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 第253章 迈开腿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第253章 迈开腿

作者:疏屏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19:11: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天刚蒙蒙亮,窗外的蝉鸣就像被按了开关似的,此起彼伏地裹着盛夏的燥热涌进来。

栀兰睁开眼,第一反应是测血糖。这老毛病是在北山养猪那些年落下的,那时候的她,饥一顿饱一顿的,常常是一天只有到了晚上,才拚命吃上一顿饱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她撑着床沿起身,明白这病是自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早知道能得这个病,年轻的时候就不能把自己吃成这么胖了。可如今说这些都晚了,日子还得照常过。”

她慢腾腾地坐起身,床头柜上的血糖仪安安静静立着,屏幕暗着,像在提醒她新添的毛病。她轻叹一声,指尖按下开关,屏幕亮起的蓝光映在眼底。

指尖微微发颤,她熟练地扎破皮肤,指尖扎针的刺痛感让她微微皱眉,小屏幕上的数字还是9.8,跟昨天一样。“这还一口东西没吃呢。”她望着那个数字,默默收起血糖仪。

去年冬天体检,当医生拿着化验单说她得了“糖尿病” 时,栀兰愣了半天,总觉得那是别人的事,直到孩子们围着她念叨 “管住嘴,迈开腿”,才晃过神来。

洗漱完毕,栀兰穿上穿晨练服,顺手又套了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坎肩,揣上钥匙,拎起保温杯就推门出去了。

公园门口的早点摊已经冒起了热气,栀兰刚拐过弯就闻到了油条混着豆浆的香味儿。摊主老张大老远就扯着嗓子喊:“老姐姐,今天出来的早啊!”

她笑着点头,脚步没停。换在以前,她准会停下买根油条,就着热豆浆吃下去,可现在口袋里揣着医生的叮嘱,只能把馋虫压下去。

公园早就热闹起来了。舞剑的老爷子们穿着白色练功服,剑光随着 “嘿哈” 的喊声起落。打羽毛球的年轻人跑得满头大汗,球拍击球的 “砰砰” 声格外清脆。

栀兰沿着湖边的石板路走,露水打湿了鞋底,凉丝丝的触感从脚底往上漫,舒服得让她忍不住放慢了脚步。呼吸也渐渐与湖面浮动的雾气同步。

一圈,两圈,她的膝盖似乎也不疼了。她每天都要绕着公园走三大圈,再跟老姐妹们在凉亭里做拍手操,这是确诊糖尿病后立下的规矩,雷打不动。

刚开始走两圈就喘得厉害,膝盖也隐隐作痛,老姐妹们告诉她, “这病是慢功夫,养得好与坏,全在坚持运动。咱们这岁数,养病就得有耐心,锻炼再累,也比生病卧床哪都去不了强啊。”

栀兰认这个理,“要是真到了‘趴炕’那一天,跟死人还有啥区别。”为了养病,栀兰时刻记住医生说的“迈开腿”,别说叫她走三圈,就是再多走一圈,她也能坚持下来。

除了去公园里锻炼,她还给自己制定了游走计划,只要有时间她就到处走,不是去马场看望哥嫂,就是去农村看望老乡,再不然就去煤矿看弟弟。

栀兰的腿越来越勤快,想去哪,背上挎包,抬腿就走。她甚至跟儿女们提出要求,要去外地看望她年轻时的朋友。儿女们没有办法,只开车拉着她出去风光。

没事的时候,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拿着小本边想边记,还有哪些人我应该去看望?困难那些年,有谁帮过咱?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谁没疏远咱?有谁支持过咱?

她算了算,那些人,有好多都跟嘉濠一样,不在世了。活着的那些人,也大多散在各处,有的奔着儿女搬去了城里,有的卧病在床,有的已记不清她是谁了。

可她还是想见见。有些恩情压在心上几十年,不说出口,夜里翻身都不得劲。

但凡是她能想到的,她都想办法打听到那些人的下落,住址,联系电话,找个机会就去看望人家。路坐车方便的,她就自己去了,路途稍远一些的,她就叫儿女开车把她送过去。

一般的关系,她自己买点小东西,拎着就去了。那些当年对嘉濠有恩的,栀兰就在过年的时候,带着儿女们,拿着厚礼到人家去拜访。

渐渐的,好多失去联络的亲朋好友,都重新与她走动起来。有的还特意邀请在外地的朋友来家里住几天。

栀兰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她觉得,每个人活着,心里都应该清楚,自己还能记着多少人,还能走多远的路去见想见的人。每一步都算数,每一句感谢都该说出口。

若是谁家孩子上学难,她便悄悄塞点钱,嘱咐一句“拿着买书本”。

她不图回报,只求心安,仿佛每做一件这样的事,心里就轻快一分。那些年欠下的情分,她要用余生一一还上。

栀兰的脚步越走越远,她的背也渐渐驼了,可眼神始终亮着。对她来说,和亲朋们“走动”不是负担,而是活着的证据。

她看到住在农村的朋友老乡家里的条件差一点,就回家收拾几包孩子们换下来的衣服,鞋,用品,给他们送过去。

告诉他们说,“这些都是俺家儿女们给我的,我一个人也穿不完这么多,你们不嫌弃的话,就留着干农活的时候当工作服吧。反正放在我那也都浪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嗨,这么好的东西,俺连见都没见过,嫌弃啥呀,可谢谢孩子们了。”把亲戚朋友们感动的,不是给她捡一筐鸡、鸭、鹅蛋,就是给她装几袋子新摘下来的豆角、茄子。

栀兰每次去串门,回来都是背包罗伞的,累得满脸通红,浑身是汗,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做贸易”的老太太。

这些土产其明明值不了多少钱,但在栀兰的心里,却把那视做山珍海味一般珍贵,她知道,那是乡亲们的一片真心,是她一辈子积攒下来的真情。

也许人到了老年都会这样,总是怀念过去,总想见见过去的老人,不管是关系亲密的,还是曾经有过过结的,到这个时候都无所谓了。只要见到当年熟识的人,栀兰都感到格外地亲切。

她想见大伙,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她感觉自己年龄大了,又添了糖尿病,万一哪天真的不能动了,想看谁都不能去了,想跟谁说啥也没法说了,她不想带着那么多的遗憾离开。

所以,她趁着还能走动,要把当年的人情债都还一还,让人家心里热乎热乎。她也想跟当年有摩擦、有误会的人,都说说清楚,把这些年记在心的疙瘩都解开。她挨个登门,话不多,却句句掏心。

她要是看到人家遇到难处,就毫不犹豫地跟人家说,“别愁,我回家跟儿女们说说,叫他们帮帮忙。”

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为了给栀兰争个面子,明明是自己办不了的事,也想办法去托朋友或同事帮忙。栀兰知道事情办好了,心花怒放,赶紧打电话告诉人家。

可是时间久了,孩子们不乐意了。“妈呀,你可不能再到处许愿、揽事了哈,咱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呀。”

栀兰听了,满脸的不满意,“不就这点事吗,能帮就帮人一把,忘了当年人家帮咱们的时候啦?再说了,他们求我,我能说不管吗?”

“哎呀妈呀,你知道‘这点事’得求多少个人吗?有些事能帮咱就帮了,可有些事咱真帮不了啊,你说为了别人,你忍心叫我们到处去求人哪?你答应人家了,最后办不成,人家还不满意。”

“噢,那不能帮就算了。”她扭过身子画她的牡丹去了,尽管没再说啥,可她的脸上却明明白白写着那么多个不满意。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