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7章 族侄现身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7章 族侄现身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狄公手握那枚五彩合欢结,回到了州府后衙。他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案前,将合欢结放在一方素白的宣纸上。鲜艳的色彩在洁白底衬下愈发刺眼,仿佛一滴浓墨坠入清水,晕开的是层层疑窦与罪恶。

此物绝非袁十一所能赠,亦非申氏该有。那赠予者,必定存在,且与申氏关系匪浅。会是谁?是街坊邻里中的某人?是偶然结识的浪荡子?还是…某个更便于接近她、而不引人特别注意的人?

不久,周光与潘孟回来了,脸上带着探得消息的兴奋与一丝古怪的神情。 “大人,”周光躬身禀报,“我等询问了袁家四周的邻居,尤其着重打听近期出入袁家的男子。”

“讲。”狄公目光如炬。

“据多名邻人证实,除了袁十一,确有一年轻男子常来袁家。”潘孟接口道,“此人非是外人,乃是袁十一的同族侄子,名叫袁正,年约二十,就住在本城。”

“族侄?”狄公微微颔首,这个身份确实便于出入,不易惹人怀疑,“此人品行如何?与申氏往来可频繁?”

周光面上露出一丝鄙夷:“回大人,邻人说这袁正…名声不佳。是街面上有名的浮浪子弟,平日游手好闲,常与一帮狐朋狗友混迹于赌坊酒肆,不甚正业。至于往来…据说不算少,十天半月总会来一次,美其名曰探望叔婶。袁十一每日早出晚归卖饼,家中常只申氏一人…”

话不必说完,其中的暗示已足够明显。一个名声不好的年轻族侄,一个丈夫常年不在家的年轻婶母…这组合本身就足以引人遐想。更何况,还有那枚藏在褥下的合欢结作为佐证。

“申氏死后,这袁正可曾露面?”狄公追问关键。

周光与潘孟对视一眼,皆摇头:“蹊跷就在此处!据邻人说,自申氏暴亡,袁家办丧事,这袁正竟一次都未现身!只他父亲来过两次。问起缘故,袁家只说袁正病了,且病得不轻,卧床不起,无法前来吊唁。”

“病了?”狄公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婶母横死、需要亲属出面时病了?而且病到无法走动的程度?这未免太过巧合!

二十岁的年轻壮小伙,即便真染风寒,何至于连下床走动的力气都没有?除非是重症急症。但若是重症,其家人还有心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病了”,而不四处求医、闹得人尽皆知?

这“病”,来得突兀,来得蹊跷,更像是一种刻意回避的托词!他在回避什么?是怕见到婶母的死状?是怕被官府询问?还是…做贼心虚?

狄公几乎可以肯定,这个袁正,即便不是凶手,也必然与此案有着莫大的关联!那合欢结,极有可能就是他与申氏悖伦私通的信物!

然而,这一切目前仍只是推测。合欢结虽从申氏褥下搜出,但无人能证明是袁正所赠。邻人的话也只是旁证。直接传讯,他若矢口否认,甚至反咬一口,案情恐又将陷入僵局。

狄公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心生一计。他吩咐周光:“你即刻去找袁正的父亲,不必以官府名义,只说是热心的邻人或族中长辈关切,传话过去。就说——”狄公顿了顿,字句清晰,“‘袁家婶母申氏即将入殓发丧,你作为亲侄儿,平日又常受婶母关照,于情于理,都该去送最后一程,再见一面。否则,岂不令外人议论,寒了逝者之心?’”

这是一招打草惊蛇,亦是请君入瓮。若袁正心中无鬼,闻听此言,于情于理,只要还能动弹,势必前来。若他心中确有鬼胎,这番冠冕堂皇的话,便成了压在他心头的巨石和无法推卸的道德压力,更能逼得他不得不来!来了,才好探其虚实。

周光领命,立刻前去。狄公则静坐堂中,耐心等待。他深知,蛇,很快就要被引出洞了。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