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9章 祠宇重光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9章 祠宇重光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黑风帮三名核心成员被周正捕头一网成擒的消息,如同一声春雷,迅速炸响在虔化县外的各个村落。起初,人们还带着几分将信将疑的惶恐,毕竟黑风帮的凶名积威已久,但随着官府正式贴出告示,详列其罪状,并宣布案件已破,压在村民们心头多年的那块沉甸甸的巨石,终于被彻底搬开。笼罩在山野之间的恐惧阴云,被秋日爽朗的阳光和人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所取代。

而随着恐惧的消散,那份因威胁而被迫压抑在心底的、对张勇老捕头的感念与敬佩之情,如同被春风唤醒的种子,迅速破土发芽,茁壮成长。人们开始公开地、充满敬意地谈论起二十年前那位为保护脚夫而壮烈殉职的老捕头,谈论他刚正不阿的品行,谈论他舍生取义的壮举。那座因他殉职而蒙上悲壮色彩、又因恶徒威胁而日渐荒芜的土地祠,再次成为了人们目光汇聚的焦点。

一种自发的情感与行动,在乡民间悄然酝酿、涌动。不能再让英雄埋骨荒祠,香火冷落!这成了附近几个村落百姓共同的心声。

很快,由几位德高望重的乡老牵头,村民们自发地集资、出料、出力。他们请来了附近最有名的泥瓦匠、木匠和塑像师傅。沉寂多年的土地祠,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工匠们首先小心翼翼地清除了院内及祠内积年的荒草、蛛网和灰尘。接着,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修缮:腐朽不堪的梁柱被一根根取下,换上了粗壮笔直的新木;屋顶破损的瓦片被全部撤下,重新铺上了厚实整齐的青瓦,确保再无漏雨之虞;斑驳脱落的墙壁被重新用石灰粉刷,显得洁白而肃穆;那扇歪斜欲倒的木门也被修复加固,重新安装了门轴。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祠内神像的重塑。

村民们商议后,决定不仅要重塑土地公神像,更要为张勇老捕头单独塑一尊像,让他与土地公一同接受后世香火供奉,让他的功绩与精神,永远被后人瞻仰铭记。

塑像师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老艺人,他仔细听取了王婆婆、周正以及一些当年见过张老捕头的老人们关于张勇相貌、神态的描述。他闭门谢客,潜心创作。当覆盖在神像上的红布被缓缓揭开时,等候在祠外的村民们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只见祠堂正中,依旧是那尊重塑的土地公神像,面容慈祥敦厚,充满了神性的光辉。而在土地公神像的侧前方,则矗立着一尊新的塑像——那是一位身着捕快公服、腰挎朴刀、昂首挺立的英武男子。他面容刚毅,目光锐利而坚定,凝视着祠门外的古驿道,仿佛仍在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危害行旅安全的不法之徒。他的身姿挺拔,充满了力量感与正气,栩栩如生,令人望之而生敬意。这正是人们心目中,张勇老捕头应有的模样!

重塑的张老捕头塑像与土地公神像并肩而立,共享香火,这在此地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却得到了所有百姓的一致认同。在他们心中,张老捕头守护这条驿道、庇佑行旅的功德,已足以让他配享这份殊荣。

祠堂修缮、神像重塑完成的那一日,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光仪式。附近村落的百姓几乎都来了,王婆婆在陈阿福和周正的搀扶下,站在人群的最前方。看着那尊英武的儿子塑像(她心中始终觉得张勇还是那个让她牵挂的孩子),老人的泪水再次涌出,但这一次,泪水里饱含的不再是纯粹的悲伤,更多的是欣慰、骄傲与深深的感动。香火缭绕,鞭炮齐鸣,荒废多年的祠堂,自此焕然一新,殿宇庄严,香火日渐鼎盛,成了古驿道上一处重要的精神地标与信仰寄托。

陈阿福果然信守了他的誓言。自此以后,他每次送货途经此地,无论风雨,无论早晚,必定会踏入这座修缮一新的祠堂。他有时会带来新鲜的瓜果作为供品,有时会仔细地拂去神像上的灰尘,有时只是静静地站在张老捕头的塑像前,默默地说上几句话,汇报一下沿途的平安,仿佛在与一位长辈谈心。

他还时常绕道去县城看望独居的王婆婆,给她带去一些镇上新出的软糯点心,或者一些老人家需要的米面油盐,陪她说说话,讲讲路上听来的趣闻,慰藉老人的孤寂。王婆婆也将阿福视若子侄,每次他来,浑浊的眼中总会闪烁出温暖的光芒。

阿福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持之以恒地践行着他当日立下的誓言,将那份对恩情的铭记与对正义的守护,化为了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温暖与坚持。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路过祭拜的脚夫,更成了这座祠堂与那段往事之间,一个活着的、温暖的连接。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