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龙战鄱阳湖定基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章 龙战鄱阳湖定基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东边的太阳刚露头,就被漫天的硝烟遮了大半,水面上漂着折断的桅杆、烧焦的木板,还有浮尸——穿着红巾军号服的,戴着陈字将旗的,密密麻麻,把碧绿的湖水染成了暗红。

这场仗,打了整整三十六天。

要讲清楚鄱阳湖的厮杀,得先说说这两个主角:朱元璋和陈友谅。这俩人就像两头猛虎,都盯着“天下”这块肥肉,不斗到你死我活是不会罢休的。

陈友谅,沔阳(今湖北仙桃)人,渔民出身。《明史·陈友谅传》说他“姿貌丰伟,膂力过人”,长得壮,力气大,还读过点书,当过元朝的小吏。但这人最大的特点是狠——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他跟着徐寿辉起义,后来觉得徐寿辉碍眼,直接带兵闯进帅府,把徐寿辉的脑袋用铁锤砸烂了(《明实录》载“友谅使人弑寿辉于太平”),自己称帝,国号“汉”。

朱元璋对他的评价很到位:“友谅剽(piāo)而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意思是陈友谅像头没脑子的猛虎,骄傲自大,而张士诚(另一个割据势力)则像只缩头乌龟,成不了大事。所以朱元璋早就认定,要统一天下,先得干掉陈友谅。

这俩人的梁子早就结下了。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带着巨舰顺江而下,想偷袭朱元璋的老巢应天(今南京)。朱元璋用了刘基(刘伯温)的计策,让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诈降,把他骗到龙湾(今南京下关一带),打了场伏击战,陈友谅坐船都被抢走了,光着脚才跑回江州(今江西九江)。

吃了亏的陈友谅没消停,天天琢磨着报仇。他下令造更大的船,《明史》里说这些船“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不相闻,舳舻(zhú lú,船只)数十里”——简单说就是水上堡垒,船高得像楼,刷着红漆,船上能跑马,几十里地都能看见连成一片的船队,看着就吓人。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带着六十万大军(号称,实际三十万左右),驾着这些巨舰,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他为啥打洪都?因为这地方是朱元璋的江西门户,拿下洪都,就能直插朱元璋的腹地。

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这小子平时是个纨绔子弟,《明实录》说他“骄淫暴横”,天天喝酒玩女人,把洪都的官妓都招到府里。朱元璋听说了,气得骂他“不成器”。可谁也没想到,这货打起仗来猛的一匹。

陈友谅的巨舰停在赣江里,士兵顺着云梯往上爬,朱文正就带着人往下扔石头、浇滚油。陈友谅攻东门,朱文正就守东门;攻西门,他就跑到西门,《明史·朱文正传》说他“身先士卒,昼夜不解甲”,眼睛熬得通红,嗓子喊得沙哑,硬是把洪都守了八十五天。

这八十五天太关键了。朱元璋当时正在打张士诚,听到洪都被围,赶紧撤军回援。七月初六,他带着二十万大军(兵力比陈友谅少一半)到达湖口(鄱阳湖入长江口),把陈友谅的退路堵死了——这下成了关门打狗。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也不打洪都了,撤兵到鄱阳湖,跟朱元璋决战。他心里估计挺得意:你的船小,我的船大,看我怎么碾死你。

七月二十日,鄱阳湖大战正式开打。陈友谅把巨舰排成长蛇阵,首尾相接,像一座水上城墙。朱元璋的船小,仰着头打,根本够不着人家,士兵刚爬到对方船上,就被砍下来,湖水都染红了。第一天打下来,朱元璋这边损失惨重,大将徐达(后来的开国功臣)的船差点被打沉,他自己也差点被流箭射中。

晚上,朱元璋召集那就额头图书馆的一样天天有同仁医院哈哈一样开会,有人说“打不过,跑吧”,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跑?往哪跑?”这时候,部将郭兴说:“陈友谅的船大,转不动,咱们用火攻!”朱元璋一拍大腿:“对呀!当年周瑜不就是这么烧曹操的吗?”

第二天,朱元璋就准备火船。他找了七艘小船,装满芦苇、火药,上面再盖点草,看着像运粮船。等到下午,刮起东北风(天助朱元璋),这七艘船就像七个火球,顺着风往陈友谅的船队冲过去。

陈友谅的士兵还以为是来投降的,正伸着脖子看,火船就撞上来了。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瞬间就把陈友谅的巨舰烧着了。《明实录》记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那些连在一起的巨舰跑都跑不了,士兵要么被烧死,要么跳水里淹死(很多人不会游泳)。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都被烧死了,这俩人是军中猛将,他们一死,汉军(陈友谅的军队)士气掉了一半。

接下来的几天,朱元璋就跟陈友谅耗着。他知道陈友谅人多粮少,耗不起。果然,没过几天,汉军就断粮了,士兵开始抢粮食,军心涣散。陈友谅想突围,八月二十六日,他带着船往湖口冲,朱元璋早就等着他了,两边在泾江口(今安徽宿松)打了最后一场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乱军之中,陈友谅从船窗里探出头指挥,突然一支冷箭射过来,正射中他的眼睛,穿颅而过。《明史·陈友谅传》说他“中流矢死”,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了。汉军一看主帅没了,顿时溃散,朱元璋大获全胜。

打扫战场的时候,朱元璋看着满湖的尸体和烧黑的船板,叹了口气。他后来跟儿子朱标说:“鄱阳湖那仗,我好几次都以为活不成了。”这话不假,当时他的船搁浅,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都快杀到他面前了,是部将韩成穿上他的衣服,假装投降跳湖,才把张定边引开——韩成是替他死的。

这场仗打完,天下的局势就定了。陈友谅的势力基本被消灭,剩下的张士诚、方国珍之流,在朱元璋眼里就是小菜一碟。三年后(1367年),朱元璋灭了张士诚;又过了一年(1368年),他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

所以说,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的“定基之战”。《明史》评价这场仗“奠定了明朝统一的基础”,一点都不夸张。

战后,朱元璋在湖边立了块碑,写着“湖口之战,天亡友谅”。其实哪有什么天亡,不过是自己作死罢了。

朱文正因为守洪都有功,朱元璋想给他封爵,问他“要啥赏赐”。朱文正客气了一句:“叔叔以后当了皇帝,还缺我的吗?先封别人吧。”朱元璋听了挺高兴,就真没给他封。可朱文正后来又后悔了,觉得不公平,竟然想投靠张士诚。朱元璋气得差点杀了他,最后把他软禁在桐城(今安徽桐城),没多久就死了——这小子,真是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