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织明 > 第三百二十八章:不可趟这浑水

织明 第三百二十八章:不可趟这浑水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7-31 09:31:29 来源:抖音小说网

玉寨,演武台上。

一向木讷少言的商五桂忽然冒出来一句:“可大家都在传李闯王要做皇帝嘞?”

“李贼就是痴心妄想。”

姬之英瞪了商五桂一眼,虽在心里怪他口无遮拦,然亦心知这个事儿还是应该趁早给他们说道清楚才对。

“你等没读过史籍,也搁茶馆酒肆里听过说书讲古吧。你们见哪一个开国君王似李贼这般,全无自己的根基之地,一路靠着抢夺劫掠过活的嘞?”

姬之英接着道:“就拿咱大明开国的太祖洪武爷来讲,也是先占了淮右之地,高筑墙广积粮,逐步统一了江南富庶之地,才发动北伐一举拿下中原,使天下重归一统。

尔等再看这李贼,虽说有数十万人马,可八成以上皆属衣不蔽体、手无寸铁之流民,更是无一块在其治理之下的根据地,无有钱粮财税收入,一应支出全凭劫掠所得,已是勉强维持的局面,而其一旦稍遇挫折,必是一败涂地之结局。

你等可晓得那袁时中的小袁营,还有罗汝才的曹营贼兵,因何会离开李贼而去的嘛?”

见他们都是一脸茫然,姬之英笑了笑继续说道:“袁时中乃是豫东鲁西一带有名的大贼,年初才归附李贼,更是娶了李贼养女,成为了他的新姑爷。

可如今才不到半年光景,他便弃李贼,而就抚于永宁伯麾下,由此可见,他的心中尚存有一丝忠义之心,也从侧面印证了李贼德行亏失,无一代雄主之才。

而罗汝才更不必多说,他可是同李贼、献贼齐名的大贼头,已经同李贼合营一年多,今却在李贼与我家伯爷对战的关键时刻,率领麾下曹营人马,弃李贼而去,更佐证了李贼无雄主之德。

现如今,罗汝才虽尚未归附永宁伯麾下,然其率贼部逗留归德府,表面上两不相帮,可私底下已与我家伯爷书信往来不断,实已有了就抚之意,无非还想争取更好待遇罢了。”

姬之英说到这里时,抬头看了一眼天色,道:“时候不早了,我还要往嵩县去,这就下山吧。”

雷鹏等三人自然是少不得极力挽留,然姬之英此刻立功心切,急着要去招抚张鼎稳定豫西局面,好助力张广达抄闯贼老窝,立功心切的他又岂是能被劝留的?

众人一路相送到山门外五里,个个都是一脸不舍的神情,尤其是百总贺播迁更是一脸不情愿。

姬之英看到他这个样子,笑了笑,道:“贺播迁,你如今已是永宁伯的兵,首要之务便是遵从军令,再者来讲,我选你留驻玉寨练兵,也是对你的信任,可不敢辜负了我的栽培之心啊!”

“喏。”

贺播迁一扫脸上的阴霾之色,他“啪”地打了一个立正的姿势,大声接令,又恢复了往日的荣采。

姬之英双目注视着雷鹏等三人,语重心长地叮嘱着:“‘狼崽子总要断奶,是龙是虫各凭本事’,今后的路我和李际遇大哥已经帮你们铺好,可最后究竟能走多久走多远,还是看你们自己啊!

水泊梁山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话自是不假的,近的咱且不谈了,就说当初荥阳三十六营反王,都是响当当的大贼头,如今不也好多受抚于朝廷,做起了堂堂总兵官、副总兵嘞。

不过,尔等须谨记一句话‘可以不听朝廷的话,但绝不可过了永宁伯画的这道线’,否则咱家和李际遇大哥都保不得你们哩!”“姬爷,您就放一万个心在肚子里,咱就是卸了自己个儿的脑袋瓜子,也得把永宁伯和李总寨交待的事儿给办好嘞。”雷鹏大包大揽地作着承诺。

姬之英点了点头,翻身上马,抱拳说道:“弟兄们,再会喽!”

他说完便扬鞭催马,激起一溜烟尘,消失在苍茫大地间,唯一可见便是尚未走出众人视线的铁甲大军,以及那迎风猎猎招展的玄武营大旗……

…………

开封府城,驿馆前院,观荷堂。

永宁伯张诚正与卸任保督张福臻对面而坐,中间案几上摆着几样糕点和果品,一壶新沏的热茶冒着丝丝热气。

“忠忱,你万不可趟这浑水啊!”

“张公,您回京接任兵部尚书一职,又何尝不是一个烫手山芋呢?”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不畏艰难,勇于担当,今皇上有命,朝廷有需,我又岂能为个人安危计!”

“张公当世丈夫也,诚虽自愧不如,然亦有心效仿之。况张公履任大司马,所难者惟辽东奴祸与这中州贼乱,张诚虽不才,亦愿为公挡在中原,奋力剿除闯、献二贼。”

张福臻一脸担忧地继续说道:“皇上和朝廷有意启用候恂为督师,统五省兵马专剿闯献二贼。”

“哼。周延儒以为启用了候恂为督师,便可挟制左良玉了。可他又怎知左平贼虽对候恂之恩铭记于心,却绝不会因往日小恩小惠而拼却自家性命与本钱呀。”

永宁伯张诚继续说道:“何况候恂非是知兵之人,他凭什么来指挥调度五省兵马,我第一个便是不服!”

“忠忱啊,你的能力我是知晓的,可如今的闯贼已今非昔比,其兵马强壮,人多势众,声威震天,实乃兵峰正盛之时,仅凭你手里五六万官军,怕难以与贼久持。

再说朝廷钱粮短缺,一旦粮草供应趋紧,恐你在中原剿贼事,便会寸步难行,甚或会受此牵累,不战而自……”

张福臻面上忧虑之色更甚,他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况国朝自英宗以后得二百年间,从无武人出任总督领军之先例,你若真如此的话,怕朝中那些文官的弹章就能将你淹没了,更别提将来各方掣肘,从调拨兵马到军械、钱粮拨付,必然会处处为难呀。”

“真要这样,还谈何剿贼,恐怕你自己是如何死的都不自知了!”

“诚如张公所言‘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张诚虽不才,却也不是畏难的小人,值此国难之际,又岂能为了独善其身,而坐视文官误国,使贼寇逞凶,中原百姓罹难,有家难回呢?”

“忠忱,可是已下定决心?”

“张公,诚自从军之时,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又岂惧文官弹劾之罪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