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7章 新帝的囚徒 屈辱与隐忍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7章 新帝的囚徒 屈辱与隐忍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仁寿宫丧钟长鸣,如同沉重的阴云,笼罩了整个帝国。官方发布的讣告宣称文帝因病驾崩,太子杨广悲痛欲绝,于灵前继位,改元大业,是为隋炀帝。

消息传回长安,举国震惊,却也无人敢公开质疑。朝野上下,聪明人都嗅到了那隐藏在国丧悲恸之下的血腥气息,但面对已然掌控了禁军与朝局的新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和顺从。一场规模盛大、程序繁复的国丧与新皇登基大典,在一种诡异而紧张的氛围中陆续完成。

炀帝登基后的第三日,甚至尚未完全脱去孝服,一道旨意便如同惊雷,再次震动了本就暗流汹涌的宫廷。

旨意内容很简单:陈妃品德贤淑,深慰朕心,特赐迁居蓬莱阁,以便……“静养”。

蓬莱阁!那是什么地方?那是紧邻皇帝寝宫太液池畔的一处精致宫苑,历来是得宠妃嫔的居所,其位置之特殊,寓意之明显,不言自明。将先帝的妃嫔,如此迫不及待地迁往新帝寝宫之侧,这已不是简单的悖逆人伦,简直是公然将礼法踩在脚下!

旨意传到椒房殿时,陈氏正穿着一身素服,对着文帝灵位的方向默默焚香。连日来的惊惧与不安,在听到这道旨意后,化为了实质性的冰冷绝望,瞬间贯穿了她的全身。她手中的香柱“啪”地折断,香灰簌簌落下,如同她此刻纷乱而死寂的心。

“娘娘……这……这不合礼制啊!”一位侍奉文帝多年的老太监跪伏在地,涕泪交加,冒着大不韪哭谏,“您……您毕竟是先帝的妃嫔,按祖制,当移居别宫,为先帝祈福守节……怎能……怎能迁往蓬莱阁?这会让天下人非议,让陛下清誉受损啊!”

陈氏端坐在镜前,铜镜中映出她苍白得毫无血色的容颜。依旧美丽,却像是一朵被抽离了水分、即将枯萎的花。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目光空洞,仿佛灵魂已然抽离。许久,她才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微弱而干涩的声音:“本宫……知道了。你们都退下吧。”

宫人们面面相觑,最终在老太监绝望的目光中,默默退出了内室。只剩下青莲,如同惊惶的小鹿,守在陈氏身边,泪流不止。

殿内只剩下主仆二人,死一般的寂静。

夜幕降临,陈氏遣走了青莲,坚持要独自待着。她换上了一袭最为素净的白色宫装,长发披散,不戴任何钗环。她再次取出了那柄父亲留下的乌木鞘匕首。冰冷的触感,此刻反而带来一种异样的平静。

她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以及那轮被薄云遮掩、晦暗不明的残月。

“父亲,母亲,”她低声呢喃,声音轻得如同叹息,“女儿不孝,未能手刃仇敌,亦未能保全陈氏最后的尊严……如今,更将受此奇耻大辱。唯有一死,方可明志,方可无愧于陈氏门风……”

她缓缓抽出匕首,寒光映亮了她决绝的双眼。就在她举起匕首,准备刺向心口的刹那,殿门轰然一声,被人从外面粗暴地推开!

一身黑色龙纹常服的杨广,带着一身凛冽的夜寒与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闯了进来。他显然饮了酒,眼神带着几分醺然,但更多的是一种炙热得几乎要将人灼伤的**与占有。他身后跟着几名战战兢兢的宫女,被他挥手屏退。

“都滚出去!”他低喝道,目光却牢牢锁在手持匕首、衣衫素白的陈氏身上。

宫人们如蒙大赦,慌忙退下,并带上了殿门。

杨广一步步走近,目光扫过她手中的匕首,唇角勾起一抹讥诮而冰冷的弧度:“爱妃这是要做什么?以死明志?还是想……追随先帝于地下?”他特意加重了“先帝”二字,带着残忍的玩味。

陈氏握紧匕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身体因极度的愤怒与厌恶而微微颤抖。她转过身,毫不畏惧地迎视着他:“陛下!臣妾乃先帝妃嫔,陛下强召臣妾迁居蓬莱阁,置礼法人伦于何地?置天下悠悠众口于何地?请陛下收回成命,否则,臣妾唯有一死,以全名节!”

“礼法?人伦?天下?”杨广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充满了狂妄与不屑,“朕就是礼法!朕就是人伦!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谁敢非议?”他猛地收住笑声,眼神阴鸷地盯着她,语气转为威胁,“你可知,昨日有三位不识时务的老臣,联名上书,劝朕不应将你先留宫中?你猜,他们现在何处?”

陈氏心头猛地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袭来:“他们……”

“他们此刻,”杨广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天气,“已经在黄泉路上,等着向先帝尽忠了!”他逼近一步,几乎能感受到她因恐惧而微微急促的呼吸,“所以,爱妃最好乖乖顺从朕,收拾东西,明日便迁往蓬莱阁。免得……有更多人,因你这无谓的刚烈而白白送死!”

他的话,如同最锋利的冰锥,彻底击碎了陈氏试图以死维护的尊严与防线。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但她无法背负着因自己而牵连无辜的沉重罪孽。杨奉仪的惨状,犹在眼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袖中的匕首,冰冷地贴着她的肌肤,她却感觉不到丝毫力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起来容易,可当“玉碎”的代价是更多人的鲜血时,这份决绝,便显得如此沉重。

看着杨广那志在必得、毫无人性的眼神,陈氏忽然想起家族的血海深仇,想起父母冤死的惨状,想起这七年来无尽的纠缠与威胁……一股比求死之念更为强烈、更为深沉的情感,自心底最黑暗的角落滋生出来——复仇!

死,很容易。但就这样死了,仇人依旧高踞龙椅,享尽荣华,而自己与家族的冤屈,将永远沉埋。她不能让杨广如此称心如意!她不能让父母白白死去!

有时,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活着,才有机会看到仇人覆灭的那一天!

这个念头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点燃的一簇鬼火,虽然微弱,却指引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她眼中的死志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冰冷的隐忍。她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将匕首重新藏回袖中,这个细微的动作,仿佛耗尽了她毕生的力气。

她垂下眼睫,掩盖住眸中翻涌的恨意,用一种近乎麻木的、听不出任何情绪的声音,低声道:“臣妾……明白了。”

杨广看着她终于“屈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征服者的笑容。他伸出手,想要抚摸她苍白的脸颊,却被她不着痕迹地侧身避开。他的手僵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被得意所取代。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她最后的、无力的矜持。

“明白就好。”他收回手,负手而立,“明日,朕会派人来接你。希望爱妃……不要让朕失望。”

说完,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转身大步离去,龙袍带起一阵冷风。

直到他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殿外,陈氏才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踉跄一步,跌坐在冰冷的金砖地上。她没有哭,只是紧紧地、紧紧地攥着袖中的匕首,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渗出血丝,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青莲。”她轻声唤道。

一直守在门外、心急如焚的青莲立刻冲了进来,看到跌坐在地的陈氏,惊呼着上前搀扶:“娘娘!”

陈氏借着她的力量站起身,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不再空洞,而是燃烧着一种幽暗的、名为仇恨的火焰。

“收拾东西吧,”她平静地吩咐,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明日,我们去蓬莱阁。”

“娘娘……”青莲担忧地看着她,觉得主子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陈氏走到镜前,看着镜中那个眼神冰冷的自己,一字一句地说道:“从今日起,那个只会恐惧、只会想着以死明志的陈氏已经死了。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地活下去!”

只有活着,才能等待时机。只有活着,才能将这座他视若珍宝的江山,一步步推向深渊!只有活着,才能亲眼看着他……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次日,陈氏迁居蓬莱阁。此举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但炀帝用血腥手段镇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包括那位敢于直谏的老臣苏威,虽因陈氏后来偶然一次看似无意的求情(实为试探与积蓄人望)而暂免一死,却也吓得告老还乡。自此,再也无人敢公开非议此事。

陈氏,成为了炀帝宫中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没有封号,没有名分,却是皇帝最痴迷的禁脔,被无形地囚禁在了金碧辉煌的蓬莱阁中。

然而,炀帝并不知道,他强行留在身边的,并非一只温顺的金丝雀,而是一条悄然苏醒、将用尽一生与他纠缠、直至将他拖入地狱的复仇之魂。她开始利用他对自己的痴迷,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对朝政施加微小的影响,同时,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与她那位已官至江都郡丞的表兄陈棱,取得了秘密联系。

一张复仇的大网,开始在暗处,悄然编织。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