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7章 白痴天子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7章 白痴天子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白痴太子的继位之谜

元康元年(291年)正月,洛阳太极殿上,三十岁的司马衷身着衮冕,却频频用手指抓挠龙椅上的鎏金纹饰。当司仪官高喊“陛下请受百官朝贺”时,他突然指着殿外飞落的雪花问身旁的太傅杨骏:“此白物,可食否?”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唯有杨骏强作镇定:“此乃祥瑞,非可食之物。”

(一)“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源流

司马衷的“白痴”形象,源自那句千古名言。据《晋书》记载,某年天下饥荒,百姓饿死无数,官员奏报:“百姓无粟米可食。”司马衷竟问:“何不食肉糜?”(白话: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此语看似荒诞,却暴露了帝王与民生的彻底割裂。野史《晋纪》补充:“帝又尝见麇(jūn)鹿过市,问左右:‘此鹿何辜,遭此絷(zhí)维?’左右答:‘此皇家囿(yòu)兽。’帝曰:‘何不纵之山林,而困于栏中?’”(“麇”,古指獐子,此处泛指鹿;“絷维”,指束缚;“囿”,皇家猎场。)

(二)司马炎的立储困境

晋武帝司马炎并非不知儿子愚钝。《晋书》载:“帝以皇太子不慧,每欲废立,而杨后固请,乃止。”杨皇后杨艳以“立嫡以长,不以贤”为由力保司马衷,甚至在临终前引荐堂妹杨芷为继后,形成“杨氏保储”的政治联盟。更诡异的是,司马炎曾设“殿试”考察太子,却被太子妃贾南风买通考官,预先拟好答案,让司马衷“照本宣科”,竟蒙混过关。时人谓:“陛下试太子,乃试文吏也,非试太子也。”(《世说新语》注:“贾后使张泓为太子作答,辞多鄙俗,帝览之曰:‘太子亦自足了。’”)

二、榻侧风涛:贾南风的牝鸡司晨

(一)“短辕犊车”的宫闱秘闻

司马衷继位后,皇后贾南风迅速揽权。据《晋书·贾后传》载,她“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容貌丑陋却工于心计。为满足私欲,贾后常派心腹宫女乘坐“短辕犊车”,在洛阳街头强掳美少年。《世说新语》记载一则奇事:有位小吏突然穿金戴银,同僚疑其盗窃,官府追查。小吏供述:“偶遇一老妪,称有病人需美男厌胜,载至朱门华屋,见一妇人,年三十余,留数日,赠此而归。”众人皆知此妇人即贾后,却“莫敢言者”。(“厌胜”读yā shèng,古代巫术,谓以诅咒制服人或物;“短辕犊车”指车辕短、牛拉的小车,便于在小巷穿行,贾后以此掩人耳目。)

(二)“八王之乱”的导火索

贾南风为巩固权力,先联合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诛杀辅政大臣杨骏。《资治通鉴》载:“元康元年三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收骏。骏逃于马厩,为兵所杀,夷三族,死者数千人。”随后,她又设计除掉司马亮与司马玮,制造“一箭双雕”的权谋惨剧。民间流传歌谣:“天苍苍,野茫茫,贾后乱,八王忙。”《魏氏春秋》载,司马玮讨杨骏时,军中突现“白发兵”——皆为年逾六十的老兵,称“受武帝遗诏,诛逆臣”。时人迷信此为“白发返黑”的祥瑞,实则贾后暗中招募的亡命之徒。

三、朝堂傀儡:“官私蛤蟆”的政治隐喻

(一)“蛤蟆为官”的憨语解读

司马衷在华林园听到蛤蟆叫,问左右:“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晋书》)这则看似愚蠢的提问,后世却有多重解读:

- 谶纬说:晋代“五行家”认为“蛤蟆属水,水者,阴也”,暗示贾后专权(《宋书·符瑞志》);

- 民谣说:洛阳百姓改编为“蛤蟆叫,官私闹,惠帝问,贾后笑”,讽刺朝政混乱;

- 哲学说:名士郭象在《庄子注》中借题发挥:“官私之辨,圣人所难,何况惠帝?”实则暗讽时人“以愚为智”。

(二)“麇鹿游于姑苏”的预言

永康元年(300年),司马衷临幸金墉城,见野鹿闯入宫苑,叹曰:“此非上林(皇家猎苑)之物,何以至于此?”侍中嵇绍(嵇康之子)借机进言:“昔伍子胥曰‘麇鹿游于姑苏’,今陛下见鹿于金墉,殆不祥之兆也。”(从前伍子胥说麋鹿将在姑苏台游玩,今天陛下在金墉城见到鹿,大概是不祥的预兆。)果然,次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洛阳城破,司马衷沦为傀儡。(“姑苏”指春秋吴王宫殿,后为废墟,喻亡国之兆。)

四、八王乱局:白痴天子的流离生涯

(一)“肉糜将军”的荒诞封号

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劫持司马衷至邺城。途中粮食匮乏,侍从进献粗米饭,司马衷难以下咽。有个叫孟玖的宦官灵机一动,将肉捣碎拌入饭中,称“肉糜饭”。司马衷大喜,连食三碗,遂封孟玖为“肉糜将军”。此事在《晋阳秋》中被记为“千古笑柄”,民间谚云:“将军肉糜,可退敌乎?”

(二)“嵇绍血溅帝衣”的忠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率大军攻邺城,司马衷随军出战。荡阴之战中,晋军大败,百官溃散,唯有侍中嵇绍“以身卫帝,兵人引绍于辕中斫之”。司马衷惊呼:“此忠臣,勿杀!”士兵曰:“奉太弟(司马颖)令,唯不犯陛下一人耳。”嵇绍血溅司马衷龙袍,当场身亡。事后左右欲浣衣,司马衷曰:“此嵇侍中血,勿去。”(《晋书·嵇绍传》)这成为白痴天子一生中少有的亮色。

五、鸩酒之谜:白痴天子的结局与评说

光熙元年(306年)十一月,司马衷突然“食饼中毒”,崩于洛阳显阳殿,时年四十八岁。《晋书》含糊其辞:“帝遇弑,或云司马越之谋。”野史《晋纪》则直指:“越以帝为碍,使左右进鸩酒,帝疑之,左右曰:‘此特胡饼耳。’帝食之,遂崩。”

(一)“白痴”形象的历史建构

司马衷的“白痴”标签,实为后世史家的简化叙事。现代学者考证,他可能患有某种发育障碍,但绝非完全不能自理。《世说新语》载:“帝尝持桃三枚,问左右:‘此桃可种乎?’对曰:‘可。’帝乃埋于殿前,溉以清泉。”此举虽稚拙,却非痴呆。但在“成者为王,败者为愚”的史观下,他终成“何不食肉糜”的符号化存在。

(二)后世的讽喻与反思

唐代诗人罗隐在《帝幸蜀》中借古讽今:“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指唐玄宗,暗比晋惠帝,言亡国之责在君非妃。)明末李贽在《藏书》中尖锐指出:“惠帝之愚,非独其身,乃晋室之愚也。立愚主而望国治,犹缘木求鱼也。”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