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章 玄武门变惊唐宫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5章 玄武门变惊唐宫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寅时三刻,长安玄武门的城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堞(dié)下的夹道里,尉迟恭紧了紧手中的长槊,槊杆上的缠绳被汗水浸得发潮。不远处的临湖殿方向,传来銮铃轻响——他知道,秦王李世民已按计埋伏在暗处,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马队,正踏着五更残夜,朝着这场决定李唐命运的局中走来。

一、储位暗战:金銮殿外的兄弟棋局

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曾是铁三角。大哥李建成以嫡长子身份留守太原,统筹后方;二弟李世民率玄甲军东征西讨,破薛举、败窦建德、降王世充,战功赫赫;三弟李元吉则坐镇并州,负责粮草转运。《旧唐书》记载,李渊曾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说:「若得天下,汝当为太子。」但登基后,他还是遵循古制,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裂痕早在统一战争中便已显现。李世民的天策府能自置官属,麾下猛将如云: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悍将皆唯其马首是瞻,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更是心腹。他在洛阳修建的弘义宫,规格堪比东宫,时人私下称「秦王府势压太子」。李建成深感威胁,便联合李元吉拉拢李渊后宫妃嫔。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曾当街暴打李世民的部下,还倒打一耙向李渊哭诉:「秦王左右欺人太甚,眼中哪有陛下!」李渊信以为真,将李世民召来痛斥,气得他三天不肯上朝。

李元吉的手段比李建成更狠。《新唐书》记载,他曾私下劝李建成:「当为兄手刃之!」有次李渊驾临齐王府,李元吉竟在寝殿埋伏杀手,准备趁李世民觐见时行刺,却被李建成拦住:「此事非同小可,再从长计议。」但两人并未收手,反而变本加厉——他们以犒军为名,送李世民一坛「鸩酒」,致使他「心痛如绞,吐血数升」,幸好被李神通及时救回。李渊得知后只淡淡说了句「秦王素不能饮,今后勿再强劝」,这种和稀泥的态度,让李世民彻底寒了心。

二、兵机乍现:突厥入寇的权力陷阱

武德九年六月,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叩关,直逼长安。李建成趁机向李渊进言,推荐李元吉挂帅出征,并要求调派秦王府的尉迟恭、秦琼等将领随行。这招「明升暗降」极为毒辣:既夺走李世民的兵权,又能在战场上借突厥之手除掉心腹。李渊不察,竟下旨准奏。

消息传到秦王府,幕僚们炸开了锅。长孙无忌拽着房玄龄的袖子急道:「今兵权尽失,祸在旦夕,难道真要束手待毙?」房玄龄沉吟片刻,压低声音说:「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今若不速断,家国俱亡。」尉迟恭更是直接,按剑闯入书房:「秦王若再犹豫,末将便卸甲归田,绝不陪死!」他顿了顿,又补了句:「如今秦府将士皆愿为大王死战,此乃天意,不可违!」

恰在此时,太史令傅奕密奏李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在古代是改朝换代的天象,李渊手持密折,召李世民入宫质问。李世民知道退无可退,突然跪地痛哭:「臣对兄弟无负,今他们欲杀臣,不过是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若臣枉死,魂归地下,也耻见诸贼!」他趁机揭发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私通之事,惊得李渊半晌说不出话,只道:「明日早朝,你与太子、齐王当面对质。」

三、宫变骤起:玄武门下的生死瞬间

六月初四丑时,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九人,提前埋伏在玄武门。这里是进入太极宫的咽喉要道,守将常何本是李建成的心腹,却早已被李世民以金帛收买。夜露打湿了甲胄,侯君集攥着刀柄的手微微发抖,长孙无忌低声提醒:「事已至此,唯有死战。」

卯时初刻,李建成与李元吉并辔而来。行至临湖殿,李元吉忽然勒住缰绳:「大哥,今日气氛不对,不如回府从长计议。」话音未落,李世民从树后策马杀出,高声喊道:「太子、齐王何往?」李元吉惊惶之下,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连拉三次弓弦都因手抖而脱靶。李世民却稳稳搭箭,弦响箭出,正中李建成咽喉——《资治通鉴》记载,李建成「应弦坠马,当场气绝」。

李元吉拨马便逃,躲入旁边的树林。李世民纵马追赶,却被树枝挂落马下。李元吉见状扑回,夺过李世民的弓想将其勒死。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率骑兵赶到,厉声怒喝。李元吉吓得弃弓而逃,被尉迟恭一箭穿心。此时东宫将领冯立、薛万彻率两千精兵杀到,猛攻玄武门。张公谨力大如牛,独自扳动门闩,将城门死死关上。尉迟恭提着两颗首级登上城楼,高声喊道:「太子、齐王谋逆伏诛,余者不问!」东宫士兵见状顿时溃散,薛万彻带少数人逃往终南山,冯立叹道:「今日总算报答太子知遇之恩」,随后解散部众,隐入民间。

此刻的李渊正在海池泛舟,忽见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持长槊闯到岸边。他颤声问道:「今日作乱者是谁?你来此何意?」尉迟恭躬身答道:「太子、齐王谋反,已被秦王诛灭。秦王恐惊扰陛下,特遣臣护驾。」李渊看着槊尖滴落的水珠,良久才对裴寂说:「看来,我以前真是误解二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四、乾坤已定:从秦王到太宗的权力转身

政变次日,李世民跪在李渊面前,抱着父亲的膝盖痛哭。李渊抚摸着他的后背,长叹道:「近日之事,我几乎犯了『曾母投杼』的错啊。」(曾母因三次听到儿子杀人的谣言,最终信以为真,弃杼而逃,比喻流言可畏)当天,李渊下旨:「自今往后,军国大事悉由太子处决,然后奏闻。」

三天后,李渊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并昭告天下:「凶党既除,余者不问,各安其位。」李世民随即展现政治手腕:他派人安抚李建成旧部,薛万彻、冯立等先后归降;又赦免了李元吉的谋士魏徵,因其耿直敢言,任命为谏议大夫。最关键的一步,是他下令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处死——《旧唐书》隐晦记载「以绝后患」,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直言:「建成、元吉之子,皆年少无罪,然太宗恐其日后为乱,不得不除。」

武德九年八月,李渊正式禅位。李世民登基当日,长安天降甘霖,百姓们奔走相告「新天子有仁德,上天使然」。他在即位诏书中写道:「朕承天序,君临万邦,必当使民安物阜,共享太平。」此后开启的贞观之治,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纳魏徵为谏臣,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将李唐王朝推向鼎盛。

玄武门之变的阴影,始终萦绕在李世民的帝王生涯中。晚年他多次要求查看《实录》,试图修改历史记载,但终究无法抹去那场兄弟相残的悲剧。不过正如后世评价:「若无玄武门之变,李唐或因储位之争而内乱,亦无贞观之治。」那场发生在黎明前的宫变,虽然手段残酷,却意外地成为盛唐的序章——当李世民站在太极殿上接受百官朝贺时,或许会想起多年前征战沙场的岁月,但他更清楚,从玄武门走出来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已与这个王朝紧紧捆绑,唯有开创盛世,才能告慰那些消逝在晨雾中的骨肉冤魂。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