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5章 快意人生法孝直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5章 快意人生法孝直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怀才不遇:从“蜀中鹰犬”到“刘备谋主”

建安初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法正(字孝直)入蜀投靠刘璋,却因“性狭眦(zì),为其州邑所侨客者所谤”(《三国志》),十余年只做了个小小的新都令。所谓“性狭眦”,说白了就是心眼小、睚眦必报,这性格在讲究“温润如玉”的儒家官场里,自然不受待见。

野史里流传着一则趣事:法正曾在成都街头被当地豪族子弟羞辱,骂他“寒士无行”。法正气得当场拔剑,却被好友孟达死死按住:“孝直啊,你这暴脾气,在刘璋这儿迟早惹祸!”这话一语成谶,后来法正果然因与张松“密谋卖主”事发,差点被刘璋砍了脑袋。

直到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受刘璋之命出使刘备,命运才迎来转机。《蜀记》记载,两人初次见面就聊得火热,法正当场抛出“益州天府之国,刘璋暗弱,明公不取,必为他人所得”的惊世之语。刘备听得两眼放光,拉着他的手说:“孝直所言,正合吾意!”

更戏剧性的是,法正回蜀后,竟偷偷给刘备写信:“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这哪里是使者,分明是“带资进组”的内应!

二、奇谋破局:“汉中三策”与人心算计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刘备献上“汉中三策”,堪称乱世权谋的教科书:

1. 上计:趁夏侯渊、张合不备,率精兵奇袭阳平关;

2. 中计:声东击西,诱敌分兵后各个击破;

3. 下计:退守白帝城,徐图后举。

刘备果断选了上计,法正则玩起了“心理战”。他让黄忠在定军山对着夏侯渊的营寨擂鼓骂阵,整整骂了三天三夜。《山阳公载记》绘声绘色地写道:“蜀兵骂声如潮,曹营鸡犬不宁,夏侯渊气得摔了三次酒杯!”

最绝的是“反客为主”之计。法正观察到定军山有座高山可俯瞰曹军,便让黄忠率部悄悄登山,待曹军来攻时,突然“金鼓大作,箭矢如雨”。夏侯渊亲自带兵修补鹿角,法正举着红旗大喊:“可击矣!”黄忠如猛虎下山,一刀斩了夏侯渊。曹操得知后,气得直跺脚:“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三、恩怨快意:“睚眦必报”的真性情

法正得势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报仇”。他列出当年欺负过自己的十多人名单,小到街头泼皮,大到益州豪族,通通被他找借口收拾了一遍。有人看不惯,跑去诸葛亮那儿告状:“法正睚眦杀人,丞相该管管!”

诸葛亮却叹了口气:“主公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法正帮主公拿下益州,这份功劳够他横着走了!”

但法正的“报仇”也有讲究。《益部耆旧杂记》记载,有个叫郑度的谋士曾劝刘璋“坚壁清野”对抗刘备,差点把刘备困死。法正当上尚书令后,郑度吓得躲进深山。法正却派人送去百两黄金:“当年各为其主,先生不必躲藏。”这种“恩怨分明”的做派,反倒让益州旧臣心服口服。

四、君臣相得:“如鱼得水”的另类典范

刘备对法正的宠爱,堪称三国版“霸道总裁”。《三国志》记载,法正劝刘备娶刘璋寡嫂吴氏,刘备觉得违背伦理,法正直接搬出晋文公娶侄媳妇的典故:“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刘备一听,立刻点头:“孝直说的对,马上办!”

更夸张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定军山被曹军围困,箭矢如雨。众人劝他撤退,刘备偏要硬刚。法正二话不说,站到刘备前面挡箭。刘备急得大喊:“孝直避箭!”法正回了句:“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没办法,只好下令撤军。

野史里还有个段子:某次法正犯了错,诸葛亮假装要治他的罪。刘备立刻跳出来打圆场:“孝直就像我的‘治头痛的药’,虽然苦,离了他可不行!”这话传到法正耳朵里,他得意地对人说:“看来这‘药’,我还得接着当!”

五、英年早逝:天妒奇才的遗憾与争议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突然病逝,年仅四十五岁。《三国志》记载,刘备“为之流涕者累日”,追谥他为翼侯——这可是蜀汉唯一有谥号的大臣。更夸张的是,刘备亲自主持葬礼,还把法正的儿子法邈(miǎo)收为义子。

法正的死,也引发了一桩历史悬案:如果他活着,能否劝阻刘备伐吴?《三国志》裴松之注里有个大胆假设:“若令法孝直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意思是,只有法正能拦住刘备,就算拦不住,也能保证伐吴不惨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民间甚至流传着“法正显灵”的传说:夷陵之战时,刘备在猇亭扎营,夜里忽见法正现身,指着满山连营大喊:“明公若听吾言,何至如此!”刘备惊醒后,才发现营寨已被陆逊烧得通红。当然,这只是百姓对法正的惋惜罢了。

六、历史镜鉴:权谋与人性的双面镜像

法正的一生,是“乱世生存法则”的极致演绎。他既没有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圣人光环,也不像郭嘉“鬼才”般神秘莫测,而是个真实到有些“市侩”的谋士——他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也从不掩饰自己的**;他既能为刘备出“毒计”,也敢为自己报私仇。

这种“真小人”的做派,反倒让他在乱世中活得明白。对比同期的谋士:荀彧坚守汉室正统,最终服毒而死;贾诩被骂“乱武”,一生战战兢兢;而法正却在刘备麾下“快意恩仇”,既成就了功业,也活成了自己。

正如《三国志》评价的那样:“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他的存在,撕开了乱世的遮羞布——在权力的游戏里,道德从来不是唯一的生存法则,懂得审时度势、敢想敢做,或许更能抓住命运的机会。

结语:奇谋背后的真实人生

法正的故事,像极了一杯烈酒:初尝辛辣,细品回甘。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臣”,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后人谈论起“定军山奇谋”“汉中三策”时,别忘了那个在权谋背后,敢爱敢恨、睚眦必报的法孝直——毕竟,比起完美无缺的“圣人”,这种真实的“凡人英雄”,或许更接近乱世的真相。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