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 第56章 扎风筝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第56章 扎风筝

作者:疏屏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19:11: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开春以后,风裹着泥土的潮气漫进窗棂,刮得糊窗纸沙沙作响。嘉濠在高梁地里找了几根高梁杆,蹲在地上跟孩子们扎风筝。

“健斌,去把柜顶的彩纸拿下来。” 嘉濠兴奋地叫着健斌,五岁的健斌动作麻利地爬上炕,踩着炕沿把纸拿给了嘉濠。

三岁的慧婕趴在炕沿上,亮晶晶的眼睛追着一块块飞起的彩纸的碎屑,伸手去抓着玩,一不小心栽了下来,掉进逸卿怀里。

逸卿给嘉濠打下手,他们一个人扶着高粱杆,一个人绑着线,不大一会就把骨架扎好了。

骨架搭起来时,孩子们都伸长脖子,左看右看也看不懂,逸卿也挠着后脑勺:“这也不像风筝?像破鱼篓子一样。”

“浆糊打好了没有?” 嘉濠兴奋地扯开嗓门朝厨房喊着。

“来啦、来啦——”栀兰大声地答应着。把正咕嘟咕嘟冒泡泡的浆糊,盛到小盆里,叫筱媛端进屋里。

嘉濠叫筱媛刷浆糊,自己轻轻地把刷好的彩纸拎起来,和逸卿两个人小心翼翼地贴在骨架的外面,花花绿绿的彩纸都糊完了,几个孩子终于拍手大笑起来。

“蝴蝶!是大蝴蝶!” 慧婕拍着小手,彩纸碎屑从她指缝里纷纷扬扬落下来。

栀兰又纸剪了一些不同颜色的圆纸片,往翅膀上粘,健斌也争着抢着去粘了几块。“妈妈妈妈我也要粘我也要粘——”

慧婕一看健斌粘的那么漂亮,自己吵着要粘,嘉濠抱着她,拿起两个纸片,刷上浆糊,“来,看看小慧婕也会糊风筝喽——”

一家六口齐上阵,一只漂亮的大风筝就做好了,孩子们高兴地手舞足蹈,围着这个大家伙怎么看也看不够。

“走啦,放风筝去——”嘉濠擎着蝴蝶的肚子在前面喊着,身后跟着一串蹦蹦跳跳的小身影,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逸卿在中间抬着蝴蝶的尾部,筱媛和健斌在后面托着长长的飘带,栀兰跟妈妈领着慧婕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地来到的东山下的草甸子里。

大蝴蝶平放在草地上,嘉濠试了一下风向,叫逸卿把蝴蝶举过头顶,自己手里攥着缰绳。

“松手——”嘉濠一声令下,逸卿把蝴蝶从头顶推了出去,嘉濠慢慢地轻轻地抖动着手里的线绳,一只美丽的大蝴蝶就飞起来了。

这只蝴蝶可真大,光是它的肚子就有一米多长,加上两米多长的飘带,高高地飘在上空,像仙女下凡一样,简直太漂亮了。

不大一会,草甸子里就站满了男女老少看热闹的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看风筝,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这种会飞的东西叫做风筝。

日头偏西时,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钻出来,在空中织成灰蒙蒙的云。孩子们还没玩够,嘉濠看着孩子们通红的脸蛋和沾满草屑的裤腿,那种心满意足的快乐感油然而生。

栀兰看孩子们余兴未了,把糊风筝剩的彩纸拿过来,给孩子剪成各种图案的花和五颜六色的蝴蝶,然后用浆糊粘在墙上,跟真的一样漂亮。

孩子们的眼睛唰地一下亮了起来。看着她是怎么把纸叠起来,剪出一串串手拉手跳舞的小女孩,怎么让她们穿着漂亮的布拉吉,给她头上还戴着蝴蝶结的。

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争着抢着去剪蝴蝶,折纸葫芦。逸卿和筱媛后来干脆不用剪刀,直接用手就能撕出各种惟妙惟肖的图案。

健斌上学后,也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他比别的孩子早上学一年,但他在学习上比那些大孩子都爱琢磨,对所有的问题都要弄个明白。

常识课里老师讲到蚯蚓,他回家抓到蚯蚓就用小刀把它切断,看它还会不会活。假期里,跟姐姐一块学习,筱媛不论告诉他哪个答案,他总是眯缝着小眼睛问,“为什么呀?”问得筱媛答不上来。

慧婕两三岁就跟着大人背《老三篇》,四五岁就开始主动学认字了。不管是筱媛的课本,还是健斌的课本,只要被她看到了,也不管认不认识,翻开书就是一顿念。

没有人正经教她,看人家读,她就像个小喇叭似的跟着读;看人家背,她也上气不接下气地跟着背,几遍之后还真就背下来了。

自从有了报纸,家里就不再用牛皮纸糊墙了,墙上和棚上横七竖八地贴满了各种字体的报纸。

晚上睡觉之前,几个孩子躺在炕上玩猜字游戏,小慧婕一点也拉不下,有时候能找个字让大家猜。

看他们玩得热闹,有时栀兰和嘉濠也参与进来,孩子的兴趣更浓了。

嘉濠看孩子们都这么喜欢学东西,就尝试着在晚上睡觉前教四个孩子打算盘。

他先从加法教起,从背口诀开始,让四个孩子比赛看谁背的快。

“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 慧婕的声音最清亮,小胸脯挺得高高的,像只骄傲的小公鸡。

昏暗的灯光下,四个孩子盘腿坐在炕上,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碰撞声和他们嘟嘟嘟嘟背口诀的声音混在一起,在栀兰听起来是那么地悦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时,栀兰会情不自禁地自己走到屋外,站在院子里听听从窗户传出来的声音,她感觉这声音太美好了,让她的内心感到特别舒服。

仅仅三个晚上,孩子们的加减运算就已经准确无误了,这让栀兰和嘉濠惊喜万分。

让他们更惊讶的是,四个孩子不相上下,尤其是小慧婕,背起口诀来一字不差,清脆响亮的声音充满了活力。

除了打算盘,还经常出点分西瓜,发工资等题目训练他们算术能力,尤其是带小数和分数的问题,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

这份意外的收获极大地激发了嘉濠和栀兰的热情,于是他们又开始教孩子们写信。

他们把小饭桌搬到炕上,点上两个煤油灯。嘉濠先把写信的格式告诉给孩子们,鼓励孩子们:“你们愿意给谁写就给谁写,想跟他们说啥就说啥。“

写完之后,每个人都要读出来给大家听,小慧婕只会说,不会写,她听哥哥们都读自己写的信,自己也要”读。“

嘉濠笑着说,”好,现在们都听听慧婕读。“

别看她小,她一口气能说出好几句呐。”爷爷你好”,“见记于面”,“‘起记’敬礼“,把哥哥姐姐们逗得直笑。

文革以后,栀兰就没再出去工作,嘉濠不在家的日子里,栀兰一个人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她怀着几个月的身孕忙里忙外,一刻也不停歇。

但是无论她有多累,都舍不得让孩子们干一点累活。英桂下了班就把栀兰所有的重活都抢过来干。

大大和妈妈看着她那辛苦,埋怨她太惯孩子:“谁家的孩子这么大还不知道干活?你多少也得叫他们帮你干点。”

栀兰却只是笑笑,在心里默默想着:我可不指望我的儿女从小就学着干这些粗活,他们个个都聪明好学,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她望着窗外的星空,想起嘉濠说过的话:“咱们这辈子算是没有机会了,不能让孩子们再错过。”

她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光明的未来。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中流淌着。当别人家子孩子在泥地里摔啪唧(piaji)(东北的男孩子玩的一种纸牌)时,逸卿正捧着字典查生字;当同龄姑娘天天背着孩子在外面跳格子时,筱媛已经能帮她写信封了。

最让夫妻俩骄傲的是慧婕,有一次嘉濠随口说要给二弟寄信,这小丫头竟举着树枝,在屋地上歪歪扭扭地写出了 “见字如面” 四个字。

他们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未来,他们坚信,这几个孩子将来的人生一定不会差。

栀兰和嘉濠又达成了一项协议,这是他们人生**同“签属”的第二项协议:

第一条,永远把培养孩子的事放在第一位;

第二条,只要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一切为他们让路;

第三条,只要他们有机会上学,将来他们能读到哪就供到哪,哪怕是砸锅卖铁,哪怕是要饭。

在那个畸形的岁月里,他们的人生坠入了至暗深渊。但是他们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勇气和力量。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们从没后退半步。

作为父母,他们没有能力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呵护和疼爱,但是,他们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们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就是在那座又矮又暗的两间土坯房里,就是在那铺六口人居住的大火炕上,栀兰和嘉濠萌发出来的那一抹朦胧的教育之光,滋养了孩子们爱学习、自强向上和不怕任何困难的倔强。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