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9章 宇文泰布局府兵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9章 宇文泰布局府兵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西魏扛把子”:从放羊娃到“关陇霸主”

公元507年,北魏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的草原上,一个叫宇文泰的鲜卑少年正挥着鞭子放羊。他爹是镇兵,家里穷得叮当响,小伙伴们笑他:“宇文泰,你这辈子也就跟羊粪蛋打交道了!”谁也没想到,这放羊娃后来会成为西魏的“扛把子”,还搞出了影响中国历史几百年的“府兵制”,他的子孙更是建立了北周、隋朝、唐朝——这简直是“放羊娃的逆袭”超级加强版。

宇文泰年轻时跟着六镇起义军混,起义失败后,他投靠了贺拔岳,成了一名小兵。贺拔岳被高欢设计杀了之后,宇文泰接过了部队,当时有人劝他:“高欢兵强马壮,咱打不过啊,不如投降吧!”宇文泰把刀往地上一剁:“贺拔公待我如父兄,我要是投降高欢,跟狗有啥区别?”(《周书·文帝纪》载:“泰曰:‘公等既荷贺拔公恩遇,宁肯束手降贼?当共雪仇耻,继成其功。’”)

就这么着,宇文泰带着几千人,在关陇地区(今陕西、甘肃一带)扎了根。高欢看他不好惹,就想拉拢他,派人送了件华丽的长袍给宇文泰。宇文泰收到后,把长袍往地上一扔,对使者说:“回去告诉高欢,我宇文泰只穿铠甲,不穿这种娘们儿衣服!”(《资治通鉴·梁纪十三》载:“欢使侯景诱召泰,泰不至,欢乃徙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为河西刺史,欲以间泰。”)这硬气,把高欢气得够呛。

二、沙苑之战:“赌徒”宇文泰的以少胜多

公元537年,高欢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宇文泰手里只有一万多人,手下将领都慌了:“老大,咱兵太少,还是退守长安吧!”宇文泰却摇摇头:“退到长安,高欢就追过来了,不如赌一把!”他带着军队跑到沙苑(今陕西大荔),找了片芦苇荡藏起来,等着高欢上钩(《周书·文帝纪》载:“太祖度高欢来势甚盛,且知其骄,乃秣马励士,令军人衔枚,潜师赴斗。”)。

高欢到了沙苑,一看宇文泰兵少,大笑:“宇文泰这小子,真是找死!”他下令全军进攻,结果士兵们挤在一起,乱成一团。宇文泰看准时机,一声令下,伏兵四起,砍得东魏军大败而逃。据说这场仗打完,宇文泰从东魏军手里缴获的盔甲武器,堆得像小山一样,足够装备好几万军队——这把“赌徒”赢麻了,高欢气得吐血,回去后好几天吃不下饭(《北齐书·神武帝纪》载:“及战于沙苑,欢军大败,丧甲士八万人,弃铠仗十有八万。”)。

沙苑之战后,宇文泰威望大增,成了西魏名副其实的“话事人”。他知道,要跟高欢长期对抗,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于是开始琢磨怎么“招兵买马”——这就引出了他这辈子最牛的发明:府兵制。

三、“府兵制”:宇文泰的“军事股份制”改革

宇文泰搞的府兵制,说白了就是“兵农合一”:

- 第一步:找“大股东”:他把关陇地区的鲜卑贵族和汉族豪强拉进来,封了八个“柱国大将军”(包括他自己和元欣,另外六个是李虎、李弼、独孤信等),这八个人相当于“军事集团大股东”,各自统领军队(《周书·文帝纪》载:“初置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主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

- 第二步:招“小股东”:在士兵中选拔精壮男子,分给他们土地,平时种地,农闲练兵,打仗时自带武器粮食——这相当于“以土地换服役”,士兵们成了“小股东”,打仗更卖力了。

- 第三步:“混搭持股”:鲜卑士兵和汉族士兵混编,鲜卑人当军官,汉人当士兵,还让士兵跟着军官姓,比如汉族士兵跟着鲜卑军官独孤信,就姓独孤——这招“胡汉混搭”,一下子就把军队凝聚力搞上去了。

这套制度有多牛?后来唐朝的“节度使制度”,甚至日本的“幕府制度”,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宇文泰搞这套改革时,估计没想到自己随手画的“军事大饼”,能影响这么久(《文献通考·兵考一》载:“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后周,而备于隋,唐兴因之。”)。

四、“苏绰掏心”:宇文泰与智囊的“君臣CP”

宇文泰不光会打仗,还特别会用人。他手下有个叫苏绰的智囊,是个汉人,特别有才华。有次宇文泰跟苏绰聊治国之道,从白天聊到黑夜,宇文泰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把身子凑到苏绰身边,最后干脆靠在苏绰身上,听他讲了一整夜——这“君臣CP”的亲密程度,在古代帝王里可不多见(《周书·苏绰传》载:“太祖乃召绰,与语,遂深相器重,引为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苏绰给宇文泰提了个“六条诏书”,相当于“治国大纲”:

1. 先治心:要求官员廉洁自律,别想着捞钱;

2. 敦教化:提倡礼仪道德,让老百姓懂规矩;

3. 尽地利:鼓励种地,别让土地荒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4. 擢贤良:选拔有才能的人,别看出身;

5. 恤狱讼:断案要公平,别冤枉好人;

6. 均赋役:赋税徭役要合理,别把老百姓逼急了。

宇文泰看了之后,下令:“以后官员考核,就按这六条来,谁要是做不到,就别想升官!”他还让苏绰把诏书刻在木板上,放在自己办公的地方,没事就看看(《周书·苏绰传》载:“太祖甚重之,常置诸座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五、“宇文泰挖宝”:一场被诅咒的“盗墓闹剧”

宇文泰这人,啥都好,就是有点迷信。有次他听说汉武帝的茂陵里有宝贝,就派手下人去挖。士兵们打开茂陵,发现里面除了汉武帝的棺材,还有一卷竹简,上面写着:“后世有人挖我坟,他的下场会跟我一样!”(《搜神记·卷十四》载:“汉武坟内有一卷书,言‘后世发我冢者,当如我’。”)

宇文泰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让人把茂陵重新封好,还杀了几个参与挖坟的士兵灭口,说:“让你们乱说话!”但这事还是传了出去,老百姓都说:“宇文泰挖了汉武帝的坟,早晚得遭报应!”——这“盗墓闹剧”,成了宇文泰的一个污点,也为他的死因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六、“临终托孤”:宇文泰的“权力交接”之谜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重,把侄子宇文护叫到床边:“我儿子们还小,以后国家就靠你了,你可别学高欢家那几个混蛋啊!”宇文护哭着答应了。宇文泰又把大臣们叫来,指着宇文护说:“以后都听他的,谁要是不听话,就砍了!”(《周书·文帝纪》载:“太祖谓护曰:‘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济。诸子幼小,贼寇未宁,天下之事,属之于汝。’”)

但他没想到,宇文护掌权后,比高欢家的人还狠,先后杀了宇文泰的三个儿子(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震),自己当了“幕后皇帝”。直到宇文邕(周武帝)继位,隐忍多年才杀了宇文护,这都是后话了。

宇文泰死后,他创立的府兵制和关陇集团(八柱国及其后代)成了北周、隋朝、唐朝的统治基础。比如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他的孙子就是李渊,后来建立了唐朝;独孤信的女儿嫁给了杨坚,生下了隋炀帝杨广——这“关陇集团”,简直是“帝王孵化器”,宇文泰要是泉下有知,估计会得意地说:“看,我这布局,够牛吧!”

七、关于宇文泰的“野史”

- “起名鬼才”的迷惑操作:宇文泰给儿子们起名特别随意,老大叫宇文毓(yù),老二叫宇文震,老三叫宇文觉,老四叫宇文邕(yōng),老五叫宇文宪——这名字,感觉是随便翻字典取的,一点都不像帝王家的派头。

- “吃货”的执念:他特别喜欢吃“羌煮”(一种胡式肉汤),每次打完仗,都要让厨师煮一锅,跟手下将领一起吃。有次沙苑之战后,他请将领们吃羌煮,边吃边说:“这玩意儿比高欢家的烤肉香多了!”——这“吃货属性”,跟他的“铁血”形象有点反差萌。

- “预言家”的自我实现:他曾对苏绰说:“我觉得我能活五十岁,到时候就能统一天下了。”结果他只活了49岁,差一岁就“梦想成真”——这预言,差了那么一丢丢,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宇文泰的一生,从放羊娃到“关陇霸主”,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布局能力”。他搞的府兵制和六镇改革,不仅让西魏传承了下来,还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而他留下的关陇集团,更是深刻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历史。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