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0章 徐达北伐克大都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30章 徐达北伐克大都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1368年的夏天,通州(今北京通州)城外的高粱地里,元军的哨兵缩着脖子打盹。他们不知道,一支二十万人的明军正踏着晨露逼近,领头的是朱元璋的"头号打手"——徐达。而一百公里外的大都(今北京)皇宫里,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正盯着地图发呆。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时,徐达的北伐军已经在路上走了三个月。

出发前,朱元璋给徐达、常遇春(北伐副帅)发了份"作战说明书",核心就三条:第一,先打山东,断元朝的左臂;第二,再攻河南,拆它的肋骨;第三,最后直扑大都,端它的老窝。还特别嘱咐:"别硬拼,元顺帝要是跑,别追——把他赶跑就行,赶跑了就是大功。"

这话透着老朱的精明。他知道,元朝在北方经营了近百年,蒙古骑兵虽然堕落了,但真逼急了还是能咬人的。而且,把元顺帝赶跑比杀了他好——杀了他,蒙古人可能另立皇帝死磕;赶跑他,就能宣称"元朝亡了",名正言顺地当天下共主。

徐达是个听话的将领。他按朱元璋的剧本走:1367年十二月克济南,山东全境拿下;1368年三月破汴梁(今河南开封),河南归了大明;五月抵潼关(今陕西潼关),堵住关中元军回援的路。到七月,北伐军像一把钳子,稳稳夹住了大都的脖子。

大都慌了。

元顺帝把希望寄托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元末名将),一个是李思齐(元末汉人军阀)。他连发八道圣旨,让两人带兵来救大都。

结果扩廓帖木儿在山西跟明军死磕,抽不开身;李思齐在陕西观望,假装没看见圣旨。元顺帝气得大骂:"养你们这群废物,不如养条狗!"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元顺帝派了个叫也速的将领,带五万兵马守通州——这是大都的最后一道防线,过了通州,就是一马平川的大都。

1368年八月二日,明军抵通州。也速想玩把"空城计",让士兵藏在城里,自己带少量人出城诱敌。徐达看穿了:"这老小子想诈我?"转头对常遇春说:"你带五千骑兵绕到城后,我正面强攻,给他来个前后夹击。"

午时三刻,明军的火炮(朱元璋的"秘密武器",比元军的土炮威力大)响了。炮弹砸在通州城墙上,砖石乱飞。也速正指挥士兵抵抗,突然听见身后喊杀声震天——常遇春的骑兵已经杀进了北门。

元军瞬间崩溃。也速看着漫山遍野的明军,拨马就跑,连盔甲都跑丢了。五万守军死的死、降的降,通州成了明军的囊中之物。

消息传到大都,元顺帝在朝堂上哭了。大臣们吵成一团:有人说"跟明军拼了",有人说"赶紧跑回漠北",还有人说"不如投降"。元顺帝抹了把眼泪,说了句实话:"拼?拿什么拼?跑吧......"

八月四日夜里,大都的建德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悄悄开了道缝。

一辆辆马车借着月光溜出城,车厢里塞满了金银珠宝、后宫嫔妃。元顺帝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裹着貂皮大衣,却觉得浑身发冷。

其实他不是没想过抵抗。大都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十丈,城里还有十万守军。但他心里清楚,这十万守军早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怯薛军"(蒙古禁卫军)了——军官们忙着把家产往漠北转移,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有的还偷偷跟明军暗通款曲,问"投降后给不给活路"。

更要命的是,他自己早就没了斗志。这些年,他要么跟喇嘛学"双修法",要么在宫里造"宫漏"(自动报时的机器),朝政全扔给权臣。有次大臣劝他:"陛下,明军快打过来了,赶紧练兵吧!"他居然说:"天意如此,急也没用。"

逃跑前,元顺帝下了道"罪己诏"(皇帝检讨自己过错的诏书),通篇都是"朕无德天怒人怨"之类的废话,最后加了句"暂避北塞,以图恢复"——说白了就是"我先跑,以后再回来"。

可他没算到,这一跑,就再也没回来。

八月五日清晨,徐达的骑兵抵达大都齐化门(今北京朝阳门)。

城门是开着的,守门的元军早就跑光了,只有几个老百姓趴在门缝上偷看。徐达勒住马,对身后的士兵喊:"朱元璋有令:敢抢老百姓东西的,斩!敢烧房子的,斩!敢杀降兵的,斩!"

明军进城后,街面上的店铺照常开张,卖包子的吆喝声、打铁的叮当声,跟平时没两样。老百姓慢慢放下心来:"这明军,真不一样。"

皇宫里一片狼藉。元顺帝跑得太急,大量财宝,仪仗、甚至皇后的凤冠都没带走。徐达走进大殿,看着空荡荡的龙椅,没坐,只是让人贴了张封条:"大明皇帝令:封存宫殿,等候处置。"

他让人查点户籍,登记粮草,还派人给应天府送了封信:"大都拿下了,元顺帝跑漠北去了。"

消息传到应天府,朱元璋正在跟刘伯温下棋。他拿起棋子,顿了顿,说:"元顺帝跑了?"刘伯温点头:"跑了,带了后宫和宗室,往开平(今内蒙古多伦)方向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元璋没下令追击。他知道,徐达的任务是"克大都",不是"灭蒙古"。蒙古人在漠北经营了几百年,真要追进去,怕是会陷在草原里。而且,把元顺帝赶跑,已经足够让天下人相信:"元朝亡了,现在是大明的天下了。"

《明史》里写这段,只用了一句话:"洪武元年八月庚午,徐达入大都,元顺帝北走。"没有渲染,没有感慨,就像在说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但对元朝来说,这是句号;对蒙古来说,这是逗号——元顺帝在漠北建立"北元",跟明朝死磕了二十年;对朱元璋来说,这是感叹号——从讨饭和尚到坐拥天下,他用了十五年;对徐达来说,这是军功章上最亮的一颗星——他后来被封为"魏国公",死后配享太庙。

站在大都城墙上,徐达望着北方的草原。他知道,这场打了三百年的"金元争霸"(1115-1368),终于在他脚下画上了句点。女真人建立的金朝(1115-1234)灭了辽、逼死了宋,蒙古人建立的元朝(1271-1368)灭了金、吞了宋,最后被汉人建立的明朝赶跑。

历史就像个轮回,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轮到退场时,总有人不甘,有人无奈,有人仓皇。元顺帝在草原上写诗:"失我大都兮,冬无宁处",字里行间全是落魄;而朱元璋在应天府的宫殿里,正忙着给子孙后代制定"治国规矩",眼里满是对未来的盘算。

三百年铁血纷争,终以一座城池的易手落幕。至于那些留在史书里的名字——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浪花,拍打过岸边,终究会归于平静。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