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大学校园深处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那股由ICSAEC内部滋生、并借助“外部威胁”论调而急剧膨胀的安全主义思潮,如同无形的潮水,开始渗透校园的围墙。虽然杨振利用其影响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缓冲,但一些变化依旧不可避免地发生。
课堂讨论中,关于科技伦理和风险的话题开始被刻意引导向“可控”与“安全”的单一维度,那些更具探索性、甚至略带冒险精神的议题则被悄悄边缘化。实验室的准入审核变得异常繁琐,任何涉及未知化合物或高风险能量的实验方案都会面临层层质疑和漫长的审批。一种自我审查的氛围在师生间悄然弥漫。
杜恒和林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杜恒虽然部分记忆被封存,但他对知识自由和科学探索本质的理解并未改变,这种日渐保守和压抑的气氛让他感到不适和隐约的警惕。林可则通过指环和印记,能更清晰地感知到校园能量场中那种逐渐增强的、紧绷的“控制感”。
一天深夜,杨振秘密来到了他们的居所。他的脸色比平时更加凝重,带来了一份加密数据板。
“情况比预想的要糟。”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ICSAEC安全部门的那几位新贵,正在推动一项名为‘净化协议’的全球性法案。旨在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的‘科技风险评估与管制体系’。”
他调出数据板上的内容:“他们要求全球所有高等研究机构、尖端实验室,甚至大型科技企业,强制接入一个统一的监控网络。所有涉及前沿领域,尤其是高能物理、合成生物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以及……异常材料研究,”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的项目和数据,都必须接受实时监控和‘伦理合规性审查’。”
“审查的标准由他们制定,解释权也归他们所有。任何被认定为‘潜在风险过高’或‘伦理导向不明’的研究,将被直接中止,数据封存甚至销毁。”
杜恒的眉头紧紧锁起:“这不再是保护,这是禁锢。以安全为名的知识封锁。这只会扼杀真正的创新,将科学探索逼入死胡同!”
“更可怕的是,”杨振压低声音,“根据我截获的零星信息,这个监控系统的核心算法,似乎整合了某种……异常高效的预测模型。其底层逻辑并非基于成熟的科学伦理,反而更像是一种……基于恐惧本能的、先发制人的有罪推定。”
林可的手臂印记传来一阵冰冷的悸动,她瞬间明白了:“那‘回声’……碎片里的东西……不止是知识……还有那种……思维模式?那种对不受控力量的极端恐惧和偏执……被他们融入了系统?”
“很有可能。”杨振沉重地点头,“他们打着防止‘另一个明德事件’的旗号,却在系统性地构建一个……基于‘先行者’恐惧遗产的、全新的牢笼。”
决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先行者”的警告是为了让文明保持清醒,而非陷入自我禁锢的恐慌!
一个计划在三人沉默的对视中迅速成型。他们无法正面阻止法案的推动,但他们可以为其注入一剂“解毒剂”。
利用杜恒从“先行者”遗产中解密出的、不涉及危险科技的社会治理和伦理思辨模型,结合林可对能量和信息标志的精确操控能力,以及杨振所能调动的、尚未被完全渗透的有限资源,他们开始了一项极其隐秘的行动。
他们并未直接攻击“净化协议”,而是精心构建了另一个开源、透明、去中心化的“伦理监督与风险评估框架”的替代模型。
这个框架强调的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而是跨学科的公开辩论、多元化的伦理审查、可追溯的研究过程以及全球社区的共同监督。其核心算法鼓励审慎而非恐惧,提倡透明化而非黑箱操作,旨在赋能研究者做出负责任的选择,而非剥夺他们探索的权利。
杜恒负责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模型,使其逻辑严密且极具说服力。林可负责确保框架在传播过程中的绝对匿名和安全,将其加密并拆解成无数碎片,通过数百个不同的匿名节点,注入全球的学术网络、黑客论坛、政策研究圈。杨振则负责在高层会议和学术圈中,巧妙地引导关键人物注意到这个“突然出现”的、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这个框架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起初并未引起太大波澜,但很快,其先进的理念、开放的姿态和对学术自由的尊重,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对“净化协议”感到不安的科学家、伦理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注意。
一场无声的论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支持“净化协议”的一方,手握权力,强调秩序与绝对安全,诉诸于公众对“未知风险”的恐惧。
而支持“匿名框架”的一方,则凭借其理念的先进性、透明性和对科学精神的坚守,悄然赢得了大量知识精英的心智。虽然他们不知道框架的来源,但其内容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致命重生:化学物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场论战极大地延缓了“净化协议”快速通过的步伐,迫使ICSAEC的新贵们不得不放慢脚步,进行更多的解释和辩论。
在这个过程中,林可和杜恒推动杨振,联合那些真正秉持理性和负责任态度的科学家与官员,顺势提出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提议:将现有的、已被安全主义势力掌控的ICSAEC进行改组,成立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国际性机构。
经过无数次的幕后博弈、妥协和斗争,这个提议最终在各方势力的角力下,意外地获得了通过。
“普罗米修斯理事会”——这个名字寓意着带来火种,也意味着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责任——正式宣告成立。
与ICSAEC不同,普罗米修斯理事会的核心使命不再是单纯的协调或事后监管,而是前瞻性地监控全球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风险,其核心准则直接借鉴了那份匿名框架的理念,以及那句沉重的、来自远古的教训:
“知其所止,方得始终。”
理事会的运作强调跨国界、多学科、透明化和全球参与。它没有强制执行的军队,但其发布的风险评估报告和伦理建议,将具有极高的道德和学术权威。
杨振,因其在危机中的稳健表现和在新旧势力间的巧妙平衡,被推举为首任理事长。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理事会内部依然会充满斗争,黑暗中的势力绝不会甘心失败,“净化协议”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
但至少,人类文明在面对自身造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时,多了一个基于理性、审慎和光明正大辩论的平台,少了一个基于恐惧、控制和秘密裁决的枷锁。
在林可和杜恒的居所,两人通过加密频道观看了理事会成立的新闻直播。
“它无法根除所有危险,”杜恒轻声说,目光落在屏幕上杨振沉稳的面容上,“但它是一盏灯。”
“一盏需要永远添油、时刻有人看守的灯。”林可接话道,手指轻轻拂过手臂上的印记。
永恒的警惕。
这是“先行者”用毁灭换来的最大教训,也是生存下去必须支付的代价。
他们成功地将这份沉重的遗产,化为了守护未来的、一道虽微弱却至关重要的光。
而守护这光芒的战斗,每一天都将是新的开始。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致命重生:化学物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