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卷首语:曹魏铁骑马踏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汉末黄巾的烽火燎原而起,各路英雄豪杰并起于草莽之间,最终在中原大地上杀出一片天地的,非曹魏莫属。提起曹魏政权,人们常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却往往忽略了支撑起这片江山的铁血脊梁——那些在沙场上横刀立马、为曹魏南征北战的武将们。从官渡之战的烈焰到祁山北伐的烽烟,从"五子良将"的赫赫威名到"宗室八虎骑"的忠勇无双,他们用鲜血和刀剑,在三国的历史长卷上刻下了属于曹魏的赫赫武功。

一、乱世烽烟起,猛将如云生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陈留郡己吾县的校场上,旌旗猎猎,金鼓震天。一个名叫曹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将台上,看着麾下刚刚募集的五千士兵。他或许不会想到,这支最初由宗族子弟和乡勇组成的队伍里,将会走出日后威震天下的名将。就在这一年,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带着千余宾客前来投奔,成为曹操最早的军事班底。野史记载,夏侯惇十四岁时,有人侮辱他的老师,他竟当场拔剑将那人斩杀,这份悍勇之气,从少年时便已显露。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的战场上,烟尘蔽日,杀声震天。在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关键时刻,一个身材不高却异常勇猛的将领,带着部下硬是冲破了袁军的防线,斩杀了袁绍的部将淳于琼。此人便是乐进,《三国志》中记载他"每战先登",是曹魏诸将中冲锋陷阵最积极的一个。而在另一侧,张辽正率领着他的"先登死士",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其勇毅果敢,让曹操都忍不住赞叹:"张辽虽古之召虎,何以加之!"

若论曹魏武将的代表,"五子良将"无疑是绕不开的话题。陈寿在《三国志》中专门为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立传,并评价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毅重,张合巧变,乐进骁果,徐晃严整,张辽果敢,各以所长,显名当世。"(《三国志·魏书十七》)这五个人,有的像张辽一样威震逍遥津,以八百人破孙权十万大军;有的像徐晃一样长驱直入,解樊城之围;也有的像于禁一样,晚节不保,留下千古遗憾。他们的命运,如同曹魏政权的缩影,有辉煌,有低谷,有令人扼腕的叹息。

二、宗室虎骑与外姓良将:铁血洪流的双璧

在曹魏的武将体系中,宗室将领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的夏侯惇,不仅是最早追随曹操的将领,更是曹魏政权的"定海神针"。濮阳之战中,他被吕布的部将射穿了左眼,却强忍剧痛,拔下箭矢,将眼睛生吞而下,然后纵马杀回敌阵。这一幕虽然在《三国志》中仅记载为"伤左目",但在裴松之注引的《魏略》中,则演绎为"惇拔矢啖睛",成为千古流传的铁血传奇。

与夏侯惇并称"夏侯双璧"的夏侯渊,更是被誉为"虎步关右"的突击大师。建安十九年(214年),他督率张合等人平定陇右,兵锋所至,所向无前。曹操曾评价他:"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三国志·魏书九》)可惜的是,这位擅长千里奔袭的名将,最终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成就了蜀汉的传奇,也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除了宗室将领,曹魏政权更不缺乏外姓的奇才猛将。典韦和许褚,这两位被曹操称为"古之恶来"和"吾之樊哙"的贴身护卫,其勇猛程度堪称三国时期的"双璧"。典韦在宛城之战中,为保护曹操,手持双戟,堵住营门,身中数十创,仍瞋目大骂而死。《三国志》记载:"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三国志·魏书十八》)而许褚在渭水之战中,左手举着马鞍为曹操挡箭,右手划船,硬生生将曹操从乱军之中救出,其神力与忠诚,让曹操感叹:"许褚便是我的樊哙啊!"

三、权谋与铁血:武将命运的双重变奏

曹魏武将的命运,始终与政权的兴衰紧密相连。他们既是铁血时代的产物,也在塑造着这个时代。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原逐鹿之时,这些武将是他最锋利的宝剑;当曹丕代汉建魏,他们又成为新王朝的柱石;而到了曹叡之后,随着司马懿家族的崛起,这些武将的后裔或沦为政治附庸,或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于禁的结局。这位在宛城之变中整肃溃兵,被曹操赞为"虽古名将,何以加之"的毅重名将,却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水淹七军,最终投降。后来虽然被放回曹魏,却遭到曹丕的羞辱,最终"惭恚发病薨"。(《三国志·魏书十七》)于禁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荣辱得失,更折射出曹魏政权内部的复杂矛盾。

而邓艾和钟会这两位后三国时期的名将,其命运更是充满了戏剧性。景元四年(263年),邓艾率三万大军偷渡阴平,"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最终兵临成都,灭亡蜀汉。(《三国志·魏书二十八》)然而,这位口吃的将军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钟会诬陷谋反,最终死于非命。而钟会这位被称为"小张良"的奇才,在灭蜀之后,竟也起兵谋反,最终死于乱军之中。《三国志》评价道:"邓艾、钟会,皆有奇才,而皆不终,岂不惜哉!"(《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四、史笔与传奇:武将身后的千年余响

当硝烟散尽,尘埃落定,这些曹魏武将的传奇故事,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陈寿在《三国志》中,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轮廓,而裴松之的注引,则为我们补充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到了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演绎,更是让这些武将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民间传说中的英雄。

如今,当我们翻开史书,依然能感受到那些铁马金戈的岁月。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悍勇,张辽威震逍遥津的神威,典韦宛城捐躯的悲壮,邓艾阴平偷渡的奇绝,每一个故事都让人热血沸腾。他们或许不是完美的英雄,有的性格缺陷明显,有的结局令人惋惜,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他们更加真实,更加贴近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正如陈寿所言:"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而韩浩、史涣以忠勇显,典韦、许褚以勇力闻,其余诸将,或以果毅,或以方略,各施所长,皆取得封侯之赏,非虚也。"(《三国志·魏书十八》)这些曹魏武将,用他们的热血和刀剑,在三国的历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的故事,不仅是曹魏政权的兴衰史,更是一部充满铁血与权谋、忠诚与背叛、辉煌与遗憾的英雄史诗。

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仿佛还能听到黄河岸边的金戈铁马之声,还能看到中原大地上的烽火狼烟。那些曹魏武将的身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诉说着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