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公堂明镜照贪官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4章 公堂明镜照贪官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初夏的日头,已有几分毒辣。济南府的青石板路被晒得滚烫,空气里弥漫着尘土与汗水混合的咸腥气味。赵三笑挑着货担从邻县归来,再次踏入这座熟悉的城池。与月前离开时相比,他眉宇间少了几分跳脱,多了几分沉静,鬓角处,竟隐隐可见几丝与年龄不符的霜白。唯有那招牌式的笑容,依旧挂在脸上,只是细看之下,那笑意深处,藏着一丝难以抹去的疲惫。

黑风岭与狐妖的遭遇,让他真切体会到了“良心灯”带来的凶险与代价。那盏灯如今的光芒,已不如往日凝实,即便在阴影处,也显得有气无力。但他别无选择,生活还要继续,货郎的营生不能丢,这盏灯,更不能熄。

刚走到城门口,便见前面围着一大群人,堵住了去路。人群中央,传来铁链拖地的哗啦声响,以及衙役凶神恶煞的呵斥声。

“让开!都让开!看什么看!再看把你们一并抓了!”几个穿着号衣的衙役,手持水火棍,驱赶着围观的人群。他们押解着一个身穿囚服、披枷戴锁的年轻书生。那书生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面容清秀,此刻却遍体鳞伤,头发散乱,白色的囚衣上沾染着斑驳的血迹和污垢。他低着头,步履蹒跚,但脊梁却挺得笔直,透着一股不肯屈服的倔强。

两旁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唉,这不是城东的李秀才吗?多有才学的后生,怎么落得这步田地?”

“听说是因为写了反诗,诽谤朝廷,被知府大人拿住了!”

“反诗?我咋听说是因为他揭发知府大人贪墨了去年黄河修堤的银子,才被报复的……”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官官相护,岂是我们小民能议论的?”

……

赵三笑听着众人的议论,看着那书生凄惨的模样,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同情。然而,更让他心惊的是货担上的油灯!

就在他目光落在书生身上的刹那,那原本萎靡不振、昏黄欲灭的灯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呼”地一声腾起,焰心陡然变得金灿灿、明晃晃,如同纯金熔铸一般!那金光照耀在书生苍白而倔强的脸上,竟隐隐泛出一层淡淡的、祥和的红光,与他身上的伤痕和枷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金光透红之象,赵三笑从未见过!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灯焰传递出的是一种极其强烈、极其纯粹的“善”与“冤”的信号!这光芒之盛,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几乎将他心头因狐妖事件而残留的阴霾都驱散了几分。

母亲的话在他脑中轰鸣:“灯焰愈亮,说明你越该去做这件事!”

他必须弄清楚缘由。赵三笑拉住旁边一位熟知城内事务的老者,低声询问道:“老伯,这李秀才究竟所犯何事?真是写了反诗?”

那老者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道:“三笑啊,你有所不知。这李秀才是条汉子!去年黄河决堤,咱们济南府也遭了殃,朝廷不是拨下了一笔修堤款和救灾银吗?结果呢,堤坝草草修了,灾民也没得到多少实惠。李秀才不知从哪里拿到了证据,写了状子要上告,揭发知府大人贪墨了这笔银子!结果状子还没出济南府,就被扣下了,反污他写反诗,诽谤上官……这不,就要问罪了!”

果然如此!赵三笑心头怒火升腾。他平生最恨的,便是这等欺压良善、贪赃枉法的狗官!这李秀才为民请命,反而身陷囹圄,若不救他,天理何在?自己这盏“良心灯”,又有何面目称为“良心”?

油灯那炽烈如骄阳的金色火焰,便是最明确的指引和鞭策!

这一夜,赵三笑彻夜未眠。他坐在那间低矮的小屋里,对着那盏光芒夺目的油灯,思绪万千。他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王掌柜的恶有恶报,想起了胡三奶奶的恩怨分明,更想起了李秀才那倔强而冤屈的身影。

“灯焰愈亮,愈需以心头血为燃料……”他知道,此次若要介入,所要面对的是一府之尊,是庞大的官官相护的网络,其凶险程度,远胜面对一个米铺掌柜或山中狐妖。很可能,他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但,那金光如此璀璨,照亮了他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容不得半点犹豫与退缩。

第二天一早,赵三笑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衣服,仔细擦拭了货担,尤其是那盏油灯。随后,他挑着担子,径直来到了知府衙门前。

平日里,衙门口虽有衙役值守,却也还算清净。但今日,赵三笑破天荒地没有笑,也没有唱。他将货担稳稳地放在衙门口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目光平静地望着那森严的朱漆大门和门口张牙舞爪的石狮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盏油灯。在初夏明亮的阳光下,它的金光非但没有被掩盖,反而愈发显得纯粹而耀眼,仿佛一颗小太阳,将衙门口照得亮如白昼,连屋檐下的阴影都被驱散了大半。

这奇异的景象,很快吸引了过往的行人。人们纷纷驻足,好奇地围观这个平日里总是笑嘻嘻的货郎,今日为何如此反常,又为何他那盏破灯,竟能发出如此奇特而明亮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卖灯喽!”

赵三笑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他的吆喝不再是往日的唱曲调子,而是带着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力量。

“卖能照妖镜般的灯!能照见贪官的黑心肝,能照见冤屈的真案情!走过路过,都来看一看喽!”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百姓们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赵三笑是疯了不成?竟敢在知府衙门口,公然叫卖能照“贪官黑心肝”的灯?这简直是**裸的挑衅!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衙门深处。端坐堂上的知府姓苟,是个面皮白净、保养得宜的中年人,此刻正端着盖碗茶,琢磨着如何给那不开眼的李秀才定个死罪,以绝后患。忽闻门外喧哗,又听衙役战战兢兢地禀报了赵三笑的言行,气得他当场摔了手中的景德镇瓷茶盏,碎片和茶水溅了一地。

“反了!反了!”苟知府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有狂徒胆敢在衙门前妖言惑众,诽谤朝廷命官!给我把那狂徒抓进来!重重地打!”

如狼似虎的衙役们冲出衙门,不由分说,便将赵三笑连人带货担一起押上了公堂。

公堂之上,气氛肃杀。“明镜高悬”的牌匾高挂,两旁衙役手持水火棍,口喊“威武”,声音沉闷而压抑。苟知府端坐案后,面沉似水,一双眼睛阴鸷地盯着堂下跪着的赵三笑。

“啪!”惊堂木重重一拍。

“大胆刁民赵三笑!你可知罪?”苟知府声音冰冷。

赵三笑抬起头,脸上居然又露出了那惯有的、憨厚的笑容,只是这笑容在此刻的公堂上,显得格外刺眼:“回禀大人,小人不知身犯何罪。小人只是个卖货郎,在衙门口卖自家的灯,何罪之有?”

“放肆!”苟知府怒喝道,“你妖言惑众,诽谤本官,还敢狡辩?来人啊,先打他二十杀威棒!”

“大人且慢!”赵三笑不慌不忙,高高举起手中的油灯。那灯一入公堂,异变再生!

原本金灿灿的灯焰,在接触到公堂气息的瞬间,颜色骤然转变!金色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近乎墨色的青黑!而那青黑色的焰心之中,竟又隐隐透出一丝丝、一缕缕如同凝固鲜血般的暗红色!整个灯焰不再明亮,反而散发出一种阴冷、污秽、令人极度不适的气息。

这青黑透血的灯光,如同有生命一般,直直地照在苟知府的脸上!

“啊!”堂上堂下,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

在如此诡异的灯光映照下,苟知府那张原本还算端正的白净面皮,瞬间变得狰狞可怖!脸色青中带黑,眼眶深陷,嘴唇发紫,那阴鸷的眼神在灯光下更是如同恶鬼,哪里还有半分“父母官”的威严,简直比城隍庙里的恶判官还要吓人!

“大……大人……您的脸……”旁边的师爷吓得声音都变了调。

苟知府自己也感到脸上如同被冰冷的毒蛇爬过,又见众人惊骇的目光,心中又惊又怒,指着赵三笑:“你……你这妖人,使得什么妖法?!”

赵三笑举着灯,声音朗朗:“大人明鉴!小人这灯,并非妖物,而是祖传的‘良心灯’,最是灵性不过。它能自照忠奸善恶!若小人所言是诬告,是妖言惑众,此灯灯焰立时便会熄灭;若小人所言属实,李秀才确是蒙冤,而大人您……确有不法之情,此灯焰色便会如此刻这般,显出血光之兆!”

他这话半真半假,借用了油灯的异象,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忠奸”之辨。

“胡说八道!本官为官清正,岂怕你照!”苟知府强自镇定,但声音已有些发虚。那灯光照在身上,让他有种被剥光了衣服、无所遁形的冰冷感觉。

更奇的事情发生了。

那青黑血红的灯光,仿佛具有穿透力,光芒扫过公堂后方那面绘着海潮红日的屏风时,那结实的木质屏风,竟在灯光下隐隐显现出一个四四方方的暗格轮廓!那轮廓清晰无比,甚至能看到暗格边缘的缝隙!

“快看!屏风后面有东西!”有胆大的百姓在堂外围观,眼尖地看到了这一幕,立刻大声喊了出来。

“是啊!那是什么?”

“莫非就是藏赃银的地方?”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议论声、质疑声如同潮水般涌上公堂。

苟知府这下彻底慌了神,脸色煞白,冷汗涔涔而下,语无伦次地喊道:“堵住他们的嘴!关上大门!快!把这妖人给我拿下!”

就在公堂之上一片混乱,衙役们不知所措之际,衙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威严的呵斥声:

“钦差大臣到!闲人避让!”

原来,奉旨巡查山东吏治的钦差大臣,恰于今日抵达济南府,听闻衙门前有百姓聚集喧哗,便径直前来查看,正好撞见了这公堂之上最为精彩的一幕。

钦差大臣踏入公堂,目光如电,扫过惊慌失措的苟知府,扫过跪在地上、举着诡异油灯的赵三笑,最后定格在那被灯光照出轮廓的屏风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人!将屏风挪开!”钦差下令。

兵士上前,挪开沉重的屏风,果然在后面墙壁上发现了一个精巧的暗格。撬开暗格,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白花花的官银,还有几本厚厚的账册以及若干封与本地奸商往来的密信!账册上清楚记录了苟知府如何贪墨修堤款、救灾银,如何与奸商勾结,抬高物价,从中牟利的罪证!

铁证如山!苟知府如同被抽去了骨头,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钦差大臣当场下令,摘去苟知府的乌纱帽,打入死牢,等候发落。蒙冤的李秀才当堂释放,那些被克扣的赈灾银两,也责令即刻追回,发放给灾民。

李秀才恢复自由,第一件事便是走到赵三笑面前,不顾身体虚弱,整理衣冠,深深一揖到地:“赵兄今日仗义执言,以命相搏,救小弟于水火,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赵三笑连忙扶起他,脸上又露出了那熟悉的、略带疲惫的笑容:“李秀才为民请命,才是真正的义士。赵某不过尽了点本分而已。”

此时,公堂之上那盏油灯,焰色已恢复成平常的昏黄,只是光芒比之前更加黯淡了,如同风中之烛。赵三笑感觉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几乎站立不稳,他强撑着,挑起货担,在百姓们敬仰、感激、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缓缓走出了衙门。

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鬓角,那几丝白发,似乎更加显眼了。

“油灯赵三笑”智斗贪官、公堂明镜的事迹,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齐鲁大地。他的名头响彻四方,那盏“良心灯”也被赋予了更多传奇色彩。

然而,只有赵三笑自己知道,每一次光芒万丈的背后,都是心血的燃烧,是生命的损耗。前方的路,似乎更加艰难了。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