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7章 燕铁木儿掌朝政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7章 燕铁木儿掌朝政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1328年的秋天,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的金銮殿里,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的尸体还没凉透,大都(今北京)的皇宫已经刀光剑影。一个叫燕铁木儿的男人,正踩着泰定帝的尸骨,在权力的棋盘上疯狂落子。

这一年,距离忽必烈开国建元(1271年)刚过五十七年,距离元武宗海山去世(1311年)才十七年。帝国的龙椅像个烫手的山芋,谁坐上去都硌得慌——泰定帝自己就是靠政变上台的,如今他一死,轮到别人来抢了。

燕铁木儿不是一般人。他是钦察人(中亚游牧部族),爷爷是跟着成吉思汗打天下的老兵,爹是武宗海山的亲信。他本人更牛,从少年时就跟着武宗混,后来成了"佥(qiān,兼任)枢密院事",手里攥着大都的禁军兵权——这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枪杆子硬得很。

泰定帝死在八月,消息传到大都时,燕铁木儿正在枢密院值班。他没哭,反而召集了十七个心腹,关起门来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武宗皇帝待我恩重如山,如今他的儿子们在外漂泊,泰定帝的崽子凭什么占着皇位?今晚就动手!"

当晚三更,大都的城门被悄悄锁死。燕铁木儿带着人冲进皇宫,把泰定帝留下的几个大臣捆了个结实。有个叫乌伯都剌的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部长)还想挣扎,被燕铁木儿一脚踹翻:"先帝(武宗)的天下,轮得到你们这群奴才做主?"

第二天一早,大都的官员被赶到皇宫前的广场上。燕铁木儿披甲持剑站在高台上,嗓门比打雷还响:"泰定帝得位不正,如今他死了,咱们得请武宗皇帝的儿子回来继位!谁不服,这把剑可不答应!"

底下的官员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吱声。他们知道,这不是商量,是通知。泰定帝的亲信早就被连夜砍了,现在站出来反对,纯属嫌命长。

燕铁木儿要立的"武宗儿子",是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此时这位皇子正在江陵(今湖北荆州)当"闲散王爷",接到消息时,估计正对着长江钓鱼。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突然成了皇位候选人。

但燕铁木儿没等他反应,直接派了一队禁军去接人,顺便放了句狠话:"路上谁敢挡道,格杀勿论!"

就在大都忙着拥立图帖睦尔的时候,上都那边也没闲着。

泰定帝的亲信大臣倒剌沙觉得不能吃亏,干脆把泰定帝的儿子阿速吉八推上了皇位,改元"天顺",史称天顺帝。这孩子当时才九岁,说白了就是个挡箭牌——倒剌沙自己想掌权。

一个帝国,两个皇帝,这架必须打。历史上管这叫"两都之争"。

上都军首先动手,派了一支队伍南下,目标直指大都。燕铁木儿早就等着这一刻,他亲自带兵北上迎敌。这位老兄虽然是文官出身(枢密院是管军事的文官机构),但打起仗来比武将还厉害。

通州(今北京通州)一战,上都军列阵十里,看着挺吓人。燕铁木儿一马当先,提着刀就冲了过去,身后的钦察骑兵(他老家的部族兵)嗷嗷叫着跟上来。上都军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阵型瞬间被冲垮,跑慢的全成了刀下鬼。

居庸关(今北京昌平)之战更精彩。上都军想抄近路偷袭大都,被燕铁木儿堵在关下。当时天降大雪,能见度不足十米。燕铁木儿让人点燃火把,自己带着三十个骑兵摸进敌营,大喊:"燕铁木儿来了!"上都军以为被包围,乱成一锅粥,自相踩踏死了好几千。

打到十一月,上都撑不住了。倒剌沙一看大势已去,捧着玉玺出城投降。至于那个九岁的天顺帝,打仗的时候就没人管了,后来下落不明——多半是死在乱军里了。

两都之争打了四个月,死了上万人。燕铁木儿站在上都的废墟上,用敌人的血给自己的权力镀了层金。

图帖睦尔在大都登基,是为元文宗。他刚坐上龙椅,燕铁木儿就捧着奏折来了:"陛下,您哥哥和世?(hé shì shùn)还在漠北呢。他是武宗长子,按规矩,皇位该是他的。"

文宗心里咯噔一下。和世?是武宗的大儿子,当年因为宫廷斗争,被流放到察合台汗国(今中亚地区),已经漂泊了十几年。燕铁木儿这话,听着是讲规矩,其实是在试探——他怕和世?回来后,自己的权力被削弱。

文宗想了想,下了道诏书:"朕本不想当皇帝,现在大哥回来了,朕马上把皇位让给他。"

这道诏书送到漠北,和世?高兴坏了。他一路南下,沿途的蒙古王公都来朝拜,队伍越走越壮大。1329年正月,和世?在和林(今蒙古国哈拉和林)登基,是为元明宗。

明宗派使者去大都,说:"让文宗当皇太子,燕铁木儿当太师(最高荣誉官)。"表面上给足了面子,其实是想慢慢收权。

燕铁木儿慌了。他跟着文宗打天下,手里的权力都是文宗给的,要是明宗真站稳脚跟,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被收拾了。他偷偷去找文宗:"陛下,明宗要是来了,咱们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文宗没说话,但眼神里的犹豫出卖了他。

1329年八月,明宗的队伍走到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文宗带着燕铁木儿赶来"朝拜"。兄弟俩见面,表面上兄友弟恭,暗地里各怀鬼胎。

明宗设宴招待文宗,燕铁木儿作陪。席间,明宗说:"朕在漠北听说,燕太师劳苦功高,赏你点什么好呢?"燕铁木儿赶紧跪下:"臣只求陛下圣安,不敢要赏赐。"心里却在打鼓——这是要查我的账啊。

三天后,明宗突然"暴崩(突然死亡)"。《元史》里只写了"天历二年八月六日,明宗崩",没说原因。但后人都知道,这是燕铁木儿和文宗搞的鬼——多半是在酒里下了毒。

明宗一死,文宗"悲痛欲绝",抱着明宗的尸体哭了三天三夜,然后"无奈"地再次登基。

这次没人敢说闲话了。燕铁木儿被封为"太平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允许开设府署,待遇同三公)",手里握着军权、行政权、司法权,成了帝国实际的掌舵人。

燕铁木儿的日子,过得比皇帝还滋润。

他在大都建了座王府,比皇宫还豪华。里面养了几百个姬妾,光宗室公主(皇帝的姐妹、女儿)就娶了四十多个。有次他过生日,大臣们去送礼,看到王府里的金银珠宝堆成山,丝绸布匹像瀑布一样挂着,都看傻了。

他每天早上进宫,文宗都得站起来迎接;他说东,没人敢说西。有个叫伯颜(不是后来那个灭宋的伯颜)的大臣,因为跟他意见不合,第二天就被罢官流放。官场里流行一句话:"宁得罪皇帝,不得罪太平王。"

更夸张的是,他连皇帝的婚事都要管。文宗想立个皇后,燕铁木儿说:"我女儿好,就立她吧。"文宗只能点头。后来他又把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文宗的儿子,成了双重国丈。

当时有个外国使者来朝贡,回去写了本书,说:"元朝有两个皇帝,一个坐龙椅,一个管天下。坐龙椅的怕管天下的。"

1333年,燕铁木儿病了。不是什么大病,就是纵欲过度加喝酒太多,身体垮了。他躺在床上,看着床边堆积如山的药,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还是个跟着武宗打猎的少年,那时候虽然穷,但睡得踏实。

弥留之际,文宗来看他。他拉着文宗的手,说:"陛下,臣不行了。以后的事,您多保重......"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燕铁木儿死了,朝野上下松了口气。但他留下的烂摊子没人收拾:朝廷里全是他的亲信,地方上的军官多半是他提拔的,国库被他挥霍得差不多了,百姓早就怨声载道。

更要命的是,文宗因为害死哥哥,心里一直不安,没几年也病死了,死前留下遗诏:"让明宗的儿子继位。"

1333年,明宗的次子妥懽帖睦尔登基,是为元顺帝。这位皇帝后来成了元朝的末代皇帝,而他接手的帝国,早已被燕铁木儿的专权蛀空了根基。

燕铁木儿这辈子,靠政变发家,靠战争夺权,靠专权享乐。他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却不知道权力这东西,终究是要还的。就像大都城里那座他亲自督建的太平王府,几十年后被红巾军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连块砖都没剩下。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