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6章 胡知县的辩白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6章 胡知县的辩白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15:0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东昌知府阅罢清平知县崔君的复审意见,眉峰紧锁,陷入沉思。崔君所言,看似持重谨慎,实则多为主观臆测,并未提出任何推翻原判的新证据,反而因侯秀才之死而先入为主,怀疑胡秋潮审案有误。知府深知胡秋潮之能,其断案素以严谨周密着称,岂会轻易被一无赖之反复供词所迷惑?

然事涉一条人命,且是秀才功名之人,不可不慎。思忖再三,知府决定暂不表态,而是连夜行文,将胡秋潮调至府衙问话,欲亲自听取这位当事县令的见解。

胡秋潮接到调令,心知必是因侯桂芳自尽一事,案件再生波澜。他对此早有预料,亦对自己的审断充满信心。他即刻整理好此案全部卷宗、证物及查访记录,快马赶赴东昌府。

府衙书房内,灯火通明。知府屏退左右,只留胡秋潮一人问话。

“胡县令,”知府面色凝重,开门见山,“侯家一案,你初审判决,如今闹出秀才侯桂芳自尽之事,其老母哭诉至府衙,声称有冤。清平崔知县复审后,亦觉疑点颇多,以为侯仓乃无赖,其言不足尽信,通奸之事或非空穴来风。你对此,有何看法?可能确保你当日之判,毫无纰漏?”

胡秋潮从容不迫,躬身施礼道:“回禀府尊大人。下官对此案之判,绝非草率鲁莽。每一环节,皆有证物、证言相互印证,形成闭环。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差错!”

“哦?”知府挑眉,“然则侯秀才之死,你又作何解释?若非觉冤屈深重,何至于悬梁自尽?”

胡秋潮慨然道:“府尊明鉴。侯秀才之死,下官闻之亦感痛心。然其死因,未必如侯家老母所言,乃因冤屈难申。依下官浅见,其死或因三故:一者,其一生重名节,家教甚严,如今长子长媳做出如此卑劣诬陷之事,丑闻昭彰,其觉颜面尽失,无地自容,此乃羞愧而亡;二者,长子行为不端,陷身囹圄,其恨铁不成钢,心痛失望,此乃气愤而亡;三者,或许亦有其自身察家不严、教子无方之悔恨。凡此种种,皆可致其走向绝路。岂能因其自尽,便反推案情有误?此乃倒果为因之论。如今侯宝中夫妇见其父死于非命,自以为得了凭仗,正好借此挟制官长,煽动老母闹事,以期翻案脱罪,其心更为可诛!”

知府闻言,微微颔首,觉得胡秋潮分析不无道理,又问:“那崔知县所言,侯仓乃无赖,供词反复,不足为信,你又如何看?”

胡秋潮正色道:“府尊,侯仓确系无赖,此点下官从未否认。然正因其乃无赖,贪图小利,毫无节操,故侯宝中方可轻易以二两银子收买其诬陷他人。亦正因其乃无赖,并非硬汉,故而在公堂威严之下,刑罚恐吓之前,方能轻易吐露实情,交出赃银。此乃其本性使然,恰恰反证其最初诬陷之词为假,后来招供之词为真!若其真是与曹氏通奸之奸夫,犯下如此大罪,岂会轻易翻供?岂会不惧反坐之重罪?其嬉笑自如,正因深知自己并非真奸夫,心中有底耳!此乃人情之理,洞若观火,绝非崔知县所虑那般简单。”

他顿了顿,继续道:“下官断案,非仅听供词,更重物证、旁证与情理推演。银钱、查访记录、邻里证言,乃至侯宝中夫妇最终之认罪画押,皆环环相扣,岂是一个无赖之反复所能轻易动摇?侯老太君年迈昏聩,双目失明,耳不聪慧,其所闻不过家人片面之词,其状词岂可做为翻案之依据?”

知府听罢,沉吟良久。胡秋潮逻辑清晰,辩驳有力,使其心中天平再次倾斜。但他仍需更确凿的把握,便道:“你之所言,亦有理。然本案至今,仍有一点关键未破:侯宝中夫妇咬定未行贿赂,侯仓之银来历不明。若能彻底坐实行贿之实,则一切疑云可散。你对此,可有良策?”

胡秋潮目光炯炯:“府尊若欲彻查,下官有三点情理之大疑,可供府尊审案时参详。若此三点得解,则真相自明!”

“哦?哪三点疑点?”知府身体微微前倾,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