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织明 > 第七十八章:伯爷,下令吧!

织明 第七十八章:伯爷,下令吧!

作者:蜗牛非牛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01-29 20:14:59 来源:就是看

众所周知,大明隆庆朝的内阁首辅高拱,其祖籍便是山西洪洞县。

而万历朝中接替一代名臣张居正为内阁首辅的张四维,也是山西平阳府蒲州县的军籍出身,他的家族有着浓厚的盐商背景。

同样,在隆庆朝曾连任三边、宣大总督的王崇古,也是山西平阳府蒲州县人,他的家族也一样有着浓厚的盐商背景。

然后,张四维与杨博、王国光等人又是姻亲关系。

杨博,山西平阳府蒲州县人,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吏部尚书、太傅;王国光,山西泽州府阳城县人,与杨博同样伺候过三位大明皇帝,历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重任。

他们二人的家族,在山西同样属于商人一系。

再有,总督王崇古之父王瑶、伯父王现、长兄王崇义、从弟王崇勋、舅父沈廷珍、姐夫沈江等人,也都是商人。

而内阁首辅张四维的叔父张遐龄、弟弟张四教、岳父王恩等人,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晋商,张四维的官途就少不得他们的大力资助,才能一路顺风顺水做到首辅高位。

张四维家族与王崇古又是联姻,张四维的母亲,便是王崇古的二姐,所以王崇古也是张四维的舅舅。

而王崇古的大姐,又嫁给了乔居在蒲州的盐商沈廷珍长子沈江,同时,张四维的三个弟媳妇,又分别来自当时的山西巨商王氏、李氏和范氏家族。

张四维的一个儿媳妇,又是历仕四朝的内阁首辅杨溥之孙女,而张四维的女儿,又嫁给了万历朝的内阁大臣、礼部尚书马自强之子马淳,马自强之弟马自修,又是陕西著名商人,其家族也是陕西一大商帮。

如此复杂的关系,还只是冰山之一角,就足以绕晕人的脑袋,而大明天下的大商家,又何止千万之多?

这些因姻亲而建立起来的世家大族,通过政商联姻的方式完美结合在了一起,以金钱支持官员活动晋升,再以官权为商家的经商开路,更充当保驾护航的保护伞。

晋商的手早已伸向了四面八方,在宣大三镇、甚至京里、朝堂、宫中,都有其利害攸关的关系网。

可谓是一方受难,八方支援,别处有难,他们支援!

…………

历史上如隆庆和议时,山西的晋商家族就曾请托关系密切的王崇古、张四维,更是说服当朝阁臣张居正等人。

强烈反对以武尚贤、叶梦熊等人为首的强硬派,阻止军事出击的想法,力主与蒙古结善,而不是采取军事行动,事后通过互市贸易,晋商集团再次获取了巨大财富,其势力也日益强盛。

正是因为有如此庞大的势力与精心密织的关系网,盘踞在张家口的山右八大家才会有恃无恐,不将永宁伯张诚放在眼里。

当然,如果往深处想想,范永斗、王登库等山右八大家,未尝不是他们背后那些势力的利益代言人,这就好比现代的白手套一般。

“奸人太多,牵连又广,如此一路杀将过去,怕是要血流成河,宣大三镇的官将,恐留不下几个啦……”

放下手中情文资料,刘敏慎不无担忧地说了一句,很明显,他是在为张诚所忧虑。

是的,如果真的这样一路杀将过去,那时,不管最后如何辩解,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所诬陷,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张诚造反了”!

如此一来,永宁伯立刻就会成为大明朝的乱臣贼子,也将失去大义的名份,变得人人可以得而诛之。

山西还有三位大明亲王,分别是封在太原的晋王、大同的代王,以及潞州的沈王。

大明朝将分封的藩王们当猪来养,所以,他们无聊之下除了大力打造后代,便是无孔不入的捞钱,宣大地方、尤其是山西与大同两地的许多产业,都有他们的股份。

甚至参与边贸走私什么的也不在话下,对于他们而言,国家是皇上的,抵御外敌也是皇上的事情,他们只管捞钱,才不顾国家死活。

难道这一回,永宁伯当真要杀到这些藩王头上?

若真的一路杀将过去,宣大三地恐剩不下多少官将,果真如此,张诚便是无数特权阶层的生死大敌,或许大明朝的全体士绅官员,都将视张诚为比闯贼跟虏贼更可怕的敌人。

此后,他若是稍有不慎,行差踏错,那便是尸骨无存,全族尽灭的下场!

吴志忠猛地站起来,晃了晃右手的铁钩,就好比一个海岛船长似的,怒声说道:“怕个球子,难道这帮子奸人,还比鞑子凶悍不成?

天下间,还有谁,是我勇毅军的对手?与其留着这帮子肮脏货,给咱们惹麻烦,倒不如现在杀光算了,以后也就静心啦。”

他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就如大帅当年在永宁城时说的那样,只有以雷霆之势,方能破开云日,还宣府朗朗乾坤。”

林芳平也站起来,高声说道:“不错,末将赞同吴将军的意见,趁早杀了这帮奸人,省得看着烦心。”

老将郭英贤与魏知策都是摇了摇头,郭英贤更是说道:“只杀个别武官,还勉强说得过去,若是杀了朝廷命官,无异于‘造反’啊。”

参赞刘敏慎也起身施礼,道:“伯爷,有道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眼下伯爷只是宣镇的总兵官,首先就管不到山西、大同地方,何况还涉及许多地方上的官吏。

咱们手伸得过长,恐会遭人垢病,若是传到皇上耳中,岂不使皇上猜疑伯爷,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啊!”

他又继续说道:“一口终究吃不成胖子,宣大之事,宜徐徐图之。眼前之急务,便是尽力缩小打击面,只针对张家口的范永斗、王登库等家奸商。

至于他们背后的那些复杂关系网,若是没有正面与我勇毅军激烈对抗,这一轮还是不动他们为好。待我经营好宣镇地方,再图谋大同、山西二镇,不必心急在一时,反乱了我方策略。”

王元景也站起来,附和道:“伯爷,元景也十分赞同刘参赞之议。山右奸商通敌卖国,我方手中已握有确证无疑,况他等更私下仿制我勇毅军之军票,只此一项,我等反击,便是师出有名,理所当然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