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秋雨惊变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章 秋雨惊变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万历十年的秋,似乎比往年来得更缠绵一些。冰冷的雨丝,从灰蒙蒙的天幕中无穷无尽地垂落,敲打在南江县衙的青瓦屋檐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发出淅淅沥沥、永无休止般的声响。夜色已深,衙署后堂的书房里,却仍亮着一盏孤灯。

知县王响揉了揉发涩的双眼,将手中一份刚阅毕的漕运文书轻轻搁在案几一角。他是延安府人,北地的汉子,习惯了黄土的干爽与朔风的凛冽,来到这潮湿温润的江南水乡已近两年,却始终难以完全适应这梅雨时节过后,依旧纠缠不休的秋雨。这雨水,带着一股子浸入骨髓的阴冷,仿佛能穿透窗纸,弥漫进屋子里,连带着书架上的线装书都隐隐散发出一股霉味。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腰背,正准备唤衙役添些热茶,忽听得衙门外隐隐传来一阵骚动,夹杂着堂鼓被重重敲响的“咚咚”声,沉闷而急促,竟一时压过了绵密的雨声。

王响眉头微蹙。深夜击鼓,必有冤情急案。他立刻整了整官袍,沉声道:“何人鸣鼓?带上堂来!”

不多时,衙役便带着一个浑身湿透、泥浆遍体的汉子踉跄着闯入大堂。那汉子约莫三十上下年纪,面色惨白,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一见到端坐堂上的王响,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嘶哑凄厉:“青天大老爷!冤枉啊!小人周炳,东榆镇人士,告那地主邓昌,害死我弟弟周良!求大老爷为我那苦命的弟弟做主啊!”

雨水顺着周炳的头发、脸颊流淌下来,在他身下的青砖地上洇开一大片深色的水渍。他的棉袍早已湿透,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因激动和寒冷而不断颤抖的轮廓。那嘶哑的哭嚎声在大堂空旷的梁柱间回荡,与门外的雨声交织,显得格外悲凉。

王响心中一动,面色沉静如水。他并未立刻发问,而是仔细打量着堂下跪着的周炳。只见他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额头上因磕头而一片红肿,眼神里充满了悲愤、绝望,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底层百姓面对官府的畏怯。

“周炳,”王响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你且慢慢道来,究竟何事?你弟弟周良如何身亡?那邓昌又是如何害死他的?若有半句虚言,国法森严,决不轻饶。”

周炳抬起袖子,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哽咽着叙述起来。原来,他的弟弟周良是东榆镇地主邓昌家的长工,六年前入邓家帮工,因勤快肯干,颇得邓昌信任,后来更是做了长工,掌管不少事务。就在前几日秋收结束后,邓家设宴犒劳帮工,周良在席间饮酒过多,当晚被扶回前院厢房休息,谁知第二天一早,竟被发现已气绝身亡。

“邓昌那厮,假仁假义!”周炳咬牙切齿,“他对外只说我家兄弟是饮酒过度,呕吐物堵塞喉口,窒息而亡。镇上的郎中也来看过,也是这般说法。可我弟弟他……他身子一向结实,酒量也不差,怎会一场酒宴就送了性命?定是那邓昌暗中下了毒手!”

“哦?”王响目光微凝,“你既无实证,为何一口咬定是邓昌害命?可有人证物证?”

“证据……小人一时拿不出。”周炳眼神一黯,随即又激动起来,“但那邓昌,表面待我弟弟亲如兄弟,背地里谁知安的什么心?我弟弟在他家做牛做马六年,如今死得不明不白,他邓家却想用几石粮食、一口薄棺就打发我们!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定是他邓昌做了亏心事,才急着掩人耳目!求大老爷开恩,开棺验尸,定能还我弟弟一个公道!”说着,又是连连叩首。

王响沉吟不语。仅凭周炳一面之词,缺乏确凿证据,便要开棺验尸,于法于理都有些牵强。但观周炳情状,又不似完全诬告。这秋雨之夜突如其来的命案,死者是家境殷实的地主家的长工,告状者是死者的贫苦兄长……种种迹象,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

“也罢。”王响终于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人命关天,本官既为父母官,便不能坐视不理。周炳,你且先行回去,本官明日便亲往东榆镇,勘查此案。”

周炳闻言,如蒙大赦,又是一阵猛磕头,方才在衙役的引领下,踉跄着退了出去。

王响独自坐在堂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案几桌面。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密了。他唤来值夜的师爷,调阅了东榆镇邓昌以及周良的户籍简况,心中渐渐有了些轮廓。

翌日清晨,雨势稍歇,但天色依旧阴沉。王响并未大张旗鼓,只带了仵作、两名得力衙役以及记录案情的书吏,一行人骑着马,踏着泥泞的官道,向东榆镇而去。

到达邓家宅院时,已近午时。邓家不愧是东榆镇的首富,青砖黑瓦的宅子占地颇广,高墙大院,气象森严。只是在这秋日的阴霾下,那黑漆的大门、高耸的墙头,都透着一股压抑之感。听闻知县大人亲至,邓昌早已带着家眷仆役在门外迎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邓昌年约四旬,身材微胖,面皮白净,穿着一身绸缎便服,看上去颇为富态。他见到王响,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态度恭敬,甚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悲戚。

“草民邓昌,不知父母官大人驾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他声音低沉,眼圈微微发红,“家中突遭变故,长工周良不幸身故,竟劳动大人亲临,草民实在是……惶恐不安。”

王响目光平静地扫过邓昌,又看了看他身后低眉顺眼的众人,其中一位身着素色衣裙、容貌姣好的年轻妇人,想必就是邓昌的续弦妻子黄氏。她低着头,看不清面容,但身姿窈窕,确实颇有风韵。

“邓员外不必多礼。”王响淡淡道,“本官听闻你家长工周良身亡,其兄周炳状告你害命。虽是一面之词,但既有人告到衙门,本官自当前来查问清楚,也好还你一个清白。”

邓昌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随即化为委屈与愤慨:“大人明鉴!那周良在草民家中帮工六年,草民待他向来不满,工钱也给得丰厚,从未有过苛待。此次他不幸醉酒身亡,草民亦是痛心疾首,还厚葬于他,并赠其家钱粮抚恤。谁知那周炳,竟如此血口喷人,实在是……实在是寒了草民的心啊!”说着,竟抬起袖子,拭了拭眼角。

王响不置可否,径直向院内走去:“周良的尸身现在何处?”

“回大人,因周家要求,尚未下葬,暂时停灵在镇外义庄。”邓昌连忙跟上。

“带本官去现场看看,就是周良当晚住宿的厢房。”

“是,是,大人请随草民来。”

邓昌引着王响一行人穿过前院,来到一侧的厢房。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而已。空气中似乎还隐隐残留着一丝酒气和呕吐物清理后留下的淡淡酸味。床上的被褥已经收拾过,但地面上仍能看到一些未能完全洗净的污渍痕迹。

王响仔细打量着这个房间。窗户紧闭,插销完好。地面是夯实的泥土,因前几日人员进出,有些杂乱,看不出特别的脚印。他走到床前,俯身仔细观察床榻边缘,又用手摸了摸被褥。

“当晚,周良就是在此处歇息的?”王响问道。

“回大人,正是。”邓昌答道,“那晚宴饮,周良喝得大醉,是短工齐盛和另一个帮工将他扶回这屋的。当时他已不省人事,吐了一地。下人收拾过后,他便在此睡下,谁知……谁知就再没醒来。”他语气沉痛,不似作伪。

王响目光扫过房间每一个角落,最后停留在床脚与墙壁的缝隙处。他示意衙役上前,仔细检查。衙役伸手进去摸索片刻,竟抠出几片干瘪的稻壳来。

王响拈起那几片稻壳,放在掌心仔细观看。稻壳颜色金黄,边缘锐利,似乎是新脱粒不久的。他又走到床边,模拟着周良当晚可能躺卧的姿势。若是仰卧呕吐,呕吐物应污染胸前衣襟及枕畔;若是俯卧……他的目光落在床板边缘一处不太明显的擦痕上。

“仵作,”王响唤道,“你去义庄,仔细检验周良尸身。重点查看口鼻、脖颈、胸腹等处,有无异常伤痕、淤青,指甲缝内也要仔细清理查验。”

“是,大人。”仵作领命而去。

王响又询问了当晚参加宴饮的几个短工和邓家的仆人,包括第一个发现周良死亡的齐盛。众人的说法与邓昌大致相同,都认为周良是饮酒过量致死。问到邓昌与周良的关系时,众人都说邓昌待周良极好,亲如兄弟,时常一同饮酒,从无争执。

然而,当王响单独询问那个名叫齐盛的短工时,却注意到他眼神有些闪烁,虽然口中说的与他人无异,但双手却不自觉地反复搓着衣角。

“齐盛,你发现周良时,他具体是何姿态?屋内可有异样?”王响盯着他,缓缓问道。

齐盛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回……回大人,小的进去时,周良哥他……他趴在床上,脸埋在枕头里……地上,地上还有些吐出来的东西……别的,别的就没注意了。”

“趴在床上?”王响追问,“你确定?当时屋内只有他一人?门窗都是从内闩着的?”

“是……是的,大人。门是从里面插着的,是小人和另一个伙计撞开的。窗子也都关得好好的。”齐盛的声音越来越低。

王响不再多问,让他退下。心中疑窦却更深了。一个醉酒不省人事的人,自己翻身俯卧,并非不可能,但结合周炳的指控,以及那几片出现在不合时宜位置的稻壳,还有齐盛那细微的不安……这一切,似乎都在指向,周良的死,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邓家宅院内又巡视一圈后,王响便带人前往镇外义庄。义庄地处镇外荒僻之处,几株老槐树在秋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桠,更添几分凄凉。

仵作已初步验尸完毕,正在等候王响。见到王响,他面色凝重地禀报道:“大人,死者周良,确为青壮年男性,体表无明显致命外伤。口鼻周围有呕吐物残留痕迹,符合窒息身亡的部分特征。但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什么?”王响目光一锐。

“但是,在死者后颈发际线下方,风府穴位置,有一处极为细微的 punctate 伤痕,颜色暗红,若不细察,几不可见。此外,死者指甲缝内,除少量泥污外,也发现嵌有数粒与在其住处发现的类似的稻壳碎屑。还有,死者脖颈两侧,有若隐若现的浅淡淤痕,似是被人用力按压所致,但痕迹很轻,不像是直接致死原因。”

王响走到尸身旁,亲自查验。果然,在仵作的指引下,他看到了后颈那细如针孔的伤痕,以及脖颈上那几乎与肤色融为一体的浅淡淤青。他抬起周良的手,指甲缝里那些金黄的碎屑,在义庄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

醉酒窒息而亡的人,后颈为何会有针孔?指甲里为何会有稻壳?脖颈上那似是而非的淤痕又从何而来?

王响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起卷宗里关于周良的记载:六年前入邓家,勤劳肯干,深受信任……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在乡邻口中老实勤勉的汉子,如今却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这荒郊野外的义庄之中,身上布满了谜团。

他仿佛看到六年前的周良,第一次踏入邓家高大的门楼,眼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小心翼翼的恭敬;又看到昨夜的他,在这阴冷的义庄中,以一种极不自然的姿势,结束了短暂的一生。这残酷的对照,让王响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

此案,绝非表面那般简单。邓昌那看似悲戚实则沉稳的态度,周炳那悲愤却缺乏证据的指控,黄氏那始终低垂的头颅,短工齐盛闪烁的眼神,还有这尸体上无声诉说着冤屈的细微痕迹……一切都像是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将尸身妥善保管,没有本官命令,任何人不得移动。”王响沉声吩咐道,声音在空旷的义庄里回荡,“此案,需细细查访。”

离开义庄时,天色愈发阴沉,绵绵秋雨,似乎又将不期而至。王响骑在马上,回望那渐行渐远的邓家宅院,心中明白,这看似平静的东榆镇,这起看似普通的“醉酒致死”案,底下恐怕隐藏着惊人的暗流。而他,必须揭开这层迷雾,让真相水落石出。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