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7章 南唐李昪创盛世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7章 南唐李昪创盛世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濠州(今安徽凤阳)战火纷飞,一个八岁孤儿蜷缩在破庙角落,身上仅裹着半片芦席。他叫徐知诰,本姓李,父亲在战乱中失踪,母亲病亡后便四处流浪。这日,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率军路过,见这孩童虽衣衫褴褛,却双目如炬,便问:"小儿可愿跟我从军?"孩童叩头道:"若能活命,愿为将军执鞭坠镫。"(《钓矶立谈》)

这孩童便是日后的南唐开国皇帝李昪(biàn)。杨行密将他带回军中,却发现自己的儿子们都嫉妒这孤儿受宠。《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载:"行密谓其长子渥曰:'此儿顾视非常,他日必为汝辈所忌。'"于是将他送给心腹大将徐温收养,改名徐知诰。徐温妻子李氏见他相貌奇伟,惊道:"此儿额上有北斗七星纹,乃大贵之相!"(《十国春秋》)

徐知诰侍奉徐温极为恭谨。有次徐温醉酒归府,怒斥道:"我哪来你这样的儿子!"徐知诰跪地叩首:"父怒,子不敢辞。"次日徐温酒醒,见他仍跪在原地,大为感动。他不仅悉心照料徐温起居,还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尤其精通《春秋》与《孙子兵法》。徐温常对人说:"此儿虽非我出,却胜似亲儿。"(《资治通鉴》)

天佑七年(910年),徐温执掌南吴政权,任命徐知诰为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赴任前,徐温告诫:"昇州乃江南要地,汝当善治之。"徐知诰到任后,轻徭薄赋,招抚流民,不到三年,昇州"军储丰羡,城郭完固"(《旧五代史》)。他还修建学馆,亲自授课,时人赞曰:"昇州百姓,皆沐徐公教化。"

徐温之子徐知询嫉妒兄长功绩,多次在父亲面前进谗言。徐知诰得知后,竟故意"染病"数月,面黄肌瘦,连走路都需人搀扶。《南唐近事》记载:"知诰于府中筑'养疴馆',屏退左右,唯留一哑仆侍疾。"徐温亲自探望,见他病入膏肓,遂不再猜忌。暗地里,徐知诰却通过哑仆传递密信,遥控政务,将徐知询的亲信一一调离。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病逝,徐知询欲夺继承权。徐知诰突然"病愈",率亲兵控制广陵(今江苏扬州)城,拿出徐温"遗诏":"知诰仁孝,可继吾位。"(《续资治通鉴长编》)徐知询不服,率军讨伐,却在阵前被徐知诰当众质问:"父丧未寒,汝欲何为?"士兵闻言,纷纷倒戈。徐知询众叛亲离,只得束手就擒。

掌握南吴政权后,徐知诰开始筹划称帝。他深知自己是养子,缺乏正统性,便命谋士考证族谱,最终"发现"自己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后裔。《旧五代史》载其诏书曰:"朕本李氏子,遭世乱,赖徐公收养。今宜复姓李氏,改名昪,以奉唐祀。"为坐实身份,他派人在洛阳找到唐室旧臣,编造"先祖牌位",还重修唐陵,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昇元元年(937年),李昪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登基大典上,他身着唐高祖李渊的画像,泣曰:"臣昪不才,愿复大唐荣光。"(《十国春秋》)为收揽人心,他下诏:"凡唐室宗亲,皆可入朝为官;天下姓李氏者,免役三年。"这一举措迅速赢得江南士族支持,连吴越国钱氏都遣使祝贺。

李昪称帝后,推行"息兵安民"政策。他颁布《劝农诏》:"民间有能开垦荒田者,三年不征税;有能兴修水利者,赏帛百匹。"(《南唐书》)在他的推动下,南唐修建了着名的"扞海塘",根治了太湖流域的水患,使得"京畿之地,亩收三石"。《资治通鉴》记载,昇元年间"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

为发展文化,李昪在金陵设立"国子监",亲自选拔学者校订《九经》;又建"澄心堂",收集图书十余万卷,其藏书量远超同时期的中原王朝。他还创立"画院",招纳顾闳中、周文矩等画家,开创了影响后世的"南唐画派"。当时的金陵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俨然成为南方文化中心。

李昪生活极为节俭。《钓矶立谈》记载,他日常饮食"不过数器,肉不过一味",龙袍上甚至有补丁。有次,侍臣进献珍宝,他怒道:"珠玉非急用之物,何异于人主好声色?"当即命人将珍宝沉入玄武湖。这种节俭作风影响了整个南唐宫廷,直到其子李璟继位初期,仍保持着清廉之风。

昇元七年(943年),李昪突然迷上炼丹术。他听信方士所言,服用"仙丹"后,身体日渐消瘦,性情也变得暴躁。《南唐书》载:"上服金丹,常燥渴,饮水数斗不止,四肢浮肿。"太医进谏:"金丹乃水银所炼,久服必伤肝肾。"李昪却怒道:"秦皇、汉武皆求仙,岂虚言哉?"

临终前,李昪召太子李璟至榻前,手指金陵城地图道:"汝当牢记:北敌(后晋)不足惧,唯吴越与闽国需慎防。若能守此三州(指淮南、江南、江西),可保社稷百年。"(《续资治通鉴》)说罢,取出一个锦盒:"内有唐室传国玉玺,汝当善守之。"李璟打开锦盒,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卷《贞观政要》,方知父亲深意——治国之道,不在玉玺,而在仁政。

李昪从流浪孤儿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堪称五代十国的励志典范。他建立的南唐,在战乱频仍的时代里,为江南百姓创造了近三十年的和平盛世。其治国方略深刻影响了后世,甚至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感叹:"吾观南唐诏书,皆出于圣人之言,李昪真贤主也。"(《涑水记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