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京城在望——初入皇都的憧憬

自破庙一别,柳云生将梦境警示深藏心底,既不与人言,也不再终日惶惑。他将那份不安转化为前行路上更加审慎的观察与周详的思虑。脚步未曾停歇,穿越了更多城镇村庄,跨过了数条江河,风尘仆仆,却也见识渐长。

越往北行,地势渐趋开阔,人文风貌亦与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有所不同,多了几分北地的雄浑与质朴。沿途可见驿马奔驰,传递着帝国的政令军报;也常见商队络绎,驮载着南方的丝绸、瓷器,北方的皮货、药材,一派物阜民丰的景象。柳云生深感康熙盛世之下,国家承平日久,生机勃勃,这更坚定了他欲以才学报效朝廷的念头。

这一日午后,他正行走间,忽闻前方人声鼎沸,车马之声不绝于耳。攀上一处高坡,极目远眺,心脏骤然狂跳起来!

只见地平线的尽头,一座巨城的轮廓巍然耸立于天地之间。青灰色的城墙绵延如山脊,高不可攀,墙垛如齿,旌旗隐约可见。而在阳光照耀下,城市中心方位,一片金碧辉煌的殿宇屋顶反射着令人不敢直视的璀璨光芒,那定然是紫禁城的琉璃瓦!北京城,帝国的中枢,天下士子心中的圣地,终于到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震撼涌上柳云生心头,瞬间冲淡了连日跋涉的疲惫。他站在坡顶,久久凝视,胸中波澜起伏。梦想中的舞台就在眼前,无数先贤、无数传奇曾在这座城市上演。如今,他,一个来自江南小镇的寒门学子,也即将踏入其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向那宏伟的城门走去。

越靠近京城,人流越是密集。护城河宽阔如带,吊桥坚实,城门口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有挑担的货郎,有骑马的官员,有乘坐轿子的家眷,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守城的兵士按例查验路引文书,虽严肃却不刁难,显是见惯了四方来客。柳云生递上文书,顺利入城。

踏入城内,一股混杂着各种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笔直的青石街道宽阔异常,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两旁店铺鳞次栉比,酒旗招展,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绸缎庄、药材铺、酒楼、茶肆、当铺、钱庄……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香料的味道,还有北方特有的、微微的尘土气息。

人群之中,身着儒衫、头戴方巾的读书人随处可见,或独行沉思,或三五成群,高谈阔论。柳云生知道,这些人大多和他一样,是来赴考的士子。他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如同置身于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他谨记着老龟的警告,行事分外低调。按照父亲信上的地址,几经打听,终于在一条相对安静的胡同里,找到了那家名为“墨香斋”的小小书铺。店主姓王,果然是父亲当年的同窗,一位面容和善、微胖的中年人。见到故人之子,王掌柜十分热情,不仅妥善安排了住宿——书铺后院一间清净的厢房,还详细告知了京城注意事项、考期临近前的各类流程。

安顿下来后,柳云生便开始熟悉环境。他去了国子监外瞻仰,那天下最高学府的气势令他心折;他也去了琉璃厂文化街,在那里流连于各家书铺,翻阅各种典籍、时文集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他甚至远远地绕皇城走了一段,感受那皇家禁地的威严。

在一次逛书铺时,他偶遇一位清癯的老者,正在翻阅一本《水经注》。柳云生对地理志也颇有兴趣,便与老者交谈了几句。不想老者谈吐不凡,引经据典,对时政民生亦有独到见解,寥寥数语,便让柳云生有茅塞顿开之感。临别时,老者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学问之道,在明理,在济世。考场文章,不过是块敲门砖。心要静,眼要明,勿为浮云遮望眼。”说罢飘然而去。柳云生怔在原地,咀嚼着老者的话语,觉得这仿佛是某种来自高人隐士的指点,心中更是警醒,要将根基打得更牢。

随着考期临近,京城中的文会、诗社活动也多了起来。柳云生受同住一馆的几位士子相邀,参加过一两次。会上才子云集,或激扬文字,或切磋制艺,气氛热烈。但也有些人,言谈间充满机心,互相吹捧试探,甚至暗中贬损他人。柳云生大多时候只是静听,偶尔发言,必言之有物,不卑不亢。他既自信于自身才学,又对潜在的复杂人际保持了距离,牢记着“行事低调”的原则。

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闭门苦读,根据在京所见所闻,调整补充自己的策论观点。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想起碧水潭,想起那个奇异的梦。但京城的繁华与机遇,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牢牢吸引着他。他将对未知风险的警惕,化为了备考时更加一丝不苟的态度。贡院的大门即将开启,他已做好准备,要去迎接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场风云。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