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至圣先师 > 第577章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林星河点点头:“奈河上,铅云低垂,凉风阵阵,我皓发散落,神情憔悴,恐惧忧愁,步履蹒跚,沉吟低沉。惊然,杜预哥哥那首悼亡诗【江城子】,将我惊醒。我这才意识到我还可以回头,不能随波逐流,便奋力回走。”

“但新鬼一直在推着我,想要将我裹挟过河,奈河中又跳出大量的恶妖魔鬼,向我冲来,生拉硬拽,要将我拉回冥界。”

“我无可抵御,正在彷徨,突然听到杜预哥哥的词,越发清越,回荡奈河,声如洪钟,震耳欲聋,那些妖魔鬼怪都被震得嗷嗷叫,满地打滚。”

“诗词也彻底唤醒了我生还的**。”

“我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大力气,奋力挣扎,推开了两头恶鬼,一口气跑向奈河彼岸。”

“我浑浑噩噩的头脑中,瞬间清醒,完全想起了自己是谁,要回到哪里,我奋力奔逃,向你声音的方向逃走。”

“从两侧跑出无数恶鬼,要将我拖回去,但我听着你悼亡诗,越发来了力量,跑得越来越快。”

“我终于跑回你声音处,就睁开了眼睛。”

她甜蜜靠在杜预肩膀上,羞涩低声道:“杜预哥哥,你又救了我一命。我已经记不清欠你多少条命了。”

听着林星河叙述死后的见闻,还有被杜预诗词复活的经过,滁州众人啧啧称奇。

宋佳霖拍着大腿道:“曲折离奇,这剧情都够写一本小说,就叫【初刻拍案惊奇】。”

师娘松了口气:“孩子,你能活过来就好,杜预诗词做的真好啊。”

滁州百姓看向杜预眼神,已然从佩服升级为敬畏,敬若天神那般敬畏。

这年头没有科学,生死乃是最大的谜团。

能操纵生死者,都备受百姓尊崇、崇拜。

“杜案首,神啦!”

“这才是真活死人、肉白骨。”

“连已经死掉,走到奈河的人,都能一首悼亡诗拉回来?”

“以后跟着杜案首,岂不是长生不死?”

“诗词才气,不光能杀敌,更能救命续命,神乎其技。”

“孩子,看到了吧?杜解元这种读过大书的大才子,简直是陆地神仙。你还逃学去游侠不?”

“爹,我知错了,以后孩儿再也不敢逃学了。跟杜解元一比,游侠武功再高算什么?读书这么大本事,连死人都能救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唐文涛、温山、田洪凤等学政系官员,看到杜预一首诗,救活未婚妻,教化百万滁州百姓一心向学,点燃百姓学习热情,也各个兴高采烈,点头微笑。

温山抢着道:“杜预这番现身说法,教化向学,善莫大焉。这都是田大人作为学政,牧守王道,教化一方的功绩啊。”

这大胖子狡猾的很,看杜预将林星河复活,又想起自己是赐婚钦差的使命,赶快拉拢田洪凤。

谁都看得出来,田洪凤是杜预的恩师,对杜预选择又重大影响力。

唐文涛也反应奇快,暗骂死胖子,急忙道:“我为礼部尚书,管科举文事,遍观大唐,从未有一地百姓如滁州这般向学。若大唐各地各州,都像滁州这般人人向学,大唐何愁文事不振、文气不旺、文脉不兴啊?这都是田大人教化之功!我回去之后,定会启奏太后,表彰田大人。”

得到朝廷大佬的称赞,田洪凤更是点头连连,目光一闪,喝道:“杜预,我命你再以此情此景,作一首【劝学诗】,以记今日之事,才好劝学。”

礼部尚书唐文涛、文院副院长温山连连称是。

连半空中,文渊阁都凝滞不走,隐隐有圣人身影闪动。

圣人,在关注杜预的【劝学诗】

杜预略一思索,拿出一本书,淡淡道:“【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第一句,便诗成鸣州。

他的书卷中,竟然异象连连,大把大把脂肥嫩白的白花/花稻米,从书中不断涌出、一发不可收拾,犹如泉涌。

滁州百姓,震惊了!

要知道,如今滁州虽比过去生活好很多,不至于挨饿,但百姓依旧困苦,饿肚子的小孩子很多。

杜预一句诗,竟然能凭空从书中变出千钟粟?

光是这视觉冲击力,就足以撼动无数认为“读书无用”“供孩子读书光费钱,不如早早去做工”的顽固百姓,彻底颠覆他们的三观!

小孩子们欢快地捧着大盆小盆,冲入杜预诗词制造的粟雨中,又蹦又跳,接着这才气化为的粮食。

没有什么,比现成金灿灿的粮食,更能打动人心,特别是打动下层百姓的向学之心。

杜预现身说法,想要让家庭富裕不需要买肥沃的土地,读书就可以获得许多稻米。

滁州百姓,特别是蒙童、小孩,眼神炯炯,充满期待。家长则不断点头,称赞不已。

“原来如此。”

“要想富家,不需要买良田,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

“只要读书好,再也不用愁吃饱饭。”

“杜解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家徒四壁的寒门学子,变成如今名震天下的大学子,全靠知识和读书逆天改命。”

滁州大街小巷,都回荡着杜预的【劝学诗】。

听着杜预作诗,一个士族读书人冷哼一声,不服气道:“粗鄙!读书只为吃饱饭吗?”

温山反驳道:“跟这些没读过书的下里巴人,你只阳春白雪,如何能劝得动?当然要说他们能听懂的话。”

文渊阁,荀圣略略点头:“这句话,虽然通俗易懂,却对普通百信吸引力极大。过去我们文渊阁,虽然积极劝学,但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老百姓听不懂,杜预却能另辟蹊径,让百姓都听得懂,这才是真本事。”

司马相如等半圣、大学士也纷纷点头。

杜预诗,接地气,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黄发垂髫,都听得懂、这就很了不起。

杜预又踱了一步,一指城南贫困的贫民窟,悠然道:“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书中就有黄金打造的房子。

跟随杜预的木兰,惊喜看到她原本城南贫民窟,父老乡亲还住在低矮没窗户、又潮湿又阴冷的半地下泥巴房里,突然一道惊人的诗书才气闪过,出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黄金屋子!

青砖大瓦、房屋宽敞、窗明几净、雕梁画栋,甚至在房瓦上还使用了珍贵的金色琉璃瓦!

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犹如黄金建造的屋子。

这住宿条件比起过去,简直天翻地覆、鸟铳换炮,不可同日而语。

“哗···”

滁州百姓,一片寂静!

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

特别是贫困的底层百姓、贫民窟的百姓。

他们之所以不让孩子读书,之所以说读书无用,还不是因为条件所限?没有钱,没有房,没粮食,怎么供孩子读书?

大道理,谁都懂。

可具体的困难,谁解决?

就算给底层百姓嘴皮子磨破,讲一万句大道理,不如给他们发一两银子,建一座房子,送一百斤大米来的有用!

杜预的【劝学诗】就非常接地气了。

他直接从底层民生问题,开始解决。

你不让孩子上学,因为没有吃的?

好,我给你演示,并送给你们千钟粟,让你们看到读书才气能变出吃的,知识能直接转化为无穷无尽的粮食。

你们不供孩子读书,因为没屋子住?

好,我直接给你演示,建造大批黄金屋,让你看到读书读到深处,便可凭空造出黄金屋啦。

贫民窟百姓兴奋欲狂,冲入那一排排高大明亮、坚固温暖的黄金屋中,孩子们不用大人催促,便兴奋坐在窗户前,窗明几净的书桌上,拿出杜预编纂的三字经,摇头晃脑,黄金屋中传来朗朗书声···

他们的父母,却站在黄金屋中,感慨万千。

“原来,读书这么有用?”

“我们奔走半生,只为头上一瓦遮天,地下一席之地,没想到让孩子读书就是最好的出路。”

“我过去鼠目寸光,只晓得让娃去放牛放羊。原来读书就是通天捷径。”

“我等底层人要逆天改命,唯有读书!”

“杜解元劝人向学,良苦用心,深深体会到了。”

滁州城,人人称赞,家家户户,无论大人孩子看向书本的目光都热切无比。

荀圣笑容更灿烂:“千钟粟、黄金屋。好,好,好。替读书人家解决具体困难,胜过陈词滥调一箩筐。”

半圣、大学士们纷纷点头,感慨。

杜预确实很懂底层百姓的心,更明白该如何刺激百姓向学之心。他们最关心的,无非是吃饱、住好。

那杜预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读书就能带来这些实际利益。

第二句说完,已然诗成鸣三州。周围数个州郡,人人都看到了杜预做【劝学诗】,千钟粟、黄金屋从书本中随之而出的盛况,不分士农工商,各个激动万分。

“越是底层,越要努力读书啊。”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