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0章 佳话流芳警世人(全文完)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吴承业已年至古稀。吴家的生意在他与儿子的精心打理下,愈发兴旺发达,不仅是钱塘,在苏杭一带也颇具名望。然而,拥有万贯家财的吴承业,晚年生活却愈发简朴平和。他将大部分生意交由儿子掌管,自己则每日里或在书房读书养性,或与老妻柳氏在园中散步赏花,偶尔也去灵隐寺听慧能禅师(后由其弟子接任住持)讲经说法,布施香火。

这一日,秋高气爽,菊香满园。吴承业将儿子吴继业与几个年幼的孙儿唤至书房。他须发皆白,面容红润,眼神清澈而充满智慧。他让孙儿们围坐身边,目光缓缓扫过儿孙,最终落在书房窗外那棵如今已亭亭如盖、金桂飘香的桂花树上——正是当年掘出金坛的那一棵。

“孩子们,”他的声音苍老却沉稳,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今日叫你们来,是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也是告诫你们一番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便将从当年如何贪图便宜、执意买下城南凶宅开始,如何夜闻鬼泣、日渐憔悴,如何得高僧指点、掘地见棺,如何知晓苏婉清冤情、为其迁葬超度,如何受其托梦、千里寻访沈文轩,如何见证墓前悲誓、结庐守墓,又如何获赠金银、广行善事,直至最终“鸳鸯冢”成,佳话流芳……这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因果奇缘,娓娓道来。

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惊惧,时而叹息,时而感动。他们虽自幼便零星听过家中这段往事,却从未如此完整、清晰地听当事人亲口讲述。

故事讲完,书房内一片寂静。吴承业看着儿孙们,语重心长地说道:“今日告知你们这些,并非要你们记住家中如何得了意外之财,而是要你们明白两个道理。”

“其一,莫贪不义之财,莫占不当之利。”他的神色变得严肃,“当年我若听进周福一言,详查那宅院底细,或许便能避免后来诸多惊扰磨难。世间万物,皆有因果。看似便宜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意想不到的代价。不属于你的,强求而来,终是祸端;属于你的,行善积德,福报自至。这便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其二,做人需常怀善念,敬畏因果。”他继续道,“若非我后来心生怜悯,全力为苏小姐昭雪沉冤,妥善安葬,完成其遗愿,又岂能化解怨气,得保平安?又岂能有后来种种福报?金银财物,终是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善心与德行,方能滋养家业,泽被后人。你看沈大人与苏小姐,真情至性,超越生死,虽历经磨难,终得圆满,令人敬仰。这人间,终究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善心方能化劫啊!”

吴继业与孩子们皆肃然受教,将这番告诫深深铭刻于心。

吴承业晚年安享清福,儿孙绕膝,家宅安宁,备受乡邻敬重。他寿至七十六岁,一日夜晚,于睡梦中安然离世,面容安详,无病无痛,堪称善终。

而“吴承业迁宅遇鬼”与“鸳鸯冢”的故事,经过数十年的流传,早已深深融入了钱塘的地方风土与民俗之中。它不仅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形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民间习俗与集体记忆。此后,钱塘县乃至周边地区的人们,凡购置房产,尤其是年代久远的老宅,必先多方打听其历史渊源,有无“不清白”的过往。若传闻是“凶宅”或曾死过人的旧屋,买家要么敬而远之,要么在入住之前,必定会请来和尚道士,做一场隆重的法事,超度可能存在的亡灵,祈求家宅平安。

这种对未知的敬畏,对亡灵的尊重,对因果的信仰,正是这个流传多年的故事,所留下的最深刻、最持久的烙印。它警示着世人,在追求现实利益的同时,勿忘心存善念,敬畏鬼神,方能在这纷扰的人世间,求得一份真正的安宁与长久。

——全文完——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