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0章 辽东王公孙度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0章 辽东王公孙度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5: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起于微末:从郡吏到“辽东王”的逆袭

东汉熹平年间,玄菟郡(今辽宁沈阳东)的郡衙里,公孙度(字升济)以“小吏出身,善结豪族”崭露头角。《三国志》载其早年因同郡徐荣(董卓部将)举荐,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初到任时,当地豪族“以其年少,多轻之”,公孙度却暗藏锋芒,对亲信说:“汉祚将终,当与诸君图王耳!”

他的第一步是立威。《魏略》记载,公孙度当众杖杀辽东名儒田韶,“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随后,他将辽东郡划分为辽西、中辽两郡,自置太守,又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威行海外”。短短数年,便将辽东打造成独立王国。

二、海东称雄:“不臣之心”的公开僭越

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大乱,公孙度认为时机已到,“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置太守。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三国志》)。更僭越的是,他“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shàn,祭祀的土台)于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乘鸾路,九旒(liú),旄头羽骑”。(自立为侯牧,追封父亲,设立汉朝皇帝宗庙,仿照天子规格祭祀天地、亲耕藉田,乘坐天子车驾,使用九旒旌旗,以羽林军为仪仗。)

这种公然僭越的行为,震惊天下。《九州春秋》记载,曹操曾表奏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公孙度却不屑地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我要做辽东之王,什么永宁乡侯!)将印绶藏于武库,俨然以“海东天子”自居。

三、远交近攻:乱世中的生存智慧

公孙度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利用地缘优势“两头取利”。他一方面拒绝袁绍的拉拢,《典略》载其回复使者:“袁本初(袁绍)虽强,隔千里,安能制我?”另一方面,又与孙策通好,“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臣于策,并献貂马”,换取江东支持。

对高句丽等周边势力,公孙度恩威并施。他曾“东伐高句骊(lí),寇钞(chāo,劫掠)其国”,迫使高句丽称臣;又在襄平(今辽宁辽阳)修建“平郭城”,作为控制辽东半岛的要塞。《东夷传》记载,当地百姓歌谣唱道:“公孙公,威如虎,海东六国皆来舞。”

四、家族兴衰:从霸业到覆灭的宿命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继位。康继承父志,“破高句丽,屠其城”,并在公元209年“斩袁尚、袁熙,传首曹操”,获封“襄平侯,拜左将军”。但家族的巅峰背后,已暗藏危机。

公孙渊掌权后,试图在魏、吴之间“两头通吃”。他先接受孙权册封“燕王”,后又杀吴使降魏。这种反复无常的策略激怒了魏明帝曹叡,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率四万大军远征辽东。《汉晋春秋》记载,襄平城破时,“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积尸封土)”,公孙氏三代经营的辽东政权彻底覆灭。

五、野史遗闻:“玄菟奇人”的神秘色彩

民间对公孙度的评价充满传奇色彩。《搜神记》记载一则异闻:公孙度初到辽东时,曾见“襄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余,下有三小石为足”,有巫师称“此乃‘三公之象’,君当为土下之王”。这一传说,为其割据辽东披上“天命”的外衣。

更有趣的是,朝鲜半岛的野史《三国史记》记载,公孙度曾“遣使入百济,教其书记”,间接促进了辽东文化向朝鲜半岛的传播。这种“文化输出”的侧面,也反映出公孙氏政权在东北亚的影响力。

六、历史启示:偏安政权的生存悖论

公孙度的辽东霸业,是乱世中“边缘政权”的典型样本。他以小吏之身割据海东,凭借“远交近攻”和“文化渗透”维持三代统治,却因子孙的短视最终覆灭。《三国志》评价其“拥据辽东,有箕子之旧风,未从正化,遂乃恃险远,恣睢(zì suī)自封”(占据辽东,虽有古代遗风,却未归附正统,凭借天险肆意割据),道出了偏安政权的根本矛盾:既想独立于乱世,又缺乏问鼎天下的格局。

历史证明:在大一统的趋势下,任何“偏安称王”的企图,最终都将被时代的浪潮吞没。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