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织明 > 第五百一十八章:刺客

织明 第五百一十八章:刺客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11-16 22:22:03 来源:抖音小说网

那边徐进勇率领的三百羽林骑还没有归来,这边的永宁伯一行人又遭到了第二次伏击。

司盐城,大明帝国在山西境内的重要湖盐产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称为盐氏、盐邑,汉朝时改称为司盐城、监盐城,曾在此地设置了河东均输长与司盐都尉,专门来管理盐务。

不过,在元朝以前运城仅仅是一个名为潞村的小村落,朝廷的盐运使司等管理机构都驻扎在解州城内办公。

而是在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时,朝廷采纳了盐运史姚行简的建议,为了便于盐政管理而将盐运使司从解州城迁至潞村,才推动了潞村的发展壮大,逐渐繁荣成为一方商业重镇。

等到了元至正十六年时,朝廷任命重臣那海德俊为嘉议大夫总管河东盐务,他认为修筑城墙是当务之急,上奏朝廷并调动兵丁、百姓,耗时四个多月修砌了一座土城。

其周长达到了九里十三步之阔,城墙高达两丈四尺,护城河深约七尺余,城墙的修筑不仅巩固了防御,也为运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间来到大明天顺二年,盐运史马显对运城又进行了修缮,将城门扩增至四座,分别命名为东放晓、西留辉、北迎渠、南聚宝,寓意着这座盐城未来的繁荣与昌盛。

此后在嘉靖年间,巡盐御史卢焕、御史初杲、御史余光南等先后给东、西、北三面的城墙包砖加固;而御史沈铎更是彻底,他不仅对南城墙进行了砖石包砌,还在四座城门上都增建了重楼,城墙四角增设了望楼,同时每面城墙上又各增设了十九座台铺。

至此,司盐城的规模形制也彻底固定了下来,而民间因其处于盐运枢纽的地位,普遍称其为运城。

不过,这座司盐城主要还是作为行政管理机构驻地,城内虽有大批盐商、盐贩,以及官吏眷属和兵卒等,但寻常百姓却是不多的。

大多以盐为生的底层百姓是不住在城内的,他们大多都在工作地附近聚居,住的不是窝棚,就是简陋的土坯房子,在盐池的周围形成一处处聚落。

当兵的是军户,手艺人是匠户,乐班唱戏的乐户,街头酒肆卖笑的是娼户,而煮盐的自然就是盐户了。

这就是大明朝廷的特色!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传统,将士民工商等各个阶层的百姓,分门别类归户,便于朝廷登记造册,加以管束,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但在这个事情上,大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是将这个模式无限扩大化、精细化地实行了起来,虽然在早期快速稳定了社会,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然,时至今日,诸多弊端也在一点一滴地展露了出来,对于大明朝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冲击。

…………

运城盐池,古称盐泽、盬,亦称解池、河东盐池等,位于山西南部,北靠司盐城,南依中条山,东至安邑,西至解州,其东西长约七十里,南北宽亦达近十里,周围高,中间低,总面积一百三十平方公里。

据《水经注》的记载:“深而不流,水出白盐,自然凝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

同时,运城盐池亦有两大池与六小池的区分,其近安邑者为东池,近解州者为西池,而六小池则分别名为永小、金井、贾瓦、夹凹、苏老、熨斗。东池最大,万历六年盐运使李廷观重刻《盐池图》记:“池广五十里、裹七里,四面计之,应得一百一十四里。因用方里为井,并九百亩之法推为亩三十一万五千。”

东池内有一条黑河,被称为“盐母”,它横贯东西,下接盐层,卤水充盈。接其卤,制盐,颗大粒白,是东池赖以发展的先天条件,而东池也是运城盐的主要产区。。

据《山西通志》上的记载,运城盐池物产主要有四种,即潞盐、朴硄(芒硝)、太阳铉精石(俗称龟背石)和野生蒲黄。

无论在哪个朝代里,运城盐池都备受当政者的关注,甚至一度成为朝廷的经济支柱之一!

大唐代宗大历年间,当时全国的盐利收入高达六百万缗,占到了全国财赋收入的一半,而其中运城盐池的盐利收入就高达到一百五十万缗,占到了全国盐利收入的四分之一,足以体现运城盐池的重要地位。

而这么大面积的盐池,自然不是一座司盐城就能看护得了的,所以不得不提到“三禁门”!

三禁门,是大明代成化年间建成的河东盐池禁垣核心设施,它由东育宝门、中祐宝门、西成宝门组成,承担盐引监验与军事防御的双重职能。

据万历二十五年《河东盐池图碑》记载:三禁门分布间距分别为东距安邑五里、中与运城相对、西距解州十里,三禁门之间有坚固的禁墙相连,形成了总长达到一百二十里的防御体系。

主体禁墙高近三丈,上可行马,墙外设有一丈宽的马道,以及深一丈的隍堑。

三禁门均设双层门楼,配备铺舍作为稽查处所,其中东育宝门是安邑方向盐车入口,中祐宝门直通运城盐运司衙署,西成宝门则是解州方向的运盐通道。

…………

永宁伯并未进入司盐城,他是从西面的成宝门进入盐池之内的,为的就是想亲眼瞧一瞧这个产盐重地的财富密码。

因此,永宁伯身边只带了胡以温、刘承祖、萧三杰等几人,以及中军张明远率领的一百名护卫亲兵。

而林芳平、陈德则率领骑兵大部队先行赶往司盐城,等候永宁伯一行人。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是在这个朝廷的财税重地,永宁伯一行人竟然遭遇了进入山西境内后的第二次暗杀。

暗杀的地点就在距离中间祐宝门内,距离祐宝门不到二里的地方有一处晒盐场,谁又能想到破衣娄嗖的盐户中,竟然还会混杂有亡命的刺客。

幸亏张诚也是军将出身,虽说这两年亲身上战场厮杀的机会没有了,但他也没有养尊处优,平日也勤练武艺,不止是拳脚枪棒上的功夫没有落下,就是身体反应速度也是不赖。

这才堪堪躲过了刺客织明的杀招……

但即使如此,外面的衣服也被划开了数道口子,得亏有内甲护着,不然真就要血流当场了。

一共十二个亡命之徒,当场格杀了七人,余者五人眼见不能逃出,为了不被捉了活口,竟然悄悄服毒自杀啦!

看着地上躺着的一排刺客尸体,永宁伯张诚脸色阴冷,目光森寒,却一语不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