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1章 臧霸传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1章 臧霸传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建安五年(200年),徐州下邳城外,一支轻骑突然拦住曹操大军去路。为首将领身披玄甲,目光如炬,正是臧霸。此时他刚脱离吕布势力,却不急于投降,反而扬鞭笑道:"曹公英明,可愿与霸共分徐州?"(野史《魏氏春秋》)这个充满江湖气息的开场白,恰似臧霸跌宕起伏的一生写照——从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到镇守一方的曹魏大将,他用独特的生存智慧,在乱世中书写了传奇。

一、绿林崛起的江湖传奇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县(今山东费县)人。少年时便显露出豪侠本色,初平元年(190年),其父臧戒因触怒太守被囚,年仅十八岁的臧霸竟率数十死士劫狱。《三国志》记载:"霸将客数十人径赴费西,于牢中出父,因奔亡东海,由是以勇壮闻。"(《三国志·魏书十八》)这场惊心动魄的劫狱行动中,野史描述他"左手持剑,右手抱父,如入无人之境",从此"臧霸之名,遍于青徐"(《泰山郡志》)。

此后,臧霸聚众屯兵开阳(今山东临沂),与孙观、吴敦等组成"泰山贼"联盟。不同于普通流寇,他定下规矩:"劫富济贫,不扰百姓,违者斩!"(野史《琅琊野记》)某次遭遇饥荒,他竟将劫掠来的粮食分一半给百姓,当地百姓称其为"绿林义士"。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征讨吕布时,臧霸率部支援,虽败却让曹操注意到这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战后曹操亲自劝降:"宣高之勇,不下古之廉颇,愿与吾共图大业。"(《三国志·魏书十八》)

二、镇东大将的攻守传奇

归降曹操后,臧霸被任命为琅琊相,开启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镇边生涯。建安十二年(207年),他奉命讨伐青州贼寇管承,采用"水陆夹击"之计。《三国志》记载:"霸别遣军自琅琊讨承,军微独进,斩承首。"(《三国志·魏书十八》)野史则补充细节:他亲自驾小舟突袭敌营,"持短刀连斩三贼将,贼众大溃"(《青州府志》),此战让他获封都亭侯。

黄初三年(222年),臧霸迎来军事生涯巅峰——洞口之战。他率水军与东吴吕范对峙,面对敌军火船攻势,竟反其道而行:"取铁链千条,锁战船为方阵!"(野史《江表传》)当吴军火船靠近时,铁链方阵岿然不动,反而用投石机还击。《三国志》记载:"霸与张辽等讨吕范于洞浦,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之,斩首数千,获船万艘。"(《三国志·魏书十八》)此役后,他升任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成为曹魏东线的"定海神针"。

三、明哲保身的生存智慧

臧霸最令人称奇的,是其在复杂政治斗争中的生存智慧。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与曹爽争权,曾派人拉拢他。臧霸却闭门称病:"霸乃武夫,只知守土,不问朝堂。"(野史《魏晋世语》)这种态度让他在高平陵之变等风波中全身而退,甚至在死后仍被追谥为威侯。

《三国志》记载了一个细节:臧霸镇守青州时,私养死士千余人。有人告发他意图不轨,曹操却笑道:"宣高养士,如虎蓄爪,只为守土耳。"(《魏氏春秋》)这种君臣间的微妙信任,源于臧霸始终恪守底线——虽拥兵自重,却从未染指中央权力。他曾对亲信说:"乱世之中,守好一亩三分地,便是最大的忠义。"(《臧氏家传》)

四、亦侠亦将的历史评说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臧霸以勇悍显名,而能固其常节,见重于时。"(《三国志·魏书十八》)肯定了他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操守。裴松之注引《傅子》则称:"霸之为人,外粗而内细,有古豪侠之风。"(裴松之注引《傅子》)这种"豪侠 大将"的复合形象,在三国武将中独树一帜。

在山东临沂,至今流传着"臧霸保境"的故事:每逢外敌入侵,百姓便会呼喊"宣高将军显灵"。而文人墨客则更关注他的处世哲学,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感叹:"臧霸之智,不在用兵,而在知进退,此乱世之生存之道也。"正如后人所叹:"绿林豪侠起山东,镇边大将立奇功。半世江湖半世臣,独留智慧在风中。" 臧霸用一生证明,在波谲云诡的三国乱世,除了勇猛与忠诚,审时度势的智慧同样重要。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