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9章 齐王反正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9章 齐王反正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一张通缉令引发的“斗地主”大赛

公元301年三月的洛阳城,护城河结着薄冰,城墙上的守军顶着寒风,手里攥着的不是长矛,而是一张皱巴巴的纸——那是赵王司马伦发的“通缉令”,上面画着三个“要犯”的画像:齐王司马冏(jiǒng)、河间王司马颙(yóng)、成都王司马颖(yǐng)。

这三位王爷,此刻正蹲在洛阳城外的营帐里烤火。司马冏是带头大哥,他拍着桌子骂街:“老小子司马伦算个啥?当年我爹差点当皇帝,轮得到他坐龙椅?”河间王司马颙在一旁嗑着瓜子,他长得矮胖,心思却活络:“就是就是,那金犊车闹的,连街上卖豆腐的都知道他是冒牌货。”最年轻的成都王司马颖没说话,只是盯着地图发呆,他心里清楚,这哪是“清君侧”,分明是一场“斗地主”——三个王爷联手,斗的就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地主”。

司马伦的通缉令发出去,效果却适得其反。老百姓看着画像乐了:“这齐王咋画得跟城隍庙的门神似的?”更有人在通缉令上涂鸦,给司马伦画了个狗尾巴。《洛阳伽蓝记》里记载了当时的场景:“悬榜四门,百姓聚观,或指画讪笑,若观俳(pái)优。”(俳优:古代演滑稽戏的艺人)说白了,司马伦的权威,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成了笑话。

二、“宫中大马几作驴”:一首童谣预言的乱局

三王联军还没开打,洛阳城里就先流传开一首童谣:“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杀小石驹。”(《洛阳伽蓝记》)孩子们唱着玩,大人听了却直冒冷汗。啥意思呢?“大马”指的是司马伦(“伦”与“驴”音近),“小石驹”说的是他侄子司马荂(fū)、司马馥(fù)等亲信,“大石”自然是指来势汹汹的三王。

这童谣谁编的?有人说是孙秀的政敌,有人说是街头算命先生,反正传得有鼻子有眼。更邪乎的是,司马伦听说后,非要找“造谣者”算账,派卫兵满城抓小孩,结果越抓童谣唱得越响。有个老学究跟司马伦说:“陛下,这是天意啊!‘马作驴’,是说您该退位了……”话没说完就被拖出去打了二十板子。

童谣归童谣,仗还得打。司马伦派他的儿子司马荂和亲信张泓领兵迎战。张泓这人有点本事,刚一交手就把司马冏的前锋部队打退了。司马冏急得直跺脚,司马颙在旁边煽风点火:“我说啥来着?别小看这老小子!”没想到第二天,张泓的军队突然闹起了“灵异事件”——士兵们说夜里看见“金甲神人”在阵前晃悠,吓得不敢打仗。其实这是司马冏使的计策,派人装神弄鬼搞心理战。

三、“反正”第一仗:从“猪队友”到“神助攻”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汴水(今河南开封附近)。司马伦的部将孙辅和徐建带了一支队伍,本来是去支援张泓的,走到半路突然传来消息:“前方战败了!”这俩哥们儿胆子小,也不核实,扭头就跑,还到处嚷嚷:“齐王的军队太厉害了,咱们快撤!”

这一跑不要紧,后方的司马荂军队听见风声,也跟着溃逃。《晋书》里写得明白:“辅、建先退,众军由是溃败。”这就好比斗地主,本来手里牌不错,结果“猪队友”突然掀桌子跑了,剩下的人只能跟着散伙。张泓在前线打得正酣,回头一看,后援没了,气得破口大骂:“一群废物!”

司马冏一看对方自己乱了阵脚,立刻下令追击。他的军队里有个猛人叫王舆,带着几百号死士冲在最前面,杀得洛阳兵哭爹喊娘。更绝的是,王舆派人混进洛阳城,买通了守城的卫兵,半夜里突然砍开城门,大喊:“齐王大军进城了!”城里的老百姓早就恨透了司马伦,一听这话,纷纷拿起扁担锄头跟着起哄,洛阳城顿时乱成一锅粥。

四、金墉城里的“囚徒皇帝”与“反正”功臣

司马伦听说洛阳城破,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带着孙秀躲进了金墉城——就是当年他软禁晋惠帝的地方。历史总是这么讽刺,曾经的“摄政王”,转眼成了“囚徒皇帝”。据《世说新语》记载,司马伦躲在角落里发抖,看见手下进来,还以为是来杀他的,抱着对方的腿哭:“哥们儿,我错了,这皇帝我不当了还不行吗?”

这边司马冏率军冲进皇宫,第一件事就是把晋惠帝从偏殿里请出来。司马衷还是那副傻呵呵的样子,看见司马冏穿着盔甲进来,还问:“爱卿,你是来请我吃烤肉的吗?”司马冏哭笑不得,赶紧跪下磕头:“陛下,臣是来‘反正’的,帮您把皇位抢回来!”(反正:恢复正统,此处指推翻篡位者)

“反正”成功了,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司马冏自封大司马,相当于三军总司令;司马颙被封为太宰,听起来官挺大,其实被打发到长安去了;司马颖封为大将军,镇守邺城。最倒霉的是孙秀,被士兵从床底下拖出来,当场砍了脑袋。司马伦呢?被赐了一杯毒酒,临死前还在念叨:“早知道听那老学究的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从“勤王义士”到“新地主”:权力的游戏永不落幕

三王“反正”的故事,乍一看像个“正义战胜邪恶”的童话,但翻开历史课本就会发现,这不过是新一轮权力游戏的开始。不都说千万别把皇帝的宝座当成道德高地,那上面坐的从来都是利益动物吗?

司马冏当了大司马,比司马伦还膨胀。他把皇宫当成自己的家,每天吃喝玩乐,连奏折都懒得看。有个老臣劝他:“王爷,您得学学周公辅政啊!”司马冏翻个白眼:“周公?他有我帅吗?”更离谱的是,他把司马伦那辆金犊车找出来,改成自己的座驾,还在上面挂满铃铛,每次出门都叮当作响,老百姓私下叫他“铃铛王爷”。

河间王司马颙在长安听说后,气得把茶杯摔了:“这小子比司马伦还能作!”成都王司马颖也不服气:“论辈分我比他高,凭啥他说了算?”于是,原本联手“斗地主”的三兄弟,转眼就为了“谁来当庄”吵了起来。洛阳城里的童谣又变了:“大马死,小马饿,诸君且看下一锅。”

六、洛阳的“中场休息”

齐王反正这场戏,从三月起兵到四月结束,前后不过一个月,却像一场激烈的足球赛,踢完上半场,双方中场休息,攒着劲儿打下半场。当时的洛阳百姓,看着城头变幻的王旗,已经麻木了——昨天是赵王的“建始”年号,今天换成惠帝的“永宁”,明天指不定又是哪个王爷的新年号。

《晋书》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司马冏掌权后,下令把司马伦当皇帝时封的“狗尾官”全部罢免,结果洛阳城里突然多了几万个失业者。这些人没饭吃,就聚集在街头骂街,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赵王去,齐王来,换汤不换药,还是一脑袋包。”

更要命的是,三王联军虽然赶跑了司马伦,却没解决根本问题——西晋的中央权威已经彻底崩塌了。就像一间破房子,拆了个歪梁,换上的新梁也是歪的。当司马冏坐在大司马府里喝花酒时,没人注意到,河间王司马颙正在长安招兵买马,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厉兵秣马,而那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长沙王司马乂(yì),正磨着刀等着下一场混战。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