊跷,昨夜他还在值班房批阅军报,丝毫没有察觉动静,显然宫里的人早就串通好了。

朝贺的仪式草草结束,朱祁镇宣布改元天顺,大赦天下。当诏书念到“擒获奸佞,以正国法”时,徐有贞悄悄看了于谦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退朝后,朱祁镇回到南宫接钱皇后。看着满地狼藉的院子和被砸坏的大门,他对石亨说:“这门不用修了,留着,让后人看看。”

钱皇后见到他,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陛下真的回来了。”

“回来了。”朱祁镇握住她的手,这双手粗糙而温暖,“以后再也没人能把我们分开了。”

他们走后,南宫的老太监收拾残局时,在墙角发现了一个破旧的风筝。那是去年清明节,朱祁镇亲手扎的,上面画着一条龙,龙鳞被风吹得褪色了。老太监叹了口气,把风筝扔进火堆,火苗舔舐着纸龙,像在吞噬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天顺元年正月十七的太阳,终于穿透了风雪,照在奉天殿的琉璃瓦上,金光闪闪。朱祁镇站在丹陛上,望着前来朝贺的百官,心里却想起昨夜石亨的话:“景泰帝在西苑听闻陛下复位,气得从床上摔了下来,口吐鲜血。”

远处的西苑里,朱祁钰躺在病榻上,看着窗纸上的日影一点点移动。小太监进来禀报:“万岁爷,宫里来的人说,太上皇……不,英宗皇帝已经下旨,废您为郕王,还说……”

“还说什么?”朱祁钰的声音气若游丝。

“还说要查北京保卫战时的‘功过’。”

朱祁钰突然笑了起来,笑得咳嗽不止,咳出的血染红了雪白的枕巾。“功过……他倒记得功过……”他想起七年前,自己临危受命,守着这座摇摇欲坠的北京城,那时谁又能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窗外的梅花被风吹落,飘进屋里,落在朱祁钰的脸上,像一滴冰冷的泪。他闭上眼睛,最后想起的,是正统十四年那个秋天,哥哥朱祁镇亲征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弟弟,京城就交给你了,等我回来。”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