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樵夫本善,山中闻泣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章 樵夫本善,山中闻泣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北宋仁宗年间,天下承平已久,青州府益都县地处齐鲁之交,物阜民丰,算得上一方乐土。县城往西数十里,便是连绵起伏的青龙山脉。山势如龙蟠虎踞,林木蓊郁,深处更是人迹罕至,多有狐獐野鹿、乃至熊罴猛兽出没。就在这青龙山南麓的山脚下,依着一条潺潺溪流,零星散落着几十户人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因溪得名,唤作清溪村。

我们的故事,便从这清溪村的一位年轻樵夫说起。

樵夫姓陈,名守义,年方二十。人如其名,他自幼便听村里唯一的塾师讲过“守义持正”的道理,虽因家贫未能多读诗书,却将此四字牢牢刻在了心上。他命途多舛,尚在垂髫之年,父母便相继染病离世,留下他孤苦一人,守着两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和几分贫瘠山田。村中族老怜其孤弱,多有照拂,东家给碗饭,西家赠件衣,他便在这百家饭、千家衣的接济下,如同石缝中的草芽,顽强地长大了。

及至十四五岁,身子骨稍显硬朗,陈守义便不愿再白白受乡亲恩惠。他拾起父亲生前留下的那柄磨得锃亮的柴刀和一根油光水滑的柏木扁担,学着大人的模样,毅然走进了莽莽青龙山,开始了以砍柴为生的日子。起初,他力气小,只能砍些细弱的树枝,捆成小小一担,挑到十里外的镇上集市,换回几文铜钱,或是些许米粮。但他肯吃苦,又有股韧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吹日晒,雨打霜侵,不仅练就了一身结实的筋骨,攀山越岭如履平地,砍柴捆柴的技巧也愈发纯熟。到他二十岁时,已是清溪村乃至周边几个村落都数得着的好樵夫。每日天蒙蒙亮,他便起身,就着凉水啃几口昨夜剩下的杂面饼子,然后将柴刀别在腰间,扁担扛在肩上,踏着晨露,迎着将散未散的山间薄雾,沿着那条不知走了多少遍的蜿蜒小径,深入山林。

他砍柴有他的规矩,不伤幼苗,不伐不易再生之木,多寻那些枯死或遭了雷击风折的干硬枝干。因此,他砍的柴火,耐烧、火旺,很受镇上酒楼、富户的欢迎,往往能卖个好价钱。日子依旧清贫,茅屋依旧破旧,但他靠着这身力气和这双手,总算能自食其力,甚至略有盈余。

更难得的是,陈守义心地纯良,知恩图报。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如今自己有了些许能力,便总想着回报乡邻。村东头的王奶奶寡居多年,腿脚不便,他每日砍柴归来,总会顺手将王奶奶家的水缸挑得满满的;村西头的李木匠进山寻料伤了手臂,他不仅帮着请医送药,还将李木匠家堆积的活计揽过来,劈好了足够烧一冬的柴火;谁家屋顶漏雨,谁家篱笆破损,只要他瞧见了,或有空闲,总会主动上前帮忙,且从不计报酬。有时卖柴得了些铜钱,若在路上遇见比他还困苦的乞儿或老人,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掏出几文,塞到对方手中。因此,尽管他只是个无权无势的穷樵夫,却在清溪村及周边赢得了极好的名声。提起陈守义,无论老少,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一声“好后生”、“仁义小子”。也有那热心的媒婆,见他品行端方,模样也周正,虽不算俊美,却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自有一股山野之人的挺拔与硬朗,曾想为他说媒,但一打听他那家徒四壁的情形,女方家大多便摇了头。陈守义自己倒也豁达,常笑道:“我一个砍柴的,能吃饱穿暖已是不易,何苦连累人家姑娘跟着我受苦?”话虽如此,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光,听着山风呼啸,心中又何尝不渴望一份家的温暖?

这一日,时值深秋。天空显得格外高远,湛蓝如洗,几缕薄云如同扯散的棉絮,悠然飘荡。山风已褪去了夏日的燥热,带来了北方特有的寒意,吹得山林间黄叶纷飞,如同下了一场金色的雨。青龙山层林尽染,枫树如火,银杏似金,间杂着松柏的苍翠,色彩斑斓,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陈守义深知寒冬将至,须得多备柴火,不仅为了售卖,也要为自己过冬做准备。因此,他比往日起身更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便已行至半山腰。阳光透过稀疏了不少的枝叶缝隙洒下,在林间空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露珠在草叶上滚动,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他今日打算去一处平日少去的山涧边,那里林木茂密,枯枝甚多。行至涧边,但见一条清澈的山溪从石缝中潺潺流出,水声淙淙,与林间的鸟鸣、风声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乐章。他放下扁担,抽出柴刀,正准备寻找合适的目标,忽地,一阵极其细微、若有若无的女子啜泣声,顺着风飘入了他的耳中。

陈守义动作一顿,凝神细听。那哭声断断续续,哀婉凄楚,夹杂在水声风声之中,若不仔细分辨,几不可闻。他心下大为诧异:“这深山老林,凶险莫测,便是我们这些常年进山的樵夫猎户,也不敢轻易独行至此,怎会有女子哭声?莫非是山中精怪所化,诱人上当?” 青龙山自古以来便多狐仙鬼魅的传说,由不得他不心生警惕。然而,那哭声实在悲切,不似作伪,万一是哪家女子真的遇险,他若置之不理,岂非见死不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侠义心肠终究压过了疑虑与恐惧。他握紧柴刀,循着哭声传来的方向,小心翼翼地拨开半人高的杂草和横生的枝桠,向前搜寻。走了约莫十几步,绕过一块巨大的卧牛石,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处较为平坦的涧边空地。空地上有一块光滑平坦的巨大青石,而哭声,正是从那青石上传来。

只见青石之上,坐着一位少女。她身着粉色素罗裙,只是此刻裙摆处沾染了不少泥土草屑,显得有些狼狈。她云鬓微斜,几缕青丝散落在白皙的额前和颊边,正低着头,肩头微微耸动,掩面哭泣。在她身旁,一只小巧的竹篮打翻在地,几种叫不出名字的草药散落出来,沾上了露水和尘土。再看她的脚踝处,罗袜和裙裾遮掩下,依稀可见一片不自然的红肿。

陈守义何曾见过如此景象?一位明显是大家闺秀的美丽少女,独自出现在这荒山野岭,还受了伤。他一时愣在原地,竟有些不知所措。那少女似乎听到了动静,抬起泪眼朦胧的脸庞,向他望来。

这一望,更让陈守义心头一跳。只见这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一张瓜子脸莹白如玉,柳眉弯弯,如同远山含黛,一双杏眼虽含着泪水,却如秋水般澄澈明亮,鼻梁秀挺,唇不点而朱。此刻泪珠儿还挂在长长的睫毛上,犹如带雨梨花,我见犹怜。她的美丽,不同于山野村姑的健康质朴,而是一种精致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清丽,仿佛画中走出的仙子,与这粗犷的山林格格不入。

陈守义只觉得呼吸一窒,心跳莫名加速,脸上也有些发烫。他慌忙定了定神,将柴刀插回腰间,上前几步,隔着数尺距离,拱手行了一礼,尽量放柔了因为常年独处而略显沙哑的嗓音,轻声问道:“姑娘,为何独自在此哭泣?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那少女见来人是个年轻男子,先是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见陈守义衣着虽朴素,却浆洗得干净,面容诚恳,眼神清澈坦荡,并无猥琐凶恶之相,这才稍稍安心。她抽噎着,用如同出谷黄莺般清脆,却又带着哭腔的声音答道:“小……小女子姓沈,名青娥,是山下杏花村人。家父……家父身染重病,卧床多日,郎中说需几味特殊的草药入药,方能见效。药铺中一时短缺,小女子心中焦急,便……便自作主张,上山来采撷。不料……不料方才在溪边湿滑的石头上不慎崴了脚,疼痛钻心,试了几次都无法站起……眼看日头偏西,山林渐暗,心中害怕,故而……故而哭泣……” 说着,又是一串晶莹的泪珠滚落下来,滴在粉色的衣裙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她的话语逻辑清晰,情真意切,尤其是提到为父采药,更显其孝心。陈守义心中那点因为精怪传说而产生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怜悯与敬佩。他连忙安慰道:“原来是沈姑娘。姑娘一片孝心,天地可鉴。只是这深山之中,确实危险,姑娘不该孤身前来。” 他看了看天色,日头已渐渐西斜,林间的光线开始变得昏暗,便毫不犹豫地说道:“姑娘莫怕,此地离杏花村不算太远,路径我也熟悉。若姑娘不嫌弃陈某粗鄙,愿背姑娘下山,送姑娘回家医治脚伤。”

沈青娥闻言,抬起泪眼,怔怔地望着陈守义,脸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一直蔓延到耳根。她自幼受礼教熏陶,深知男女授受不亲之理,让一个陌生男子背负,实在于礼不合。然而,脚踝处传来的阵阵剧痛,以及对即将降临的黑暗的恐惧,又让她别无选择。她犹豫了片刻,贝齿轻轻咬着下唇,看了看自己动弹不得的脚,又看了看陈守义那写满真诚与关切的脸庞,最终,羞涩战胜了礼法,她微微垂下眼睑,用细若蚊蚋的声音道:“那……那就有劳壮士了。此恩此德,青娥……青娥没齿难忘。”

陈守义见她应允,心中竟有一丝莫名的欢喜。他小心翼翼地蹲下身,背对着少女,尽量将背部放平。沈青娥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红着脸,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搭在陈守义宽阔的肩头,伏在了他的背上。陈守义只觉一股淡淡的、似有若无的草药清香混合着少女特有的体香钻入鼻中,背后传来柔软而轻盈的触感,他的身体瞬间有些僵硬,心跳如擂鼓一般。他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双臂向后,小心地托住少女的腿弯,缓缓站起身。少女的身体果然很轻,对他这常年负重爬山的人来说,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分量。

他将散落的草药一一拾起,放入竹篮拎在手中,然后迈开稳健的步伐,沿着下山的小路,向着杏花村方向走去。一路上,两人都沉默着。山风在耳畔呼啸,林鸟归巢的鸣叫此起彼伏。沈青娥伏在陈守义背上,脸颊紧贴着他结实而温暖的背脊,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行走时肌肉的起伏和有力的心跳声,她的脸始终滚烫,心中犹如小鹿乱撞,只能偶尔低声指点一下路径,以掩饰内心的羞怯与慌乱。陈守义则专注于脚下的路,生怕颠簸到了背上的佳人。他只觉得这段下山的路,似乎比平时短了许多,也……美妙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行至杏花村村口,已是暮色四合,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沈青娥指着村中一处颇为气派的青砖黑瓦、高墙环绕的宅院,轻声道:“陈大哥,那就是寒舍了。家父是村中郎中,药铺便开在家中。”

陈守义依言走到宅院门前,小心翼翼地将沈青娥放下,让她倚着门框站好,然后将竹篮递还给她。沈青娥脚一沾地,还是疼得蹙起了秀眉,但她强忍着,再次向陈守义道谢:“多谢陈大哥救命之恩,若非遇到你,青娥今夜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说着,又从袖中取出一个绣工精致的荷包,倒出几块碎银子,递向陈守义,“些许谢仪,不成敬意,还望陈大哥收下,聊表寸心。”

陈守义见状,连忙后退一步,连连摆手,正色道:“沈姑娘此言差矣!路见危难,出手相助,乃是分内之事,岂能贪图报酬?这银子是万万不能收的!姑娘还是快些进去,请沈老先生为你医治脚伤要紧。陈某……陈某还要赶回清溪村,就此别过!” 说完,他怕沈青娥再坚持,竟像是怕被银子烫到一般,转身就走,大步流星,很快便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与村舍的阴影之中。

沈青娥倚着门框,望着他那迅速远去的、挺拔而略显仓促的背影,手中攥着那几块未能送出的碎银子,眼神复杂,有感激,有羞涩,似乎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她怔怔地望了许久,直到那背影完全看不见了,才轻轻叹了口气,一瘸一拐地,敲响了自家宅院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