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殖民大明 > 第346章 代王

殖民大明 第346章 代王

作者:尚大嘴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1 17:12:0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王鼎在建好了给万历皇帝的皇城包围圈之后,就让自己火枪队长和尚,骑快马去沈阳接替琪琪格镇守辽东。

让琪琪格带一万草原骑兵回北京,负责北京地区的安全。

张富贵看起来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都不足以镇压北京,就算加上张月茹也不行!

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奔驰,琪琪格这一万铁甲骑兵可以对付传统大明七八万部队没有问题。加上张富贵父子的两万火枪手,明军没个二三十万部队,就不要想靠近北京城墙。

琪琪格回到新北京跳下马,像风一样,冲进大城堡,扑进王鼎的怀里,两人已经许久未见,王鼎哈哈大笑,亲自替琪琪格去了铠甲,打横抱起琪琪格去了浴室,琪琪格只是把头靠在王鼎肩头。

两天后,王鼎已经再次带着九边整编军接近四万人开始往大同方向移动。

北京事变的消息传的很快,在王鼎围困了皇城第二天就传到了大同。

本来蠢蠢欲动的代王朱鼐钧立刻精神了起来带头宣布要:起兵勤王清君侧。

大同知县李士芳和大同副将姜通本来还在犹豫。

收到消息之后,二人也觉得王鼎本人在大同北边,现在万历皇帝重新占据了北京。

北京城高池阔,就凭张富贵那点人马一时半会肯定攻不进去。

天下勤王之兵一到北京,张富贵就得落荒而逃。

于是三人赶紧也竖起“清君侧诛王贼”的大旗,给万历皇帝壮声势,生怕一个晚了王鼎就被别人打出中原了,众人没了功劳。

不过出兵还是算了吧,三人这几天也在招兵买马,把五千大同守军,一下子扩大到一万五千的规模,军饷用的是大同的税收,但是一时间却没有那么多武器,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木棍和菜刀。

就凭这样的部队守守大同还行,去北京还是算了吧。

三个人刚刚分了大同去年秋税和今年的夏税,每人都得了几千两银子,上千石小麦,乐的合不拢嘴。

结果睡了几天美觉,东门外又升起了王鼎的大旗。

姜通被亲兵队长叫上城头的时候都是懵的。

看着一排排对着城门的大炮,数万列阵的大军,姜通赶紧冲亲兵队长大吼:“快把旗子降下来!烧了!”

那旗子上赫然写的正是“清君侧诛王贼”。

然后姜通赶紧派人去通知代王朱鼐钧和大同知县李士芳过来商量。

王鼎派了一个人过来大喊:“开门!”

姜通也不敢怠慢,赶紧回应:“请夏王稍等,我已经去通知代王迎驾了。”

听闻回报,王鼎一笑:“告诉他一刻钟之后攻城!”

实际上代王朱鼐钧和大同知县李士芳来到城头,看到王鼎的大军都是两股颤颤,几乎不能站稳。

自己刚刚举旗造反,这王贼就来问罪了啊!

代王朱鼐钧眼泪巴拉的看着姜通问道:“若是死守,大同能够守住吗?”

姜通又看了一眼城下王鼎的大军,咽了一口口水说:“大同城墙高大,我觉得挡个十天半个月应当问题不大!只是……若无援军?”

朱鼐钧一咬牙:“我出十万两,坚守一月能不能做到!”

“能!”姜通一听到有十万银子可以拿立刻兴奋大叫起来,只是一下子又反应过来,凑到朱鼐钧身边低声问道:“一月之后怎么办?”

“咱们把王贼拖在大同,孤马上给太原晋王、开封周王、济南鲁王诸王写信!让他们速速来援!到时候里应外合一举破贼。”朱鼐钧大声说完,目光灼灼看着李士芳和姜通。

“还有潞王,是陛下亲弟弟!”李士芳连忙提醒道。

“秦王、辽王、蜀王也不能落了!”姜通说:“那城下怎么办?”

“就说咱们要准备迎接仪式,让他们等着!”李士芳冷哼一声。

朱鼐钧赶紧回王府写信,然后让亲卫们四处送信。

三人想的挺好,只说要准备迎接仪式,请夏王稍加等待,想拖住王鼎。

可是王鼎根本不管他们怎么说,见他们到了一刻钟还没有出城迎接,只是下令:“限你们一刻钟内带领部队出城接受整编!否则立即攻城!”

姜通也算是一个宿将了,知道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攻城成不成,就看这第一击,只要挡住王鼎第一击,敌人一时半会就很难破城了。

姜通赶紧布置城防,滚木雷石都准备好,要让王鼎看看抵抗了鞑子好几百年的大同城墙的厉害。

结果就是王鼎根本不按照规矩来,直接火枪压制城头,派人背着炸药包炸开了大同城门。

大军一拥而入,一个小时之后,王鼎坐在代王府大殿王座上看着跪着的代王一系十几个郡王郡王、辅王、国公郡公和李士芳姜通。

王鼎翻着从代王府抄出来的账户册子,不时大笑:“代王辛苦了,代王辛苦了。”

明朝第一任代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母亲是滁阳王郭子兴之女郭惠妃,朱桂的正妃徐妃,是中山郡王徐达之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殖民大明请大家收藏:()殖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代王是大明初期九大塞王之一。

大同,是山西的天然屏障和北方的重要关口,历史上一直被称为“北方锁钥”,是各个朝代军事争夺的焦点。

大明建国后,公元1392年8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第十三个儿子代王朱桂派往大同驻守。

同一时期,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也迁至大同府办公。到了1409年,明朝在大同设立了军事重镇,并任命了镇守总兵官负责该地区的防御和管理。

这代王一系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有十几个郡王,几十个辅王,国公郡公以下接近上万,这里说的可全是男丁。

至于女眷和姻亲之类高达七八万人。

不过跪在这里这些可不是代王一系的全部。

代王这一系的王爷还有山阴王朱逊煁和襄垣王朱逊燂在蒲州(现山西永济),宣宁王朱逊炓和隰川王朱逊熮在泽州(今山西晋城)。灵丘王朱逊烇在绛州(现山西新绛),而怀仁王朱逊烠则在霍州(今山西霍州)。

不过这几个都是早年分出去的郡王。

为什么会分出去呢?

因为代王一脉宗室太多,大同城容纳不下了!

1459年,左佥都御史王俭建议把一些代藩的皇族成员从大同迁出去。英宗皇帝同意了这个提议,所以有一些代王宗室不在大同。

王鼎入城之后就派人出去捉拿他们了。

喜欢殖民大明请大家收藏:()殖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