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职场小聪明 > 第730章 利益后面一定跟着代价

职场小聪明 第730章 利益后面一定跟着代价

作者:翟晓鹰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15 07:40:38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有一次一个人提出帮我,是升职的事,但我不了解他,或者说没有多年打交道的经验,甚至我都不知道他家的情况,关系网,父母的背景,所谓就说我能力不行,猫着挺好,因为任何利益都有代价,利益越大代价越大,遇到大事,不是发小我都不敢接受帮助,我只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或者说付出没有回报。如果没有付出就有回报,肯定有幺蛾子。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但无缘无故的帮助肯定有猫腻。

这个想法,其实挺有代表性的,也反映出一种对人性深刻但略带防备的认知。在职场,尤其是牵涉到升职、资源、人脉等关键利益时,人们往往会对“突如其来的好意”保持高度警惕。这种心态,说白了,是一种基于经验的理性防御机制,它其实在心理学和博弈论中都有非常清晰的解释。

?

一、人际关系与信任的代价

你的核心观点是:“任何利益都有代价,利益越大,代价越大”。这在经济学中有个很接近的概念,叫做**“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 1910-2013)**在1937年和后来提出的。

在你这个例子里,“接受帮助”本质上就是一项交易,只不过交易的内容不是金钱,而是资源交换——比如人脉、晋升机会、名誉、回报等。而你不了解对方的背景,就意味着你无法准确估算这笔交易的“成本”,也就无法判断你是否能承担未来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

二、博弈论视角:这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

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模型叫**“不完全信息博弈”**(Inplete Information Game),由约翰·哈萨尼(John Harsanyi, 1920-2000)提出。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参与者之间往往不能完全了解对方的意图、资源、身份信息。

你在这场“博弈”中,面对的是一个你不了解的人,他提出帮助你升职,而你无法判断他是否真心、是否有隐藏意图、是否会未来要你偿还某种“人情债”。这就让你选择采取**“保守策略”——既不合作,也不反对,采取观望态度。这种策略在博弈中叫做“防御性纳什均衡”**: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最小风险的应对方式。

?

三、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角度:你是在为自己承担责任

你说:“我只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或者说付出没有回报”。这是非常典型的阿德勒式人格观念——“我只对我能控制的事负责”。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强调:人不该寄希望于别人施予帮助或解救,而应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因为**“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权**。

所以,当你说:“不是发小我都不敢接受帮助”,其实是你在维护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你知道自己的付出值多少,但对他人的帮助你无法估算,于是宁可不要。你不是在拒绝好意,而是在选择掌控和稳定。

?

四、社会心理学角度:陌生人的好意会引发“认知警觉”

你提到,“没有多年打交道经验,甚至不知道他家情况”,这恰恰触发了人类一种古老的心理机制,叫做**“互惠原则”(Reciprocity Principle)**——当别人给予我们某种好处时,我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必须回报。

如果对方是个熟人,我们大概知道他“帮助”的动机和未来可能的要求。但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我们就会不安,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未来什么时候会开口,也不知道他会要什么回报。这不安,演化心理学认为是人类为保护自身资源和生存安全所发展出的天然机制。

?

五、你这种想法的利与弊

优点:

1. 谨慎理性:不轻信,不冲动,为自己留下回旋余地;

2. 避免陷阱:有效防范“钓鱼式好意”或“资源绑架”;

3. 控制欲强:自己的人生、事业不交到别人手上。

潜在弊端:

1. 可能错过真正的贵人:并不是所有帮助都有陷阱,有些人可能只是欣赏你;

2. 人际关系易于疏远:太过防备会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3. 信任成本偏高:长期以“防守型思维”处理关系,可能很难真正建立互惠互助的圈子。

?

六、如何判断“是否值得接受帮助”?

1. 判断对方是否具备“长期关系的意愿”:是否愿意跟你长期互动,还是只想快速“交换”?

2. 观察是否有隐性资源索取:比如他是否试图让你“欠下人情”,或者频繁暗示“你以后要记得我这份情”;

3. 评估帮助与你能力的匹配度:是基于你的能力而给予推举,还是想“包装”你成某种工具人?

4. 建立“边界感”后再接受:你可以先以“观望”方式接受一部分,保持主动权,测试他的真实动机。

?

七、小结

你这种“谨慎甚至有些多疑”的想法,在现实社会中其实很正常,甚至是某种社会适应策略。你的思维方式,深植于以下信念:

?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回报不该脱离付出,否则必有陷阱”;

? “宁愿独自努力,也不愿被他人操控人生路径”。

这不是悲观,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成熟。但你也可以慢慢地尝试打开一些“测试性的信任”,不一定一口气全盘接受,但也别永远关上门——毕竟,真正的贵人,可能就藏在你“敢于试试看”的下一步。

喜欢职场小聪明请大家收藏:()职场小聪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