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章 慧眼识人许子将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5章 慧眼识人许子将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东汉末年的汝南郡,每月初一的清晨,总会有一辆青布马车缓缓驶入城东市集。车上坐着的,是时年二十余岁的许劭。随着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响,市集里喧闹的叫卖声骤然停歇,贩夫走卒、文人雅士,乃至千里之外赶来的求仕者,都屏息凝神——因为,新一期的“月旦评”即将开场。

许劭,字子将,出身汝南名门望族。他自幼饱读诗书,却对儒家经典中的刻板教条不以为意,反而醉心于品鉴人物。《后汉书》载其“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短短十余字,勾勒出这位品评家的锋芒。许劭与从兄许靖共同主持的“月旦评”,每月对当时的人物、时政进行点评,其评语往往一针见血,且极具预见性,逐渐成为天下士人眼中的“风向标”。

在那个“举孝廉”为主要入仕途径的年代,能否得到许劭的一句褒奖,几乎等同于拿到了仕途的通行证。曾有寒门子弟百里迢迢赶来,只为求许劭一评。若被赞“才堪大用”,不出旬月,便会被各地官府争相征辟;若遭贬为“志大才疏”,则可能终生与仕途无缘。这种影响力,让许劭在汝南的地位堪比郡守,连当地官员上任,都要先登门拜访,以求一句美言。

然而,许劭的品评绝非阿谀奉承。他秉持“褒贬分明”的原则,哪怕面对权贵,也毫不留情。曾有位豪族子弟,带着重金前来,希望许劭能在月旦评中为自己美言。许劭当众将礼金掷出,怒斥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何足挂齿!”此事传开后,求评者再不敢以财帛相诱,反而更敬畏他的公正。

真正让许劭名震天下的,是他对曹操的那句评价。彼时的曹操,不过是洛阳城里一个任侠不羁的青年,虽出身官宦世家,却因祖父曹腾是宦官而饱受歧视。曹操听闻许劭的威名,多次登门求评,却均被拒之门外。一日,他埋伏在许劭外出的必经之路,拦住马车,半开玩笑半威胁道:“子将先生,今日若不给个评价,便休想离开!”

许劭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眼神锐利的青年,沉吟良久,终于吐出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异同杂语》)短短十字,道尽曹操性格中的矛盾与复杂:既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又暗藏野心与狠辣。曹操听后,非但不怒,反而纵声大笑——这句评价,仿佛为他的人生定下了基调,也让许劭的识人之明,彻底征服了天下人。

随着汉末局势愈发动荡,许劭的处境也愈发危险。他因直言不讳得罪了不少权贵,有人甚至扬言要取他性命。亲友劝他收敛锋芒,他却摇头道:“吾笔如刀,若因惧死而失语,与行尸走肉何异?”为避祸,他辗转前往扬州避难,当地百姓听闻许劭到来,自发组织护卫,足见其声望之高。

在扬州期间,许劭依旧坚持品评人物。他曾预言孙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后来孙策果然因轻敌而遇刺身亡;又点评刘繇“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刘繇最终在与孙策的争斗中败北。这些精准的预判,让他的“月旦评”即便远离中原,仍被士人奉为圭臬。

建安四年,许劭病逝于豫章。他离世后,“月旦评”随之消散,但他开创的人物品评之风,却深刻影响了后世。魏晋时期盛行的“九品中正制”,其选拔人才的标准与方式,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月旦评”的影子。而他对曹操的那句评语,更成为历史的谶语,被后人反复玩味。许劭以一支笔,搅动了汉末的风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以言评世,以笔定命”的传奇。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