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8章 荒宅魂遇三更月 冥府情牵九回肠

“尘缘未了恨难平,魂断香消意更凝。

三尺素绫牵旧梦,一弯冷月照新茔。

青灯影里啼鹃血,锦字书中寄雁翎。

莫道幽冥无觅处,相思能唤故人灵。”

列位看官, 这章咱要讲一段奇情异事,说的是书生李章武与亡妇魂魄再续前缘,真个是“人鬼殊途情未断,阴阳两隔意相连”。这故事出自中唐李景亮笔下,道来令人唏嘘不已。列位且稳坐茶盏,听在下细说这《李章武传》——

话说中唐贞元年间,长安有一书生,姓李,名章武,表字飞卿。这李章武生得是丰神俊朗,饱读诗书,更兼擅长书画,尤精鉴赏古物,在京中颇有才名。只是此人性情孤高,不喜钻营,虽有报国之心,却屡试不第,索性遍游天下,寻访古迹,以遣怀才不遇之愁。

这年深秋,李章武闻说华州(今陕西华县)乃古郑国之地,风物淳厚,便打点行囊,乘一匹青骡,望华州而来。一路行来,但见黄叶飘零,西风萧瑟,正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到得华州城中,寻了家客栈住下,次日便欲往城外寻访古寺。恰在此时,忽有故友书信相邀,言城外有一王氏旧宅,原是前朝官宦府邸,内多古物,可作鉴赏。李章武闻言大喜,当即备马出城。

这王氏旧宅坐落于华州东郭,虽历经岁月,仍可见当年气派——门前石狮斑驳,照壁青砖隐现龙凤图案,只是朱漆大门半掩,荒草丛生,透着几分萧瑟。李章武叩门良久,方有一老妪拄杖开门,见是生人,便问来意。李章武自报姓名,言是慕宅中古物而来,愿出银钱借宿观览。老妪沉吟道:“我家主母早逝,公子们又多在外任官,此宅久无人居,甚是荒凉,公子若不嫌弃,便请自便吧。”说罢,引李章武入内。

穿过三重院落,但见庭中梧桐叶落满地,廊下蛛网横结,果然是荒废景象。老妪引他至东跨院一间厢房,道:“公子且住此处,若需何物,唤老身便是。”说罢自去了。李章武放下行囊,见室内陈设虽旧,却干净整齐,墙上挂着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眉如远黛,眼若秋水,嘴角含一抹淡淡愁绪,竟似活了一般。李章武素来爱画,不禁近前细看,只见落款处题着“王氏真娘自绘”六字,心中暗道:“不想此宅原主竟是位才女。”

当晚,李章武掌灯读书,忽闻窗外有环佩轻响,若有若无。他只当是风声,并未在意。待至三更时分,忽觉一阵异香袭来,清雅幽远,非兰非麝。正疑惑间,房门竟“呀”地一声自开,只见月光下立着一位女子,身着淡绿罗裙,云鬓高耸,正是墙上仕女图中之人!

李章武虽为书生,却非胆小之辈,见状虽惊,却拱手问道:“敢问娘子是何人?深夜至此,有何见教?”那女子盈盈一拜,声音婉转如莺啼:“妾身王氏真娘,此宅旧主也。闻公子乃风雅之士,宿于寒舍,故不揣冒昧,前来相见。”说罢,抬眼望他,眸光似水,竟无半分鬼气。

李章武见她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心中疑虑顿消,忙请她入座。二人对坐灯前,谈诗论画,竟如旧识。真娘言及家中旧事,称自己嫁与王氏后,未及三载便染病身故,心中常念此宅风物,故魂魄不散,留连于此。李章武闻言叹息,又见她谈吐不俗,才情过人,不由心生爱慕。真娘亦见李章武丰神俊朗,学识渊博,亦含情脉脉。直至五更鸡啼,真娘方起身告辞,临行前取下腕上一只白玉手镯,道:“此乃妾身平日所佩,今赠公子,以表相见之缘。”李章武亦解下腰间紫袍玉带钩,道:“此物虽非至宝,愿与娘子为信物。”

真娘接了带钩,回眸一笑,刹那间香风散尽,人已不见。李章武手握玉镯,只觉触手温润,恍若一梦。次日起身,见桌上果有一只白玉镯,方知昨夜并非虚幻。正是:“不意荒宅逢佳丽,缘定三生鬼有情。”

自那晚相见后,每至夜深,真娘必来相伴。二人或挑灯对弈,或抚琴和诗,或并肩赏月,情意日笃。李章武见真娘不仅容貌绝世,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更兼性情温婉,知书达理,早已将她视若知己,竟忘了她是鬼魂之身。真娘亦对李章武倾心相待,言及人间情爱,常唏嘘不已。

一日,真娘对李章武道:“公子,妾身与君相遇,乃三生之幸。然人鬼殊途,阴阳相隔,妾身恐不能长久相伴。”李章武闻言,握住她的手道:“娘子何出此言?某虽为凡夫,却慕娘子才情,愿与娘子生死相依,岂因阴阳而变心?”真娘闻言,泪落如雨:“公子情深,妾身岂不知晓?只是妾身魂魄滞留于此,全凭一口怨气支撑,今与公子欢好,阳气侵体,已日渐虚弱,恐不久于‘世’了。”

李章武大惊,忙问可有解救之法。真娘摇头道:“天数已定,非人力可回。然妾身有一愿,望公子成全。”李章武忙道:“娘子但说,某万死不辞。”真娘道:“妾身死后,葬于宅后竹林之下。棺中随葬有金箔绣鞋一双,乃妾身生前所爱。公子若念及旧情,待妾身‘去’后,可将此鞋取来,于中元之夜,焚于妾身墓前,以慰我心。”李章武含泪应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后数日,真娘果然日渐憔悴,来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李章武心如刀绞,却无计可施,只能日夜相伴,以尽绵薄。到了第七日晚,真娘强撑着身子前来,已是面无血色,气息微弱。她取出一方素绫手帕,上面以金线绣着一对鸳鸯,道:“此帕乃妾身亲手所绣,今赠予公子,见帕如见妾身。公子他日若再至华州,可到妾坟前一祭,妾身便死也瞑目了。”

李章武接过素帕,抱她入怀,哽咽难言。真娘依偎在他怀中,轻声道:“公子多保重,妾身去也……”话音未落,身体已化作一缕轻烟,消散在夜风中,只留下那股清雅的异香,萦绕不去。李章武抱着空袖,泪如雨下,直哭至天明。

次日,他按真娘所言,来到宅后竹林,果然见一荒冢,墓碑上刻着“亡妻王氏真娘之墓”。他挥泪刨开坟土,打开棺椁,见真娘面色如生,只是气息全无。棺中果然有一双金箔绣鞋,精美绝伦。李章武取出绣鞋,重新封好棺椁,又在墓前立了新碑,题曰“大唐才女王氏真娘之墓”。

处理完毕,李章武在墓前痛哭一场,这才收拾行装,离开了王氏旧宅。一路上,他手捧素帕,思念真娘,茶饭不思,形销骨立。回到长安后,他将白玉镯与金箔绣鞋珍藏箱中,每日对帕伤情,竟至郁郁寡欢。正是:“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光阴荏苒,一晃三年过去。李章武虽在长安,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真娘。他推掉了所有应酬,终日闭门不出,对着素帕和玉镯唉声叹气,人也苍老了许多。

转眼又到了中元鬼节,长安城里家家户户焚纸祭祖,烟雾缭绕。李章武想起真娘当年所托,便取出金箔绣鞋,备了香烛纸钱,雇了车马,再次前往华州。一路之上,他心急如焚,只盼早到真娘墓前。

到得华州,已是黄昏。他直奔王氏旧宅,见宅门紧闭,荒草更深,唯有那片竹林依旧。他来到真娘墓前,摆下香烛供品,点燃纸钱,然后将金箔绣鞋放在火中,含泪祷祝:“真娘娘子,飞卿来也!三年来无时无刻不思娘子,今遵娘子所托,焚此绣鞋,望娘子英魂有知,与某再见一面……”

祷祝未毕,忽有一阵旋风卷起纸灰,绕着墓碑旋转不止。随即,那股熟悉的异香再次飘来,真娘的身影竟在火光中显现出来!只见她依旧是当年的模样,只是面色比从前更加苍白,眼中含着泪光。

“公子……”真娘轻唤一声,扑到他怀中。李章武紧紧抱住她,喜极而泣:“娘子,你终于来了!某好想你啊!”二人相拥而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良久,真娘才推开他,含泪笑道:“多谢公子不忘旧情,依言焚鞋,妾身方能感通幽冥,得此一见。”

李章武扶她坐下,见她身形更加虚幻,不禁忧心忡忡:“娘子,如今你我相见,可还有长聚之法?”真娘摇头道:“不行了,妾身本已魂归地府,因公子情深,焚鞋招魂,方能暂离冥界,与公子一叙。然阴阳界限森严,妾身不能久留,今夜便是最后一面了。”

李章武闻言,如遭雷击,半晌才道:“既然如此,娘子可还有何心愿未了?某定当尽力完成。”真娘道:“妾身别无所求,唯愿公子此后善自珍重,另寻良缘,莫要为妾身耽误了终身。”说罢,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道:“此乃妾身在地府求得的‘还魂香’,共有三炷。若公子他日有急难,点燃此香,妾身或能在幽冥之中为公子奔走一二。”

李章武接过锦囊,泣不成声。真娘又取出一支玉簪,道:“此簪乃妾身生前所爱,今赠予公子,权作永别之礼。公子……多保重……”话音未落,身形已开始消散,那股异香也渐渐淡去。

“娘子!”李章武伸手去抓,却只抓住一片虚无。他望着真娘消失的方向,长跪不起,直到东方发白,香烛燃尽,这才失魂落魄地离开。回到长安,他将玉簪与素帕、玉镯、锦囊一同珍藏,从此更加沉默寡言,时常对着这些信物发呆。正是:“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又过了一年,李章武因得罪权贵,被诬陷下狱,眼看就要问斩。狱中昏暗潮湿,他万念俱灰,忽然想起真娘所赠的“还魂香”。他悄悄取出锦囊,见里面果然有三炷细如发丝的异香,散发着幽幽寒气。他点燃一炷,心中默默祷祝:“真娘娘子,飞卿遭此大难,望娘子念及旧情,救某一命!”

香燃之后,狱卒忽然见牢中鬼影幢幢,竟吓得瘫倒在地。当晚,李章武梦见真娘前来,对他道:“公子勿忧,妾身已在地府状告诬陷之人,又求冥吏查得公子阳寿未尽,此乃小人作祟。明日必有转机。”说罢,飘然离去。

次日清晨,果然有圣旨下达,称案情有误,李章武被无罪释放。原来,那诬陷他的权贵昨夜突然暴病身亡,死前大呼有鬼索命,官府重新审查,才发现是一场冤案。李章武出狱后,知是真娘相助,便在家中设了牌位,每日焚香祭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后,李章武虽得不死,却看透了世态炎凉,再也无心仕途。他变卖了家产,来到华州,在真娘墓旁盖了一间草庐,终日与古物为伴,守着这片竹林。每当月明之夜,他便取出真娘所赠的素帕、玉镯、玉簪,对着墓碑诉说相思之苦。

一日,他在整理旧物时,发现真娘当年所赠的素帕上,竟隐隐现出字迹。他凑近细看,只见上面用血泪写着一首诗:

“水不西归月暂圆,令人感叹古城边。

萧条明早分歧路,知更相逢何岁年?”

李章武读罢,泪如雨下,知是真娘魂魄所书,表达离别之痛。他当即和诗一首,写在素帕背面:

“石沉辽海阔,剑别楚天长。

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

写罢,他将素帕重新收好,来到真娘墓前,焚香祷告:“娘子,飞卿此生不娶,愿长伴娘子左右,直至老死。待某百年之后,定来黄泉相伴,再续前缘!”

从此,李章武在草庐中潜心着书,将自己一生所学写成《古物记》一书,流传后世。他终身未娶,与真娘的信物相伴,直至八十高龄,无疾而终。临终前,他手握素帕,面带微笑,仿佛看到真娘前来接他。

李章武死后,友人遵其遗愿,将他葬在真娘墓旁,两座孤坟,相伴于竹林之下。后来,有人路过华州,见那片竹林中常有异香飘出,月夜之下,隐约可见一男一女对坐谈心,知是李章武与真娘的魂魄仍在相伴。

此事传到长安,文人墨客无不感叹,中唐才子李景亮听闻此事,深为李章武的痴情所动,便采撷传闻,写成《李章武传》,流传于世。书中道:“观李生之遇,虽为鬼魅,然其情之深,义之重,胜于人间万万千。今之世人,多趋炎附势,薄情寡义,反不如一鬼魂也!”

后人读此传,皆为李章武与王氏真娘的爱情所感动,有诗叹曰:

“华州城外草萋萋,古墓寒烟锁旧栖。

唯有痴情李公子,一生魂梦绕香闺。”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