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8章 莺莺传张生遇艳 普救寺情痴题诗

蒲东古寺起风烟,才子佳人一线牵。

可惜良缘终是幻,空留遗恨满人间。

列位看官!今番要说一段中唐年间的风月佳话,出自元稹先生笔下的《莺莺传》。这故事道尽了书生张珙与相府小姐崔莺莺的爱恨纠葛,既有普救寺中的惊鸿一瞥,也有月下花前的私定终身,更有那科举路上的薄情寡义。且看那穷书生如何遇见贵小姐,又如何演绎一段始乱终弃的悲情故事——

话说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书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是河南洛阳人氏。这张生生得:

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鼻直口方,丰神俊朗。头戴逍遥一字巾,身穿素色蓝布衫。虽无貂蝉之貌,却有潘安之姿。更兼饱读诗书,才高八斗,心藏经纬,腹有良谋。

这年,张生欲赴长安应试,路过蒲州(今山西永济),听闻城外普救寺乃是名胜古迹,便想去游览一番。时值暮春三月,天气晴和,张生信步来到普救寺前,但见那寺院:

山门高耸,殿宇巍峨。钟楼对峙,鼓楼相望。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门前古槐参天,殿内香烟缭绕。真个是清净梵刹,庄严宝相。

张生走进寺内,正欲参拜菩萨,忽见一阵香风袭来,抬头一看,只见前方牡丹丛中,有一女子,由丫鬟搀扶着,正在赏花。那女子生得:

云鬓峨峨,修眉联娟。肌若凝脂,气若幽兰。身着藕荷色罗裙,外罩素纱蝉翼衫。行动处如弱柳扶风,静立时有如娇花照水。眉如远黛,目似秋水,唇若樱桃,腰如束素。真个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张生看得痴了,不禁自言自语:“世间竟有如此绝色!不知是哪家闺秀?”旁边小沙弥见状,低声道:“这位是前相国崔珏的女儿,小字莺莺,因父亲去世,扶灵归葬,暂居寺内西厢房。”

正说间,那女子似乎察觉到有人注视,回首望了一眼,目光流转间,张生只觉心头一震,如遭雷击。莺莺见他呆立,脸颊微红,急忙转身,与丫鬟匆匆离去。张生望着她的背影,魂不守舍,暗暗发誓:“若不娶得此女,枉为男儿!”

张生得知莺莺暂居寺内,便向寺中方丈借住西厢房,以便亲近。他每日里或在窗前读书,或在院中徘徊,只盼能再见莺莺一面。一日,莺莺在花园中烧香,张生隔墙看见,便吟诗曰:“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听了,也低声和道:“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闻言大喜,知她心中有意,便想托人传递情意。恰在此时,寺外忽然传来呐喊声,原来是叛将孙飞虎听闻莺莺美貌,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声称:“限三日内交出崔莺莺,否则踏平寺院,鸡犬不留!”

寺内众人吓得魂飞魄散,老夫人哭道:“谁能退得贼兵,我便将莺莺许配给他!”张生挺身而出,道:“夫人勿忧,小生有一计,可退贼兵。”老夫人喜道:“若能退敌,定当重谢!”

张生道:“小生有个朋友,名叫白马将军杜确,现镇守蒲关,手下有十万大军。我修书一封,差人送去,他必来救援。”老夫人急忙命人取来笔墨,张生挥毫疾书,书中写道:“贼兵围城,欲夺崔氏女。将军若肯发兵,不但救崔氏一门,亦解蒲州之危。”

书毕,张生又道:“需得一勇士突围送信。”恰有寺中武僧惠明,勇猛过人,自告奋勇前往。张生将书信藏在僧袍内,惠明手持禅杖,奋勇杀出重围,直奔蒲关而去。

白马将军杜确接到书信,大怒道:“孙飞虎匹夫,竟敢如此猖狂!”当即点齐五千精兵,星夜兼程,赶到普救寺前。孙飞虎正欲攻城,忽闻背后喊声震天,回头一看,只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手持方天画戟,正是杜确。

杜确大喝:“孙飞虎逆贼,还不投降!”孙飞虎挥军迎战,怎奈白马将军兵强马壮,孙飞虎大败,被杜确一刀斩于马下。贼兵见主将已死,四散奔逃。

普救寺解围,老夫人设宴感谢张生,命莺莺出来拜见恩人。张生满心欢喜,以为好事将近。谁知老夫人席间却道:“莺莺早已许配给我侄子郑恒,今虽蒙张郎相救,然婚姻大事,早已定下,还望张郎海涵。”

张生闻言,如坠冰窟,正要争辩,老夫人又道:“张郎若不嫌弃,可与莺莺以兄妹相称。”莺莺在帘后听得,暗自垂泪,却不敢违逆母命。张生闷闷不乐,回到房中,长吁短叹。

张生的心事被莺莺的丫鬟红娘看在眼里。这红娘生得:

聪明伶俐,机灵活泼。梳着双丫髻,穿着绿罗裙。一双大眼会说话,两片薄唇能辩理。虽是丫鬟,却有侠肝义胆,专爱成人之美。

一日,红娘路过张生窗前,张生叫住她,作揖道:“小生自见小姐,寝食难安。望小娘子可怜,为我传递一封书信。”红娘笑道:“先生若有真心,便写来,我看小姐如何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生大喜,当即写下一首诗:“自从别后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红娘将诗交给莺莺,莺莺看了,脸上飞红,却故作生气道:“张生怎敢如此无礼!”便写了一首诗回复:“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红娘将诗交给张生,张生看了,欣喜若狂,以为莺莺约他夜间相会。到了晚上,张生来到西厢墙外,果然见门半开着,便悄悄进去。谁知莺莺见了他,却板起脸道:“张生何得无礼!我所以待月迎风,正欲以礼自持,君何得妄意!”张生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过了几日,红娘又来见张生,笑道:“先生勿忧,小姐前日是怕我在旁边,故做模样。今夜三更,小姐定来相会。”张生将信将疑,到了半夜,果然见莺莺轻移莲步,来到房中。两人终于得偿所愿,私定终身。

转眼间,考期已近,张生不得不赴长安应试。临行前,莺莺十里相送,两人依依不舍。莺莺道:“君此去若得高中,早来迎娶;若不得中,也须早来,莫要忘了今夕之情。”张生道:“小生若负小姐,天诛地灭!”

张生到了长安,埋头苦读,果然考中进士。但他却因门第之见,觉得莺莺是庶出,配不上自己,便渐渐疏远了她。莺莺久等不见回音,便写了一封信给张生,信中写道:“自从别后,夜夜相思。君若不忘,早来相见。”

张生收到信,心中愧疚,但又怕耽误前程,便回信说:“小生虽慕小姐才色,但男女之情,终须以礼相待。今我已成名,当为小姐择一佳婿。”莺莺看了信,如遭雷击,泪如雨下。

此时,老夫人的侄子郑恒从京城回来,听闻张生变心,便趁机向老夫人求亲。老夫人见张生无情,只得将莺莺许配给郑恒。莺莺虽不愿意,却也无可奈何。

过了几年,张生因公差路过蒲州,便想去看看莺莺。此时莺莺已嫁给郑恒,生活还算美满。张生托红娘转达,说想以表兄的身份见一面。莺莺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见他。

见面时,莺莺已为人妇,举止端庄,不复往日风情。张生见状,心中悔恨交加,便想与她再续前缘。莺莺却道:“昔日之情,已如过眼云烟。君已成名,我已嫁人,从此各不相干。”

张生不肯死心,留在蒲州多日。一日,他在墙上题诗一首:“自从别后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正是当年他写给莺莺的诗。

莺莺看到诗,泪如雨下,也和了一首:“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若有心,悔不当初;君若无心,何必回访?”张生看了诗,知道缘分已尽,只得黯然离去。

列位看官,这段张生和莺莺的故事,被元稹写成《莺莺传》,成为唐代传奇的名篇。文中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却美其名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将责任推给莺莺,实为薄幸。

这故事道尽了封建社会门第观念的残酷,也揭露了一些文人的虚伪。莺莺虽为相府小姐,却不能自主婚姻,最终只能嫁给不爱的人,令人惋惜。而张生为了功名利禄,抛弃真心爱他的女子,更是让人不齿。

正是:

蒲东古寺遇红颜,月下花前结好缘。

可惜书生多薄幸,空留遗憾在人间。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